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2-04-21 06:20李瑛武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气管气道黏膜

李瑛 武欣

221009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徐州

临床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若出现咽喉阻塞、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呼吸困难等呼吸功能障碍情况时需要开展气管切开术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功能[1]。但是该种手术患者多会有呼吸道创伤,导致其气道的正常湿化和过滤功能下降,无法正常咳嗽,气道防御能力不足,且术后鼻饲和置管均会导致肺部感染风险上升,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疼痛程度,还会延长其住院时间,对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现阶段临床中针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环境干预、病情观察和遵医嘱用药换药等,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安全,但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因此需要为其提供更高效的护理服务[2-3]。本次选取82 例气管切开患者分组开展常规护理和综合气道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对照试验,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8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气管切开患者82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5 例;年龄24~71 岁,平均(48.6±2.5)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21例,脑出血18例,其他2 例。观察组男23 例,女18 例;年龄25~73岁,平均(49.2±2.8)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22例,脑出血18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气管切开术指征和适应证;②无精神疾病病史。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②妊娠期和哺乳期;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遵医嘱为患者提供用药和换药服务,同时定时为患者的金属套管和内套管进行消毒处理,做好病区的环境干预,保证病区内干净整洁,并严禁喧哗。为患者家属提供安抚和疑问解答,及时发现和确定患者出现的不适情况并对症处理等。⑵观察组采用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建立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小组,组长由科室的负责人担任,选取年资较高且经验丰富的多名护士共5名作为组员,入组前为其开展系统性培训,包括业务素养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经过考核后方可入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系统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既往的护理经验和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具体护理措施:①气道湿化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湿化液,应用气流湿化器经人工鼻进行灭菌注射用水湿化气道,并选择特布他林或普米克等药物雾化给药,对其痰液情况进行观察监测,评估痰液黏稠度并以此为依据对湿化液用量进行合理调节。②强化排痰:进行排痰前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更换或调整当前体位,并辅助应用叩背等方式促进排出气管内壁痰液,后辅助性吸痰,在无负压条件下插入导管后,开放负压并按照旋转式上提,注意动作力度轻柔,每次吸痰操作时间不超过15 s,然后更换吸痰导管,清除口鼻腔内残留分泌物。③功能训练:对于意识恢复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站立,2次/d,30 min/次,在此期间配合进行咳嗽训练,告知患者需要用力呼气并在呼气末段进行用力咳嗽,后深吸气并放松3~5 s,自由呼吸后按照上述动作重复练习。④营养支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恢复情况选择鼻饲营养液,鼻饲期间需要关注患者的胃肠消化功能,严格控制营养液鼻饲量,避免一次性用量过多导致胃潴留,同时营养液温度应控制在35~37℃,以免刺激患者的胃肠功能。⑤心理干预:告知患者和家属疾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使其明确情绪状态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增强患者控制情绪的能力,并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提升疗效和预后。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并发症发生率。GCS 评分最高15 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意识状态越好,14分表示正常状态,7分以下表示昏迷状态,3分以下表明脑死亡或预后极差[4]。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主要评价刺激性咳嗽、痰液黏稠、呼吸道黏膜出血的严重程度,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范围是0~3 分,0 分表示患者无症状,1 分表示患者伴有轻度的临床症状,2分表示患者伴有中度症状,3 分表示患者伴有严重的症状,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1.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GCS评分比较: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G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GC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前后GCS评分比较(±s)

组别 n 置管时间(d) 住院时间(d) GCS评分(分)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1 17.25±2.36 27.34±2.47 7.12±0.35 12.12±1.25对照组 41 22.48±2.15 37.28±2.71 7.18±0.34 9.15±0.46 t 10.636 17.357 0.787 14.277 P<0.05 <0.05 >0.05 <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比较:护理前两组的刺激性咳嗽、痰液黏稠、呼吸道黏膜出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刺激性咳嗽、痰液黏稠、呼吸道黏膜出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 n 刺激性咳嗽 痰液黏稠 呼吸道黏膜出血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1 2.41±0.13 0.44±0.18a 2.46±0.18 0.51±0.23a 2.53±0.24 0.48±0.14a对照组 41 2.43±0.17 1.32±0.26a 2.44±0.12 1.38±0.21a 2.52±0.28 1.33±0.22a t 0.538 16.240 0.492 15.395 0.154 19.212 P 0.592 0.000 0.624 0.000 0.878 0.000

讨 论

气管切开术在很多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较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异常情况,恢复其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是该术式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患者呼吸道受空气影响会导致其气管内部干燥,或损伤其气管黏膜组织,造成患者呼吸道因大量分泌物滞留而阻塞,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效果,故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气道护理管理对提升其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5]。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气管切开术患者提供了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其中湿化气道护理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风险,由于切管切开后空气会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易损伤气管黏膜并造成呼吸道阻塞,而湿化气道能够对呼吸道内滞留的分泌物进行稀释促进排出,保证呼吸道通畅,还可预防分泌物坠入引发肺部感染[6]。但需要注意湿化液用量,避免用量过大引发刺激性咳嗽,影响湿化效果,避免气道黏膜出血。同时还需要对湿化液进行合理选择,由于生理盐水进入患者气管内有较快的蒸发风险,并造成肺泡或支气管内沉积盐分导致高渗状态,影响气体交换并引发感染,因此建议选择特布他林或普米克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给药,降低痰液的黏稠度,促进痰液排出[7]。同时,雾化吸入药物可随吸气进入肺泡和细支气管内,能够避免形成痰阻,降低肺部感染风险。此外,为患者提供辅助排痰可降低并发症风险。由于气管切开术患者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会导致其咳嗽反射功能下降,很多患者无法自行排痰,可能导致呼吸道内滞留分泌物引发呼吸困难和肺部感染,因此为患者提供辅助吸痰能够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残留分泌物,避免呼吸道阻塞,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性以提升护理安全性。除此之外为患者进行站立等功能锻炼对呼吸功能重建有重要意义,咳嗽是及时清除呼吸道内过量分泌物的反射保护性动作,大部分气管切开患者咳嗽功能严重下降,因此需要开展咳嗽锻炼,在有效咳嗽的同时配合站立能够增强患者站立作用,对恢复咳嗽功能有积极意义。营养支持护理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保证各项护理服务的良好开展,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GC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经综合气道护理管理的患者其护理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提示综合气道护理管理对改善气管切开术患者预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综合气道护理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康复,并提升护理安全性,故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气管气道黏膜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