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海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层推进,素质教育观念渐入人心。在对体罚“零容忍“的大背景下,教育惩戒因被认为是专制的、落后的和反人本主义的教育手段而遭到抵制和弱化。相反,赏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方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是单一的赏识教育无法应对复杂的教育情境和各异的受教育者。偏惩戒教育,过度使用赏识教育带来了诸多教育问题,如层出不穷的校园欺凌行为、异化的师生关系等。所以在此,基于身体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惩戒教育的价值所在,试图在理论层面厘清惩戒与体罚之区别,显示其正当性;在实践层面提出教育惩戒的策略与原则,增强其实效性。
一、教育惩戒有别体罚
教育惩戒与体罚有本质区别,从理论厘清二者的区别有助于凸显教育惩戒的正当性,消除人们对教育惩戒的误解。有学者在实践层面上从目的、程度、手段、效果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在此,从身体哲学的新视角来辨析二者的区别,为教育惩戒的正名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育惩戒、罚其当罚
有学者认为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应该让学生感到春风拂面,优秀的教师用欣赏与尊重教育学生,无能的教师用惩罚教育学生。大众媒体在对教师体罚相关事件的意义加工中实现了对惩戒教育和相关教师的污名建构。片面夸大惩戒教育的消极作用,将少数过度体罚的案例视为普遍情况。教师们闻“惩”色变,“如果老师惩戒学生要冒职业危险,那我犯不着。”
但是在教育中,惩戒不但是一种教师应有的权利,而且是一项义务。必须要惩戒的情境中,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戒。教育惩戒有其正当性和价值意蕴。
1.教育惩戒的正当性
从逻辑上来说,教育中应是学生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奖罚分明。人们长久以来都下意识地把惩罚和奖励对立起来,将奖励作为正面积极的教育手段,惩戒作为消极负面的教育手段。实际上奖励与惩罚是统一的,奖励与惩罚同属于强化,奖励属于正强化,旨在通过奖励提升学生做出良好行为的率。惩戒则属负强化,旨在通过惩罚降低学生做出不良行为的频率。这种教育方式都是科学的,惩戒当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使用,而不是偏废。从伦理上来说,马卡连柯提出了“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其认为要求是与教育并存的,教育学生就相当于去要求学生。在尽可能多要求学生的同时也给予相应的尊重,要求学生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的过程。按照马卡连柯的观点,教育即要求,要求即尊重,使用教育惩戒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教师的职责是教育学生,学生一旦出现了错误行为,教师出于對学生的尊重与关爱,而对错误加以纠正、制止。倘若认为惩戒学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而选择放弃惩戒,那么学生只能通过代价更为高昂的“自然惩罚”来得到教训。这无疑是一种不作为,放任学生的行为,这恰恰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因此,无论是从逻辑的角度还是伦理的角度来看,教育惩戒都是具有一定正当性,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其他教育方式拥有同等的地位。
2.教育惩戒的价值
在教育中,合理合法的教育惩戒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塑造他们的人格。教育惩戒有着重要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维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2)塑造学生人格,培养良好品质;(3)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三、教育惩戒、张弛有度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能够正确地运用教育惩戒。合理有效的教育惩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是机械地、错误地运用教育惩戒将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损失。教育惩戒价值的发挥应基于以下原则。
1.教育惩戒的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教育惩戒的方向性保证。身体哲学的奥秘在于“以身体验之”,教育惩戒给学生带去的是具有教育性的“惩戒体验”。学生的身体受到何种的体验,最终也将产生何种效果。以教育性为核心的“惩戒体验”使学生感到羞愧,而人因为有躲避羞愧的动机,所以才有发展道德品质的动力和完善道德品质的潜力。因此,合理运用教育惩戒,使学生获得羞愧的体验,有利于避免错误行为的再次发生。真正有效的教育惩戒在于使学生犯错受罚后产生羞愧感。同时,如果学生被打了而没有产生羞愧感,那么肉体所遭受的痛苦将会被很快遗忘。假如在实践中失去了对教育性原则的把握,就会走向“为罚而罚”的误区。只“惩”不“戒”,实质上是纵向了体罚。
2.教育惩戒的公正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关系到纪律的权威性,是惩戒有效性的保证。对规范的怀疑是致命的,学生一旦产生怀疑将在根本上动摇纪律的权威性,削弱教育惩戒的效果。在惩戒过程中,对所有犯了错的学生一视同仁,是否接受惩戒的标准在于是否违反制度,而不是学习成绩、平时表现等其他因素。假如失去了公正性原则,教育惩戒会出现“灰色地带”,从令行禁止变得可以商量。那么纪律就失去了权威性,教育惩戒沦为空话,无法发挥作用。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违纪行为不加纠正或故意宽恕会暗示其他学生纪律并非神圣不可触犯的,纪律的权威性无形中被削弱,学生将敢于挑战纪律,进而挑战老师。例如后进生和优等生同样犯一个错误时,教师对优等生网开一而,而对后进生严格处置,这样会导致纪律的威性在全体学生面前削弱,并且容易引发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的隔阂,还会使优等生产生成绩可以凌驾于纪律之上的错误认识。
3.教育惩戒的刚柔并济原则
惩戒教育虽然是一种刚性的教育方式,但它本质上还是以人为本的,是基于爱与尊重并具有柔性内涵的。身体哲学所强调的“体验”,不仅仅指惩戒过程中学生受到的“体验”,也应当包括在惩戒结束后学生受到的一系列情感“体验”。有些学生自尊心极强,受到惩戒后难免会产生愤怒与不满的消极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教帅应采取情感交流的方法,适时与学生谈心交流,以人文关怀疏导与安抚学生,让其理解惩戒的出发点,以保障教育惩戒效果的达成。
总之,惩戒教育作为一种温而厉的教育方式,不应在学校教育中被人为地偏废。既要看到惩戒教育的运用须把握一定的原则与尺度,也要看到惩戒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正确地看待惩戒,巧妙地运用惩戒的艺术,加强教育的体验性,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