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丹丹(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津 300300)
AIDS又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指的是因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反转录病毒出现感染后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破坏的一种疾病类型,这一疾病的出现会导致人体成为很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进而形成多种临床症状与体征[1]。AIDS属于一种感染性疾病,其传播的途径有很多,直接接触感染者口腔的黏膜组织、生殖器或者是带有病毒的血液、阴道分泌物或者是精液以及乳汁均可能出现感染的情况,近年来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2]。AIDS患者的身体免疫能力较弱,其可能会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往往会合并存在一些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疾病,而AIDS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也就是说,在为其提供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如果不小心接触到了患者的血液就有感染AIDS的可能,所有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均具有职业暴露的风险,因此,为了在实施AIDS患者手术的过程中降低医护人员出现医源性感染的可能性就要做好相关护理管理工作,针对性地实施高效的防范与管理措施[3]。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IDS患者64例,分析了对AIDS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现作如下分析。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IDS患者64例,其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期间(2019年1月-12月)接受AIDS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期间(2018年1月-12月)接受AIDS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9例,所占比例为59.4%,女性患者有13例,所占比例为40.6%,年龄范围为23-71岁,平均年龄(39.31±3.22)岁,手术部位为颅脑的有1例、胸部的有5例、腹部的有12例、四肢骨骼与脊柱的有6例,体表的有6例,其他的有2例,其护理期间的护理人员共有30名,其中24名为女性、6名为男性,平均年龄(35.25±3.07)岁,学历为本科以下的有12名,本科及以上的有18名;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所占比例为62.5%,女性患者有12例,所占比例为37.5%,年龄范围为22-70岁,平均年龄(38.65±3.41)岁,手术部位为颅脑的有2例、胸部的有4例、腹部的有11例、四肢骨骼与脊柱的有6例,体表的有7例,其他的有2例,其护理期间的护理人员共有30名,其中23名为女性、7名为男性,平均年龄(36.21±3.14)岁,学历为本科以下的有14名,本科及以上的有16名,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与相关护理人员上述一般资料后可知,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性显著。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监督了本次实验研究。
纳入标准:①符合AIDS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年龄≥20岁;③临床资料完整;④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
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②治疗依从性、配合度较低;③临床资料不全;④不愿意参与本次实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运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评估,严格执行医嘱,为患者提供相关基础护理操作,并告知医护人员要做好职业防护。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强化风险管理培训:护理部与感染管理科需要联合开展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一般每年要实施1次,对于艾滋病病区的医护人员则需要每季度进行1次强化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主要的内容就是职业防护视频的播放,让每一位医护人员均在观察的过程中掌握关于职业防护的相关内容。同时,也要收集近些年来的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并对其发生的具体原因进行细致、全面地分析,让每一位医护人员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和改进。在此基础上,也要完善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相关演练工作,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处理流程、AIDS患者手术护理全过程、突发事件处理过程等,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紧急事件处理能力以及风险规避的能力。
1.2.2 完善职业暴露预防:要配备溅洒处置箱以及职业暴露处置箱,其中溅洒处置箱中要配置不同型号的手套、小毛巾、84消毒片、喷壶、封扎带、护目镜、感染性废物标识牌以及镊子等相关的物品。职业暴露处置箱内则需要准备创可贴、16号注射针头、安尔碘、纱布、生理盐水、处置流程说明等相关的物品,保证在相关医疗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可能使用安全型留置针,减少穿刺的次数,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要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进行集中的收集、分类以及运输,一些尖锐物品要放置于封闭且不容易被刺破的利器盒内,并做好“AIDS”字样的标注,降低暴露的风险[5]。在此基础上,也要定期对职业暴露预防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评估相关措施的落实情况与效果,并针对性地对相关内容进行改进与完善[6-7]。
1.2.3 强化手术中的护理管理:在护理人员接到手术通知单之后,需要在醒目的地方标明患者为“AIDS患者”,并标注好隔离的具体类别,做好手术不必要用品的清除,准备好AIDS患者专用的相关手术医疗用品,并做好患者接送车、手术床的医用一次性床罩铺设工作,一般需要2层。同时也要做好消毒液的准备工作,做好人员准备,再次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手术过程中需要完善相关器械的传接工作,避免出现刺伤等情况的出现,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为术后的处理做好准备。如果出现了职业暴露的情况则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流程进行处理。手术完成后,医务人员在离开手术间之前要脱下相关防护装置,并放置于专用的垃圾袋中,完成个人清洁工作后才能离开手术室。
