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全民族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创办的培育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的学校。在延安整风时期,尤其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鲁艺遵照“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发掘当地民间秧歌并加以改造,掀起新秧歌风潮。此后,在秧歌下乡的革命实践中,鲁艺师生将艺术创作与实际相结合、与工农兵相结合,同其他机关、学校、团体的文艺工作者一道,帮助群众建立新秧歌队,形成广泛的群众性新秧歌运动。
1942年元旦,鲁艺在延安正式演出话剧《带枪的人》。该剧剧本由苏联作家包哥廷创作,是一部讲述俄国十月革命历程、歌颂列宁和斯大林的历史剧。
1943年春节,鲁艺又上演了秧歌剧《兄妹开荒》。该剧由王大化、李波、路由编剧,安波作曲,表现了在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中,哥哥在地里劳动、妹妹来送饭的欢乐劳动场面。该剧人物原型为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英雄”马丕恩、马杏儿父女。此剧借用陕北传统秧歌的艺术形式,赞扬了陕甘宁边区劳动人民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争做劳动英雄的社会新风,朴实亲切,深受群众欢迎。
两部戏剧创作仅隔一年,但艺术风格却迥然不同。鲁艺人脱去了外国大裙摆,穿上了陕北劳动人民的布衣服,戴上了白羊肚手巾;丢开了莎士比亚戏剧表演,走出窑洞一扭一扭学秧歌;放弃西洋唱法,扯开嗓门用真音;丢掉四重奏、管弦乐的幻想,开始敲锣、打鼓、吹唢呐……
“我倒是村姑打扮,而大化却扮成了小丑,抹了白鼻子、白嘴唇、白眼圈,头上还扎了许多小辫子。”李波回忆起当年演出《拥军花鼓》的情形时说道,“有些同志看不起民间的‘玩意儿,认为是低级的、没有艺术价值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鲁艺发生如此大的改变?从外国剧到秧歌,其艺术性真的降低了吗?
文艺为人民服务
作为专门培养抗战艺术工作者和干部的学校,鲁艺于1938年4月10日正式成立。鲁艺初期设戏剧、音乐和美术3个系,后增设文学系,进入正规化、专门化发展阶段。
1941年至1942年,中国敌后抗战进入最为困难的时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发动空前残酷的“扫荡”和“清乡”,实行“三光”政策;同时国共摩擦加剧,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而当时以鲁艺为代表的文艺工作者,大多来自上海等大城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还没有与人民群众完全结合。
1942年春,延安开启了以整顿“三风”为中心内容的全党整风。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连续召开3次文艺座谈会,会议由毛泽东与凯丰主持,出席者100余人,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会上解决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两个基本问题,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面向工农兵、与工农兵结合的文艺方针。鲁艺师生占了座谈会成员的半数之多。月底,毛泽东亲自到鲁艺发表关于“大鲁艺与小鲁艺”的讲话,鼓励鲁艺人走出窑洞,走进广阔的工农兵生活。
座谈会结束后,在整风学习的基础上,整个鲁艺就教育路线和实施方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4天开了8次会议。鲁艺操场上一直回荡着争辩之音,学院墙壁上也贴出不同派别的“纲领”,每位鲁艺人都要发表自己的觀点看法。
讨论最终有了结果。1942年9月9日,时任院长周扬代表鲁艺作学风总结报告,他指出鲁艺的教育和实际脱节的现象是很严重的,这个现象并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是贯穿于从教育方针到每一具体实施的全部教学过程中,这是根本方针上的错误。周扬还为今后鲁艺教学活动与客观实际紧密结合提出了具体办法。戏剧系主任张庚指出,鲁艺“大戏热”的风气从延安传播出去,影响了敌后几个主要抗日根据地,这是必须要纠正的。于是,以“文艺工作者同工农兵相结合”的正确理论为指导,鲁艺开始了新的文艺创作之路。
很快,以田芳、江风为正副队长的鲁艺宣传队成立,下设剧作组、作曲组、乐队组、导演组、美术组、总务组等,音乐系、戏剧系、美术系、文学系的人员均有参与。他们邀请了桥儿沟的把式杨家兄弟、擅长即兴编词的李生秀、善于演秧歌戏的鞋匠瘸子李等秧歌行家到鲁艺教学。1943年元旦,鲁艺排练出热闹非凡的陕北大秧歌,其中,以《拥军花鼓》最为突出。李波一副村姑打扮,王大化扮成丑角,边唱边跳: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猪羊出(哇)了门。猪哇、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哎哩美翠花,黑不溜秋花,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
当秧歌队唱到“哎哩美翠花,黑不溜秋花,送给咱英勇的八路军”时,观众哄笑不止。后来,秧歌队询问当地老把式才知道,“黑不溜秋花”是一句“恶话”。这是鲁艺初次尝试民间艺术的失误,也是没有完全走进群众而造成的纰漏。
