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少女马三妹等

2022-04-25 07:46
少男少女·校园 2022年4期
关键词:渡江突击民兵

毛泽东曾说过,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人民群众无私支援才使我军获得了一次次作战的胜利。

战场英雄榜  英雄少女马三妹

马三妹出生在安徽無为县马西村的普通渔民家里,她的家离长江仅仅只有五六里,从小马三妹就跟着父亲和哥哥们在长江上讨生活,练就了一身撑船打渔的好本领。

1949年春节前夕,江边突然出现了许多准备渡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马三妹早就听说解放军纪律严明,从来不欺负老百姓,还经常帮老百姓挑水、砍柴。受尽国民党反动派欺辱的渔民,早就盼望着解放军来了。

此时的马三妹仅有14岁,却十分喜欢解放军,经常跑到解放军驻地去帮忙,解放军的指战员们也很喜欢这个懂事、可爱的小姑娘。

当时,国民党为了加强长江的防御,把长江沿岸所有船只都撤到了长江南岸,长江北岸渔民如果不愿意到南岸去,就把他们家里的渔船全都凿沉,闹的长江北岸渔民怨气冲天,恨不得解放军早点过来,把国民党全消灭掉。

看到部队要征用渡江的民船,马三妹首先说服自己的父亲,拿出自家藏起来的渔船供部队使用,给大家做了个好榜样。她熟悉当地的情况,还帮着解放军开展动员征船工作。在马三妹的努力带动下,很快就有200多条渔船报名参加运送解放军渡江的任务。

船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又有一个新问题出现在总前委首长的面前,二野、三野大部分解放军是北方兵,旱鸭子占大多数,不会游泳,渡什么江?

在农历三月的北方天,惊蛰节气刚过不久,江水冰凉刺骨,可是水上大练兵依然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不会游泳的学游泳,会游泳的则学掌舵,在各部队首长掏心窝子的邀请下,船工们使尽全身的本事,教解放军战士学掌舵。

马三妹一家也加入了教解放军掌舵的行列,船工们带着新徒弟,不时地发出“左舵”“半篷”“右舵”“满篷”的叫喊声,新徒弟们摸不清掌船的技巧,船身笨拙的在湖里打转转,惹得马三妹等渔家女掩口直笑。

经过一个多月的超强训练,在马三妹等船工的细心教导下,战士们进步很快,指战员们熟练掌握了驾船和游泳本领,为胜利渡江做好了准备。

4月2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正式拉开序幕。

在渡江作战发起的前一天,中路渡江突击团征集第一批渡江作战的突击船,马三妹家第一个报名,勇敢地承担起“渡江第一船”的光荣任务。

晚上约7点钟,突击团指战员奉命上突击船,马三妹和哥哥忙着拢船、搭跳。团长王景昆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这里帮忙,就问她:

“快渡江了,你这小姑娘在这干什么?”

马三妹回答说:“送你们过江呀!”

王景昆心想,开什么玩笑,就说道:“渡江那么危险,在大江中打仗,小孩子怎么行,别误了大事,你快下去吧!”

马三妹急了,你们的战士还是我教会的撑船呢!无论她表什么样的决心,可王团长就是不同意。无奈之下,马三妹被哥哥马胜洪连拉带拽送下了船。

她站在船边,眼巴巴地看着解放军指战员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上了船,急得直掉眼泪。当船上满了30人,马三妹趁着夜幕,悄悄地走到船尾,一个敏捷的翻身进了船的后舱,此时哥哥和解放军战士正全神贯注地看着前方,谁也没有注意马三妹又溜了上来。

突击团总攻的时间是晚上八点,此时时针刚指向晚上7:30分,在27军军长聂凤智的望远镜里,突然发现一条船动了,然后江面上出现了一排小船。聂凤智大喊一声:“老萧,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79师师长拿起望远镜一看,脸都绿了,抓起电话就打给235团团长王景昆。王景昆此时比军、师首长还急,这么大的战役规模,自己团里竟然出现了致命错误,进攻提前了半个小时,

原因很快查清了,原来是承担开渡信号任务的“头船”出现了问题,这个“头船”是1营的指挥船,7:30的时候才发现,大船下江的时候放反了船头,此时必须要掉头转向。

马三妹家的船载的是3连,3连和7连承担最先的突击任务,3连的战斗英雄林二虎,发现“头船”动了,以为进攻开始了,就大喊一声:

“起渡啦!”

