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见习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2022-04-24 08:20:04李若冰王春秋
教育观察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本科生对象维度

张 棣,李若冰,王春秋

(1.长春人文学院儿童福祉学院,吉林长春,130017;2.长春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吉林长春,130062)

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并应用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能力。《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将幼儿园教师必备的能力划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并指出,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1]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幼儿园实践工作联系起来,对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正确专业理念的树立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教育见习在教育实习之前,多安排在大二、大三两个学年。与教育实习不同的是,教育见习的时间较短,且多与校内课程相联系,目的是让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幼儿园实践工作的基本情况,为日后的教育实习奠定基础。本研究对R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见习满意度进行调查,以期为日后教育见习工作的完善提供支持。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R学院自2005年起创办学前教育专业,至今已培养本科生千余人,且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本研究选取R学院大三和大四两个年级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三年级本科生经历过3次教育见习,大四年级本科生经历过4次教育见习,他们均对教育见习有着较深的感触,更有利于了解教育见习的真实情况。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编制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见习满意度问卷,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基本情况,二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教育见习的满意度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的问卷数据使用Excel进行分析。

本研究发放的调查问卷共有28项,分为6个维度,其中第1—3题项为第一个维度,即见习时间安排,分为见习总体时间、见习次数、见习安排;第4—9题项为第二个维度,即见习内容,分为游戏活动、环境创设、一日生活组织、家园沟通、撰写教案内容、班级管理;第10—14题项为第三个维度,即校内指导教师,分为指导态度、指导能力、指导及时性、指导方法、指导内容;第15—18题项为第四个维度,即见习幼儿园,分为办园理念、文化氛围、教学设备、用餐的条件;第19—21题项为第五个维度,即学校组织安排,分为见习前动员情况、准备工作、考核评价;第22—28题项为第六个维度,即幼儿园指导教师,分为人际氛围、态度、指导能力、指导内容、指导及时性、指导方法、指导态度。各题项满意度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分别对应1—5分值。

2.访谈法

为深入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教育见习的满意度,本研究随机选取了10名大三、大四的本科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教育见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学习的反思性认识,之后进行信息过滤和梳理,并运用笔记和手机录音的方式进行访谈记录。访谈资料整理在当天完成,按照访谈的先后顺序对访谈对象进行编码,具体为D1—D10。

二、研究结果

(一)整体情况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见习总体满意度和各维度满意度的平均值都接近4,即在“一般满意”和“满意”之间。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见习各维度及满意度描述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满意度的各维度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顺序是:D-F-C-A-E-B。其中,得分最高的是见习幼儿园,得分最低的是见习内容。

(二)各维度具体情况

教育见习各维度及其子维度的满意度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教育见习时间各子维度的满意度均值均高于“一般满意”选择“满意”的比例最高。在访谈中,有少数调查对象表示教育见习时间安排得不合理,认为“见习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让我们充分从中学习到想要了解的内容”(D2)。

教育见习内容各子维度的满意度均值均高于“一般满意”,选择“满意”的比值最高。在访谈中,大部分调查对象提到教育见习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教育见习了解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实践”(D1);“见习让我了解了幼儿园班级常规,对我的帮助非常大”(D3)。

校内指导教师各子维度的满意度均值在“一般满意”和“满意”之间,选择“满意”的比值最高。在访谈中,有5名调查对象对校内指导教师不满意。当问及“校内指导教师为你提供了什么帮助?”时,有调查对象回答:“反映问题基本会解决,但校内指导教师来幼儿园的次数太少,对大家在幼儿园中的表现了解不多。”

见习幼儿园各子维度的满意度均值均为“一般满意”。在访谈中,当问到“针对幼儿园方面,觉得满意吗”时,有6人觉得满意,3人觉得一般,1人觉得不满意。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很喜欢幼儿园的用餐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文化氛围。

学校组织安排各子维度的满意度均值均高于“一般满意”,选择“满意”的比例最高。在访谈中,大部分调查对象对高校教育见习前的准备很满意。

幼儿园指导教师各子维度的满意度均值均高于“一般满意”。在访谈中,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对幼儿园指导教师满意,认为“教师态度很好,会及时解决我不会的问题。”

表2 教育见习各维度维度满意度 单位:%

三、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可知,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教育见习的满意度整体较高,究其原因,一是教育见习的幼儿园多为省市级示范幼儿园以及一级幼儿园,见习幼儿园教学质量较高,环境良好;二是高校对教育见习进行了系统化的改进,不断反思教育见习中的问题,吸取经验,逐步提高了见习质量。

