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笑莹
摘 要:科技发展,社会变迁,历史遗迹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传承不力面临极大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厚的河南,同样在经受文化传承的考验。当然,科技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式有所创新,数字化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理念、河南省非遗资源等内容入手,对河南省武术和曲剧两类非遗展开数字化保护研究,以期提升河南武术与和曲剧的非遗保护质量,实现其传承发扬。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河南武功;河南曲剧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4.048
近年来频发的历史文化遗产事故,让人们警醒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也充分意识到在不可抗力或无法预估的危害面前,文化遗产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当前势必要顺应现代化发展步伐,借助于数字化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性与系统性,让文化实现与时俱进,融入当下。
1 研究概念简述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内容简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各民族人民代代传承发扬的被当作文化遗產的传统文化外显形式,其中还包括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的实物与场所。其是国家民族历史文化成就显著标志,是传统文化优秀成分,与物质文化遗产合称为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括:传统文学类口头文学;作为口头文学载体的语言;传统画、书、乐、舞、剧、艺等;传统技艺工巧、中医药学和社会历法;传统礼仪道德、民俗节庆等;传统体育项目和游艺技艺;与非遗组成相关的实物及场所等。当然,不同国家与区域对其分类并不相同,国内对其分类依据王文章观点有十三类:汉语及其他民族语言;民间文学知识;传统音律乐曲;传统舞蹈艺术;传统戏剧文化;各类曲艺;民间杂技;传统武术功夫与体育竞技;民间书法及绘画艺术;传统手工艺;中医药学;民俗节庆;文化空间。
1.2 保护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前主要的措施包括建档保护、法律保护和影像保护三类。建档保护指的建立档案进行保护的方式,具体是将非遗文化信息进行物质载体记录,形成具体档案,归入档案系统完成全面完善的管理与保护。具体流程包括非遗文化信息普查与收集、鉴定、整理、归档、保管、开发、利用与传承、传播等。法律保护是基于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保护。影像保护是通过现代科技数字堆砌完成非遗保护,但此种办法局限性较大,难以大规模开展。
1.3 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保护是文化遗产顺应科技发展需求,基于科技发展创新的现代化保护方式。此方式以非遗数字化为基础,用互联网、影像、数码、三维虚拟等技术,实现现代化数字信息体系搭建,对非遗展开数字化建模,完成修复完善,达到现代化展示,以此实现非遗保护。受研究视角和科技进步等因素影响,非遗数字化保护朝着交互性、感知多样性、意趣性等特征发展,转变了以往非遗形式单一与传承困境的现状。
2 河南省非遗资源现状
2.1 河南省非遗资源保护现状
当前,河南省非遗资源得以较好传承的项目包括武术、曲剧、舞技等,但口口相传的口头文学传承式微或逐渐消失。随着时代变迁,河南非遗呈现出信息收集困难态势。首先,非遗信息原始文本缺乏。类似典型地方剧种、节日庆祝活动、民间杂艺等散落于民间,对应文字记载少之又少,口口传承使其保护前信息收集难度增加。河南焦作沁阳市二夹弦传承保护中就发现剧本以手抄本为主,字幕难以辨别,基本内容靠领会演绎,其传承影响不言而喻。其次,河南省非遗数量极其庞大。单濮阳一市,所发现有可研究线索者就超过15万条,全市各县镇列入重点调研保护项目者超过7000个,最终具备立项研究资格者近1500个。其他市非遗数量也极大。面对如此大规模的非遗保护项目,却存在保护分散、规模较小、缺乏专业与统一管理等问题。再次,部分非遗信息并不全面。非遗以民间杂艺和传统文化等为主,产生和流落于民间,最终于民间损毁和流失,基于此,非遗项目保护中信息收集陷入困境。从次,非遗传播趋于多样化。纵观河南非遗特征和存在现状,发现其传承呈现出口头、大众、多样等特点。就烂柯山传说来说,在不同乡镇区域存在不同说法,内容往往大相径庭,要让该非遗项目传承有所意义,就要广泛搜集,获得故事源头版本,无意间增加了工作量。最后,河南非遗还存在信息变动大现象。河南居于中原位置,自身文化与周边文化更易交融发展,使其剪纸、戏剧等呈现海纳百川之势,不断融合变动的信息趋势,为非遗建档传承增加了难度。
