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普惠的学习

2022-04-20 18:52余云德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普惠学习阅读

【摘 要】深圳市南华小学建构并实施儿童阅读课程,逐步推行整本书阅读,全面推进语文主题学习。从广度上,营造读书氛围;从力度上,布局三个阶段;从深度上,指向书面表达。变革了课堂,书香了校园,发展了师生,形成了特色。

【关键词】阅读 普惠 学习

一、一个故事

听完三年级课,一个女生突然跑来问我:“校长伯伯,请问什么是自尊心呀?”我脑海里立刻搜索着关于“自尊心”的定义,接着回答:“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一种心理状态。”“那什么是人格尊严呀?”她继续问。我竟一时语塞。这时,一旁的另一个女孩说话了:“我知道,我知道!我想,自尊心应该就是一颗包裹着难过的心吧!像浆果一样,一旦被刺破了,难过的感觉就流出来了,人就不开心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别人的自尊心。”

只见两个学生相视而笑,手牵手一蹦一跳地离我而去。看着她们迈着天真的步子跑远,回想起刚刚我和她们之间发生的这场思维风暴,以我的词穷而失败告终。我和孩子的差距究竟在哪?想象力和表达力。

事后,我了解了那个称我“人生导师”的、帮我解答“什么是自尊心”的8岁女孩,原来她酷爱阅读,而且阅读材料绝不单一,科学漫画、文学作品、儿童歌谣……她都涉猎,与之交谈间,其思维敏捷清晰、表达与想象充满张力。

我油然而生这样的感触——书,不是用来教的,而是用来读的。

那么,阅读在教育中的意义是什么?借用周国平的话说:“保护和培育读书的愉快是教育更重要的任务。”

二、三大策略

南华小学建校35年,现在共有师生2600余人,实施“隐形教育”“授学生以渔场”,建构“童心”阅读课程,推行“整本书阅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用整本书的完整情境,打亮每个学生的生命底色。

(一)广度上,营造读书氛围

一是布置校园环境。教室、教师的办公室,甚至洗手间的每一扇门,都是一本“书”,门上显赫地张贴着一本本書的封面和书的介绍。还因地制宜地建设了校园阅读长廊、校园读书吧、校园读书阁、班级主题阅读馆等,并为它们取名 “南栀园、华雅阁、晓然坊、学博斋、广益轩、文渊堂”。校园里,图书无处不在,学生唾手可得。校园里还设置了自助借书机,学生“刷脸”便可借书,兴趣盎然。师生见面问候语也改为了“您今天读书了吗”。

二是举办读书节。每年一届的读书节活动精彩纷呈,有设计新颖的“阅读书签”,有惟妙惟肖的“图文配画”,有气质优雅的“阅读明星”评选,有内涵丰富的“书香家庭”分享,有妙趣横生的好书拍卖,有生机勃勃的阅读达人巡讲,还有气贯长虹的“书中人物大巡游”……

三是建立读书机制。我们先后建立“好书漂流”“悦读打卡”“阅读存折”“阅读旅程”“期末检测”等制度,并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期末考试,作为学生成长考核评价内容。

四是开展课题研究。我们进行全校教师和家长参与的儿童阅读、亲子阅读等各级项目的实践与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科学阅读的行动,把整本书阅读纳入课堂教学,每周安排了两节阅读课。我们还研究推广阅读前的引导课、阅读中的推进课、阅读后的分享课,出版了《儿童阅读课程教学案例》,涵盖了55部经典作品,深受全国师生欢迎。

(二)力度上,布局三个阶段

如何让传统教育下的学生、家长和教师爱上阅读?南华小学从顶层设计入手,研究制订“南华小学儿童阅读推进方略”。方略明确布局了学校实施儿童阅读课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南华阅读1.0”——全班共读一本书。2013—2015年,南华小学用两年时间,根据学生不读书的现状,号召各班每个月同读一本书,在读书过程中兼顾课堂教学推荐、交流、分享,以敦促每个学生捧起书。第二个月,整班图书漂流到别的班,学生就可以读第二本书……这样,每个学生每月阅读1本书,每个学期就可以阅读4本书,每学年就可以阅读8本书,那么,小学期间,就能阅读48本书,至少解决了传统学习中学生不读书的问题。这个阶段,我们采取了教育的强制手段。

第二阶段:“南华阅读2.0”——人人推荐阅读书目。教育,不只是简单地强制,而是要让学生实现文化认同。如何让学生发自内心认同阅读的真实意义?南华小学清晰地认识到,传统的阅读,学生读什么书,都是成年人推荐的,学生们基本上处于被动阅读状态。况且,成年人推荐书目,往往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缺乏明确的学理依据。于是,学校在2016年,广泛开展“我爱读书”的自下而上阅读书目推荐活动。学生在各班每人推荐3本书,这个过程历经9个月。其间,学生会广泛涉猎、认真阅读,努力形成充分的推荐理由。待全班所有学生推荐完毕,各班投票产生最喜欢的20本书,参与全年级统筹产生年级排名前20的书。然后上网,全校师生家长全员参与网上投票。最后形成了“南华小学学生‘我爱读书’推荐书目”。学生推荐的书目也遵循了“童心”阅读课程的顶层设计:一年级图画书无字书阅读,二年级童话和神话以及民间故事阅读,三年级寓言和顽童系列小说阅读,四年级动物小说和人类历史阅读,五年级幻想探险小说和儿童哲学阅读,六年级毕业课程和艺术与美的阅读。书目推荐活动的每个环节,当然离不开自上而下的教师和专家的引领。学校还分别给各级入围书目的推荐者颁奖。整个活动历时一年,表面上是推荐书目比赛,实际上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认同感。

