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离
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呈圆球形,直径约6毫米,一端色白,另一端棕红,表面平滑,有花纹,质硬而脆。剖开后,断面不平,色洁白,粉性。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者为佳。
芡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池沼湖泊中,我国以苏、湘、鄂、鲁产量最多,每年9~10月在种子成熟时,割取果实,击碎果皮,取出种子,除去硬壳晒干,即为药材芡实(生芡实)。有时需用炒芡实,炮制方法是先将麸皮放热锅内炒至烟起,再将净芡实倒入,拌炒至微黄色,取出,筛净麸皮,放凉,即为炒芡实。
芡实在我国古医籍上早有记载。由于茎上花似鸡冠,故《神农本草经》称为鸡头;《古今注》称为雁头。其他的别名还有雁喙、鸿头、芡子、鸡头果等。
中醫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主要的功用是补脾止泻,固肾涩精。由于味甘,方能补脾;由于味涩,才能固肾。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精、小便不禁皆愈。它的功用与山药相似,然而山药之阴,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又有甚于山药。另外,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专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在临床上,芡实可用于治疗脾虚不运,久泻久痢。例如取芡实15克,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赤石脂、干姜各9克,粳米35克,组成“强中桃花汤”,可以治疗脾胃虚寒,滑泻不止。
芡实又常用于治疗精关不固,梦遗失精。方用芡实、金樱子(去毛)各等份,水泛为丸(此丸即水陆二仙丹),每次服9克,每天二次,治疗‘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早泄、遗尿等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芡实30克,与阿胶9克、党参15克、龟板24克、山萸肉12克,共同组成“五味固冲汤”,还可以治疗冲任虚损,崩漏带下和月经过多。而湿热带下,则需用芡实加黄柏、山药、白果、车前子等药,以清利湿热。
芡实既是药物,又是食物。据营养成分分析,每500克芡实含有蛋白质22克、淀粉160克、钙45毫克、磷550毫克、铁2毫克、维生素B12毫克、B20.4毫克、胡萝卜素等。此外,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粗纤维等。既可代替粮食充饥,又可烹调为风味小吃,成甜皆宜,还可以制作各种药膳,充分地将药用和食用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说到芡实,不得不提到苏东坡。苏东坡(公元1037~1101年)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同时又是一个养生学家,给我们留下了《苏沈良方》《东坡养生集》等医学、养生学书籍。在他的养生之道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日日含服芡实。他储存了许多上好的芡实,每当闲暇之时,就取刚煮熟的芡实数粒,放入口中缓缓地含,直至满口唾津,再鼓漱几遍,然后徐徐咽下。他每天含服30粒左右,天天如此,成为习惯。苏东坡一生历尽坎坷,尽管有超人的才华,然而却一生不得志。在宋神宗时被贬谪黄州,在宋哲宗时又被贬谪惠州、儋州,不仅生活条件艰苦且精神刺激大,然而苏东坡用芡实养生,保持了身心健康,并以充沛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享年64岁,这在当时远远超过了人群的平均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