(一)教育见习总满意度分析

1.对见习幼儿园满意度最高

在访谈中,调查对象表示对见习幼儿园满意,有调查对象说:“一开始就是简单的见习,可最后发现自己喜欢上这个幼儿园了,园里的人际交往氛围真的很好,教师也很亲切,幼儿也很可爱。”(D1)经过一段时间的见习,一些调查对象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有了全新的体验和认识,感受到了幼儿园的文化氛围,为日后的职业选择奠定了基础。

2.对见习内容满意度最低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教育见习内容的满意度最低。在访谈中,有5人对教育见习内容评价为“一般,还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幼儿园并没有为见习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只是让其单纯地看,并没有让其真正去实践。在访谈中,一些调查对象提到:“我都没有真正地去给幼儿开展活动,具体开展活动的方式还是很朦胧。”(D1)“在见习过程中,只是通过观察来学习这些,但看到的只是一些皮毛,并没有真正地学会。”(D2)

(二)不满意因素的具体分析

1.对见习总时间不满意的原因分析

高校的课程时间安排、幼儿园的接待能力等主客观原因影响了见习总时间。在访谈中,调查对象大都认为教育见习时间过短,没有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一日常规。“见习时间太少了,还没等到熟悉幼儿园就已经见习结束了。”(D2)“我好像只是在幼儿园短暂地存在了一段时间。”(D4)“见习时间太少,没有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D1)在访谈中,有8人认为,教育见习时间应该延长半个月;有2人认为,应该延长1个月。但参与见习的为大二、大三年级的本科生,他们还需要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加之幼儿园日常工作安排紧张、接待见习生数量有限等问题,造成了见习时间不会特别长。

2.对教师指导及时性不满意的原因分析

有调查对象提到:“也只有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才能看见教师的身影,平时有问题根本得不到及时指导。”(D7)从访谈中发现,校内指导教师发挥的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他们往往只是在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才会去幼儿园指导见习生,日常的交流基本通过网络进行。究其原因,是高校指导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身兼数职,且高校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教师的指导易流于形式。[2]

3.对见习考核与评价不满意的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见习考核与评价满意度较低。在访谈中,有调查对象提到:“考核经常流于形式,对于教育见习的考核与评价只是简单地做个汇报,写一些纸质作业,就算是完成了,感觉只是完成了一项任务而已。”(D8)分析其原因,高校并没有针对教育见习的考核和评价制订统一的标准,完成作业便意味着完成了教育见习,且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也基本依据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对幼儿园指导教师指导态度不满意的原因分析

在访谈中,有调查对象提到:“幼儿园老师对我们的态度不好,有时候做错事会对我们冷嘲热讽。”(D7)“幼儿园对我们并不是很重视,感觉我们去幼儿园不是为了学习,而是去干活,幼儿园会让我们利用午休时间去打扫卫生。”(D9)有些幼儿园教师认为自己并没有培养见习生的责任和任务,认为见习生就是来幼儿园看看,并不知道见习生的见习任务是什么,有的还认为见习生会影响班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问题分析

(一)高校存在的问题

1.见习前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R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见习从大二开始,在此之前,本科生并没有接触过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虽然在见习开始前,高校会组织见习动员大会,在会议中介绍见习内容、见习步骤、见习任务、见习作业等方面的要求,但由于本科生在见习之前并没有过参观过幼儿园,仅仅通过开会进行介绍仍不够,这易导致本科生对幼儿园环境、内容等工作的认知较为缺乏。

2.见习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对于每次见习的考核,指导教师会根据每名本科生见习报告完成的质量、幼儿园指导教师的评语及建议进行评定,有的本科生对见习内容不够了解、搜集的相关资料不够充分、为了合格而编造见习内容,但因其见习报告写得好,所以见习分数也较高。可见,仅依靠纸质作业的完成情况对见习本科生进行考核较为片面。

3.见习时间安排较短

学校安排见习时间为大二、大三的本科生每学期一次,每次一周。由于见习时间较短,大二、大三的本科生无法全面了解幼儿园的工作,与幼儿园教师和幼儿沟通、交流较少,较难有效提高综合能力,影响了见习的效果,导致幼儿园见习体验不够深刻。

4.教师的见习指导不够及时

校内指导教师是本院系的教师,在进行正式的见习前,指导教师会统一安排本科生见习任务,叮嘱见习期间的注意事项。但由于指导教师在校仍有教学任务,只能在空余时间去幼儿园了解本科生的见习情况、对本科生进行指导,导致见习指导不及时,对本科生的见习情况了解得也不够全面。