2.2 河南省非遗资源分类
河南非遗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此处依据其文化内容特点,从民俗、宗教、戏曲、武术和姓氏五方面对其进行分类阐述。民俗非遗涉及河南饮食、生产活动、礼仪文化、信仰、节气节令、集会活动等。极具代表性的民俗非遗有淮阳太昊陵庙会、中岳庙会、河南民间马街书会、嵩山少林武功、洛阳牡丹花会、信阳茶叶节、濮阳杂技、开封汴绣等。宗教非遗包括道教李耳、道学家成玄英、嵩阳书院、佛教白马寺等。戏曲非遗包括豫剧、越调、大平调、曲剧、二夹弦、道情戏等,其中备受当地民众喜欢的剧目包括《岳家将》《包公》《三上轿》等。武术非遗主要包括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苌家拳、查拳、弹腿、八极拳等。姓氏非遗研究中表明,河南是中华姓氏发源地,全汉姓中起源于河南者1834个,如今的300大姓中有171个以河南为根,此类文化被称为根文化,响应中国人落叶归根和认祖归宗的理念。
2.3 河南省非遗资源数字化保护现状
当前,河南省非遗资源数字化保护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保护理念,引入现代化数字保护技术,以各类非遗文化为载体,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保护、宣传及利用等,也实现了数字化服务平台搭建,让非遗项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享、重复利用、展示与传播。另外,受河南省非遗项目量化影响,完成了河南非遗数字化技术体系搭建,将三维扫面、数控、元数据等技术应用其中。但受非遗项目数量大、信息采集难度大等诸多因素及现有设备技术欠缺等影响,非遗数字化保护效果并不突出,对应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武术和曲剧等范围面较广的非遗内容,宗教非遗和姓氏非遗研究极度缺乏,需要政府及非遗爱好者深入研究保护。
3 河南省非遗数字化保护路径
3.1 做好数字化建档保护工作
非遗建档,目的在于实现其传承数据真实记录,建档保护亦是给予其“第二生命”。当前信息化时代,非遗抢救与保护的成效,与其数字化建档重视与否关系重大。尤其近年来,保护工作不断深入,非遗项目申报中建档重要性突出。政府部门文化传承实践中,多以非遗内容外显为主,依赖文化节、招商引资等达到传承目的,非遗文化本位知识解读不足,部分河南非遗中,极具传承价值口传心授的项目,逐渐走向湮灭。基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3.1.1 提升传承意识,重视建档保护
河南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应提高非遗传承与保护意识,重视非遗数字化建档保护。以观念转变为前提,树立数字化建档保护意识理念,切实加强数字化建档保护认知。把对河南各地方非遗宣传作为宗旨,划分具体区域单位,实现非遗普查库数字化建设,构建完整数字化资源基地,搭建对应平台。各级部门亦应加强学习,提升数字化保护认知,展开数字化保护技术学习,明确非遗建档保护优势,转变传统保护手段,借助于数字化技术进行数据搜集与整理。同时,各级部门还应加大保护投入力度,达到设备与人才的匹配,完成数字化建档保护运行机制长效发展。
3.1.2 加强信息收集,做好信息保存
河南非遗数字化保护中,需做好非遗保护项目信息收集工作,实现非遗档案资源长效保存。其一,达到相关信息收集全覆盖。依据现行档案收集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完成非遗项目场所、工具及文字资料等记录与储存。其二,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已有非遗传承项目记载完成数字化转化储存。其三,进一步完成非遗档案搭建体系完善。例如,没有代表性传承人的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董永传说等口口相传的非遗内容,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移动通信技术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展开信息广泛搜集,确保非遗传承信息完善,传承价值得以保障。