1.3 评价指标 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评价指标为压疮、跌倒、导管滑脱、给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处理输液针头时发生刺伤、针头复帽时出现刺伤、冲洗引流管未戴面罩而溅入眼睛)发生率以及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
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评价,主要的内容涉及到职业暴露的多个方面,主要有职业暴露的相关方式、接触患者后的心理状态、职业暴露的基本预防方法、判定职业暴露的相关标准;职业防护的方式、职业暴露后的用药方式与时间、职业暴露后创口的紧急处理方式,每一个内容的最高评分均为100分,护理人员得分越高则表示其对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越为全面[8]。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患者与护理人员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均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现,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等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数(%)表示和卡方(χ2)检验,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等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分别为均数±标准差(±s),和独立样本t,如果P<0.05则表示数据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患者压疮、跌倒、导管滑脱、给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2.2 观察组共有护理人员30名,其中仅有1名护理人员发生了处理输液针头时发生刺伤这一职业暴露,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3%;对照组共有护理人员30名,其中有5名护理人员出现了职业暴露,其中发生处理输液针头时发生刺伤这一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有2名,发生针头复帽时出现刺伤这一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有2名,发生冲洗引流管未戴面罩而溅入眼睛这一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有1名,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6.7%,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后可知,观察组护理人员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072;P=0.040)。
2.3 观察组护理人员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分析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分析比较(±s,分)
组别(n=30) 职业暴露的相关方式职业暴露后创口的紧急处理方式观察组 98.21±1.54 96.18±1.96 97.54±1.26 96.39±1.58 98.59±1.06 97.59±2.13 98.21±2.22对照组 89.63±2.22 83.26±2.01 88.64±1.31 87.16±1.61 90.21±1.32 89.54±1.06 90.21±1.87 t 4.541 4.303 3.182 2.262 2.201 2.365 2.571 P 0.020 0.035 0.040 0.038 0.041 0.043 0.037接触患者后的心理状态职业暴露的基本预防方法判定职业暴露的相关标准职业防护的方式职业暴露后的用药方式与时间
AIDS属于因为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疾病,在近年来,这一疾病的发病概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以青壮年作为主要的发病人群,而大多数患者一旦发病,其机体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就会急剧下降,出现各种疾病的可能性较大,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9]。在为AIDS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相关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其可能会因为带有患者血液的锐器、针头等刺伤皮肤而面临感染AIDS的可能,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做好护理管理工作,而常规的护理管理内容并不完善,其对于AIDS患者的针对性也不强,很可能导致职业暴露,不能达到理想的护理管理效果[10]。
护理风险管理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程序,其属于对潜在医疗风险进行正确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发生,保证医护人员相关操作的规范性、合理性的一种护理管理方式。在为AIDS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对医护人员实施了全面的管理,规范了其手术、护理操作,做好了手术准备,完善了手术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制度,全面地实施了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安全,避免了感染艾滋病病毒情况的出现[11]。在具体的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首先强化了风险管理培训,让每一位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掌握AIDS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职业暴露的正确处理方式,让其具有紧急事件处理能力以及风险规避的能力;其次为完善职业暴露预防做好了溅洒处置箱以及职业暴露处置箱的准备,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和职业暴露预防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与评估,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职业暴露情况的出现;最后强化手术中的护理管理,从术前、术中、术后等整个手术过程出发做好了护理管理,强化了各项措施的实施,促进了手术的顺利完成,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安全[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相关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贺遵芳[13]等相关实验研究所获得的“研究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发生情况、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的相关实验研究有着较强的一致性,进一步表明了护理风险管理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在实施AIDS患者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而护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理想的管理方式获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临床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