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共选入宋诗28首,体现了宋诗长于说理和爱国主义精神高扬这两个迥异于唐诗的基本特点。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要讲好这些诗歌,需要做到两点,一是“知人”,二是“论世”。
关键词:部编本;小学语文;宋诗;编选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从春秋战国的先秦时代开始,诗歌就是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今天。2019年下半年,部编本小学语文六个年级十二册教材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古诗数量越来越多,分量也越来越重。唐诗是绝对的中心,宋诗紧随其后。本文拟对入选的宋诗从选和编两个方面做一些分析。
一、宋诗选入情况
部编本小学语文六个年级十二册教材共收入古诗101首。其中唐诗60首,占比60%,核心位置无人能撼动;宋诗28首,占比28%,同样相当抢眼,因为除去唐宋之外的所有朝代的诗歌加在一起只有13首。唐诗被公认为是诗国的明珠,最能代表唐代文学的成就,名家名作如繁星满天,所以,这个比重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内。但是宋诗入选28首,则让人眼前一亮。
部编本小学语文入选的诗歌,在整体安排上,主要是分布在三个不同的位置:作为课文出现,在“语文园地”中以“日积月累”的形式出现,在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版块中出现。具体到入选的宋诗,作为课文出现的诗歌共21首,分别是:杨万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稚子弄水》,苏轼《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叶绍翁《夜书所见》,曾几《三衢道中》,王安石《元日》《书湖阴先生壁》,卢钺《雪梅》,李清照《夏日绝句》,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陆游《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林升《临安邸》,雷震《村晚》;在“语文园地”中出现的诗歌共4首,分别是:王安石《梅花》,朱熹《观书有感》《春日》,翁卷《乡村四月》;在“古诗词诵读”版块中出现的诗歌共3首,分别是范仲淹《江山渔者》,叶绍翁《游园不值》,王安石《泊船瓜洲》。
作为宋代成就最高的诗人,苏轼入选诗歌最多,共5首;王安石和杨万里紧随其后,各入选4首;叶绍翁、范成大、朱熹、陆游并列第三,皆入选2首;范仲淹、曾几、李清照、雷震、翁卷、卢钺、林升等分散在北宋前期、两宋之交和南宋末年的这几位诗人各入选1首。这些诗歌涵盖了两宋三百多年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诗人的代表作品,能够基本勾勒出宋诗的整体面貌。从诗歌体裁上看,入选作品皆为绝句,其中七绝占据了对的主导。从诗歌题材上看,内容比较丰富,写景、咏物、田园、节候、抒情、说理、送别皆涵盖在内。所以,从诗歌风格上看,也是百花齊放百家争鸣,轻快、闲适、悲壮、清丽、瘦硬兼而有之。
二、宋诗编排情况
28首宋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编排情况,我们可以从学段、配图、注释三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在学段安排上,作为课文的宋诗,一、二年级各编入1首,三年级编入6首,四年级编入5首,五年级编入6首,六年级编入2首;如果加上“日积月累”和“古诗词诵读”中的篇目,则二年级为2首,五年级为8首,六年级为6首。总的来看,低学段共计3首,中学段11首,高学段14首,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态势,这与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逐步增强是互相呼应的,符合认知规律。
其次,在配图方面,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作品,教材也为选入的绝大部分宋诗配上了相应的插图,跟诗歌相映成趣。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雷震《村晚》一诗,诗中的“青草”“池塘”“远山”“牧童”“牛背”“吹笛”这些元素,逐一被还原到配图中,于是,诗意便在配图中渲染开来,而借由诗歌的袅袅余音,配图中的诗情也更加温柔动人,在两者的互相配合中,学生可以迅速且有效地进入并把握诗歌的内容。
再次,在注释方面,低学段的一二年级,因为所选的诗歌最为平易浅近,所以只有配图,并无注释;从三年级开始,进入中高学段,随着所选宋诗内容的日渐丰富和厚重,注释开始频频出现,成为常规的设置,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及诗中字词的含义,从而正确理解诗意。注释的内容涵盖较广,名物节气、地理位置、字词句意等均在考虑之中。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宿新市徐公店》共3条注释,第一条便是注明“新市”的位置;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稚子弄冰》5条注释中,有3条都是围绕诗中出现的名物“钲”“磬”“玻璃”展开,因为只有弄明白它们的含义,才能将诗意连贯起来。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七绝一共出现了7条注释,不仅一一注明“将晓”“摩天”“遗民”“胡尘”“王师”这些词语的内涵,而且也直接注出了“三万里河”“五千仞岳”这两个短语的含义,因为这首诗的节奏非常特别,所以,这两个注释对于学生的正确断句和有效理解就非常关键。
三、入选宋诗的内容特色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宋诗,在内容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呈现了宋诗的两个基本特点。
第一,唐宋诗虽然双峰并峙,但二者在整体风貌上是有明显差异的。“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理思见胜”,此为学界共识。这一点在入选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宋诗中也得到了应有的体现。四年级上册第9课选入苏轼《题西林壁》,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选朱熹《观书有感》,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选朱熹《春日》,这三首诗是宋诗长于说理的典范之作,在中高学段依次出现,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宋诗不同于唐诗的另一种诗歌魅力,即能够用平易的语言,以饶有趣味的方式,写出人世间深刻的道理。在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同时,对他们的写作也会有一些启发作用。
