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汪洋 大连海洋大学计划财务处
以往高校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主要利用到单一的会计核算方式,工作范围不够广,很容易出现财务数据失真、账实不符等情况。当前颁布的新会计制度,在原有制度体系上进行了创新和审计,对高校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范围更广而且功能齐全,需要高校灵活做出调整,从而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挑战。
新会计制度是在原有会计制度上进行的调整,渗透了全新的工作理念,并修订了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首先,在会计核算基础方面,新会计制度使用了权责发生制,不仅可以让高校一段时间内收支的使用与计算更加科学合理,也可减少预算执行方面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助于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新会计制度对高校资产、成本、预算等方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使财务体系更加完善、健全。
高校财务管理是以国家财务制度为参考的,结合自身财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与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财务活动进行管理,采取多种手段灵活处理经济关系,实现资产、资源的合理分配,对高校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管,并在事后进行分析的行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基本涵盖了所有经济活动,对其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强化绩效考核评价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财务管理的重点都在于如何分配和使用资金,而忽视了资金产生的效益,以及财务绩效考核,导致很多项目都难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并未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造成了大量资金和资源的浪费。新会计制度的推广和实施,可让项目成本运行更加清晰直观,绩效考核评价也会开展的更为顺利。如此一来,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会大大提升,财务工作效率也有了保障。
2.提升会计主体信息质量
新会计制度实施的主要意义不仅在于规范财务核算,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会计主体信息质量,保障了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和旧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增加了和财务会计处理有关的内容,要充分发挥传统财务会计管理工具的应用优势,如实反映出高校的财务工作状况。此外,新会计制度还要求高校在财务管理时,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深度融合,推行双报表机制,使财务管理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新会计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其改革除了对原有制度进行了完善之外,拓宽了财务工作范围,增加了管理难度。长时间来高校财务人员都采用了预算会计核算的工作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思想和工作方式上的转变,导致现阶段高素质财务人才缺口比较大,和更高的岗位要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一是新会计制度中对会计核算体系作出了明确规定,增设了会计科目,拓宽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与具体职责,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在“双基础、双报表、双分录”的政策要求下,财务人员利用权责发生制来代替收付实现制进行工作,详细记录并分析每笔资金支出和业务的开展情况,编制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工作任务越发精细化,出现差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三是新会计制度扩大了资产和负债的核算范围。为了确保每笔资金支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安排专业人员做好分析和处理,同时还应定期清查和盘点各类资产,对照折旧摊销年限逐一确认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从而完成资产的“初始确认”,这也会增加高校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一是新会计制度的推广实施,能够提升高校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和其他普通单位不同,高校性质比较特殊,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且在日常会计核算中,能够对其带来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核算效率和质量大受影响。在完善的制度体系的约束下,高校经济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也可规范财会人员工作行为,会计核算水平与效率得以保障。二是可促进资产的优化配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都是高校日常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原有资产配置不合理、运行维护不到位等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反馈渠道不畅通也容易引起资产闲置、浪费等现象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新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下,财务人员在资源配置方面有了可靠的参考标准,可如实反映高校的资产购置、办学费用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设,使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得到了保障。
一是增加了预算会计功能。和旧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中增加了债务还本支出、债务预算收入等科目,规范了高校的非财政资金借款,使资金支出、收入更有保障,能够及时消除不良债务。扩大了预算收支科目核算的范围,以前只关注财政资金借款,而在新会计制度中,纳入了非财政资金借款,可避免出现漏列预算收支、虚列预算收支的情况,大大提升了预算收支水平。二是强化了预算执行目标管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明确自身定位,转变各部门思想观念,实现从资金使用部门到资金管理部门的转化,不能一味地关注财政资金拨款的数额,而是要将“钱如何用,效果如何”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位,遵循全过程管理原则,杜绝以往为加快预算执行而采取突击花钱的现象。在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下,财务工作流程和模式可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预算收支配比将会更加合理。
