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对胃癌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2-04-23 22:22刘军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营养支持胃癌

刘军莹

[摘要]目的:探究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对胃癌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对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70例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对具有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给予营养支持的治疗情况。结果:70例胃癌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有44例,占62.86%;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有26例,占37.14%。男性患营养风险的比例为60.00%,女性患营养风险的比例为68.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的患者患有营养风险的概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患者营养状况评分为(9.35±2.18)分,干预2个月后为(7.23±2.43)分、3个月后为(6.40±1.40)分、6个月后为(4.31±1.22)分,营养状况评分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44例有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分成两组,应用营养支持的有28例,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有16例;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住院时间(12.45±3.18).d显著短于未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18.85±6.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26例无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分成两组,应用营养支持的有15例,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有11例;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住院时间(13.71±3.05)d稍短于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15.41±2.8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稍低于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血红蛋白(119.47±23.36)mg/L、血清白蛋白(35.63±3.45)g/L、前白蛋白(176.59±21.87)mg/L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患者的对应数据([134.94±24.79)mg/L、39.65±3.99)g/L、205.43±24.6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比率较高,对于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于未发生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来说,给予营养支持无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营养风险;营养支持;胃癌;临床结局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3-0180-03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手术或放化疗治疗后,会因为饮食的减少和分解代谢的增加,导致患者发生明显的营养不良[1];营养不良的发生降低了机体的能量储备及免疫功能,从而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弱,同时增加手术的危险性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有研究显示,营养状况良好的肿瘤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的患者,故对于大多数需要手术且伴有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来说,营养支持尤为重要[3]。但目前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营养风险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状况影响疾病或手术后临床结局的风险,主要涉及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由于营养因素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可能性大和有营养风险患者有更多从营养支持中受益的机会两个方面[4-5]。营养支持是指在患者饮食不能获取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肠内、外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6]。本文通过对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70例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其營养支持的治疗情况,从而对其进行规范化的营养支持指导。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胃癌住院患者70例。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48~76(59.31±2.86)岁。

纳入标准:(1)神志清醒,可以正常交流、配合且愿意参加本研究;(2)经病理学诊断确诊可以进行手术但未进行手术的初诊胃癌患者;(3)无心肝肾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4)病例资料完整患者;(5)患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性疾病者,无法进行正常交流且无法配合问卷调查的患者;(2)肿瘤有远处转移,或没有明确病理报告的患者,或合并其他严重的恶性疾病者;(3)伴有严重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患者,或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者;(4)病例资料不完整患者;(5)不依从、不配合及拒绝参加研究者。

1.2方法

1.2.1营养风险筛查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筛查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状态以及营养状态等,根据各项筛查内容计算总分数,总分≥3分者为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总分<3分者为无营养风险的患者[7]。

1.2.2营养支持情况判断

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是指从静脉输入营养液,肠外营养液主要包括脂肪乳剂、氨基酸和葡萄糖“全合一”输注袋或商品化三腔袋;肠内营养支持是指管饲和口服营养补充。营养支持超过3天患者才算得到了营养支持[8-9]。

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3、6个月营养状况评分比较。评估内容包括体质量改变、皮下脂肪、饮食改变、生理功能改变、合并症、胃肠道症状、肌肉消耗等,分值越低,代表患者营养状况越佳。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营养支持的方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各项生化指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发生情况。

1.4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癌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情况

70例胃癌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有44例,占62.86%;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有26例,占37.14%。

2.2患者性别与营养风险的关系

经统计学分析,男性患营养风险有27例,占比为60.00%(27/45);女性患营养风险17例,占比为68.00%(17/25),两者之间数据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0.441,P=0.507)。故患者性别与营养风险的发生无密切联系,但发生营养风险的患者中女性比例要稍高于男性。

2.3患者年龄与营养风险的关系

年龄≥60岁的患者患营养风险有22例,占比为78.57%(22/28),年龄<60岁的患者患营养风险有22例,占比为52.38%(22/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6,0.026),故患者年龄与营养风险的发生密切相关,年龄越大,营养风险发生率越高。

