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宁
(宝鸡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陕西 宝鸡 721000)
皮肤疮疡作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其中包含溃疡及肿疡两大类,加上疾病具备发病较急、病情发展快速等特点,容易使患者面部出现疔疮走黄现象,并对肢体造成伤筋损骨的后果,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以往临床多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改善病情,但长时间使用可能造成耐药性及严重不良反应,不利于病情的快速康复[2]。中医认为疮疡本于内脏,治内乃求本之法,因此疾病的治疗期间,需要考虑内外结合的方式,局部外治可达到去腐生肌、消肿止痛的功效,对内则可有效清除热毒,由此形成中医外科的“消法”,在病情改善上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中医外科的“消法”与抗生素治疗皮肤疮疡的价值。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 3月我院收治的皮肤疮疡患者10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22~71岁,平均(54.26±2.35)岁;病程2~10年,平均(6.12±1.34)年。对照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23~70岁,平均(54.70±2.18)岁;病程2~10年,平均(6.58±1.3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4]: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并经过各项检查确诊;病历资料完整,中途未退出;患者与家属签订知情书。剔除标准:存在听力或者沟通障碍者;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1.2方法 研究组给予中医外科的“消法”治疗:(1)内消法:选择清热解毒消痫汤(银花15 g、川芎10 g、陈皮10 g、蒲公英30 g、紫背天葵12 g、夏枯草12 g、紫花地丁15 g、蚤休12 g、川贝母10 g、赤芍12 g、甘草6 g;针对病灶处于面部者,增加香白芷、羌活;病灶处于下肢者,增加怀牛膝、独活;合并发热者,增加牛蒡子、大青叶、黑山栀子),加水煎煮,2次/剂,1剂/d,口服。(2)外消法:阳症者选择芙蓉膏,涂抹在纱布上,敷于病灶表面;阴症者选择活血消肿膏进行外敷。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针对症状较轻微者,选择头孢拉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001,0.25 g),0.5 g/次,3次/d,口服;针对症状较严重者,选择青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657,80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中,800万单位/次,1次/d,静滴。两组共用药1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5],用药前后临床症状积分[6]及生存质量评分(QOL)[7]。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显效22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治疗显效17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92%。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727,P<0.05)。
2.2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用药后,研究组的伤口凹陷、皮色暗红、红肿热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t=8.132、9.221、7.80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2.3两组QOL评分比较 用药后研究组的精神、疼痛、睡眠、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QOL评分比较分]
皮肤疮疡主要是指各类病因侵犯机体后,进而引发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中医上认为皮肤疮疡来源于火毒,极易使局部营卫不和,经络受阻,气血凝滞,患者早期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因此治疗方式应以消法为主[8]。目前常规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已经无法获得满意结果,甚至延长治疗周期,增加患者的痛苦[9]。随后临床提出中医外科的“消法”的效果更为突出,成为消散机体中有形积滞、去除病邪的主要治疗方案,也属于中医辨证施治上常见方案。由于中医“消法”在临床的运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血、痰、气、食、湿等壅滞造成的积滞痞块上,可快速促进病情稳定,避免手术的应激以及创伤性,易被患者接受[10]。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QOL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能够快速减轻相应症状,提升生存质量,促进疮疡消失。皮肤疮疡最早出现在《疮疡全书》中,“积毒脏腑……败毒则毙”,表示消、托、补是临床治疗疮疡的主要原则。中医外科的“消法”中,内消中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紫背天葵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夏枯草清热泻火,散结消肿;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川贝母润肺散结,止嗽化痰;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全方可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而外消法中依据阳证与阴证选择针对性外敷治疗,可发挥出清热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内外兼治,达到行气解表、和营行瘀的目的,快速缓解相应症状,促进疮疡消失,减轻疼痛,稳定病情,为预后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中医外科的“消法”的效果较为突出,能够快速控制皮肤疮疡患者的病情,减轻相应症状,提升生存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