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价值、内涵重识与实践创新

2022-04-23 13:39王国芳
中小学德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学段教研

摘 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剖析原因,从而领悟其价值,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整体教学的执行力、理念更新的自觉性;厘清内涵,从而明确要求,统筹课程目标的阶段性与总体性、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与立体性、课程实施的适切性与贯通性、课程评价的针对性和共向性;探索路径,提升一体化教学能力、优化一体化教学策略、营造一体化教研氛围,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基层的创新实践。

关 键 词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价值;内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2)04-0009-04

①基金项目:2021年浙江省教研重点课题“素养导向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项目编号:Z2021038)。

“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1]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广大思政课教师必须在改革创新中回答好为何一体化、何为一体化、如何一体化三个关键问题,从而深刻领悟与明确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和要求,探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一、剖析原因,领悟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

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已初具成效。思政课教师作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力军,可能更关心“如何做”的操作层面问题。然而,“为什么做”的问题,才是更为深刻的价值层面的问题。理解深层原因,我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也才能更自觉地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1.认清根本原因,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

我们习惯将学生的成长划分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阶段。但实际上,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前后相继、无缝连接、一体贯通的渐进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跟人的生理发育一样,所以要把这几个阶段都铺陈好。”[2]学生成长的一体化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思政课一体化是服务学生成长的一体化,是服务立德树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体化。当前,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都与忘记“人的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忽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关。认清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主动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特点及其所需的“精神养分”。如此,方能切实避免不同学段各自为战、相互割裂甚至相互消解的现象,跑好“接力赛”,为将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铺陈好”作出共同努力。

2.把握內在要求,增强整体教学的执行力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着的整体。为了教和学的需要,人们将这一整体根据一定标准,按不同学段、学科进行了划分,且这种划分日趋细化。这在为人类学习带来方便、高效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学习孤立化、碎片化、断层化的风险。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某种意义上正是为了克服这种风险,回归知识的本源和价值。思政学科知识内容的一体化决定了各学段教学实施不能相互割裂。虽然每一个学段、每一节思政课都只涉及学科内容的某一块内容、某一个层次,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具有整体意识,能够将分散在各学段、教材各部分相对独立的内容,置于学科整体知识的大框架中。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增强整体教学的执行力,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整体化提供扎实的知识支撑。

3.明确现实依据,增强理念更新的自觉性

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3]社会生活是一体化的,是不分学段、不分学科的。思政课作为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的重要课程,更对实践性有着特别要求,强调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思政课一体化应是服务社会理解和参与的一体化,现实生活一体化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客观依据。这要求我们跳出传统教学观念桎梏,树立“大思政”理念。一方面要打通思政课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置于社会生活大课堂之中;另一方面要打通学段之间的关联,灵活选用恰当方式,向不同学段学生讲社会生活的共同故事,通过揭示生活与“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征”之间的特定关系,让学生感悟生活、理解生活、学会生活,愿意服务和贡献于社会生活。

二、厘清内涵,明确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

泰勒提出制订“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4]。这四个问题涵盖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四个基本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解为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实现各学段纵向衔接、螺旋上升,推动课程内涵式发展的过程。

1.统筹课程目标的阶段性与整体性

一方面,要准确定位各学段内部的课程目标,强调清晰度,避免表述不清;突出实践性,避免华而不实。另一方面,要整体规划思政课程总体目标,在总目标的统领下优化各学段之间课程目标的衔接性,避免目标断层;同时,强化各学段之间课程目标的有序性,防止简单重复、先后倒置。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思政课程目标的一体化作出了顶层设计。为更好地整体把握与分析,可从重点、路径要求和结果达成三个方面,梳理其对各学段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求:

从中可以看出,各学段思政课程目标定位清晰又拾级而上,共同指向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这一整体目标。每一阶段性课程目标的实现,都是达成课程整体目标必不可少的一环。

2.统筹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与立体性

一方面,各学段思政课内容应围绕学段课程目标,构建起各自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避免碎片化。另一方面,要统筹不同学段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架构一个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立體化课程体系,避免学段之间,防止无效重复,更杜绝内容编排的前后倒置。

对于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意见》立足整体要求,对各学段作出了具体指导,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6]如果将思政课整个内容看作一棵笋,那么不同学段的课程学习就好比是从外到里剥笋的过程,小学阶段启蒙性学习接触的是笋的最外层,然后逐层深入,到研究生阶段的探究性学习则触及笋的最核心部分。

3.统筹课程实施的适切性与贯通性

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选择适合相应学段学生特点的方式方法,提高课程实施的适切性,以更好地达成学段课程目标,避免错位。另一方面,课程实施方式方法的选择不是机械的,需要强调具体方式方法的贯通性,不同学段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方法,同一方式方法也可用于不同学段,避免课程实施的机械与单调。

