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刚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贵州·贵阳 550004)
宇宙观,即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看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人类祖先根据自己所居住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对自然社会和宇宙万物的朴素认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宇宙观。居住在中国西南的彝族,在历史上有过较为发达的天文学,彝族先民通过对天地万物的长期观察,形成了认识论范畴的朴素哲学概念,对宇宙形成,天地产生,人类起源产生了自己的认识,并将这些认识用文字记录下来。在滇川黔桂四省区,贵州省保留下来的彝文古籍最多,在这些存世的彝文古籍中,大都有关于宇宙天地认识的篇章,彝文经典文献《彝族源流》 《西南彝志》 《彝族创世志》 《物始纪略》等就有大量对宇宙认识的记录。而《宇宙人文》 《宇宙生化》等彝文古籍则专门讨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生成和演化问题。本文根据以上彝文古籍记载并结合民间传说,对贵州彝族宇宙观进行初步探讨。
人类自出现在地球上,就没有停止过对宇宙世界进行探索的脚步,但囿于科学技术手段的不足和天文学发展的滞后,在数千年的时间里,神创万物的唯心主义宇宙观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直到16世纪,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问世,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导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才逐渐向科学的方向发展。在中国,自先秦时期起,人们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并产生了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宇宙认识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张钰哲曾言:“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彝族曾经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序言)在历史上,彝族有观测星象的传统,在长期的观测实践中,积累了较多的天文学知识,很早以前就对宇宙的生成和演化有了较为科学的认知。在彝族先民的观念中,天地并非神创,而是自然形成,形成宇宙的最初物质是两种气体,这两种气体分别叫做“啥”和“额”。宇宙形成之前,天地是混沌不清的,“啥”“额”两种气体经过亿万年的运行,逐渐演化,分成清气和浊气,清气上升,形成天,浊气下沉,形成地。清气和浊气经过长期交合变化,演变为“哎”“哺”两种基本物质,“哎”“哺”两种物质经过长期交合变化,产生世间万物。
《彝族源流》有大量篇章用来叙述宇宙天地的形成,第一卷中的《清浊气产生》、第四卷中的《论开天辟地》、第五卷中的《天地的产生》及第三卷中的十二个篇章都用来叙述天地产生的过程。
《彝族源流》开篇即对宇宙生成进行了描述:“远古天未形成,地未产生时,哎未产生,哺未出现时,先有清浊气。出现徐徐清气,沉沉浊气。清气青幽幽,浊气红彤彤……青的翻来变成哎,红的覆来变成哺。清浊气产生,说是这样的……徐徐清气升,沉沉浊气生,它俩相配合,散惬惬一代,惬恒恒二代……克武武九代,武斯索十代,清气出十代。皑可可一代,可可投二代……列雅投九代,投阿武十代,浊气出十代,哎生哎斯索,哺生哺立娄,它俩结合后,产生哎的根,产生哺的源……哎反复结合,哺反复相配,它俩又配合,喷喷的哎影,同蒙蒙哺形融合,产生高天顶,产生大地面。”
《宇宙人文》一书这样描述宇宙的生成:“远古天开气喷喷,伴沉沉浊气,两者相交合,喷喷清气,沉沉浊气内,一股气,产生一类风,随即交合后,形成青幽幽,红彤彤景色。青升红降后,产生了青天,形成了赤地……天还未产生,地尚未出现,黑空空,黑沉沉一片。当此之时,起一番变化,生喷喷清气,生沉沉浊气,清浊气交配,清气转青色,浊气显赤色。青气和赤气,又一番变化,天开勃勃,地辟隆隆。呈现暗青色,呈现暗赤色,各占了一半,随之又变化,天与地共生……青赤气共生,两气的生成,非天所生,青气自然生,非地所出,赤气自然出。”