3连的一条条小船瞬间如离弦之箭,向长江南岸飞快地划去。

岸上的1营营长董万华见部队动了,以为是随连行动的团参谋下的命令,就直接拿起电话,只给团里说了四个字:“我们走了!”撂下电话,上了船。

等他们营冲出2、3里远的时候,发现宽广的江面上只有他们一个营时,马上觉得不对了,但这个时候回头是不行了,只能硬着头皮冲过去。

于是,整个前线都被这个意外的行动弄得沸腾起来,各突击团都赶忙提前起渡,一片埋怨、催促之声。各团都想着,不能让这个英雄部队陷入重重包围,也不愿让这支部队独占了突破长江的荣光。

冲在最前面的突击船在敌人的探照灯、照明弹强光下已被发现,双方激烈交火,霎时江面枪炮声大作,弹片如雨,天空都映红了。

由于提前“起渡”,战前计划好的炮火无法掌握延伸,步炮协同出现问题,无法压制南岸的火力。突击船队不时有人中弹、有船倾覆。

此时,马三妹家的渔船已经冲过了江心,离南岸越来越近,可是随船的3连2班战士也仅剩下6人,为了保护掌舵的马胜洪,犯了大错的林二虎像肉墙一样挡马胜洪的面前。此时情况非常危急,划桨的人急剧减少,船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马三妹再也等不了了,她掀开甲板盖钻了出来,抢过双桨奋勇划船。哥哥也顾不得责备她,兄妹俩拿出最高的本领,驾驭着渔船向岸边冲去。

爆炸的炮弹在突击船旁边掀起数米高的巨浪,与马三妹家并排冲击的三条船,有一条被炮弹击中沉了下去,另外一只船见到这种情形,有些害怕,就放慢了速度。

马三妹大急,一边猛划一边喊:“大伯,别怕,后面都是咱们的大军,快往前开!”在马三妹的鼓励下,马大伯的船也提高了突击速度。

马三妹全神贯注地划桨,心想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把解放军送过去,就在此时,一颗子弹打中了马三妹的右臂,鲜血瞬间染红了她的衣衫。

幸运的是,子弹打穿了手臂,并没有伤到骨头,马三妹赶紧拿出绷带,简单扎了一下,忍痛继续划船。

经过重重危险,马三妹家的船第一个冲上了南岸铜陵金家渡,此时敌人在岸边的碉堡突然射出一道道火舌,疯一般的扫射,和马三妹家船一起冲上金家渡的另一条船的战士全部牺牲。

其他战士们也被机枪打得抬不起头,临近滩头的突击船被炮火炸毁了好几艘。一营长董万华也随船冲上了岸,被压制在岸边,他受了伤,但仍然带伤快速组织火力,掩护爆破手冲向敌人碉堡。

可是那个爆破手刚向前跑出十来米,就踩爆敌人的地雷牺牲了,前面是雷区。在董万华无计可施之时,马三妹闪到董万华后面,说道:“我参与修建了这些碉堡,地雷也是我们埋的,知道埋在什么地方,让爆破手跟我走!”

董万华大喊一声火力掩护,派两名爆破手跟上,问道:“谁知道这个小姑娘是谁?”

马胜洪在后面喊了一句:“是我妹妹马三妹!”

董万华看着远去的马三妹的背影,心中无比的庆幸,他又看了一眼身边的营副教导员宋玉明,说道:“给她记特等功,如果我牺牲了,你负责给她请功!”