旧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方面提出了计提折旧的相关要求,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并未得到落实,难以准确反映高校的实际运营状况。在新会计制度中,对计提折旧、累计摊销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财务会计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对资产进行核算,对当期发生的支付活动进行区分,按照配比原则做好成本费用的分摊归集。在新制度的相关要求下,高校办学成本、专业成本的核算将会更加科学、准确,绩效评估也可得到优化,有助于考评体系的完善。
原有的高校财务管理手段十分单一,并不能随着业务活动的开展而灵活做出调整,制度体系不完善,无法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近些年教育体制改革正深入推进,高校教育管理办法和资金筹集方式也正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和其他国家高校的教育资金来源相比,我国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发展过程中大部分资金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对财政依赖性极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会计制度全面兼顾绩效、预算、资产和债务等多个方面,增设了收入和结余科目,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使高校财务工作趋于规范。
新会计制度的出台和实施,能够为高校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多方面的完善与补充,让其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财务人员应深入了解新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以此为主要参考,明确财务管理的具体要求,对资金支出、资产管理予以精确控制,既要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有效性,又要避免在无形资产核算方面出现漏洞。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高等教育也逐渐转向大众化,高校扩招让越来越多的人都拥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除了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习氛围等方面之外,高校的收费标准同样也是人们择校时关注的重点。想要保证收费标准和方式的合理性,需要有完善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类别、专业的差异,会直接体现在人才培养成本上,原有的会计制度难以准确计算出人才培养成本,进而导致高校收费标准和实际情况有着较大偏差,会额外增加高校的成本投入。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教育经费的分类更加精细,比如科研费用、教学费用是分开核算的,还可适当引入现代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高校财务经济活动有着多元性的特征。基于该项特征的财务预算难以对高校财务的资金具体走向清楚的判断,阻碍了会计核算收支业务的良好开展,并且相关体系不完善,制定的财务预算效果不佳,无法保持预算和具体活动的一致性,同时高校没有正确了解到开展预算工作的重要作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处于形式化状态,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发的财政任务,长时间以来,就形成了财务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两极分化的局面,而且在核算和预算工作有着诸多不同之处的影响之下,会计核算难以清楚地体现出预算管理的工作内容,和预算管理工作不同步。会计核算属于政府规定的一项会计方式,预算管理工作则是一种具体的工作,会计核算和预算工作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而且高校的会计核算通常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收支情况和入账时间与预算管理形成无法对应的现象。比如会计核算的时间是1月1日—12月31日,是一整个年度,而预算工作则是在上一年度的第三季度开始上报,两项工作时间方面有着一定的时间差异,这就引起了预算管理工作事前事中控制不佳的现象。为了对高校资金的合理支出进行全面控制,高校财务部门应当掌握好具体的资金流向,创建符合高校核算以及预算衔接的体系,将预算管理的优势体现出来,禁止应用不合理的资金。同时禁止开展没有预算计划的资金活动,在资金管理期间,必须清楚了解到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和工作重点,保障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是开展预算工作的基本依据。高校也可以采取隐藏方式或者渗入方式开展预算和核算的衔接工作,隐藏方式表现为以会计核算系统操作为主,将预算工作的会计科目和预算设置插入到会计核算系统中,在出现没有预算的支出时可以自主拦截,避免该项活动继续进行,相当于核算期间将不允许发生的支出,摒弃形成了核算系统中专项控制专项资金的流动情况,渗入方式则是以预算工作为基础,利用权责发生制在预算系统中详细地记录资金活动情况,从核算系统内清楚地体现出来,达到核算系统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目的,避免了财务隐患的形成。
新会计制度对传统会计制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高校收入支出、收支明细、资产负债能够如实地反映出来。但如果只局限于这几个方面,显然无法满足当前时代下对高校财务工作的相关要求,有关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新制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其优势和价值,完善会计报表。例如增加和财务状况流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相关内容,详细记录每笔资金去向,比如支出数额、所使用的项目和能够带来的回报等。每月、每季度或每年度对资金进行统计,保证账实相符。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详细记录资金动向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作为评判其经济效益、管理层执行力的重要标准,也可为领导人员制定下一阶段财务工作计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促进高校的高效率运转。为了让会计报表更加直观,可以增设第三方报告内容,即通过文字、数据或图表,对会计报表中部分内容予以阐释说明,为决策者提供更直观的信息参考。