《彝族创世志》的第一篇《天地人生论》,也是描述宇宙生成的:“古老的时候,有举主在上,首次开言说:清气往上升,牵起了天盖,上空的天体,这样形成的……古老的时候,有举主在上,二次发言说:浊气往下降,凝成了地底。广厚的地体,这样形成的。”
《彝族创世诗》也有对宇宙生成的记述:“却说远古时,黑茫茫一片,没有上和下,只见黑幽幽,不分前与后,不辨左和右,惟徐徐清气,密密麻麻的,不停地上升,惟沉沉浊气,浩浩荡荡的,不停地下降,上面活动着,九千的哎哺,不停地变化,无休止运动,哎和哺两者,不停地结合,不停地变化,像浓浓的雾,似浓浓的霭,像绵绵的雨,似微微的风……哎在青气中,哺在赤气中,又相互结合,哎逐渐变成,绿茵茵颜色,哺逐渐形成,红彤彤颜色,慢慢往下降……数不清的影,数不清的形,形成天的影,变成地的形。”
从以上大量记载可以看出,彝族对宇宙生成的认识包含了以下几种基本观念。
第一,宇宙是物质的,是自然生成的。在西方历史上,曾经有两大对立的宇宙观,一是黑格尔的第一宇宙观,主张宇宙是精神的,二是马克思的第二宇宙观,主张宇宙是物质的。彝族先民对宇宙生成的认识,与马克思强调的物质第一性的学说是一致的。彝族先民认为,宇宙生成之前,整个太空是一片混沌,混沌状态中逐渐演化出清浊两种气体,这两种气体演化生成“哎”“哺”两种物质,由这两种基本物质生成宇宙。“哎”“哺”两种物质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一阴一阳,一乾一坤,相伴相生,互生互补,这两种物质不断结合,不断变化,不断产生新的物质,分化出宇宙天地,生成世间万物。清气,指的是密度较小的气体,浊气,是密度较大的气体和尘埃的结合体。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凝结形成不同的天体。现代科学证实,宇宙中除了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天体(如地球、月球),还有以液态形式(如木星)和气态形式存在的天体。气态天体在宇宙中是大量存在的,如星云,主要成分就是质量较轻的氢和氦。所以,彝文古籍中所说的清浊气不断分化而产生宇宙天地,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化学和物理学基本知识普及的今天,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结合在一起,经过长期演化,会产生新的物质,一种物质也会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原子会产生核聚变。彝文古籍中反复强调的清气(哎)、浊气(哺)“不断地结合,不断地变化”从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虽然还不能从物理学、化学的角度进行解释,但揭示的正是这种物质产生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科学规律。物理学、化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四种存在形态,即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而几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彝文古籍中描述的天地未分,宇宙未开时的混沌状态,应即物质的等离子态。现代天文学研究亦表明,在茫茫宇宙中,等离子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状态。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形成不同天体的观念,与当今天文学界影响较大的“宇宙膨胀”“宇宙大爆炸”的宇宙起源学说有一些相似之处。“宇宙大爆炸”学说是在20世纪世界天文学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提出的,而在古代,在没有精密的观测仪器、没有系统的物理学和化学知识辅助的情况下,能对宇宙生成作出如此相对合理而科学的解释,是难得可贵的。有学者指出,彝族关于宇宙起源的认识“在宇宙起源上排除了神的意志的作用,把它归结为纯粹是物质世界自然变化的产物。这种观点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彝族先民认识到了宇宙的物质性,认为宇宙乃自然生成,“青气自然生,赤气自然出”。但未对混沌状态之前的物质来源进行解释,生成宇宙的这些最初物质又从何而来?这是一个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难以解答的问题,直至今日,依然是困扰科学家的巨大难题。这也是历史上一些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在研究到达极致后转向唯心论、转向神学的一大原因。这一难题,还需要等待未来更加发达的科学来解答。
