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露
摘要:罗山皮影是豫南最具代表性的皮影之一,蕴含着深厚的豫南文化与罗山人民的思想情感。罗山皮影图案的种类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并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从罗山皮影的地域特色出发,分析皮影服饰造型的文化内涵、图案和色彩的象征性,挖掘罗山皮影背后的象征性的内涵,弘扬罗山皮影的民俗文化与艺术内涵。
关键词:罗山皮影象征性皮影造型
中国著名的民俗专家刘锡诚先生认为:“象征是以外的感性事物的形象,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象征所给予人们的或是要使人们意识到的,不是这个具体的、外在的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直接意义,而是以其某些特征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罗山皮影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地域风俗文化内涵的象征性寓意,罗山皮影服饰的造型、图案、色彩中是体现象征性的主要方式,多方面展现了罗山皮影的艺术形态以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也让罗山皮影面临着失传问题,皮影艺人的老龄化严重,如何发展罗山皮影戏成为当前严峻的问题。因此笔者想要通过研究罗山皮影图案和色彩中的象征性寓意,让人们更深入了解罗山皮影的民俗文化与思想精神。
一、罗山皮影的概述
《罗山县志》中记载,罗山皮影在明朝嘉靖年间自河北滦洲传入罗山,已经有四五百多年的历史。传入以后,在几代皮影大师的传承和发扬下,皮影的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造型独特。罗山皮影自传入以来,保留了滦洲皮影原型的基础上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生活习惯逐渐融合,也吸收了木版年画与汉画像石的造型手法,将原本大约90公分的大水皮影改为了约50公分的二水皮影,罗山皮影的整体外形流畅清晰,线条生动,富有韵律。造型简洁大方、质朴无华,体现了豫南人民单纯质朴热情的性格特征。注重轻雕刻,但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象征性,有着丰富的装饰图案,色彩鲜艳明快,以红、绿、黄、白、黑为主,有自己的一套配色规律。在皮影的材质上与其他地区也有所不同,大多数地区选用驴皮,而罗山皮影则大多选用牛皮来制作皮影人物,认为牛皮韧性好,方便刻画,存储时间久。
罗山皮影作为豫南最具代表性的皮影,有着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其皮影人物的色彩,服饰图案,艺术造型根据人物身份及性格的不同而产生变化,也给予了一定的象征性寓意。
二、罗山皮影色彩的象征性
罗山皮影的色彩主要有红、黄、绿、黑、白五种颜色,民间艺人在绘制皮影时大胆运用对比色,使皮影人物服饰出现强烈的对比效果,每个人物都有清晰的主色调,根据性格、身份不同主色调也不同,人物的色彩上追求主次分明、协调统一。
(一)中国传统五色观在罗山皮影中的映射
宋代《武林旧事》中就有“五色妆染如影戏之法”的记
载,由此可以看出民间五色在影戏造型中的历史已有近千年。“五色观”是中国传统对色彩的基本观点,“以色明礼”的儒家色彩传统、“以色证道”的道家色彩传统共同形成中国传统色彩的象征性特点,并且呈现象征色彩的多层次、多元状态。