马三妹带着两名爆破手快速地在江边绕来绕去,躲避着地雷和机枪子弹,很快就绕过了雷区,两名爆破手接近敌人碉堡,随着三声巨响,挡在1营前面的三个碉堡全被炸上了天。

235团过江后,聂凤智军长也渡过了长江。此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了长江,不仅改变了长江天堑的历史,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

聂凤智在踏上长江南岸的那一刻,命令报务员向毛主席发了一个颇具诗意的电报:我们已胜利踏上江南的土地。

渡江战役胜利结束后,这个勇敢、机智的14岁小姑娘,被评为“一等功臣”“渡江英雄”和“支前模范”,是年龄最小的功臣。

转眼间到了1949年的开国大典前夕,此时一件让马三妹意外的事情出现了,毛主席亲自给她下了请柬,邀请这位年龄最小的女英雄到北京参加开国大典。

9月29日晚上,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设宴,欢迎进京参加国庆庆典的各省代表团成员。马三妹被安徽代表团选为代表向毛主席敬酒,当她与毛主席碰杯的那一刻,马三妹流下了幸福的眼淚。

更让马三妹想不到的是,10月4日,毛主席突然邀请马三妹到中南海的家里做客。听到这个消息,马三妹仿佛坠入了云端,晕晕乎乎中坐车到了毛主席家里。

此时,毛主席和两个女儿李敏、李讷在家里等着马三妹,毛主席对他们说:这是渡江战役中那个年龄最小的女英雄,你们可要向她好好学习啊。

战场 实录 南疆民兵英雄

鲍朝元1933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傣族家庭,祖祖辈辈都居住在祖国南疆的老山和扣林山之间一个名叫河边寨的小山寨里。1979年南疆自卫还击作战以后,鲍朝元为保卫国土,支援解放军作战,不顾自己年过半百,婉言谢绝了亲人和上级的劝告,毅然担起了以河边寨为中心的9个村寨民兵联防片指挥长的重任。

在南疆自卫还击作战中,敌人多次遭到我边防部队的沉重打击后,不敢轻举妄动,就变换花招,动用特工队,采取小型、多路、分散、隐蔽的手段,频繁对我边境地区进行武装袭扰和渗透破坏。鲍朝元暗暗地下了惩治敌人特工的决心。他经常走村串寨,发动群众,了解敌情,制定联防方案,规定行动暗号。他还根据自己多年当民兵的实践经验,组织联防片的民兵,针对防区特点,进行围、追、堵、截、搜剿、埋伏、巡逻、观察、埋雷、排雷等战术技术训练,提高民兵打击敌人特工的战术技术水平。

为了使广大群众和民兵了解和掌握敌特工的活动规律以及识别他们的特征。鲍朝元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平时的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总结出了敌人特工队的“相貌、语言、穿戴、腿脚、习惯、举止、行动”7个外貌特征和“扮、藏、溜”3条活动规律,并针锋相对地制定了“辨别、跟踪、围歼”敌特的3种办法。鲍朝元还带领民兵到供销社和边防部队,详细了解各种国产衣裤式样和鞋底花纹。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民兵和群众辨别敌人特工的能力,凡有蛛丝马迹,都难以逃过他们雪亮的眼睛。

一天清晨,卡房一个武装民兵到猛洞赶街,刚出门不远,就发现有一个可疑的脚印。他立即返回寨子,向民兵班长报告。

民兵班长立即带领3个民兵查看脚印,发现脚印是新的,鞋纹清晰可辨,很像以前我国生产的“大头鞋”底纹,但这种鞋在我国境内早就没有卖了。他们还发现脚印重复,看来不止一个人。

民兵班长一面布置人迅速占领国界边的有利地形,封锁边界,监视敌人,一面跑回来向鲍朝元报告。

鲍朝元一听有情况,搁下饭碗,立即与担任民兵排长的堂弟作了简短的研究,并派一个民兵火速到边防部队联系。同时,迅速集合寨子里的民兵,抓起武器,带上两个儿子,赶赴现场,组织捜剿。

这里是一片高低不平、灌木丛生的坡地。草封藤缠,荆棘遍地。鲍朝元和儿子小心翼翼地往前捜索着,当捜到一片齐人深的茅草丛时,果然发现了3名潜藏的敌方武装特工人员。还没有等敌人醒过神来。鲍朝元一声令下:

“打!”

父子3人同时向敌开火,当场打死一名敌人。另2名也受了伤。受伤的敌人一面开枪顽抗,一面妄图滚坡逃窜。这时,各村寨的联防民兵和部队也及时赶到,截住了敌人的退路, 歼灭了这两名敌特工。

又一次,鲍朝元的老伴到昆脑河电站对面的山坡地上摘棉花,家里的黑狗也跟去了。黄昏时分,山坡上响了3声枪响。直到天黑,黑狗还没有回家。吃晚饭时。鲍朝元的老伴把白天的情况告诉了他,这立即引起了他的警觉:昆脑河一带草深林密,易藏易跑会不会是邻国特工进来时被黑狗发现。他们打死了狗,潜伏下来了呢?