3.1.3 完善数据库建设,保护濒危项目
河南非遗数字化保护中,档案体系搭建应以数据库建设为先导,实现对濒危项目建档保护。河南省非遗档案数据库搭建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完成,还应实现内容细化。就传统戏剧数据库搭建而言,不仅要依据剧种划分为豫剧、曲剧和越调等,还应严格按照剧种信息划分基本内容、舞台演唱、优质唱段、传承人推荐等,确保河南戏剧剧种传承既完整又独立。
3.1.4 重视网站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首先,需搭建与完善档案馆网络平台,做好信息查询服务工作。相较于传统保护模式,数字化技术在信息收集、处理、存储等方面极具优势。但近些年相关领域研究中,重点集中于信息收集与存储,对非遗的传承利用研究较少,忽视了非遗项目发展。基于此,就需通过完善建档体系服务功能,实现非遗传承。就河南武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而言,首先需要通过走访和查询历史资料等获取武术非遗信息,基于此完成武术非遗档案搭建,将其传输至档案馆,由档案馆完成网络平台搭建,在该平台设置武术非遗存储功能、查询功能、更新功能、交流互动功能等,借助于该平台武术非遗查阅和检索能力,实现河南武术非遗相关资料需求客户供给,让非遗爱好者、研究领域工作人员等获得完整的一手非遗信息,完整保护的同时,实现其有效利用与传播。其次还应重视平台互动,促进非遗交流沟通。当前,河南武术相关影视作品较多,但涉及具体非遗传承人的相关视频较少,河南省可以通过发布非遗传承人作品推动其宣传,让武术成为群众可感可知的内容,增加其关注程度,吸引群众。另外,微博、微信、短视频App等也可以为河南武术保护与传承提供依据和动力。
3.2 实现数字化保护新探索
3.2.1 融媒体技术保护
融媒体发展因5G时代的到来不断昌盛,非遗传播方式也不断朝着“非遗+”的方向转变。仍旧以河南武术为例,借助于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所产生的“非遗+”少林寺武术短视频就曾风靡一时。基于此类平台产生的短视频形式新颖、内容简短、贴近生活,备受社会大众欢迎。另外,剪纸、民间舞蹈等相关非遗保护及传承项目在此类平台亦较为常见,非遗通过此类平台的保护与传承也受到极大鼓舞与支持。但相关研究发现,此类非遗保护方式短期内效果明显,无法实现长效发展机制,还需从5G融媒体出发进一步展开研究。“非遗+”与直播、游戏等内容的结合,为其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更多新思路。
3.2.2 新型技术保护
主题图技术是一种元数据格式,用于完成信息资源的知识结构描述,其能够相对精确地完成某一概念所涉及资源位置的完整定位,还能将知识概念间的关联及时表示。此种技术将传统知识组织方法和语义网技术优点完整结合起来,相较于传统搜索引擎技术,既达到了多文件内部信息详细体现,亦完成了海量信息中需求信息一键快速定位。就河南曲剧来讲,采用主题图技术,就可以轻易完成河南曲剧历史渊源、现代传承、表演专场等具体信息的关联检索。细化到河南曲剧历史渊源检索则可能关联到戏剧艺术、京剧、川剧等多方面内容的关联定位,可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相关需求。
4 总结
总之,河南省非遗数字化研究已经取得很多突破性进展,其也已经具备较突出的时代发展特点。但是非遗数字化保护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對其展开研究。当然,数字化保护的前提是搭建和完善建档体系制度,只有全面将非遗项目纳入正确保护范围,才能为后续数字化保护研究提供更多保障,确保其有时间拓宽研究思路与内容。■
参考文献
[1]国成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以长白山乌拉草编为例[J].西部皮革,2021(17):89-90.
[2]居华倩,彭文利.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以佛山木版年画为例[J].湖南包装,2021(4):111-114.
[3]刘叶,韩帆.数字化驱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6):81-83.
[4]李悦.数字化在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21(24):62-63.
[5]姚嘉.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化传承与传播创新研究—以张家港后塍竹编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1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