到了春节,鲁艺秧歌队面貌一新,以镰刀、斧头替换传统秧歌用的道具伞和扇子(寓意风调雨顺,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以工农兵的人物形象代替传统秧歌的丑角,以生产、抗战的内容取代传统秧歌的色情、迷信。百余人的鲁艺秧歌队在杨家岭、中央党校、文化沟、联防司令部等地演出,包括新节目《兄妹开荒》。毛泽东看后赞道:“这还像个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秧歌队每次在延安农村演出时,群众都奔走相告:“鲁艺家来了!”周扬对队员说:“‘鲁艺家,多么亲昵的称呼!专不专家还要靠群众来封。”这时期,边区文协所属西北文艺工作团、杂技团、边区艺术学校和中央党校、八路军一二○师政治部战斗剧社,还有政府单位和各社会团体,都纷纷组建起自己的秧歌队。
文艺与实际结合 鲁艺创作新秧歌
为了使文艺工作者更好地与实际结合、新秧歌更普遍地与工农兵结合,1943年11月下旬,西北局宣传部动员剧团下乡。鲁艺工作团、民众剧团、西北文艺工作团、青年剧院和平剧院分赴绥德、关中、陇东、三边及延属分区各县,深入农村开展演出。
鲁艺工作团于12月3日离延下乡,走遍绥德、米脂、佳县、吴堡、子洲等地,在与工农兵尤其是与农民的实际接触当中,鲁艺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化。“鹅毛大雪乱纷纷,鲁艺秧歌到咱村。山高路滑难行走,十里路上迎亲人!”鲁艺秧歌队行进到绥德、米脂一带时,附近的乡亲冒着大雪迎接,还为队员们准备了难得吃上一回的白面饸饹,许多同志见了十分感动,眼圈都红了。当年下乡的鲁艺学生、后成为著名表演艺术家的于蓝说:“这是我真正的文艺思想的启蒙。”文艺工作者同工农大众在思想感情上逐渐打成一片,这样的感情也表现在作品当中。后谱有《游击战歌》《南泥湾》的著名音乐家马可在回忆下乡经历时说:“第二天,正好赶上村里的减租会。我们和农民并肩坐在一起,倾听他们有力的控诉,分享他们的胜利和喜悦。过了两天,我们照样编了一出秧歌剧《减租会》。”
秧歌剧《减租会》配上了一首陕北道情(一种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的地方曲艺)风格的插曲——《翻身道情》(安波填词,刘炽作曲),这首曲子立即在绥德、米脂一带传播开来。《减租会》在群众中发挥了很大的宣传作用,常常作为真实的减租会的“序曲”,激发了农民的斗争性。1944年4月9日,鲁艺工作团返回延安,利用下乡收集到的素材,编写了秧歌剧《惯匪周子山》。《惯匪周子山》以防奸为主题,讲述了革命群众与外部敌人和内部破坏者开展斗争的故事。当该剧演到革命群众纷纷系上红带子,向反动势力的营垒进行总攻击的场面时,全场观众无不兴奋鼓舞。轰轰烈烈的场面,使观众感觉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顿生无限的革命信心。
除这两部剧之外,鲁艺工作团在此次下乡过程中还创作了《郝家坪》《王家坪》《李桂英纺织》《二流子变英雄》《组织起来》《阎开增》等表现新农村的新秧歌,演出时观众达数十万人。这些秧歌剧以军政民团结、增加生产,破除迷信、提倡卫生等为主题,反映边区人民生活,形式易演易懂,成为动员群众抗战,参加生产、文化教育活动的有力武器。
文艺启迪民智 鲁艺推广新秧歌
帮助群众建立自己的新秧歌队,是文艺工作者的又一重要任务。当时,在150万人口的陕甘宁边区内,有100多万文盲、2000多個巫神,迷信思想还在影响着广大群众。新秧歌越广泛地在群众中普及开来,才越能给予广大群众正面的引导,也越能发挥出文艺作品的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政治民主、政府清廉、文化自由、经济发展,边区人民对文化教育有了新的需求,特别是农村青年、积极分子、变工队(中国农村旧的劳动互助组织)队员、劳动英雄等农村新人物,对于农村旧戏中的迷信、色情部分意见多而且激烈,热切期盼新文艺带来新气象。
群众是有创造新艺术的能力的。1944年春节,延安已经出现了完全由群众自己组织的新秧歌队。新市场商会组织的市民秧歌队,有来自山西、河南、陕西等地的铁匠、木匠、商人等各界群众,应用各种群众艺术形式,如山西梆子、河南坠子、郿鄠调等,在广场平地上演出。土生土长的乡村艺人刘志仁,在1937年辖区划分后,被群众推选为南仓村(今宁县湘乐镇新庄村)第一任村长。在刘志仁的带领下,乡亲们将“社火”“地故事”(传统民间表演)与秧歌结合起来,共同创作出表现抗战、生产、教育的秧歌故事,有《九一八》《新三恨》《反特务》《保卫边区》《新开荒》《大生产》《桂姐纺线》《改造二流子》《新十绣》《边区政府好》《读书识字》《放脚》等12首之多。新秧歌使群众知道了他们所要知道的事,表达了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在1944年年底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刘志仁被周扬称作“群众新秧歌运动的先驱和模范”。
1944年8月8日,边区文教会筹委会、西北局文委召开座谈会,讨论下乡办冬学及推动秧歌剧的准备工作,胡乔木、李卓然、周扬、张庚等20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大家一致认为,去年是“秧歌下乡”,今年应该是“乡下秧歌”,工作将以组织和推动群众秧歌为主。鲁艺继续负责绥德和陇东分区,文协负责三边和关中分区,中央党校负责延属分区。
1945年大年初一,延安三大群众秧歌队——延安市民秧歌队、北校秧歌队、桥镇秧歌队在东关专署汇演《小阎王》《反巫神》《买卖婚姻》等;保安处秧歌队在东门操场公演《妯娌要和》《栽树》《拖辫子》等;延安化学工厂和玻璃厂共同组织秧歌队,演出《王有才》《卖麻糖》;振华纸厂组织秧歌队演出《军爱民、民拥军》《夫妻识字》《黑板报》等;关中分区马栏秧歌队演出《护士拜年》;绥德分区文工团表演《乡长刘润生》等。边区广大群众把文化艺术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中国文艺发展的新纪元。
在新文艺的浸润下,广大工农兵从过去苦难的旋涡中觉醒,意识到自身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生产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产品。这些产品接地气、振精神,反映了广大群众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题图为表现《兄妹开荒》秧歌剧的油画作品)
(责任编辑:董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