他一晚上都没有睡好,天快亮了。黑狗还没有回来,他预感到一定有情况。于是,他急忙起了床,叫醒了正在熟睡的三儿子,带上武器,向昆脑河奔去。

刚到半山腰的一块旱谷地里,鲍朝元就发现了可疑的迹象:有一处旱谷被人踩倒了,草上的露水不在了,还有一串与本地人不同的脚印。他父子俩顺脚印跟踪了500米左右,脚印突然消失了。

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小路两旁齐腰深的茅草上沾有泥巴,看来是有人将草压倒,垫着踩过去后,又将草扶起来的。狡猾的家伙,只有敌方特工才会这么干。

此时,天已大亮,鲍朝元根据多种情况判断,敌人肯定还躲藏在附近什么地方。但这一带山大林密,地形复杂,光靠父子俩是很难抓住敌人的。鲍朝元叫儿子赶快跑回寨子通知民兵,自己留下来继续观察敌人的动静。

不一会,寨子里的民兵赶来了。鲍朝元派民兵排长带一个战斗小组迂回到国界边,关门卡口,他自己带一个组沿着脚印跟踪。同时,又派人去部队联系和通知联防片其他村寨的民兵。过了一会儿,各联防点的民兵赶来了,部队的一个排、区武装部、派出所、边境站的同志也先后赶到了。形成了严密的天罗地网。军民配合,分片搜索,包围圈渐渐缩小。

鲍朝元和部队的一个组在一起,当搜索到一一三四高地下的昆脑河边时,他发现了潜藏在草丛中的两名敌特工。他占领有利地形,端著枪,手摸着扳机,大声喊道:

“缴枪不杀!宽待俘虏!”

两个家伙被突如其来的喊声震呆了,看着四面八方涌来的民兵和部队:知道再顽抗也无济于事,便战战兢兢地从草丛里爬了出来,乖乖地举手投降了。

然而,敌特工对自己的失败并不甘心,当他们知道是鲍朝元领着民兵干的,就对鲍朝元恨之入骨,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扬言要把鲍朝元的脑袋提到邻国那边去示众,并为此出了3万元的高价悬赏。这一来,不少民兵和群众都为鲍朝元的安危担心,他家里的人也劝他“避避风”。

鲍朝元婉言谢绝了乡亲们的好意,坚定地说:“不管敌人威胁也好,谣言也好,我老鲍是不怕的。敌人出那么大的价钱要我的脑袋,不正说明敌人怕我们吗?说实话,我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我是不怕掉脑袋的,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

铿锵有力的话语,使乡亲们对这位联防片的带头人更加敬佩,更加信任了。

1984年10月20日,鲍朝元奉命挑选18个精干的民兵,随侦察分队在敌人眼皮底下潜伏了8天8夜。这8天8夜的潜伏任务,真是极其艰苦。白天埋伏在草丛中不敢动一下,天上的太阳像火一样烤着每个人,讨厌的蚂蝗满身爬。晚上又是蚊子叮,露水湿透了全身,冷得发抖。水喝完了,白天干得喉管直冒烟,晚上吸点露水,干粮难咽下去。

8天比8年时间还长。但是,鲍朝元硬是咬着牙,挺过来了,他还不时地要关照他带去的民兵。大家看到鲍朝元这么大年纪都坚持住了,一种无形的力量鼓舞和支持着民兵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坚持在敌人眼皮底下潜伏了8天8夜而没有暴露目标,配合边防部队一举攻下了敌人盘踞的一个阵地,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歼灭战,取得了毙敌44名的辉煌战果。部队党委给鲍朝元记了二等功。

猜你喜欢
渡江突击民兵
《一叶渡江》作品赏析
抗疫当中,国企这样“多线突击”
吕蒙白衣渡江
革命文物诠释下的“渡江”精神
百牛渡江
飒爽英姿女民兵
国产96式坦克快速突击
年底突击
“民兵”一词的来历
“山东青年”注意民兵建设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