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小静 李资同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生殖系统肿瘤经,又被称为纤维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1]。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导致,患者会出现子宫出血、腹痛、不孕、流产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积极的治疗[2-3]。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由于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较大,因此多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案[4]。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药物,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效果存在差异[5]。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及对肌瘤体积影响,如下所示:
1.1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选取88例,病例选取的时间范围为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年龄为30-52岁,平均年龄为(41.08±3.65)岁;病程为6个月-55个月,平均病程为(30.62±2.81)个月。观察组中,年龄为30-53岁,平均年龄为(41.22±3.72)岁;病程为6个月-56个月,平均病程为(30.71±2.85)个月。两组资料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均经过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对米非司酮药物过敏者;患有严重感染者;患有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者;妊娠期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方法为:患者在空腹或者餐后2h服用米非司酮,剂量为25mg,每天服用一次。
观察组接受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方法为:患者在空腹或者餐后2h服用米非司酮,剂量为12.5mg,每天服用一次。
所有患者均经过药物治疗3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子宫大小、子宫肌瘤大小、治疗前后雌孕激素水平、治疗前后促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
1.4数据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明统计学有意义。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三个月后的总有效率(81.82%),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大小、子宫肌瘤大小对比
在实施药物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大小和子宫肌瘤大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子宫大小和子宫肌瘤大小均明显减少,并且观察组的子宫大小和子宫肌瘤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大小、子宫肌瘤大小对比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孕激素水平对比
在实施药物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孕酮和血清雌二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孕酮和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的孕酮和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孕激素水平对比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性激素水平对比
在实施药物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的血清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性激素水平对比
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5%),差异显著,P<0.05。如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女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女性出现妇科疾病的高概率不断增加[6]。子宫肌瘤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妇科疾病,此病会对患者的子宫造成损害,患者多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腹痛等症状,并且会导致患者不孕和流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需要对患者实施积极的治疗[7-8]。
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时通过手术方案将肌瘤切除,此种治疗措施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患者容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术后康复不佳,因此临床应用不广泛[9]。常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为米非司酮,此种药物是一种合成了固醇药物,此药物可以有效的与糖皮质激素和孕酮受体发挥结合作用,能够抑制孕激素和肌瘤的生长,并且米非司酮是孕酮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不易解离,造成孕酮受体结构出现DNA变化,同时米非司酮可以通过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促使肌瘤萎缩,降低了子宫血流量,破坏肌瘤的生长,因此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疾病[10]。但是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发现,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治疗子宫肌瘤有不同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研究[11]。
本次研究对患者分别实施大剂量米非司酮和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经过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三个月后的总有效率(81.82%),差异显著,P<0.05;在药物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子宫大小和子宫肌瘤大小均明显减少,并且观察组的子宫大小和子宫肌瘤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药物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孕酮和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的孕酮和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药物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的血清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5%),差异显著,P<0.05。
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更好的效果,在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时,药物浓度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减少对患者的负面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更好[12]。
综上所述,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可以有效减小患者的子宫大小和子宫肌瘤大小,患者的激素水平会明显降低,并且在治疗期间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