儒家注重色彩象征性,把色彩看成是人伦现象合于“礼”的象征色,并将德行、尊卑、等级、秩序等伦理内容与色彩进行结合。传统五色观也跟五行文化相对应,把自然界的形态、属性、色彩等作为基准,将事物纳入五行文化,形成了“白、青、黑、赤、黄”五种颜色。在古代人们将五色体系运用在身份等级制度上,认为五色正色为贵族正统,混合色则代表地位差异,比如天子朱红色、平民用间色,五色在形成时就被赋予了“昭示名份,标示尊卑”的象征性意义。五行色彩在民俗文化中也有所体现,认为色彩与人的运势、身体健康、吉祥顺遂有关,在罗山皮影最常用红色和绿色作为人物的主色调,代表着喜庆和吉祥,视觉上明亮、华丽,色彩丰富且对比强烈,一般都是皇室以及地位高的人物穿红色蟒袍,展现出皮影人物身份的尊贵。平民人物以“民妇”为例,人物服饰整体偏暗黄色,加入黑色等间色使整体人物色彩明度减弱,展现人物身份的普通,红色和绿色使用偏少,相对“富贵”的平民的服饰使用红色和绿色面积多一些,色彩对比强烈,以此来反映人物身份的差异。笔者认为罗山皮影影人服饰中对色彩的选择表现出的程式化特征,也反映了罗山皮影服饰用色也受中国传统五色观里象征性的影响。
(二)服饰色彩象征在人物“身份性”中的体现
罗山皮影的人物的身份一应俱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生旦净丑等等描绘的精美细致,并且遵循人物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进行色彩搭配以及明度纯度的变化,突出色彩的象征性。
在皮影服饰上红色是高贵且常用的颜色,红色也代表着喜庆吉祥,皇室贵族、状元、将军等通常穿红色蟒袍,色彩华丽雕刻精美,平民百姓富贵的或有地位的也会穿红色服饰,一般用平涂的比较多,图案也比较简单。根据红色使用面積以及色彩的丰富程度来表示身份的差异,比如德高望重的员外日常所穿褶子色彩使用丰富,丑县令的褶子使用红色平涂会极少的色彩穿插,平民百姓也会用穿红色褶子来区分身份,比如富贵的老旦和普通民妇服饰色彩上的区别,富贵老旦穿着红色的褶子和丰富的牡丹花,并加入绿色彰显富贵,色彩对比强烈(如图1),普通民妇穿深黄色褶子并加入了黑色,整体色彩稍显暗沉,以此来显示身份的差异(如图2)。
罗山皮影中的黄色的服饰一般为少年所穿,少年英雄、王爷、书生等所穿皮影服饰普遍都为黄调,少年王爷身穿黄色的帔且下身有大面积的绿色,胸前带有团花的图案,少年英雄身穿黄色褶子,与少年王爷相比绿色面积较少,整体色彩朴素、简单,可以看出罗山皮影在制作时充分考虑影人身份差异,从色彩图案等方面来象征皮影身份。
绿色不仅和其他色彩搭配使用,一些有身份的人物也会穿绿色蟒袍,王爷、员外、藩王等所穿蟒袍都为绿色,以此来表示与皇室身份的差异。当地还流传着一些约定俗成的配色口诀:“红配蓝,谈人嫌;红配绿,一块玉;红配黄,亮堂堂等”,因此绿色蟒袍中也会搭配红色、黄色等来调合色彩象征吉祥。
黑色在服饰的整体使用中比较少,一般是包青天(如图3)、南极仙翁(如图4)、丑旦这些特定的人物身份使用,包青天穿黑色蟒袍,黑色象征严肃正义以此来表示包青天身份,其黑色蟒袍中蟒为黄色,纹样用绿色和红色,图案色彩丰富,南极仙翁身穿黑衣来表示其斩妖除魔的道教身份。
(三)面部色彩象征在人物“性格”中的体现
罗山皮影的色彩象征不仅体现在服饰色彩中,面部色彩也有所体现。罗山皮影遵循角色的性格特征设色,皮影在民间有着“脸谱定性格”的说法,生角和旦角面部色彩较淡或不施色彩,凸显人物的清秀俊俏之美,净角和丑角人物有着粗犷的个性,会根据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把握色彩的轻重。人物脸部颜色的使用与传统戏曲脸谱有着异取同工之妙,黑色多公正正直,红色勇猛正义,白色多奸诈阴险,绿色则常见强盗或妖怪等。黑色在皮影脸部造型中多为阴刻造型,重眉环眼,表情端庄肃穆,所代表人物皆为刚正不阿的正面形象,如包公、张飞就涂黑脸,《珠宝钗》中的尉迟大海就是黑脸。红脸为赤诚忠厚的象征,是正面形象的典型代表如关羽画红脸来表现其英武正直的英雄性格。绿脸造型一般脸部着绿色,豹头环眼,胡须多为虬髯,用以扮演性格刚烈、勇猛善战的武行人物和神怪,如程咬金、韩毒龙、《五峰会》中暴虎勾绿脸等。白脸造型大都前额突出,眼睛圆瞪,目露凶光,奸态毕现,如曹操、《西宫判》中的庞太监都勾白脸。这些传统色彩经过合理的使用搭配才产生了皮影人物不同的身份、性格,色彩鲜艳并且色调协调统一,让皮影造型产生了丰富多彩、绚丽明快的视觉艺术效果。
