黑龙江省一般农区空心村问题与振兴发展研究

2022-04-25 12:39李书亭郭丽娟倪明辉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村屯空心村民

李书亭,孙 异,郭丽娟,倪明辉

(黑龙江工程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50)

当前城镇化背景下,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现象明显,农村人口持续流出,出现了“空心村”现象。空心村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便已出现,并引起国家重视。近十年,国务院1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工回流,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修马路、建新房”,投入巨大、效果甚微,造成资金及资源浪费。2018年国务院1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国务院1号文件再次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国务院1号文件标题为“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与此同时,国家文件明确要打破户籍门槛,如2019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500万人口以下城市几乎全面取消及放开落户限制。面对各级城市巨大吸引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口持续流失的空心村如何发展是值得研究的战略问题。

空心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关机构及学者便提出要重视空心村现象[1]。空心村发展有其形成的内在规律,相关研究显示存在发展阶段说、过程模型说、生命周期说三种观点[2]。空心村形成是“离心力”与“向心力”失衡的结果[3]。空心村的出现产生了诸如土地资源浪费、人居环境破败、经济发展停滞、社会文化缺失等问题[4]。面对空心村问题,大多数研究从整治与治理入手。研究重点方向在于空心村土地整治及空间重构[5];有的学者提出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对振兴空心村具有重要价值;面对空心村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振兴,形成反磁力吸引体系,是改善空心村问题的有效途径[6]。此外,也有学者指出面对与解决空心村问题要基于农民视角[7]。基于CNKI数据,自1990年开始,相关研究论文共计500余篇,由此可见对空心村的发展研究已深入开展(见图1)。但中国地域广阔,乡村异质性突出,相应理论方法及策略等也具有相应的局限性。

图1 空心村研究发展趋势

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近年来人口持续流失,省会城市哈尔滨自2018年底开始出现负增长。其中,农村人口流失尤其严重,乡镇驻地、村屯出现了明显的空心现象。地处偏远的、以第一产业为主的黑龙江省一般农区村屯空心现象更加突出。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细致论证,洞悉空心村现状、特征、形成机制等,才能为黑龙江省一般农区空心村提供可行的振兴发展路径,而不是在乡村振兴口号下盲从前行。

1 现状调查分析

1.1 区域村屯调查对象选取

文中一般农区是指缺乏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才优势等,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区。

研究以2019年至2020年黑龙江省城乡规划协会组织的黑龙江省乡村调查项目为依托,所在调查组承接的两个地市级管理地域为对象,一个是佳木斯市所辖市县农村基层单位村屯,调研对象覆盖7个县市区的20个村屯,所有村屯均以第一产业为主;另一个对象是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所辖农场的基层单位管理区及作业站,调研对象包含牡丹江分公司、红兴隆分公司、九三分公司及宝泉岭分公司的16个农场的基层单位,调研的管理区及作业站均以第一产业为主。

1.2 调查过程

调查以对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及村民、职工的问卷及访谈形式开展,明确基层单位户数、人数、家庭构成、家庭收入、职业构成;住宅及空置情况、空置原因;村民及职工生产生活习惯、生活愿望等。调研过程采取随机形式抽取,或调研时间在户家庭,每个村屯居民点的有效问卷数量不少于20份,共收到有效问卷728份。

通过问卷、访谈及实地踏勘,从中梳理出黑龙江省一般农区空心村的表征、空心村形成的动力机制、空心村管理者及村民的发展与生活愿望等。

1.3 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的区域对象分为黑龙江省垦区与地方两个不同体制区域,其在不同方面也表现着显著差异。垦区农村与地方农村的劳动力男女比例情况为:垦区男性86%,女性14%;地方男性63%,女性37%。被调查者年龄构成情况为垦区被调查者年龄相比地方更年轻化,但均以50岁左右为最大群体(见图2)。家庭收入来源情况为垦区人均耕地约1.85 hm2,地方人均耕地约0.307 hm2,垦区职工还有工资性收入,家庭收入较地方农村高,二者形成了差异显著的家庭收入比例构成(见图3)。人口构成及收入状况直接影响了空心村的形成与发展。

图2 调查区域劳动力年龄构成分析

图3 调查区域家庭收入结构分析

2 黑龙江省一般农区空心村表征

调查显示所有居民点均存在空心现象,空心村表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地理空心、经济空心、社会空心。

