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 长安大学计划财务处
对于我国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国内学者大多从管理会计的角度讨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如杨媚等人尝试运用平衡计分卡(BSC)理论和关键业绩指标(KPI)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流程;薛晓琳借鉴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法选取绩效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构建起一套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毕天睿讨论质量管理循环(PDCA)理论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也有部分学者从资金管理角度对绩效评价管理提出改进建议,如张鹤从建立管理机制、完善指标体系、加快法制建设、加大培训宣传方面对强化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方面提出建议。然而,鲜有学者从业务和财务融合角度,针对高校某个具体专项的绩效管理展开深入研究。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根据“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改进高校经费使用绩效评价”等政策要求,立足于高校人才培养主要功能,本文选取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教改专项资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绩效管理模式优化路径的系统研究,旨在通过加强高校教改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提高教改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当前高校实行的还是典型的投入导向预算制度,高校内部普遍认为绩效管理只是学校财务部门工作的观念。归口管理部门没有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理念,没有把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绩效管理有效结合,在被动的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即在项目完成后或在年终进行一次评价,没有将绩效管理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绩效评价工作的实质变成了项目的总结验收。同时,多数高校内部没有形成相互联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归口管理部门、责任部门和二级学院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参与度不高,绩效管理工作主要从财务角度出发,目标是改进预算管理,对项目管理的过程融合不够,导致绩效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
教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将直接影响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预算分配的合理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进而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目前,高校在教改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评价指标设置不够精细化,没有对关键指标进行多级细化,评价指标未能充分体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特点,如以学生为对象的具体指标不够完善。二是评价指标可比性不强,没有区分教师和学生等不同对象、课内和课外教学活动等不同项目特点进行指标设定和评价。三是评价指标可量化性不足,评价过程中的可核查性不强,较少对定量指标进行数据核查,没有对定性指标设定量化标准,导致绩效评价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不能准确地评价工作成效,绩效指标体系设置的科学性不强。
教改专项资金评价结果运用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高校通过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往往只在部门自评报告和财务评价报告中体现,随着项目实施过程资料的归档保存,项目管理周期随之结束,后续问题的剖析、整改工作不到位,导致绩效评价结果没有被充分运用。另外,由于高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职能定位,高校财务部门不能因绩效评价结果的好坏影响对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相关资金的基本配套保障,高校教务处等归口部门也不能完全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具体责任部门及二级学院的资金分配依据,教改专项资金相较于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方式具有局限性,导致绩效评价结果缺失刚性约束力。
教改专项资金绩效管理路径优化应坚持“业务”与“财务”相融合的原则,即财务人员在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了解人才培养内涵的基础上管理教改专项资金,通过建立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加强和归口管理部门的沟通,推进项目信息互通互享,真正做到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有机结合,以最大化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1.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教改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设置
坚持问题为导向,构建关键性绩效指标和引导性绩效指标两个维度,其中关键绩效指标直接对应教改专项资金的目标完成情况,从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进行衡量。具体的指标要根据每一年的立项情况进行细化,各年度稍有不同。数量指标一般包括出版教材数量、新增课程数量、购买教学资料数量、学生参与比赛人次、专业建设数量等。质量指标一般包括教材编撰质量、教学资料利用情况、学生在比赛中的获奖情况、专业建设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等。引导性绩效指标依托于平衡计分卡,从财务、满意度、管理、发展四个维度进行衡量。财务指标立足于经费的支出规范性、预算执行率、预算调整情况(预算编制合理性)这三方面。满意度指标立足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对象,一般包括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指导水平、学校创新创业活动组织情况等的满意度,受培训教师对培训情况的满意度等,确保教改专项的效用落到实处,实现教学水平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双促进。管理指标同时着眼于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和校内外审计检查中发现问题情况。