第二,宇宙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彝族先民认为,宇宙的形成不是瞬时或短时间完成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演化,分阶段实现的。彝文古籍中用父子连名谱系的方式来表现宇宙各个阶段的演化,《彝族源流》 《宇宙生化》 《彝族创世诗》 等古籍中对宇宙演化的阶段有相似的描述:哎经历了十代的演化,哺经历了十代的演化,哎与哺结合后又经历了数十代的演化,才逐渐形成了宇宙的各种形态。在彝族传统社会中,一个家族在一个地方居住满十代以后,要进行分支,分支以后的世系,又从第一代开始计算。《西南彝志》 《彝族源流》及一些古代留存下来的彝族家支宗谱在叙述谱系传承时皆用“一代XXX,二代XXX……十代XXX。一代XXX……”或“XXX一代……XXX十代。XXX一代”的方式表述,均以十代为家族历史的一个阶段。彝文古籍中以拟人手法描述宇宙形成过程,用十代来总结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较大的阶段,但这里的十代并非实指,而是喻指时间极长。按照现代天文学的理论,宇宙演化的每一阶段,需以亿年作为单位来计算。在彝族先民的认知中,一代为一个阶段,十代为一个周期,每一阶段、周期的时间究竟有多长,并未言明,但已明确表达了时间漫长这一认识。
第三,宇宙不是静止状态的,而是处于变化和运动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在宇宙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这个问题上,彝族先民有较为充分的认识,认为宇宙和组成宇宙的物质处于变化和运动之中,宇宙因变化而生,并且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停地上升,不停地下降,九千的哎哺,不停地变化,无休止运动,哎和哺两者,不停地结合,不停地变化”。宇宙生成之后,这种变化并没有停止,而是“演变的天空,日呈九千变。演变的地上,月现八万变……演变的天空,星斗九千变,演变的地上,星辰八万变。”宇宙是静止的还是变化的?这是天文学史上曾经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连爱因斯坦都曾经思考过宇宙静止问题,但后来的科学家通过观测和研究,不断证实了宇宙处于运动之中的观点。1922年,苏联物理学家弗里德曼提出基于广义相对论的弗里德曼方程。在弗里德曼方程中宇宙学常数可以消掉,如果状态方程选取得合适,求解弗里德曼方程,可以求出宇宙模型在膨胀;1927 年,比利时神父、物理学家勒梅特通过求解弗里德曼方程,得出地球同遥远星系的距离与这些星系的红移成正比;1929年,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哈勃根据观测,验证了勒梅特的理论,并提出了哈勃定律:“所有遥远的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距离愈远退行视速度愈大。”之后,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帕尔马特、里斯和澳大利亚物理学家施密特经过数十年研究,证实了宇宙膨胀的正确性,并因此共同获得了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些研究都有力地支持了宇宙运动的观点,否定了宇宙静止论。
在彝族先民的认知中,宇宙空间是无限的,无边无际的。《彝族源流》对宇宙形成后的空间结构作了这样的描述:“朦胧的高天,朦胧的大地,出现浩荡哎,出现浩荡哺。哎反复结合,哺反复配合,出现茫茫雾,出现容容霭。天上九千哎,地上八万哺。天顶布满雾,地底弥漫霭……徐徐的清气,沉沉的浊气,像微微的风,随时起变化。绿茵茵一簇,红彤彤一团,成天的核心,成地的核心。天生在上面,地生在下面,上产生高高苍天,下出现茫茫大地……高天十二层,大地十三重,天有十二角,地有十三面。朦胧的哎,朦胧的哺,生第一重天;徐徐的清气,沉沉的浊气,生第二重天……明晃晃、黑黢黢两样,生第九重天。”