2.1 地理空心

地理空心即居民点住宅与院落、各类产业及公共设施建筑与用地的闲置。所有36个居民点住宅均存在地理空心现象,但并无耕地闲置,耕地可通过租赁转让获得每亩约350元左右的收入。住宅及院落闲置现象突出,其又可分为长期闲置、季节性闲置。季节性闲置在地方与垦区又有不同体现,地方村民人均耕地少、租赁转让多,平时在外务工村民多,春节期间返乡;垦区居民人均土地多,留守本地从事农业生产者多,但很多居民仅生产季节居住于乡村,非生产季节则居住于垦区城镇。随着乡村人口流失,调查对象中除乡镇驻地及农场场部外的大部分小学已空置。此外,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等农业生产设施闲置现象也非常突出,形成了明确的空心村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空心村现象及特征构成

2.2 经济空心

经济空心即除农业产业投入外,农民及农垦职工生活消费不在乡村,乡村经济财富持续流失的现象。调查显示,2000年后乡村的新建住宅仅占所有住宅的10%,大部分农民不再购置农村房产,如2010年价值10万元的乡村房产,如今连2万元也无人问津。近年来,村民及垦区职工购置的房产大部分在县城(垦区场部或管局驻地),青年村民的婚礼绝大部分选择在县城酒店进行,很多宴请活动也不在村屯举办,职工生活用品大部分消费在县城及网络线上平台,甚至有的村屯连仅有的食杂商店也消失了。

2.3 社会空心

社会空心即乡村人口流失、文化缺失、社会网络关系异化或解体的现象。近年黑龙江省人口一直处于流失状态,其中,离乡的乡村户籍人口远比统计数据显示的更为突出,调研对象村屯的户籍人口流失比例基本上在35%左右。随着人口流失,乡村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村民劳动生产力总体水平下降,乡村社会活跃度大幅降低,乡村社会宗族关系出现断裂现象,礼制风俗及文化传承活动锐减,行政组织及管理人才匮乏、运转困难[8],大部分小学及初中停办、校园闲置,业余文化活动单一或缺失,尤其冬季文化活动场所及活动形式缺失。

多数关于空心村研究的文章均将视角集中于村屯地理(住宅)的空心,以地理空心论证村屯空心,但地理空心只是村屯空心的表象之一。空心村研究要把握空心村的特征,尤其是其形成动因。

3 空心村形成的动力机制

3.1 产业发展及生产方式变革推动

调研的36个居民点均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比例极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劳动力释放现象明显,且无其他产业能够吸收剩余劳动力。第一产业仅以大农业为主,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缓慢,且需求带动不足;工业没有基础,人才、信息没有积累,交通及区位没有优势;旅游资源缺乏,且对周围城镇居民的吸引力不足。畜牧产业倡导集约化养殖,2014年“两大平原”养殖补贴集中于规模厂;母猪能繁补贴也对个体养殖户没有政策支持;伊利、蒙牛等乳业公司取消了村屯奶站,村民个体的奶牛养殖积极性降低。土地产出相比进城务工收入低,产业单一、收入低是乡村人口持续流失的第一动因[9]。

3.2 居住环境及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缓慢

近年来,乡村基础设施供给持续改善,公路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100%实现统一供给、通信设施覆盖到农户等。但所调查的36个居民点只有一个农场管理区实现集中供热,其他居民点家庭均需要土锅炉或火炕取暖,取暖条件恶劣是多数居民想摆脱乡村生活,或季节性流动的又一动因;调查居民点中只有10%有路灯设施,几乎所有居民点没有供暖的公共活动场所,冬季活动单一;中小学教学环境及师资力量改善缓慢,学生持续流入县城,教育环境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学龄人口流失入县城,进而部分带动陪读人口的流失。居住环境及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缓慢,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加速了乡村空心化。

3.3 脱离乡村意识强烈

调研显示几乎所有被调查者不愿意子女生活在乡村,85%的被调查者希望子女上大学、并在大中城市生活。年轻人生活在乡村则被视为没能力、没出息。大多数村民认为“乡村教育资源匮乏,即使投入大也要送孩子去县城接受更好的教育”。目前网络信息发达,手机短视频等APP活跃,外界信息对乡村文化意识冲击大,村民对外界环境更加向往。此外,90后青年参与农业生产的经历少,厌农情绪突出,不愿意滞留乡村。调查显示乡村青年女性留守率更低,且适婚女性的婚姻期待是在县城及以上城市购房,且回乡生活愿望极低,婚姻期待也加剧了乡村空心化。

城市与乡村如两个磁极,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城镇在就业、设施、资源、文化等各方面体现出的远超乡村的巨大引力,将乡村人口、资源不断吸走,乡村因为发展滞后也无法再留住那些已经向往外界、思想意识趋向城镇的村民。但以农耕文明为发展基础的我国乡村仍将持续存在并发展下去,乡村也是我国着重发展的区域,乡村振兴战略也将对乡村发展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行之有效的乡村发展策略对推动乡村振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 乡村振兴背景下一般农区空心村发展策略

