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恼包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4-23 08:39王潇贾国辉
科学咨询 2022年5期
关键词:包村村民旅游

王潇,贾国辉

(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我国农业发展描绘了壮美的蓝图。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和推进绿色乡村旅游的政策指引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如雨后春笋,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与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在当前疫情防控下,乡村旅游凭借着乡土性、参与性,以及满足游客回归开阔的大自然需求成为热点。为此,加快推动恼包村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有特色、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旅游势在必行。

一、恼包村基本情况

恼包村位于大青下脚下,隶属于内蒙古呼市新城区保合少镇。近几年恼包村成功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宜居乡村,获得许多荣誉称号,被誉为塞北江南小镇,成为内蒙古的网红村。2015年恼包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等,2020年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村。自2018年,恼包村乡村旅游开放后,当年游客累计超过600万人次。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直线提升,村民的收入出现了有史以来最高水平,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26 000元。截至目前,生态文化旅游平台总创收超过1亿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周边地区村民就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减轻了社会的负担[1]。

图1 恼包村经济结构

图2 恼包村人均年收入

恼包村从发展功能划分为七大块,包括物流区、宜居小区、文化产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美食街、生态公园和文化传媒中心,主要整合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区、科技农业区、物流仓储区三大功能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区包括产业园区、美食街、生态公园与住宅区,商业功能开发有餐饮、休闲商务中心、民俗小吃街、农家四合院、民宿宾馆,有带着深厚文化氛围的文化大院、乡村博物馆、图书馆等。为推乡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剩余劳动力再提供就业空间,在产业基地西侧建成以“合作社+企业+农户”为主导的颐和生态农业区,项目占地约500亩,规划总投资2.8亿元,目前已建成标准蔬菜大棚88栋,科代科技温控大棚1个,发展科技农业种植。恼包村充分利用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 ,把物联网建在家门口。目前引进的呼市城发恼包物流仓储区,在呼市来说是首屈一指的大型区域。总占地面积1 179亩,年货物吞吐量1 000余万吨,已进驻物流及快递企业18家。

二、问卷调查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情况

调研小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恼包村的基本情况、村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对村基础建设的需求度及满意度共四个方面14个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基本情况汇总如下:

1.基本情况

村民已全部乔迁到恼包村小区,小区是高层楼房,规划为高档社区,环境幽雅整洁。小区有超市,便民服务店,购物比较方便。小区居住人口年龄结构偏大,村民以中老年为主,年龄33岁到55岁占比达到55%。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年人在家守“空巢”,面向中老年服务的机构成为刚需。村民的整体学历情况较低,60%的村民为初高中毕业。65%的村民在村集体产业岗位工作。恼包村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激增了许多就业岗位,但也出现了岗位单一性的弱势[2]。

2.生活状况

生活状况这几年显著提升,50%的村民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10%的村民平均月收入在5000元。但生活消费非常少,尤其对于村里老年人来说,花销主要用于生活基本消费和医疗支出。65%村民收入来源在恼包村的旅游服务业和流通服务业。恼包村的发展近些年因乡村旅游带红,经济发展迅速有目共睹,75%的村民认为恼包村的发展使收入增加,但也有少部分认为不变甚至减少,这可能与疫情防控和旅游业淡季有关。村里大多数老年人抽烟、饮酒以及饮食不太卫生。由于长期以来亚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消费观念和健康观念的限制,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还需要很长时间,更需要以积极合理的方法来引导。

3.对恼包村教育文化及基础设施环境的需求度

据实地调查恼包村没有小学,仅有一个幼儿园。没有医院,有一个卫生所。村里银行也尚未进入,恼包村基础服务设施与环境尚不完善。大多数人对学历的需求达成共识,普遍对小中学学校教育的需要程度大。村民对医院、银行网点及体育设施等其他公共配套服务需求较大。70%的村民认为非常急需。恼包村乡村生态旅游区停车场规划不足,在旅游旺季时,外来车辆停满了整个社区街道,给人们出行造成一定的困难。

4.对恼包村的满意度及建议

恼包村冬季几乎没有游客,淡季旺季收入差距很大。大多数人认为冬季淡季对收入有影响,甚至有较大变化,导致收入也非常不稳定。疫情对恼包村这个新兴的网红村有一定冲击,25%村民认为收入影响小或没有影响,60%村民认为影响大且无补充途径。对恼包村未来发展,85%的村民对今后的发展抱有良好的期望,而单一的旅游体系也确实令人担心,需要调整经营模式,化解风险性。恼包村村民业余生活比较丰富,经常健身的比例为74%(多为年轻人),而剩下的年纪偏大的,他们很少锻炼或从不锻炼。村里规划建设时没有体育场所及健身器材,强烈的需求与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另外24%的村民玩手机游戏,18%的村民能够参加图书馆等文化活动。总体来看,村民对居住环境比较满意,对教育、医疗、旅游区的卫生状况不太满意[3]。

(二)恼包村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科技支撑不够

恼包村居住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旅游发展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村民在经营理念与风格上都表现一定的保守性,缺少对年轻游客的吸引力,在一些项目上开发研究不够。农业科技设备投入大,但农产品产出时间滞后,经济效益低,缺乏农业专业人才与相适应的科研技术的开发。