第二,情感指向上,宋诗迥异于唐诗之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高扬。尤其是南宋,偏安江南,失去了半壁江山,被金人威胁,一次又一次的宋金和议都是以割地、称臣为代价,爱国志士义愤填膺却又报国无门,只能将满腔悲愤倾泻于诗歌,于是,爱国主义便成为诗坛的主旋律。部编本显然也留意并抓住了这个特点。前后选入四首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分别是:四年级上册第21课李清照《夏日绝句》,五年级上册第12课陆游《示儿》、林升《题临安邸》,五年级下册第9课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四首诗全部作为课文出现,可见对其的重视。四首诗也都安排在中高学段,对于小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三观的正确树立,能起到很好的熏陶和导向作用;同时,也有力地支撑了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的小学语文教育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养目标。
四、两点建议
对于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面对部编本的选编,如何才能讲好这些宋诗呢?结合传统诗论,我们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读其诗,不知其人”,是行不通的。所以,对诗人的了解,是理解并掌握诗歌的重要前提。而对诗人的了解,不是将其生平经历、仕履情况的简单机械的排列,也不是对百度百科相关词条的直接复制粘贴,而应该是在翻阅了各种正史、传记、文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递进式地选择有趣且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小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让作者鲜活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沉下心来认真阅读,并且对阅读的成果进行精细的安排。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饮湖上初晴雨后》是苏轼的第二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是本册第二单元《赠刘景文》)所以,这里对苏轼的介绍,就不应该跟第一次雷同。如果说第一次介绍主要是对苏轼的籍贯、字号、人生经历进行了简单的梳理,那么,这里就可以针对作品,有的放矢地补充相关的小故事,以拉近学生和苏轼之间的距离。因为题目中第一个字是“饮”,所以,我们可以从苏轼与酒的关系入手,勾勒出一个鲜活的诗人。苏轼好酒,恨不得能天天喝酒,但是他也乐于承认自己的酒量不大,虽然酒量不大,但是酒兴很高,看到别人喝得尽兴,他就很开心。继续引申开来,除了好酒,苏轼也好吃,著名的东坡肉就是他研制出来的。继续扩展,除了吃喝,苏轼还擅长玩乐。苏轼在杭州做地方官的时候,工作之余,很爱去西湖游玩,并且对西湖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后来他到安徽阜阳做官,那里也有一个西湖,同样很美,苏轼也很喜欢,并且把这种不分上下的喜欢写到了诗里,使得颍州西湖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美名。苏轼还曾自行设计了一种新潮的桶状帽子,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汴京城,士大夫人手一顶,号称子瞻帽。有了这样的小故事,在小学生的眼里,苏轼的性格就鲜活了起来,自然也就变得亲近可爱。于是,他们对接下来的诗歌的学习,也就有了更多的兴趣;課后对苏轼其人其诗进行进一步的追索,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其次,应重视对诗歌背景的还原和补充。小学生与古诗词之间有着天然的、巨大的时空
隔阂。想要跨越时空,打破隔阂,就要尽可能还原诗歌产生的具体情境。比如五年级课本选入的两首陆游的诗,我们都知道是爱国主义的杰作,结合课本的注释,也基本都能够疏通诗意,把握主题,但如果止步于此,对陆游爱国主义“最强音”的体认则显然是不够充分的。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对靖康之难所导致的两宋之交的巨大动荡以及从此南宋偏安江南丢掉半壁江山的历史背景进行比较具体的介绍。陆游生活的时代,是南宋中期所谓的“中兴”之世,一方面,经济发达,社会繁华,城市富庶;另一方面,包括北宋首都在内的北中国,却全部沦为敌占区,被金人世世代代所盘踞。割裂的两个世界让无数南宋的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沦陷区的中原父老渴望南宋朝廷能够收复失地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但南宋朝廷却苟且偷安,一片文恬武嬉。陆游年轻时即以收复中原为己任,淳熙年间又曾亲至抗金第一线,体验了战争的气氛,经历了欲战不能、壮志难酬的巨大的感情波澜,所以,陆游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在诗中宣泄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有英雄失志报国无门的悲慨,也有对中原百姓的深切同情,更有对朝中主和派的揭露和批评。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才能去体会陆游一直念念不忘的北伐的重要性,才能感受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背后伟大的令人动容的境界。
综上所述,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共选入宋诗28首,体现了宋诗长于说理和爱国主义精神高扬这两个迥异于唐诗的基本特点。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要讲好这些诗歌,需要做到两点,一是“知人”,二是“论世”。
参考文献:
[1]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三联书店,2016: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D小学为例”(项目编号:2018JYXM46)。
作者简介:李晓黎(1981-),女,安徽阜阳人,文学博士,讲师,单位: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唐宋文学、集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