2.以教改专项项目过程管理为抓手,强化教改专项资金绩效监控
将教改专项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紧密结合到项目的过程管理中,即将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绩效目标管理—绩效中期监控—绩效评价—评价结果运用”与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项目立项—执行过程监督—项目结题验收—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紧密结合(见图1),实现从项目“事后绩效评价”到“全流程闭环管理”的转变。
图1 项目绩效管理和项目过程管理全流程图
年初,业务部门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业务部门年度重点工作,按照支持方向分类制定教改专项立项指南,发布通知,在全校范围内征集项目,根据绩效目标制定情况和专家评审意见,择优遴选后立项支持,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财务部门会同业务部门汇总填报教改专项资金年度绩效目标,并随校内预算下达至具体部门。年中,业务部门结合项目实施,不定期召开教学例会,通报项目执行情况,6—7月,开展项目实施情况中期检查,主要关注项目实施进展、成效和经费执行合规性;财务部门开展绩效中期监控,主要关注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项目经费执行进度等,对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或预计年终无法执行完毕的项目,及时统筹调整。年末,业务部门组织项目验收、进行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情况效果评价,形成绩效自评报告;财务部门组织由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的绩效评价专业性人员组成的第三方评价小组,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等方面对学校教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促进专项资金的规范、合理使用。
3.建立财务和业务部门双向沟通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巩固评价作用效能
学校建立财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实施责任部门/二级学院相互配合的三级联动机制,有效反馈运用绩效评价结果。财务部门将绩效评价小组对教改专项当年的绩效评价结论运用到下一年度学校预算安排中,酌情安排学校自筹资金弥补教改专项的缺口,同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将其纳入部门年度评比考核指标中。归口管理部门根据评价小组的评价情况和部门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年度《C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总结和质量报告》,反馈给项目责任单位和二级学院,归纳、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分析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问题整改有成效,同时,归口管理部门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相关责任部门和二级学院预算的重要依据,从项目支持方向、实施责任部门、师生所在学院三个角度对于绩效评价较好的在专项资金安排上优先保证,并酌情加大投入,对于绩效评价较差的,严格控制下一年度项目资金预算安排,对不得不安排的刚性支出加强监督管理。实施责任部门/二级学院根据归口管理部门反馈的问题及绩效自评中发现的问题,调整下一年度项目资金细化方案,对资金使用中存在严重问题的或者绩效目标偏离程度较大的,停止具体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使绩效评价成为改进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使绩效评价结果成为预算安排的刚性约束。
C高校以“择优立项、重点支持”为原则,对教改专项资金进行了项目管理和资金投入的优化,重点支持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学科竞赛等方面,注重优化调整的系统性,明确目标任务。通过分析C高校教改专项优化前后的关键性指标,通过反馈和调整后,学生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活动成效显著,创新创业项目数量增加199%;特色课程数量增加443%,新增在线开放课程(网络课程)101门,25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新增59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本科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率提升了3%,特别是“互联网+”和挑战杯等竞赛,学生申报项目数明显增多;学生对课程设置及教师教学质量满意度达到93%以上。反映出C高校教改专项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效果进一步增强,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C高校调整预算安排,将二级学院相同方向单个项目整合,如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项目整合,由二级学院分管副院长作为项目负责人,加强二级学院项目统筹调整权限和支出审核责任。通过分析近三年教改专项资金的相关财务指标,通过反馈和调整相关绩效指标后,项目设置碎片化的现象得以缓解,预算1万元以下(含)的单个项目占比减少18.27%;支出结构上,课程制作、教材出版、论文出版产生的印刷费支出增长7.41%,调研交流产生的差旅费降低11.86%;支出对象上,对公转账比例增长18.01%,零星支出小额对私转账比例降低18.01%;预算执行方面,6月末、9月末执行率较反馈和调整相关绩效指标前分别增长24.98%、8.73%,反映出经费的支出规范性进一步改进、预算执行的时效性进一步增强,预算安排的合理性和资金使用效益性进一步提升。
本文针对现行高校教改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现状,从业务和财务融合视角,提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教改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设置、以项目过程管理为抓手强化绩效监控、以建议沟通反馈机制为前提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绩效管理路径优化方案。通过对C高校绩效管理优化前后项目实施效果和财务指标两个维度的对比分析,验证该优化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结果可以为高校教改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提供实践依据,从而为提升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带来积极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