三、罗山皮影图案的象征性
(一)人物头茬图案的象征性
罗山皮影人物服饰的图案都有隐喻或传达某种思想,来彰显人物的品格和身份,皮影头茬也是区分人物角色的关键,帝王将相、文臣武将等都可以通过头茬分辨出来。在罗山皮影中人物的头茬居多,身段较少。皮影头茬造型一般分为:帽、盔、纱等类型,帽有帝帽、王帽、帅帽、英雄帽等;盔分为:尖顶盔、斗笠盔、荷叶盔等;纱分为:太师纱、相纱、尖纱、圆纱等,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专用头茬根据相应的剧目使用。下面简要分析几种皮影头茬:
帽:帝帽分为龙、凤帽,帽子上刻有龙的为帝王将相所戴,纹样精致华丽,象征着权利、地位;凤帽为皇后、太后所戴,刻有凤凰的图案,凤凰被称作鸟中之王,象征着身份的尊贵,另外在帝帽上还刻有绒珠、花朵、云纹等象征吉祥美满的图案。王帽是王爷这类身份的人物所带的帽子,有缨图案并刻有云纹水纹,象征武将身份。帅帽在罗山皮影中比较常见的是鱼鳞帅帽,能够彰显英勇善战的性格,刻有鱼鳞纹、锁子纹、云纹以及太阳纹等图案,帅帽是大元帅专用的帽子。
纱:纱帽在古代是指文官所戴的帽子,一般有太师纱、相纱、元纱等等。纱帽头翅有方纱、圆纱、尖纱三种,这三种帽翅根据皮影戏中不同的人物的思想性格来区分,象征褒贬之意。图案也有所区分,地位越高纱帽上的纹样就越丰富,如太师纱帽就比相纱帽的图案刻画细致多样,会有绒珠、花朵、火纹、云纹、回形纹等,帽翅上也有镂空雕刻的太阳、凤鸟的图案,对比之下相纱帽翅只有少量图案装饰,以此来表现身份的差异。
盔:盔类的帽子主要是主帅武将、元帅的头盔,有帅盔、狗头盔、虎头盔、荷叶盔、太子盔、抱龙盔等。盔有男盔和女盔之分,男盔后没有雉鸡翅,女盔后有雉鸡,抱龙盔是女将所配盔头,用来区分是汉邦还是番邦的女将。有些地位比较高的女性将军还有缀风抱龙盔。
另外,异族或“番邦”这类人所戴的帽子上都有狐尾,也称番尾,是指在帽子的后方有两条狐狸尾巴,一般额前会有一颗绒球,帽子上刻有火纹和云纹,并在帽后扎雉鸡翅,也象征着一定的权利和功绩,区分华夏与蛮夷的身份。
罗山皮影人物头茬的图案造型都各有专门的造型,不能随意更换,每种图案所象征的人物身份性格都不同,比如:皇后、公主必须是带凤的图案,皇帝、太子是带龙的图案,武旦的鬓角必须要用团花图案等等。人物身份与帽子、图案都必须相配,正是这样才产生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平民百姓、神道妖僧等各种身份。
(二)人物身段图案的象征性
罗山皮影在造型上充分吸收了朱仙镇木版年画与汉画像砖的造型方法,将抽象与具体的图案纹样结合,运用反复、对称、连续等造型手法进行排列,一般花草云凤用在女性身上,龙虎水云用在男性身上,注重图案使用的韵律美、和谐和统一,涵盖的吉祥意义也有所不同。皮影戏中人物的服饰也称身段,主要分为蟒袍、靠、官衣、帔、箭衣、褶子等等,皮影中的人物身段造型是人物身份等级和性别的象征,以下从这四种身段研究罗山皮影图案的象征性:
蟒袍:华丽且精致,在罗山皮影戏中一般为地位身份都很高的人穿蟒袍,蟒的图案一般在胸前,四周用直线和弧线进行镂刻,形成整体的图案,蟒袍也分男蟒和女蟒,男蟒一般身上有蟒的纹样,胸前、袖子都是经常刻有蟒的位置。女蟒一般饰有丹凤朝阳的图案,为太后、皇后、女将所穿,是较高身份女性所穿的官服,下身饰有海水江崖、牡丹和云纹、回字纹、直线纹等众多具有吉祥寓意的花边纹样,彰显人物的身份的高贵。
