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翔
“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以扣子为形象比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价值观养成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潜心探索立德树人新模式,建构了具有籀园小学特色的“四会”德育工作体系。
2014 年,籀园小学提出了面向儿童未来的大德育课程体系,即“四会”德育课程。秉持“会爱、会学、会玩、会创造”的育人目标,借助“六年六行”课程、少年学院课程、价值观微课程、生命成长课程等个性化、校本化课程的实施,搭建多样活动载体,发挥家校社全方位德育网络作用,建构了具有籀园小学特色的“四会”德育体系。
会爱——通过“六年六行”课程、生命成长课程、“ME+儿童幸福力”心理课程,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拥有悲悯的情怀、感恩的智慧,成为幸福的未来公民。
会学——通过价值观微课程、少年学院课程、亲子共学计划,培养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愿学、能学、会学的学习品质,做自主、终身学习者。
会玩——通过七彩文化节、红色足迹、行走温州,培养学生合作、交往、协调能力,培养游戏精神和规则意识,树立阳光心态,做生活的佼佼者、乐于分享的合作者。
会创造——通过科技童玩、公益圈行动、“会多多”学生发展中心,激发好奇心,使学生具备研究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四会”德育体系的建构和目标的制定是站在儿童立场与儿童视野,与儿童对话。创设沉浸式德育课程,为每一个学生营造参与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全方面多角度助力学生成长。我们面向每一个学生,依据学生能力及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课程和活动,差异发展,螺旋上升,且提出五大育人途径: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
1.“六年六行”课程
所谓“六年六行”就是通过六年,每年形成一种品质,培养学生成为爱人爱己、文明礼貌、明白责任、拥有梦想的内善外美的籀园学子。其课程内容与培养品质,见表1。
表1 “六年六行”课程内容
“六年六行”课程的实施首先遵循德行培养的基本规律。通过各种活动提高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并在活动中不断学习、体验、践行价值标准,最终实现德行培养。
强调德行培养的体验原则。学生在模拟体验中实现做中学、玩中学,通过实践体验统一认知、情感与行动。
注重发挥德行培养的家校作用。以各年级段的《魔法花园好习惯》《劳动银行》 等德育小手册为抓手,家校共同合力,助力学生习惯和德行的养成。
2.少年学院课程
学校先后成立少年科学院、少年艺学院、少年体学院、少年文学院和少年新闻学院五大学院,为全体学生提供个性化选择,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爱好,逐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少年学院课程有普及型社团课程和提高型社团课程两个层次。前者针对二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年九月采用学生选课程的方式进行,以培养兴趣为主,每周三下午开展社团活动;后者聚焦于艺术、科学与信息、体育、文学、新闻五大板块。
3.价值观微课程
该课程以主题班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课程两个系列为主。每周一节的主题班会(队课),从行为习惯养成到价值观引领,螺旋上升。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聚焦德育中的两难问题,精心设计“情境判断、情境表演、价值澄清、活动体验”等多元化主题班会。
4.生命成长课程
课程设置分为低段、中段和高段,以种植植物、养殖动物、认识“人”为主要内容,从培育生长到精神内涵挖掘,学会尊重父母、教师,学会感恩,通过生理知识、生命自救、职业认知等让学生学会保护生命、热爱生命、激扬生命。
5.“ME+儿童幸福力”心理课程
在心理课堂中以体验的方式学习社会情感技能。通过情商实验室团辅满足同质性学生对情绪管理的深入探索。在“哈哈小屋”个辅中与辅导教师一起解决成长的困惑。
1.体艺节日系列
七彩文化节:以校体育节、数学节、金秋读书节、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等为载体,提高学生体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节: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海报制作、思维导图、读写绘、舞蹈表演等项目,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并诠释传统节日,加强学生们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情感纽带。
2.价值培育系列
主题晨会:承办班级、社团围绕德育重点多方面开展国旗下讲话、情境表演等主题晨会活动,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校园,关注社会,培养正义之气。
籀园讲坛: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学校申请开办每期长约1个小时的演讲。学生们在论坛准备、讲述、聆听中,思维走向更深处,形成大世界观格局。
校长讲故事:每周五,全校师生广播相约。以校园安全教育、重大新闻事件、校园好人好事系列等为故事题材,从学生的视角,巧妙融入价值观教育。
3.自主管理系列
“会多多”学生发展中心:通过“无领导小组面试”“公益活动组织”“VCR 全民公投”等环节开展大队委员的竞聘。招募“学生宣讲员”“校园文明劝导员”“失物招领管理员”等志愿者,促进少先队员服务意识的成长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少先队代表大会:以校园听证会为抓手,结合校园生活中的实际体验,自主确定研究问题,小组进行资料搜集、问卷调查,商讨解决方案并在少先队代表大会上进行最终汇报和表决,充分展现自主、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少先队员风貌。
1.行走温州
以小学六年为一个周期,借助12 册研学手册,每个学年研学两个县市区域,在小学阶段走遍温州12个县市区,了解温州各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名人故里、家乡美食和非遗文化等。
2.公益圈行动
在家委会的组织和带领下走进福利院、老人院、希望小学、红日亭等场所,开展适合其年龄特征的公益活动,并与志愿基地构建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公益行动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实现爱满温州。
