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生资源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2022-04-21 21:42杨婷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化理解图像识别创新实践

杨婷

【摘 要】美术核心素养包含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美术教学的目标就需要紧紧围绕这五个方面来制订。学生资源是在课堂教学中来源于学生,通过师生互动而生成的资源,它对于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资源就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用好学生资源,才能真正帮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成长。

【关键词】美术核心素养 学生资源 图像识别 创新实践 文化理解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针对美术学科来说,它的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一堂美术课要呈现的内容多,但教学时间有限,作为变量主体的学生会呈现各种丰富的资源,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其作为助力有效推进课堂的同时提高学生美术的核心素养,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精练导入,提高学生图像识别力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图像导入作为一种常规的导入方式已经不稀奇了。教师采取图像导入的方式大都是为了快速、便捷地引入新课,激趣、推进才是主要的目标。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觉得虽然考虑到课堂的结构,导入的时间不能太长,但是既然呈现了图像资源,学生对图像有了不同的感悟,那必然是不能忽略的,教师需要捕捉学生资源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提升图像识别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展开。

(一)感受图像的形式之美

在教学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诱人的水果”一课时,笔者在导入部分特意安排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菠萝图片,让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喜好。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被菠萝鲜艳丰富的颜色吸引;有的觉得菠萝画得非常写实,上面的刺看上去就很扎手;有的则觉得图片上的菠萝形状看起来很特别。虽然是非常熟悉的水果,但是竟然有这么多种不一样的表现方式,学生感到很新奇。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适时地引导他们感受图像的形式之美。例如,当学生讲到菠萝的颜色非常丰富,让人看着就想流口水。笔者抓住这个资源,追问:“为什么图片上的菠萝的这几种颜色让它看上去更美味呢?如果换成其他的颜色呢?”学生交流后发现原来鲜明、透亮、有层次变化的暖色会更吸引人,也会连带着让人的心情更美好,所以颜色也是心情的一种表达。

在导入环节,笔者提前预设好了回答,在实际教学时根据学生生成的不同资源进行追问与提炼,补充对于图像的色彩、造型、肌理等形式特征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图像识读的过程中真正感受水果的形式之美。

(二)解读图像的内涵之美

提高学生的图像识别能力,教师不仅需要抓住学生资源,帮助学生感受图像的形式之美,同时也要能够更进一步帮助学生解读图像的内涵之美。在教学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想想说说写写画画”一课时,笔者在导入部分设计了古代以及不同民族古文字图片的欣赏与猜谜环节。学生在猜一猜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对图画文字这种创作形式的兴趣,而且也感受到了古文字的魅力。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将现实生活中图文并茂的图片引入,让他们在对比中发现,图画与文字并不难,生活中处处有图与字的例子。当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后,笔者立马让他们说一说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作品,在热烈的交流中,学生了解了相关知识也为后面自己创作做好了铺垫。

互动式的解读图像导入,可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参与率与主动学习性,在鼓励学生大胆交流的同时,紧抓学生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图文并茂作品的意义,体味作品的内涵价值。

二、精彩过程,提高学生创新实践力

(一)分层尝试,在常态中前进一小步

在教学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想想说说写写画画”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最后的创作,笔者先设计了简单的课堂小练笔:“请同学们用写一写、画一画的方式把‘我喜欢吃   ’补充完整。”在巡视学生作业的过程中,面对学生呈现出的不同资源,笔者挑选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将其投影在屏幕上,并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想法。有的学生评价:“上面的作品字都太小,看不清,要把字写大一点。”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审美层次会略有差异,有的学生可以观察到字太小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针对这个学生回答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笔者及时提炼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创作美术作品时要关注排版。有的学生评价:“他用黄色的笔画出了吃的东西,可是颜色太浅了,看不清。”“所以色彩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像这里的白菜,我们就可以用绿色来画它的叶子,这样会更适合。”笔者接着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发现色彩的作用,及时地提炼水彩这个关键词,避免了后期作品单一用色的问题。还有学生将句子先补充完整,而把图画放到句子的最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又带着学生一起提炼出了本课的两个创作的方法,即图画代替文字和图画对文字进行补充。

学生在小练笔时,呈现出的资源非常多,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并归纳学生呈现的资源种类,并放大有针对性的呈现,提高交流的效率。像本课中,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在小练笔环节提炼排版、色彩、创作方法这几个关键词,在尝试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生成资源,帮助学生前进一步。

(二)走进生活,在想象中跨出一大步

教师在美术课上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技法,还要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掌握扎实方法的基础上,在想象中跨出一大步。如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天外来客”是一节想象创作绘画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三年级学生对外星、宇宙充满了好奇心,本堂课就是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很好的内容,可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优秀作品却少之又少。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准备了很多外星生物的图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挑一个你喜欢的外星生物,说说它的特点,猜猜它的本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天外来客的外形特点,针对学生答案中呈现出的资源,启发他们总结设计师采用的创作方法。例如,学生提到鱿鱼人的特点是头特别大,身体像鱿鱼,脚特别多,脸像猩猩。笔者追问:“为什么设计师要把头设计得这么大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可能是鱿鱼人的大脑很发达,设计师用这种夸张变形的美术方法来表现它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同时让学生了解这种夸张变形也不是没有根据的,而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并且笔者会对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给予肯定和赞扬。

在整体交流结束之后,組织学生回顾并发现共通点,学生发现,原来看似奇怪的天外来客的创意实践正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紧跟着,继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与同伴交流:“你想创作的天外来客是什么样的?从生活中你能找到什么样的灵感?它会有什么特殊本领?”

三、多维评价,提高学生文化理解力

(一)文化融合,促进美术作品理解

评价环节是美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文化理解素养的人,也正是美育的终极目标之一。例如在教学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上册“亮眼睛”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创作了《我眼中的世界》的美术作品,并在最后让学生交流点评。学生的作品很多是他们想象中的世界,甚至是天马行空的未来世界。在点评的环节,有学生提出画得不像,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东西。针对他提出的问题,笔者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作品背后的美好理想,从文化的角度去欣赏、理解,不要只关注形式。艺术创作本来就是没有局限的,我们所处的世界也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科学在进步,人类也在不断探索,说不定未来就会梦想成真。

(二)尊重作品,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每堂美术课学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作品,针对这些不同的学生资源,教师能做的除了给予学困生适当的个别辅导,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尊重的态度对待作品及创作者。因为在以往课堂上,笔者发现个别学生在被同伴给予较差的评价时,会对自己作品全盘否定,这对于他们自信心的塑造是很不利的。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水墨游戏”一课时,低年级学生的热情高涨,展现的作品丰富多样,也有学生呈现出的是类似于“墨团”的作品,这常常引来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这时,可以让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别的学生理解他的内心创作世界,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生资源就像一个“盲盒”,你不知道下一秒打开的是什么。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做充足的准备,才能及时有效地抓住学生的生成资源,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底色,让美术课堂成为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猜你喜欢
文化理解图像识别创新实践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人工智能背景下图像识别技术浅析
基于字典学习的正则化鲁棒稀疏表示肿瘤细胞图像识别
从“技术理性”到“文化理解”:当代音乐教学范式的转向
图像识别交互系统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跨文化对话之条件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