靠:是指武将所穿的盔甲服饰,其原型古代将士所穿的铠
甲,靠子与其他身段外型不同的是外部轮廓有鱼鳞甲片,背后有令旗和无令旗象征身份的不同,背后有令旗一般为元帅所穿,称大靠,穿着无令旗身份相对偏低,元帅胸前有蟒的图案,少年将军胸前无蟒纹,两侧胳膊上有小型蟒纹,以此来表现身份的差异,装饰纹样有鱼鳞纹、十字纹、锁字纹等,整体造型突出将士的霸气威严的身份。
帔:为贵族穿的服饰,是帝王将相、皇室、等级高的官吏平时穿的便服。领口、袖口、裤脚处都刻有花边,纹样呈“团型”的装饰手法,也称团花(源于民间剪纸)有团龙、团凤、团寿等,每种团花图案表达的象征性寓意也不同,团花上有寿、鹤、鹿的一般是年龄到了告老还乡并且权利高的官宦所穿,女帔刻有凤是皇后、公主的便服,还会特意运用牡丹、梅花、凤头钗来凸显富贵的身份。
褶子:在皮影戏中是平民所穿的服饰,有男褶子与女褶子两类。男褶子身段图案依据性格不同图案也不同,人物身段上刻有大量云纹的男褶子,象征其豪迈的性格,为侠义之士,英雄所穿;身段上有牡丹花图案的男褶子一般为书生相公的服饰,表达了一种文雅的气质。女褶子为平民妇人穿,分素色和花色,素色服飾上几乎没有纹样,一般是丑旦穿着;花色服饰上会有团花牡丹的图案,整体服饰大方得体。
民间艺人在使用图案上大都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意义,罗山皮影影人服饰图案和色彩将民俗文化的美好寓意融入进去,不仅有寓意丰富的图案,还有大量吉祥的纹样,体现了罗山人民热爱生活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管是皮影的色彩还是造型都是罗山民间文化精髓的变现。
四、结语
罗山皮影在不断的变化和传承中变成具有豫南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的皮影,研究罗山皮影的服饰的象征性寓意可以发现罗山皮影的图案和色彩中不仅蕴涵了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等特征还给人视觉上的享受,也从侧面看到豫南人民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现在服饰设计中使用的图案、色彩大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性寓意,在服饰上赋予更多的传统文化精髓,传统文化对于彰显民族个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挖掘罗山皮影的传统文化,以象征性为切入点,用罗山皮影的文化与个性特征运用在现代设计中,让罗山皮影戏被更多的人了解,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杨丽萍.《罗山皮影戏》[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米兰达·布鲁斯.《符号与象征》[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3]江玉祥.略谈皮影的造型特征[J].文史杂志,1997.
[4]温欠欠.从《说文解字》看中国传统五色说[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5]方丹.罗山皮影造型、色彩及文化内涵研究[J].河南大学,2009.
[6]崔蓉蓉,徐亚平.民间服饰艺术中“象征性”要素刍议[J].历史与文化丝绸,2007.
[7]苗广娜.罗山皮影色彩特征刍议[J].四川戏剧,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