第三阶段:“南华阅读3.0”——构建分级阅读体系。指向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使阅读成为生活的习惯、成为生活的必需。2017年开始,我们进行了构建分级阅读体系的实践与研究。分级阅读体系包括三个部分:阅读书目、阅读教学、阅读评价。也就是解决“读什么、怎么读、读得怎样”的问题。首先,我们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分成16级,难度递增。每个层级的书目包括不同的体裁,如图书、故事书、科普书、历史书、散文等。分级主要依据课标和课本,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兼顾学生认知规律。其次,学校加大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力度,以引导学生科学地阅读不同书籍。最后,学生根据自己账号和密码,随时登录分级阅读系统,网上学习,网上测评自己目前所属级别,以便自主选择自己相对应层级的书籍来阅读,真正实现学生把阅读内化为个人的自由行为。

综合以上南华小学实施儿童阅读课程的三个阶段,如果说“南华阅读1.0”是为了强制学生变为自觉阅读,那么“南华阅读2.0”则是让学生们认同至自主阅读,而“南华阅读3.0”当然是培养学生内化为自由阅读境界。这三个阶段,正好印证了“强制—认同—内化”的教育规律,实现“自觉—自主—自由”的教育目的。

(三)深度上,指向书面表达

截至2018年,南华小学尽管大力实施了5年的儿童阅读课程,但教师们仍感到困惑:学生喜爱读书了,可是语文成绩提高幅度不大?家长也怀疑:孩子读了那么多的书,怎么还是不会写作?

经过大量的调查和文献研究,我们认为,儿童整本书阅读及其教学,不仅指向内容,更应指向形式,指向语言,指向表达。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里的语文实践指的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整本书阅读更多的是留意内容,关注情节,很少注意这个“秘密”——形式。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的教学“干预”——引导。教师如果不引导学生加以关注形式,学生就会缺失感受“言语表达形式”能力。因此,南华小学便有了这样一句口号“向作品学表达”。

2018年开始,南华小学整本书阅读的重心,从“写什么”转向“怎么写”,用“写”的活动来驱动“读”,让学生读一本书,不光知道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如何写的,发现写作表达的奥秘及规律。下面以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为例:

活动1:用简要的语言写出五个故事的梗概。

活动2:画出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图,把握情节结构。

活动3:发现细节中的“童心”,寻找能引起你共鸣的“儿童隐秘的世界”。

活动4:五个故事中选取的典型景物,对表现人物、表达思想有什么作用?

活动5:读《城南旧事》时是不是一直想往下读呢?这就是作品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埋伏笔。找找这样埋伏笔的地方,读一读。

活动6:创意写作。如重读《爸爸的花儿落了》,写写自己“迟到”的故事。看看用上埋伏笔的技巧是不是更好。

以上活动3、4、5解决的就是语言的感悟与积累、审美的评价与鉴赏问题。活动6就是进行实践,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这样,教学就能锦上添花了。

三、四点收获

一是课堂得到“变革”。8年来,南华小学“童心”阅读课程建构的行动研究,铺开了“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教研变“听课评课”为“观课议课”,变“培训讲座”为“研习一体”;形成了“夏木阴阳正可人”的新态势,课堂变“问答式教学”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分享”三环节;凝练了“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新成果,语文变“孤立琐碎”为“主题学习”。

二是校园溢满“书香”。校园从形式上的书香成为“人”的实质上书香,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书香校园”。

三是师生得到发展。从“整本书阅读”到“儿童阅读”,犹如一条河流在师生心田激起美丽的涟漪,校园生活因读书而充满乐趣。学校有1位教师被授予“广东省阅读推广人”称号、13位教师被授予“深圳市阅读推广人”称号。在近三年连续两届广泛开展的教师能力比赛中,南华小学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人数占全区的十分之一、深圳市的二十分之一。南华小学学生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自由自主地阅读。小学6年,学生平均每年课堂阅读大约100万字,课内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000万字。学生因阅读而自然生长、自觉发展、自由创造。刘嘉瑞、徐奕阳两名同学还获得“广东省阅读之星”称号。

四是学校形成特色。南华小学从“整本书阅读”到“儿童阅读”,引发了“阅读”成为学生深度学习的方式,进而内化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行为——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学习。为此,“阅读,是最普惠的学习”便也成了南华小学办学特色。如此办学特色更适合“人工智能”时期,更促进了“双减”落地。

余云德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南华小学高级教师,主张“隐形教育”。福田区首席教师,福田区优秀园丁,福田区十佳校长;深圳市人民政府督学,深圳电视台《读书坊》特约嘉宾,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广东省语文名师,广东省教师培训专家,广东省阅读推广人;中国基础教育讲师团成员,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核心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基于“习程”的语文主题学习》《儿童阅读教学策略》等研究成果辐射全国,受邀到全國各地讲学500余场。大湾区教材《中国语文》编委,著有《做隐形父母》和《做隐形教师》。

猜你喜欢
普惠学习阅读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