(二)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由于见习时间较短,幼儿园没有专门对见习本科生建立规范的指导制度,难以全面地对见习本科生进行指导,有的幼儿园教师会给见习本科生全程安排保育工作,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交流较少。见习结束后,见习本科生所在班级的教师根据见习本科生的表现填写评语,幼儿园盖章后就算完成了见习工作。在幼儿园管理方面,个别教师对幼儿管教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没有很好地为见习本科生做到示范榜样作用,间接影响了本科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未来的职业规划。

(三)本科生存在的问题

对于长期在学校学习的本科生来说,去幼儿园见习的机会是难得的。但在见习中,一些本科生忙于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除了固定任务,不知道要帮助幼儿园教师做哪些事情,做事缺乏主动性,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够,因而失去了主动向幼儿园教师学习的机会。一些本科生在见习结束后,上交了见习作业就算完成了见习任务,没有自己的思考、分析与评价,这些都会影响见习的效果。

五、改进建议

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见习的满意度,培养优质的幼儿教师,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可从学校、幼儿园、本科生三个主体出发,提出建议。

(一)高校应加强教育见习管理

1.适当延长教育见习时间

很多调查对象在访谈中提到,高校应多组织些教育见习观摩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因此,高校可根据课程安排适当延长教育见习时间,将每次的见习时长从原来的一周改为两周,同时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内容,对教育见习设置不同的要求,使教育教学课程和教育见习有机结合起来,让本科生有充足的时间接触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对专业的兴趣和专业素养,强化专业知识,为大四阶段的实习做准备,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2.开展相关实践课程

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也需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就需要高校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培养本科生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为基础。[3]在访谈中,大部分调查对象提到:“高校应该多开设技能实操课程,目前高校的理论课程居多,实践的内容太少,这易导致本科生在幼儿园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高校应开设实践性课程,建立多元化培养目标,丰富课程结构。[4]同时,高校也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一些理论课程延伸到幼儿园,让本科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也有机会接触幼儿园的实践工作。

3.强化教师指导能力

高校应提高校内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指导水平,定期组织培训,制订相关制度,还可借鉴国外优秀的经验,丰富校内指导教师的经验。例如,在指导人数上,可为每名教师安排15—20名本科生,便于指导教师对每名本科生进行指导,了解本科生的基本情况,帮助本科生解决问题。此外,指导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例如,在见习前,要做好动员大会,告诉本科生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见的问题;在见习中,指导教师应深入本科生的见习生活,及时给予指导;在见习后,指导教师应组织本科生及时反思和总结,分享见习经验。

4.选择优质的见习基地

选择优质的见习基地尤为重要。在选择见习基地时,高校应与见习幼儿园、地方教育行政机关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在确定见习基地前,应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多角度与园长、教师、家长展开访谈,并适当根据本科生见习的反馈,调整后续的合作事项。

(二)幼儿园应加大对教育见习的支持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见习的重要工作场所,幼儿园的工作环境是影响见习本科生满意度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访谈中,有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幼儿园的文化氛围很重要,如何备课与撰写教案、开展一日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与家长沟通是他们想要学到的内容。幼儿园应重视教育见习,愿意承担对本科生的教育职责,给本科生提供教育教研的机会,让本科生可以从中锻炼自己,提升综合能力。在访谈中,谈到对教育见习基地的建议时,大部分调查对象都希望幼儿园可以为见习本科生提供教育教学活动,不是一味地安排干杂活,而是能让见习本科生真正融入幼儿园工作。与此同时,调查对象还希望幼儿园指导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教育、教研中出现的问题,这有利于他们多积累经验。可见,调查对象对见习幼儿园抱有非常高的期待。

(三)本科生应明确见习主体

1.对教师身份的认同

有些本科生参加见习时,对自我身份认知不明确,这是因为他们对自身专业的不自信、不肯定。本科生做好角色定位和转换是其获得令人满意的实习效果的前提。[5]本科生应充分认识在教育见习中的“双重身份”,即既是见习教师,也是在校本科生。明确自我身份,有利于提高教育见习的满意度。[6]

2.做好见习前准备,端正态度

教育见习能否成功进行的前提是做好教育见习前的准备。[7]本科生应在教育见习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正确认识见习活动的内容,充分做好技能、理论、物质和心理准备。要提前了解所要见习幼儿园的信息,如幼儿园的基本理念和规章制度等,明确自己的身份,知道见习的目的,向幼儿园指导教师虚心求教,做好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摆正学习态度,认真对待教育见习活动。[8]

猜你喜欢
本科生对象维度
神秘来电
睿士(2023年2期)2023-03-02 02:01:09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 15:17:24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光的维度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人生三维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3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