2.旅游模式单一、项目开发不丰富

目前,恼包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物流仓储产业与生态旅游产业。而恼包村生态旅游产业目前模式单一,缺少创新性的活动与项目。恼包村旅游收入以小吃街等餐饮、培训住宿及其他项目收费为主,缺少亲近自然、与众不同的旅游项目。同时,夏季旅游项目、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明显高于冬季,且差距很大,冬季旅游游客减少、景点萧条、旅游收入下滑。

3.旅游项目和相关产品开发不够

恼包村旅游项目单调、不够丰富。有的旅游项目品质及服务质量不高,如儿童游乐中心的设施简单,环境布置档次不高。旅游区的停车场与卫生条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4]。许多项目文化与商业结合不紧密,如缺少旅游衍生商品等。许多项目吸引游客消费能力有限,旅游开发空间不足。

4.认知条件所限,对新事物的学习缺乏热情

长期生活在农村,大多的村民思维比较固守,再加上缺乏合理的引导,对于新的信息比较闭塞滞后。尤其是村里的老年人,不主动学习了解,对新事物、新文化的接受有一定的排斥,对村里各项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阻力。有时不能理性地对待邻里间的问题与矛盾,对村里的建设发展与公益活动关心不够,村民没有充分发挥主动积极性与主人翁意识。

三、恼包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及解决措施

1.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提升服务品质

抓住乡村振兴的良好机遇,在乡村旅游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大型企业公司进入,村民积极参与的多元的、充满活力的模式。这既有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还能进一步激励村民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行动。通过这种共同投资共同收益的新发展模式,达到企业增值、村民增收的最终目标。要注重扩大、丰富乡村服务业类型,提升服务品质。大力发展旅游特色食品,特色手工业,积极开发民宿,发展连锁餐饮业[5]。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设计不同的活动及服务项目,增加旅游乐趣。针对旅游旺季与淡季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不断增加冬季室内活动项目,弥补冬季旅游不足,保持旅游的持续收入。

开发乡村旅游APP,让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去了解恼包村的风俗习惯,当地特色与美食,还可为游客提供最佳旅游路线,做旅游安全温馨提示,让乡村旅游更加便捷。乡村旅游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将带给游客更多的优惠与便利。利用APP和各种网络的宣传,推进开发网上产品交易,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破解旅游发展的单一模式。利用网络介绍宣传,将特色农产品、手工业商品与各种美食等开发推广,不断拓宽收入渠道。通过网络销售,把乡村旅游文化印记烙在游客们喜欢的商品上,增加线上收益。以线上宣传销售与线下实地休闲旅游相结合,把乡村旅游资源不断地整合提升,使乡村旅游业走上优化升级的良性道路。

2.丰富乡村旅游项目,增加游客休闲农业活动

结合实际情况,给以政策支持,丰富乡村旅游项目,把传统农业模式转化为旅游休闲农业模式。充分利用内蒙古地区高校农业科研的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引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休闲农业,带着各类项目资金在试验田搞科技攻关,以较快的市场效益打开休闲农业的突破口[6]。如大面积开展景观种植业,开展休闲采摘等休闲农业活动,开展种菜、做豆腐等农事体验活动,开展亲子农作活动,积极打造亲近大自然的体验。

休闲农业要引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增强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活动的趣味性,达到旅游功能的目的。在某些场景,利用光、声、电的完美结合,吸引游客,打造精品旅游景点与线路,为游客提供优质与舒心的服务。打造内蒙古地区独具特色的绿色乡村旅游农业区,这既是亲近大自然的一种绿色体验活动,又是在现阶段疫情防控下,身处开阔宁静的环境中放松心情的最佳方式。

3.以文化促乡村旅游,形成文化集聚渗透效应

乡村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没有文化的乡村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恼包村要凝练内涵、持续发展,形成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带动经济,以经济的成效反过来又体现文化的良性循环。要充分利用恼包村旅游旺季强大的客流量优势,以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节发挥其文化的集聚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节吸引游客,延长旅游时间,加深旅游印象,提升旅游的价值与获得感[7]。如有计划地推出泥土节、乡村音乐节等节日,以此提升旅游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还可探索其他旅游景点开展商演活动,与剧团、二人台剧社等开展有泥土气息乡村文化的舞台剧表演,也可开展民族特色歌舞演出,提升旅游知名度,打造旅游新农村。在丰富娱乐项目、延长娱乐时间的同时,注重在住宿、交通等方面也要相应地推出服务性的保障措施[8]。

乡村旅游要将恼包村文化充分铭记在游客心里,渗透在每一件纪念品上,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工艺品,都要集中体现恼包村文化品质。发挥特色商品的文化因素,逐渐提升恼包村旅游的文化含量[9]。如设计售卖带有恼包村文化因素或地域因素的风景折扇、手工制作品、旅游纪念品等。通过这些承载着恼包村文化的小商品,着实增强商家摊主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刺激游客的消费力,不断促进恼包村小商品市场的繁荣,从而促进恼包村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恼包村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包村村民旅游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难忘当年扶贫包村
论安徽铜陵包村金矽卡岩矿床的类型
山东省编办第一书记工作组开展送电影、送科技下乡活动
旅游
包村联户:服务百姓又快又实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