彝文古籍中用各种数字表示宇宙空间之大,如九、十二、十三、九千、八万等。《彝族源流》中称天有九重,并且对九重天的情况作了详细描绘。在彝族传统文化中,“三”“六”“九”这几个数字有着特殊的含义,不但在书面运用频率高,而且在民间口头传统中亦频繁出现,但这几个数字并非确指,而是表示数量多。所以,在彝文古籍中反复强调天有九重,并非指整个宇宙系统中就是九大空间,而是指宇宙极为广袤,其他数字意思亦然。《西南彝志》载:“外面的外族说,天体呢,天体很大,内部的彝人说,天体很宽,如展开的布匹。”“鹰掌管天空……天体大无边……虎管理大地……大地大无边。”明确表达了宇宙无边界的观点。在天文学越来越发达、观测仪器越来越精密的今天,科学家仍然无法探测到宇宙的边界,宇宙究竟有无边界?如果有边界,那边界之外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科学界依然存在不同看法,还有待科学家继续探索。
除了古籍中的记载之外,民间传说中也有关于宇宙空间的一些简单认识。在黔西北彝族的民间传说中,人类生存的空间共有三层。大地上的人类处于中间层,称为“扁担人”,身高约与挑水的扁担相当;上层空间住的是“竹竿人”,身高与竹竿相当,长数米。居住在下层空间的是“棒槌人”,身高相当于棒槌。三层空间中生活的人,不但在体质特征上存在差异,社会文明程度也不一样,竹竿人高于扁担人,扁担人高于棒槌人。在传说中,有居于中层空间的人曾无意中从某个入口进入到上层或下层空间,目睹了和地球人类不一样的生活状态。此外,宇宙中三层空间在时间上也存在差异,上层空间的一天,相当于中层空间的一年,中层空间的一天,相当于下层空间的一年。这种传说只是民间对宇宙空间的一种朴素的认识,还算不上科学的认知,但对三层空间居住有不同人类的幻想,与现代科学对外星生命、外星文明的假想不谋而合。而三层空间中时空错位的想象,亦与狭义相对论中的“钟慢效应”有些许联系。
彝族先民认为,宇宙中天体的运行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太阳和月球的运行最容易被观察到。《宇宙生化》中详细叙述了日月运行的规律:“本宇宙之上,青线叉赤线。两线相交叉,中间是气路,九线轮流过,东西两方间,日轮转一回,月轮转一回,二十四向间,一月过一回,各行有其道,确存在此事。一年十二月,这太阳主子,行有七条路。轮流运行的。寅戌两个月,日从乙地出,行到庚地没。月从甲地出,行到辛地没。卯酉两个月,日从卯地出,行到酉地没,月从卯地出,行到酉地没。日月一起到,日与月配合,天上宇宙明,二月天气盈,到八月圆满……日月的出没,确实是这样……概述白月亮,初二至初三,日和月齐行,日送月不远,像发丝照射,光线逐渐明,初七至初八,日转了一隅,照到月一边,半月明朗朗,照到的都明,十五至十六,日从天上转,月地上延伸,两影齐闪烁,天气往下降,地气往上升,白月明朗朗。十八至十九,日转去一向,月就没一隅,二十至廿三,日转去一隅,月经过一向,元气交一半,月亮明一半,三十月全没,日月齐经过,阳气重阴气,月就昏沉沉,确实是这样。”
关于日月的运行,《宇宙人文》一书中亦有类似的记录:“布姆鲁则说……初时的天空,青赤线交叉,有四条青线,四条赤线,清浊线居中,九条线并行,在东西之间,日运行一次,月运转一回,二十四局间,一月过一次,每局轮一次,是这样的呀,一年十二月,话说这太阳,有六条轨道,正因为如此,一月和九月,日出于乙方,而落于庚方,二月和八月,日月出卯方,而落于酉方,日月相伴,轨道都相同,把天空照亮,二月气弥漫,到八月完成,是这样说的。”
《彝族创世志》则叙述了宇宙中各种星球的运行:“园园穹宇中,红日行日轨,皎月经月线,星辰各有道,日与月二星,往返地旋转,昼夜两分明,年月以之分,寒署以之辨……五星运天空,天空光闪耀,众星依轨道,各自运行着。天上九行星,转去又转来,一点不错乱。此举主所述,讲天象规律,说治天之理。”
彝族认为日月运行有多条轨道,计算出了其运行周期,并认识到日月的运行规律是形成昼夜、产生季节的原因。古代彝族正是利用日月运行的这种规律创造了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关于太阳运行轨道的数量,《宇宙人文》中认为太阳有六条轨道,一年十二个月中,一月和九月、二月和八月、三月和七月、四月和六月、五月和十一月、十月和十二月分别运行在相同轨道上。而其他古籍中记述有差异,如《宇宙生化》中认为有七条,而《西南彝志》中则认为有九条,在认识上有一定偏差。在《彝族创世志》 中提到的“五星运天空”中的“五星”究竟指哪些星球?“天上九行星,转来又转去,一点不错乱”中的“九行星”是否就是后来天文学上发现的太阳系九大行星?难以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彝族先民已经注意到了除了日月之外,其他星球也是按照一定轨道有规律地运行的。