从宏观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中每一个学段都应坚持和遵循的,这体现了课程实施的贯通性要求。但是,在落实“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过程中,各个学段的要求又是不一样的,这体现了课程实施的适切性要求。从微观层面看,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的众多学科教学方式,诸如启发式、对话式、情境式、案例式、议题式、专题式、分众式等,以及小组研学、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众多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方式,在不同学段教学中均可尝试。其具体操作各有要领与侧重,即要统筹好课程实施的适切性与贯通性。

4.统筹课程评价的针对性与共向性

一方面,课程评价需结合各学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实际,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情感因素等,精心设计和实施,不断提高针对性。另一方面,各学段思政课程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必须紧紧围绕并服务于课程总体目标的达成,坚持评价的共向性,增强评价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协同效应。

对不少思政课教师而言,课程评价本身就是一个能力上的薄弱点、关注上的忽略点。一方面,难在评价本身,包括教师评价策略的缺乏、评价习惯的缺失和评价能力的缺少;另一方面,更难在评价之外,因为正确、有效、精准的评价,依赖于教学目标的清晰、学生学情的掌握和教学过程的把控。统筹课程评价的针对性和共向性,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懈努力,提升专业能力。

三、创新实践,探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

当前,各界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还未很好地转化为教学的有效落地。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努力探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1.以学科内容一体化把握为支撑,提升一体化教学能力

对不同学段内容的一体化把握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强有力支撑。这需要在“‘一上着手”“‘体上着眼”“‘化上着心”。[7]“一”上着手,即思政课教师要理解和把握各自学段的学科内容,即“管好一段渠”,这是学科内容一体化把握的基础;“体”上着眼,即各学段思政课教师需要树立整体观念,运用系统思维,关注和了解相邻学段甚至所有学段的学科内容,即“盯住上下游”,这是学科内容一体化把握的关键;“化”上着心,即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学科思维,找准各学段内容的关节点,把握其内在逻辑,实现各学段内容的深度整合,这是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难点和激活点。

这需要各学段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加强对学科内容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整体把握和处理能力。以“党的领导”相关知识为例,这是各学段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8]对各学段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可从内容、方式、目标等维度,将其中的要求进行列表分析:

从中可以发现,对于“党的领导”相关知识,不同学段在内容把握、学习方式选择、目标定位上,呈现明显的纵向衔接、螺旋上升特点,很好地体现了一体化建设的要求。这为我们把握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与立体性、课程实施的适切性与贯通性、课程目标的阶段性与整体性,提升一体化教学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以经典课例一体化设计为突破,优化一体化教学策略

将火热的社会生活转化成课程资源,融入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大课堂”的育人功能,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准确把握课程目标与内容基础上,创造性地选择和优化学习策略。

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雷锋精神传承为例,《人民教育》曾以《小初高一体化设计让红色精神永流传》[9]为题刊发了一个案例,概要如下:

这一案例为我们在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如何定位教学目标、把握和处理教学内容、创新学习方式、设计和实施实践活动等,提供了诸多思路和方法的启示。优化一体化教学策略,可从一个经典课例开始深入研究,寻求突破,尝试积累,不断丰富。

3.以教研活动一体化组织为保障,营造一体化教研氛围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创造和提供让不同学段教师聚在一起,互相探讨、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支持的机会。这需要转变教研活动观念,创新教研活动方式。《意见》专门强调要“加大思政课教研工作力度”,提出了“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師一体化备课机制,普遍实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全面提高教研水平”[10]。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这些都对思政课教研方式的转变提出了要求和指引。

实践中,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的教研活动已在纷纷开展。从教研活动组织看,除专门的教研机构、高校外,一些权威学科杂志也深度卷入;从教研活动形式看,除学术性研讨会、不同学段共同开课实践外,还有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不同学段共同开课的活动形式丰富,有同“课”异构——常见的“大中小学同上一节课”,如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抗美援朝”;有同“题”异构——不同学段围绕同一主题而非课题,如围绕主题“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有同“人”异构——围绕某一位人物,如围绕纪念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有同“事”异构——如围绕“疫情大考的中国答卷”等。丰富多样的思政课教研活动一体化推进,营造了浓厚的一体化教研氛围,为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能力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思政课教师要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在探索中攻坚克难,在前行中积累经验,更好地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基层的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7,6.

[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67,11-12.

[4]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

[5][6][10]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7,13.

[7]王国芳.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和路径选择[N].浙江教育报,2021-06-2.

[8]教育部网站.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印发《"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2021-09-26)[2022-03-2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22/ content_5644231.htm.

[9]王苹,孟婷,盖梦洁,唐甜甜.小初高一体化设计让红色精神永流传——雷锋精神课程开发案例[J].人民教育,2021(15-16):16-19.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学段教研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