3.科技童玩
(1)STEM 探索活动
STEM 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普及型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融入科学课和校本课中;培优型活动,面向感兴趣的学生,渗透到拓展课和选修课中;极客型活动,面向各领域的“发烧友”,依托社团课程打造一批具有理论与实践、创意与能力兼具的创造性人才。
(2)实验室一条街
每年举办实验室一条街展示活动,学生将家里的实验室(角)1∶1复刻到学校展示实验成果。
(3)科技论文答辩
每年面向毕业班举办少年诺贝尔奖评选活动。学生将自己最满意的研究以论文报告的方式呈现出来,经过海选、复赛、答辩等环节选出十佳作品。
4.至“慧”劳动
至“慧”劳动按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劳动小能手,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做暖心小帮手,班级的事情积极做——做热心小助手,公益的事情一起做——做爱心小天使”的序列培养。
1.“HOME+养育力”家长成长课堂
整个体系分为四阶,如图1所示。
图1 籀园“HOME+养育力”家长成长课堂
一阶面向一年级新家长,提供系统的入学家长资源,立足学习力、习惯力,带领家长、学生一起探索学习的奥秘。
二阶面向全员,由微信公众号推出优秀的家长养育案例。
三阶面向专题需求家长,每学期开设三至五场专题现场讲座,涉及初小衔接、亲子沟通、儿童心理、行为养成、学习方式优化、青春期教育等。
四阶面向特殊需求家长,由学校资深班主任和专职心理教师以班级授课制方式开展活动,解决家长教育疑难问题。
2.“3+X”亲子共学计划
“3”代表了固定的亲子运动、亲子阅读、亲子劳动三大项目,每个学期均有开展;“X”为常变项目,年年不同,近几年,我们陆续开展了亲子寻根、亲子环保、亲子公益、亲子科创等活动。这样既保持了成长导向的一贯性,又体现了活动的创新性。
3.“SCHOOL∞○教育力”校—社联盟计划
方式一:“请进来”。学校与专业机构、单位合作,通过邀请典型的模范、专家、能人、父母走进校园,在合作中建立“校外辅导员”“外聘导师”制度或颁发“感谢信”等。
方式二:“走出去”。通过与校外场馆合作,创设并带领学生参观研学场、公益场、知识场、职业场、能量场……在此过程中以“研学小手册”或“参观打卡任务单”为驱动,引导学生在游历中有观察、有发现、有记录、有思考、有总结。
1.常态行规考核
以“文明礼仪”“遵守纪律”“保洁卫生”“重大违规”四个维度制定《学生行规百分制考核方案》,所有教育工作者参与评分,一月一统计。对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对扣分严重的学生设置班主任约谈—习惯训练营辅导—家长约谈—教育惩戒四个层次的处理措施。
2.三阶评价系统
初级为“校园之星”评比,如文明之星、劳动之星、学科免试特优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图灵之星、工程设计之星等。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质与量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积累,可申请相对应的“美德少年”“智慧少年”“阳光少年”“创意少年”。最高层级为“籀园四会少年”,取得三个“XX 少年”的学生可以提出申请。
1.“公转—自转”的管理方式
在校本德育课程框架下,年级段采用自我运行的方式运作;五大学院通过院长制度,自我规划校园科艺体活动、训练、参与校外比赛;“HOME+工作室”负责人独立运作各部门。
2.全员德育
开展“全员育人论坛”,倾听育人故事;评选“优秀教师”,榜样示范;举办“家校联动大会”,拉近家校距离。
设立由家长学习中心、亲子发展中心、家长助力中心、家校互通中心的家校共同体联盟,分别负责家长成长课堂、“3+X”亲子共学计划、“SCHOOL∞○教育力”和 家委会联席会议、家校联动大会、家校直通车议事等事务,推动家校共育工作。
“四会”德育被评为教育部第二批全国“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典型案例,这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肯定。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以下几点:
校长是德育实施的第一人,在德育体系建构和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校长要有前瞻性的思想引领。“四会”德育工作从特色化到品牌化的建设中,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校长首先想到的不是当下6 年的小学教育,而是他们今后60 年的成长历程。其次,校长需要责任担当。在“四会”德育创建与实施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更多的责任在学校,这需要校长有更多的责任担当,如“重走长征路,毅行一万米”的活动,面对十公里的野外徒步行走,考验的是学生的毅力,更是要面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活动中的意外发生,如果校长因为这些因素的顾虑而放弃或是让活动形式化,必然使活动失去现实意义,达不到育人的效果。最后,校长需从自身做起,传承发扬“追求卓越、美美与共、奋斗奋进、忘我无我”的籀园文化,实现文化育人。
教师是德育实施的重要力量,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生态才能让立德树人落地。首先,教师要树立为党育人、为国
育才的情怀。今天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我们今日的倾情付出是为了祖国明日更加的辉煌。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要学会尊重、包容、了解每一个学生。倡导36个学生36 种育人模式,要让学生在相关的活动中找到自我,成为金子,发出最亮的光。最后,教师要坚定教育理想,主动投身于德育创建的工作中去。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成就学生,超越自我,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四会”德育体系创建中,让学校拥有了许多品牌课程,不仅提升了育人的品质,也增强了学校的知名度,实现了学校在“特色教育”“个性化教育”中的发展。课程建设实现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开发理念,即落实完成国家课程要求,又让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体系化,凸显籀园小学德育工作的优势与特色。课程建设不仅立足校内,还要吸收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即“请进来、走出去”,以多样性、可选择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助推学校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