图1 彝文古籍中的日月运行图
基于对太阳、月球和地球运行规律的准确测算,彝文古籍中还对日食月食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宇宙人文》 一书中阐述了日食、月食产生的原因:“布姆笃任,开口说道……日生天气中,日出照天空……月生地气中,月出地上明……天上的景象,日缓缓移动,一天移一度,一年转一圈,运行到初一,遇到红眼星,它吞噬日体,见它太阳移,日气见它散,日食星所为,是这样说的,红眼星移去,太阳复放光。在高空,月依轨而行,日行三十度,一月转一圈,十五月亮圆,遇到豹子星,就远离大地,豹子星蔽月,还把月气吸,月亮黑沉沉,豹子星食月,是这样说的,豹子星移去,月亮复明朗,真是这样的。到如今,月食的发生,一般在十五,日食的发生,一般在初一,都是这样的,我作了记录,留下了文本,无须赘述。”《西南彝志》中不但表达了日食月食的原理,还认识到了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的这一事实:“银日暖洋洋,金月亮堂堂,太阳被遮住,月亮也无光。”
图2 彝文古籍中的日食月食图
在古代,因人们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和准确的认识,对一些难于解释的自然现象,往往从感性的角度出发,以神话的方式进行理解,赋予其神秘色彩,日食月食被想象成为天狗食日、天狗食月。而彝族先民凭借对天象进行长期观测积累下来的天文知识,认为宇宙中的星球依照一定的轨道运行,当有星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太阳被遮挡,从而形成日食,这个星球继续向前运行,不再遮挡太阳时,日食即结束,这个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中间的星球被称为“红眼星”;当有星球运行至月球和地球中间时,月球被遮挡,从而形成月食,这个星球继续向前运行,不再遮挡月球时,月食即结束,这个运行至月球和地球中间的星球被称为“豹子星”。时至今天,我们已经很明白地知道发生日食时挡住太阳的是月球,发生月食时挡住月亮的是地球,而非彝文古籍中所记的“红眼星”和“豹子星”,但这种解释已经阐明了日食月食发生的基本原理,科学而合理地解释了日食月食现象。不仅如此,彝族先民还比较精准地计算出了太阳、月亮在运动中形成的偏角及运行的周期,从而推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指出月食一般发生在十五,日食一般发生在初一,这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时间是一致的。2021 年,全球范围内有日食两次,第一次时间为6 月10日,农历为五月初一;第二次时间为12月4日,农历为冬月初一。发生月食两次,第一次时间为5月26日,农历为四月十五;第二次时间为11月19 日,农历为十月十五。
彝族先民认为,万物皆起源于“哎”“哺”这两种物质,“哎”“哺”先生成宇宙,再逐渐演化生出世间万物,《西南彝志》载:“哎哺根完善,天地形成,日月运行。宇宙形成后,五行未产生,天威力不高,地威势不大,会动的无根,有命的无本。在那时间里,天象的形成,哎哺为根本。清浊气变化,金木水火土,五行产生了……从此以后,天上有天河,地上有河流。凡有生命的,凡有气血的,根本都很好,历来都美丽,其所以如此,是因有五行。”“哎哺是万物根源,哎哺是天地根源,哎哺是六圣根源,哎哺是雷电根源,哎哺是六祖根源,以哎哺为根之例,哎哺是宇宙根源,根源顺利发展……哎哺形成月亮,哎哺形成地球,哎哺形成太阳,哎哺生万物。”
《宇宙人文》详述了“哎”“哺”生成万物的演化过程:“布姆鲁则,开口回答说:最初清浊成就哎,青赤哺遍布,日月运行,五行出现前,土地威望低,土地势力小,生物无根基,生命无本源。当此之时,苍天聚形态,哎哺育根本,清浊一番变,金木水火土,聚全了五行,在世间分布,各从一方起,为一类根源,是这种说法。五行中的木,是东方之主,掌管着东方,五行中的金,是西方之主,掌管着西方,五行中的火,是南方之主,掌管着南方,五行中的水,是北方之主,掌管着北方,五行中的土,生宇宙万物,是中央之主,过了很久后,中间水辗转,把江河发源,生物生命,树木样无数,根本都深厚,得以显多彩,这都得益于,五行中的水。”
