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羽荣
摘要:众所周知,信息化教育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思维导图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将其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动机、态度等产生积极影响,使现代科技为教育效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效果有着明显的效果。本文立足于高中英语教学角度,分析了思维导图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写作
引言: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也能将词汇、语法知识等串联到一起,加深对英语知识的记忆,形成特定的知识链接,进而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写作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思维导图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思维导图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提高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将新遇到的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丰富的思维是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前提,如果没有思维就没有有效的学习,更不用说理解了。高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以图像的形式将自己的写作思路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可以对眼前知识进行整理并进一步加工,最终再把完整的结构呈现出来。
在应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时需要注重导入环节,其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适应状况,而且有助于充分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高中英语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需要借助思维导图设置导入环节,例如在讲解新写作知识时可以借助导入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同样有助于提高高中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学习质量。丰富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画出成功的思维导图,从而更容易理解写作要求及内容,使写出来的文章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明确,让读者很容易就能读明白写作的目的。
二、思维导图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
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要结合自己的英语素养和不同题材的作文,使用不同结构的思维导图。
(1)“中心—周边”结构。在思维导图中,这种结构最为常见,使用范围也最广,适合条理性较强、想象力较丰富的学生使用。这种思维导图呈现出不规则结构,形状如同蜘蛛网。学生在写作时应先明确中心,然后绘制分支,写上关键词,每想到一个新的方向,就可以基于对应的节点发散出新的分支。
(2)“流程图”结构。顾名思义,这种结构的思维导图有流程特征,一般来说,有着较强线性思维的学生比较适合运用这种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导图是基于中心主题向前推进,由此派生出更多的关键词,适合写成记叙文、说明文等题材的作文。例如,假如中心主题是“Earthquakes”,可以由此派生出“地震灾害”—“中国地震”—“汶川地震”。
(3)“T 型”结构。相较于其他结构的思维导图,这种结构的思维导图在发散思维方面存在局限性。一般来说,辩证思维较强的学生可以尝试运用这种类型的思维导图,首先以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为中心主题,然后通过“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讨论,正方为p,反方为q,从而构成辩证逻辑模式“qTp”。通常情况下,在写议论文时,学生可以使用这种结构的思维导图。
(二)借助思维导图明确写作方向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明确写作方向,从根本上说,就是在写作之前拟定好大纲,确定好从哪几个方面去写,这是非常重要的,能避免学生在写作时想到哪里写哪里,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头重脚轻或者层次不明,甚至越写越没有头绪。学生若是提前绘制好思维导图,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中心主题下绘制分支,确定好自己要写的内容和方向,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出自己的思维。
以作文题目“Friendship”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友谊发散思维,从这个节点引出多个方向,构建作文的大致框架。具体来说,学生可先在脑海中思考从哪些方面去叙述友谊,每想到一个方面就围绕“Friendship”绘制一个分支。一般来说,学生先要阐述什么是友谊,它有什么特点,然后结合自身的经验介绍友谊,最后进行总结,结合自己的友谊阐述感悟和心得体会。所以,学生可以由“Friendship”这个中心绘制三个分支,分支 1 为 characteristics of friendship(友誼的特征);分支 2 为 my friendship(我的友谊);分支3为 my view of friendship(我对友谊的看法)。这三个分支确定了题目为“Friendship”的作文的大致方向,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写作脉络,为学生接下来有序、有效写作打好了基础。
(三)运用思维导图完成基础词汇准备
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将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并唤醒学生沉寂的思维。在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将思维导图灵活地进行呈现,将词汇教学合理导入,使学生从学过的词汇知识成功地过渡到学习新型知识点,促进学习效果的循序渐进。
例如,在词汇教学中,由于本单元词汇表达的都是和“友谊”相关,教师在导入时需要在黑板上使用思维导图画出简单的脸谱,然后写出“friends”, 再写出“friendship”英语词汇,接着使用箭头连接起两个词汇,使学生回忆学习过和“友谊”“朋友”相关的单词,根据“交.朋友、叙述朋友、友谊观念”等类别进行梳理;学生就会想到Making friends" “Forever inseparable fri endship '“cleverly”“Friendly”“mutual help”“friends in need”Reallyafriend”等等。学生在对这些词汇进行回想时,教师也要试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补充,鼓励学生尽量对有关.英语词汇及短句等进行回忆。学生在课堂上见到教师绘制的图形,就会联想到教师想做什么,其注意力就会被快速吸引。紧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对自己脑海中已有的英语词汇进行回.忆,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出来,还能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得到完美的导入成效。
结论:
总之,在高中英语写作中运用思维导图,一方面可以节省写作时间,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教师要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创新教学方式,不断为学生引入适合他们的写作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君容.巧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校园英语,2018(38):128.
[2]洪梅兰,吴永强.谈如何基于思维导图理论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J].高考,2018(25):114+116.
[3]张玲.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整合实践研究[J].校园英语,2018(3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