2.4患者营养状况评分评价

干预前患者营养状况评分为(9.35±2.18)分,干预2个月后(7.23±2.43)分、3个月后(6.40±1.40)分、6个月后(4.31±1.22)分,营养状况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318,P<0.001)。

2.5对于有营养风险患者是否应用营养支持的临床结局分析

将44例有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分成两组,应用营养支持的有28例,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有16例。经比较,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6对于无营养风险患者是否应用营养支持的临床结局分析

将26例无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分成两组,应用营养支持的有15例,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有11例。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住院时间稍短于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于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7对于有无营养风险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

有营养风险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结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胃癌已成为消化道系统肿瘤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胃癌是一种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治疗后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消化道黏膜损伤等[10],严重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使患者饮食减少,导致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减少,从而降低了患者的体重指数及免疫力,使患者具有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11-12]。现如今,营养风险的筛查逐渐应用于胃癌患者,营养风险的评估结果对于胃癌患者制定营养支持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3]。给予患者有效的营养支持,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肠道功能,避免肠道细菌的移位,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应激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70例胃癌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有44例,占62.86%;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有26例,占37.14%;经统计学分析,男性患营养风险的比例为60.00%,女性患营养风险的比例为68.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患者性别与营养风险的发生无密切联系;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的患者患有营养风险的概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年龄越大,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越高;干预前患者营养状况评分为(9.35±2.18)分,干预2个月后(7.23±2.43)分、3个月后(6.40±1.40)分、6个月后(4.31±1.22)分,营养状况评分逐渐降低,数据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住院时间(12.45±3.18)d显著短于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18.85±6.79)d,两组数据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9%)也显著低于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56.25%),两组数据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临床上女性胃癌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概率相比与男性可能较为明显,应用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存在营养风险胃癌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特别是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并发症、天数、复发情况等,这与张莹等[14]报道内容相近。本研究结果还表明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除了从外观上可以看到改变,还可通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这些与营养状况紧密相关的生化指标中反映,尤其是作为医院常规检查项目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更加便于评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

综上所述,对于胃癌患者来说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玉,吕德珍,滕成玲.依达拉奉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23(3):591-593.

[2]肖霞,李中福,郭軼,等.经鼻-空肠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6(10):1226-1230.

[3]陈博,徐阿曼,胡孔旺,等.营养支持干预对有营养风险胃肠恶性肿瘤病人临床结局和成本-效果比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2):78-81.

[4]郭飞,武雪亮,张晓阳,等.胃癌患者围术期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支持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4):110-113.

[5]徐忠凯,孙少川,薛意恒.胃肠外科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7,24(7):837-842.

[6]胡婷婷,周芳,张戈,等.纽曼系统护理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晚期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3(5):603-605.

[7]司艳平,马庭炜.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干预的应用研究[J].临床研究,2021,29(10):159-161.

[8]朱文强,吴震峰,吴丽红,等.口服营养补充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间营养不良风险的研究[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1,13(1):33-36.

[9]林萍,徐大钊,关凯林.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晚期胃癌腹腔灌注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1,27(7):86-89.

[10]雷婉丽.十全大补汤联用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7):93-94.

[11]李博文,韩元圣,黄高俊,等.全肠外营养支持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7):162-164.

[12]陈江,方孙阳.围手术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预后营养指数的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9):830-832.

[13]谢艳秋,陈晓娟,谢争,等.预后营养指数评估联合集束化营养干预方案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6):2962-2965.

[14]张莹,陈丽娟,白海燕,等.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10):1094-1097.

(收稿日期:2021-12-24)

猜你喜欢
营养支持胃癌
长期吃大蒜能降低胃癌死亡率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胃癌——从身边小事做起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脓毒血症患者中营养支持治疗的有效性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在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
影响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疗效比较
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的路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