以上记载表明这样一个观点:“哎”“哺”这两种宇宙间的基本物质经过演化生成金木水火土五行,再由五行生成万物,其中又特别强调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清浊二气演化为“哎”“哺”,“哎”“哺”演化为五行,五行生万物的观念,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颇为相似。此外,还认为大地上物种的起源和生命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太阳和月亮。“布姆鲁则说……天还未开时,日形已出现,地还未辟时,月形已出现,样样往上升,日与月相交,产生了万物,根子是这样。如此看来,物生于天地,始育于日月,是这样说的。天上明月亮,既然是这样,在天地之间,无以计数的,生命与生物,都托它的福,都根系于它,陆续布人间,积而广之,不须赘述,话说这月亮,是天地之间,生命的根源。”已充分认识到了日月的交替运行是大地上产生生物的根本原因。
彝文古籍中还表达了朴素的进化论思想,《物始纪略》载:“很古的时候,阴阳出万物。阴阳生五行,五行生变化,世间也变化。古时野人生,野人长独脚,一母生多少,一母生十子。生来不会走。住在高山上,他们安居后,代代来繁衍。”“远古时代,天产生,地形成以后,人开始产生。原人先出现,长的象人样,人不走路,人也不讲话。原人饥饿时,吃树木果实。高山野岭上,都长着藤蔓,冬季三个月,它也青幽幽。夏季三个月,它也青幽幽。原人寒冷时,藤蔓当衣穿。从此以后,这种藤蔓,叫原人蓑衣草,生高山原野,传说是这样。”这些记载反映了人类的进化,指出了人类祖先并非一开始就和现代人一样,而是有一个进化的过程。“野人长独脚”不一定是事实,但从独脚到双脚,反映了古人类在体质特征上的进化。不会走路、不会说话、饥饿时“吃树木果实”、寒冷时“藤蔓当衣穿”,这应该是原始人类的真实生活状态。这些对古人类的认识和达尔文的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论思想是相吻合的。 《西南彝志》也有关于人类进化的表述:“起初的人类,尚不懂地利,不知利用地,野兽遍山林,人居于树上,人与兽混处,人处兽群中,兽和人相处,人结成群体……到史慕魁时,他发明了火,有火兽逃避……大地上的人,没有粮食吃,吃的是野果,穿的是兽皮,在那时间里,人不知耕牧,耕牧的时间,人们不知道……当初的人类,男不知娶妻,女不知嫁人,知母不知父,像禽兽一样曾经有此事,是摩史说的,说的是这样……人观察天,又观察地,造犁头耙子,开垦种地,禾苗穗丰满,世间上的人,会种庄稼了。”这段记述反映了远古人类曾经历了人兽混居的阶段,并强调了学会用火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意义,这是人与兽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进而又从狩猎采集发展至农耕社会。同时,这段记述还反映了人类早期社会中存在的群婚制和母系氏族社会,这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探讨的人类早期社会是一致的。此外,流传在贵州威宁自治县板底乡一带的彝族古戏剧《撮泰吉》,也反映了这种进化论思想。据《撮泰吉》中的台词描述,远古的时候,人类长得不像人,长得像野兽,有老鼠一般的尖牙,生活在树上,饿了吃树叶,渴了喝露水。在演出中,演员不能正常迈步行走,而是以罗圈腿走路,也不能说话,只能咿咿呀呀地发声。这些都是类人猿在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生理特征。演出的主要内容,是一群远古人类从树林中走出,在山林老人的指导下驯服野牛进行粮食耕种的过程。戏剧《撮泰吉》的演出,展现的就是古人类从树林中走出来,逐渐将手解放,实现直立行走并学会农耕的过程,反映了人类早期的进化史。
彝族是较早科学地阐释宇宙万物产生的民族,并以朴素的进化论思想解释人类的产生和发展,和世界上很多民族的神创万物的认识论不同,彝族先民认为,天地万物皆源于自然生成,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不断演化、不断发展的结果,在认识论上,是偏向于唯物主义的。在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彝族知识分子通过对宇宙星空的长期观测,积累了大量的天文学知识,这些知识是彝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