4.1 全面与择优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乡村振兴

2018年以来,我国持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但每个村屯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方面千差万别。乡村振兴目标要实现乡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却并非要实现每个村屯的空间、人口及经济的全面复兴,也并非要实现逆城镇化。有些村屯因为交通闭塞、人口流失严重,可以进行整合集聚或进入城镇。乡村振兴应是具有选择性的战略,其选择应结合区位条件好,可开发自然资源丰富,对外信息交流密切,资金支持充足的村屯优先进行振兴发展[10]。而缺乏任何优势的村屯,撤并或许是更可行的振兴路径,即节约投资又能实现生态修复。在即将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进程中,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进行村屯空间整合与优化布局。

4.2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方向实现产业振兴

脱离乡村的人口没有城镇身份,在城镇的生活状况可以称为背井离乡,且受到所务工地区发展及政策影响大,均有漂泊之感,如北京不允许群租、租住地下室,务工人员因此缩小了生存空间。但凡家乡能够提供就业机会、有稳定收入,很多离乡务工人员愿意回乡。2017年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的论断提示要挖掘区域特征,使其具有产业价值。现代信息业与物流业迅速发展,使天堑变通途,产业能否振兴就看是否具备有竞争力的产品。如黑龙江省海伦市的辣椒产业实现了北蔬南运,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是一般农区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此外,依托黑龙江省农业产品优势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也是振兴产业的有效手段。2017年黑龙江省政府提出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就是提倡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振兴乡村产业的根本目的是要振兴乡村经济,而非要完全将村民的所有生活活动固定于乡村,也可将生活与生产分开,如黑龙江垦区所提倡的“躬耕在广袤的田野上,生活在现代化的城镇里”,即乡村是产业基地,城镇是生活社区。

4.3 以设施改善带动乡村社会振兴

回顾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乡村发展,伴随城镇化进程,乡村也经历过衰败。但阵痛过后的发达国家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均有了极大地改善,推进了乡村振兴进程[11]。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发达的公路体系、便利的交通将减少乡村与城镇外界联系的时间成本,利于乡村产业与城镇对接。此外,居民在给排水、供热、垃圾处理、通信等基础设施方面的供给需求越来越强烈,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将成为居民选择生活地点的重要指标。乡村对公共设施的建设需求十分强烈,村民希望能得到类似于城镇的公共服务及生活设施,尤其是养老、休闲娱乐设施。乡村振兴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基础设施供给的空间优化引导村屯空间整合,最终通过设施改善带动乡村社会振兴。

4.4 以土地与宅基地的整合与整理实现空间振兴

通过土地置换、宅基地整理等方式,将多个地理空心村整合为一个地理实心村,或将村屯人口集中于建制镇或集镇。现在空心村屯中很多村民已将土地承包给个人或合作社,进行了土地流转,形成了一定规模集中型的土地;但仍有部分留守村民愿意独自耕种或利用土地开展多种经营方式,从而获得更多收入及满足其他经营愿望。有学者提出,将耕地进行置换整合,划分为集中型与分散型,即结合村屯撤并整合发展要求,将居民点周边耕地划分为分散型,远离居民点耕地定义为集中型,以便有利于实现村屯撤并及不同规模农业生产需求[10]。通过土地与宅基地整合整理,控制乡村建设区规模,摒弃大而全,发展小而精、集约有特点的村屯。空间振兴以土地与宅基地为基础,为乡村提供了振兴发展的空间基础。

4.5 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触媒激发文化振兴

人口流失既是乡村衰退的原因也是空心化的表现,乡村振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能留住人,尤其是产业人口,进行人口结构优化,即需实现就业人口比例的提升。乡村振兴要通过强化地域文化振兴,使留守村民及回乡创业村民能产生文化认同感及自豪感。尤其要满足产业人口对乡村社会发展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使产业人口愿意留在乡村发展产业,要实现回得来、留得住。文化振兴的基础是要求乡村能够构建地域文化特征突出的、健康积极的、具有强烈认同感的适应多元需求的社区文化活动,使村民能广泛地参与其中。

5 结束语

文中的调查对象是留守村民,未能覆盖已经离乡的村民意愿,留守村民意愿也不具有全面的代表性,可想而知若想重新拉回已经离乡村民的难度是巨大的。

乡村空心化是我国当前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镇化过程中城镇长乡村消的此消彼长的必然现象,是不可逆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在乡村振兴背景要求及发展趋势下,要正视空心村现象,探究空心村发展的内部规律、特征与机制、空心村振兴发展要求,要结合土地改革、产业发展、扶贫工作、组织管理、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要素推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村屯空心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地球是空心的吗?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空心人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空心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