高校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工作质量,财务管理本身难度就比较大,涵盖多个方面,数据体量大、类型多样,和高校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在新会计制度推广实施之后,对财会人员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打牢理论知识基础之外,更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提升人员聘用门槛,除了要重视专业技能之外,还应侧重于其思想素质、政治立场、职业道德等,择优录取复合型人才。要通过全面的标准进行考量,提升聘用要求,从源头上保证选择的财会人员思想把控严密、专业技能突出,为高校财务管理团队注入新的血液。第二,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可以涵盖多个方面,比如财务、经济、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方针政策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将专业技能、思想品德一把抓,提升专业水平。第三,加强财务人员之间的合作。对于刚踏入到工作岗位的职工而言,可采取“师带徒”“老带新”的模式,帮助新员工快速了解岗位基本的工作内容,了解新会计制度中政策的相关要求,以保证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第四,为财务人员创造对外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学习前沿财务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对态度端正、工作任务完成质量高的进行物资、精神奖励。第五,财会人员还要熟练掌握不同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方法,以及各类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应用技巧,以提升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在文件传输中做好加密工作,端正工作态度,不为了个人利益而造成高校财务信息的泄露,力求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在新会计制度得到全面推广和实施的背景下,账目增加使得高校在资金管理上逐渐放宽,高校资金的收入与结余数量不断增长,使得财务收支管理更加规范。为了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要确保资金和资源都得到了合理分配,保证其利用率。在财政部门拨款之后,有关人员应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尽可能保证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保证“钱都用在刀刃上”。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一线财务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会计制度“双分录”模式下的含义,全方位提升财会人员责任意识。各部门在申请资金时,应参考上一阶段的预算编制以及当前实际发展情况,按需申请。财务部门相关人员要对其他部门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核,评估资金下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是否能够取得一定收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对很多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教育在我国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高校不断扩招,无形之中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在此情况下必须将信息技术和高校财务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根据实际要求针对性打造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应用优势。为了更好地顺应新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高校可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引入先进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软件,遵循精细化管理原则,逐步搭建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首先,要加大资金、人才以及技术投入力度,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现代化设备,为推动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以财务部门为主导,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在开展经济活动、资金支出时,及时在系统中更新相关信息,做好统计工作,定期进行数据维护和信息核对,避免由于系统原因产生数据对接差错。最后,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网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而言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财务数据传输和共享更加方便,也便于有关部门直接进行监督和审查;而弊端在于不法分子会利用网络漏洞来窃取数据,攻击高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较大阻碍。因此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优化管理模式,增设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定期修复系统漏洞,更新软件和硬件设备。
一是转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思维方式,要参照新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要求,改变传统单一的会计核算模式,应用双基础、双报表的新型会计核算模式,让财会人员充分了解新制度中的相关要求,确保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符合要求。二是强化资产负债管理意识。旧会计制度更注重于预算收支和预算执行,而新会计制度则要求相关单位和人员将注意力放在资产运营方面来,以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来起到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使资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新制度重新定义了资产和负债的相关内容,高校债务处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提升绩效管理意识。一直以来绩效管理都是高校财务管理中容易被忽视的内容,新会计制度强调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可以将计算得到的成本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并以此作为绩效量化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可加强预算和绩效管理的结合,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益得到了保障。
总而言之,高校财务管理改革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会计制度的调整与修订,也是新时代下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必然之举。随着高校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资金、财务管理难度的加大,对会计制度进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对各项工作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有关人员要深入分析新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准确把握对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完善高校会计报告体系;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保证资金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上多个方面出发,可显著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高校的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