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杰 马炳全 郭红丽
烧伤是机体受到高温或热辐射刺激引起的损伤, 常伴有周围神经损伤, 导致患者运动、 感觉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 目前, 临床治疗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干预等, 其中物理治疗因安全性较高而备受临床关注[1]。 低频电疗是临床常用的物理疗法, 但电极放置位置及刺激大小尚无统一标准, 治疗效果不一[2], 而近年来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因能够对损伤神经进行定位定量干预逐渐被临床关注[3], 特别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4]。 为进一步证实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在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中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笔者对比分析了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与低频电疗在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 例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 例, 观察组男性19 例、 女性15 例, 年龄 (40.50 ± 5.48) 岁, 病程 (21.60 ±4.04) d, 神经损伤分级为Ⅰ级18 例、 Ⅱ级16 例;对照组男性 20 例、 女性 14 例, 年龄 (40.70 ±5.69) 岁, 病程 (22.10 ±4.54) d, 神经损伤分级为Ⅰ级20 例、 Ⅱ级14 例。 两组患者性别及神经损伤分级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0.060、 0.239,P=0.806、 0.625,P均 >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年龄及病程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 验,t= 0.148、 0.480,P= 0.883、 0.633,P均>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 结合临床, 并经肌电图检查确诊为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 损伤神经为桡神经; 对本研究知情, 自愿接受治疗。 排除标准: 合并有脊髓前角受损; 合并有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变; 合并有心脏功能障碍并安装有心脏起搏器; 合并有神经断裂。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口服甲钴胺胶囊 (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70279), 每次0.5 mg, 每天3 次, 指导患者行抗阻训练及主被动功能锻炼等。
观察组: 治疗前采用NeuroCare-D1 型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 (上海诺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沪械注准20192070559) 定位神经损伤部位后, 在损伤神经远端放置负极、 近端放置正极, 电流设置为方波脉冲电流10 ~100 mA, 脉宽设置为0.2 s, 频率设置为0.5 ~20.0 Hz (其间随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节刺激强度), 每次30 min, 每天1 次, 连续治疗3 个月。
对照组: 采用 HB-SJ5 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苏州好博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苏械注准20142090606) 治疗, 受损神经远端放置负极、 近端放置正极, 固定刺激头, 电压设置为20 V, 脉宽设置为400 μs, 频率设置为10 Hz (其间随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节刺激强度), 每次30 min, 每天1 次, 连续治疗3 个月。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受损神经诱发电位波幅、 运动潜伏期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 等肌电图相关检测指标。 治疗结束后, 参照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5]中桡神经R. Birch 功能评定标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肘、 腕、 掌指屈伸正常且肌力4 级为优; 肘、 腕、 掌指屈伸稍受限且肌力3 级为良; 肘、 腕、 掌指屈伸受限且肌力 <3 级为差; 总有效率= (优例数+良例数) /总例数×100%。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 使用肌电图检测受损神经诱发电位波幅、 运动潜伏期及MNCV。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或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束后, 观察组患者优20 例、 良12 例、差2 例, 总有效率为94.12%,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优 12 例、 良 14 例、 差 8 例, 总有效率76.47% (Z= -2.279,P=0.023)。
治疗前, 两组患者受损神经诱发电位波幅、 运动潜伏期、 MNCV 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具有可比性; 治疗结束后, 观察组患者受损神经诱发电位波幅、 MNCV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运动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 (P均<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肌电图检测结果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electromyographic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radial nerve injury after bur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表1 两组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肌电图检测结果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electromyographic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radial nerve injury after bur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注: MNCV 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观察组患者采用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低频电疗治疗Note: MNCV: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ositione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iggered by quantitative electromyography in addi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wherea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w-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besides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组别Group例数Number of cases诱发电位波幅 (mV)Evoked potential amplitude (mV)运动潜伏期 (ms)Motor latency (ms)MNCV (m/s)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After treatment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After treatment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After treatment观察组Observation group 34 1.07 ± 0.15 3.58 ± 0.49 6.29 ± 1.13 3.69 ± 0.38 38.35 ± 5.57 54.77 ± 4.03对照组Control group 34 1.10 ± 0.18 2.35 ± 0.44 6.34 ± 1.05 4.88 ± 0.75 37.28 ± 5.49 46.05 ± 4.79 t 值t value 0.747 10.891 0.189 8.253 0.798 8.123 P 值P value 0.458 <0.001 0.851 <0.001 0.428 <0.001
周围神经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该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感觉、 运动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 低频电疗是临床治疗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物理疗法, 虽然能利用电流刺激周围神经再生, 防止神经支配肌肉萎缩,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6], 但存在皮褶厚度及皮下组织导电差异较大而导致刺激参数难以把控等弊端, 致使治疗效果不一[7]。 因此, 探寻更为安全有效的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方法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关研究显示,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可实时监测患者神经功能状况, 有利于及时予以针对性治疗[3]; 可增加损伤神经元中与再生相关的基因表达及神经营养因子分泌[8], 促进施万细胞再生, 为再生轴突提供支撑和导向[9]; 可使肌肉被动进行节律收缩, 防止该神经支配肌肉萎缩; 可记录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微弱电流, 从而实时调整电流参数, 保证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低频电疗治疗的对照组。 可见, 与低频电疗相比,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对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诱发电位波幅是运动单位肌纤维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的总和, 波幅降低表示神经反应性降低。 运动潜伏期是从刺激开始至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起始点的时间间隔, 运动潜伏期越短表示机体复合肌肉动作越快。 MNCV 是运动神经纤维的最快传导速度, MNCV 越快表示运动神经传导功能越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受损神经诱发电位波幅、 MNCV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运动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 可见,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能有效促进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其作用机制可能为,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可诱导微量组织蛋白分解, 释放血管活性肽, 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改善受损神经近端血流供应, 促进神经再生[10-11]; 可诱导神经生长因子向神经损伤远端聚集, 促进远端神经再生[12]; 同时,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可增加再生神经元生长锥中钙离子含量, 并可实时监测受损神经肌肉支配情况, 避免电刺激强度过强使钙离子重吸收达到峰值而造成疲劳运动单位激活, 进而使肌力下降[13-15],以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与低频电疗相比,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更有利于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但, 本研究纳入患者仅限定为桡神经损伤,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对其他周围神经损伤是否具有同样的治疗效果, 仍需后续研究予以验证;且本研究样本量较小, 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偏倚, 后续仍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研究予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