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晶莹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403)
“每一件艺术品,都必须表现某种东西。”①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艺术语言,联系自我的生活,用艺术作品诠释他们的感受。后印象主义画家——文森特,他的著作《向日葵》,让人感受到对生活的热忱,另一幅作品《吃土豆的人》,画面中透露着对人世间的悲悯。20世纪著名的行为艺术组合——阿布和乌雷,他们通过一场场行为艺术,将恋人在相遇、热恋、破裂时的不同阶段的相处状态发挥到淋漓尽致。而出生在60年代的向京,面对新的文化思潮,她突破了雕塑创作中原有的桎梏,尝试向观众传达一些关于这个时代的思考。艺术是充满人性的艺术,艺术也是动人的艺术。
向京,中国著名的女性雕塑家之一,凭借着女性主题的雕塑,在艺术界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1968年出生于北京。年幼时,因家庭受到“文革”的影响,父母都被下放干校,她回到了福建老家。由于父亲从事电影行业,向京从小就受到电影的深刻影响。后来在附中上学的经历,也是她艺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那个时候学校附近的北京人艺、美术馆等都是她经常去的地方。
她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又具有独立思想的女艺术家。在学生时代,她受到新文化思潮和西方艺术的影响较大,这对于她后来的艺术创作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90年,经历了数年的努力,向京如愿考取了心仪的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电影方面,向京有着一定的兴趣和经验,后来在《大众电影》担任了美术编辑。1999年,她来到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2007年开始,与丈夫广慈共同成立了X+Q工作室。2010年底,她和丈夫打造名为“稀奇”艺术的艺术衍生品牌,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她原有的生活状态。
凭借女性题材的人物雕塑,向京和她的作品进入了公众视野。她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身体这个媒介来反映当代社会暴露的问题,这其中涉及了身体和心理。无论是一开始的“处女”系列,“全裸”系列,还是后来的“动物”系列和“杂技”系列,即使是不同的塑造对象,都透露着她对这个世界的一些思考:对复杂人性中真实的歌颂,对畸形审美的讽刺,对不同生命群体的同情,对自然万物的敬畏……
图1 《白色处女》
图2 《初潮的处女》
在“处女”这个系列中,塑造的形象大多背离了传统意义上为之歌颂的女性特质。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是:惊恐的表情,扭曲的面庞,干瘪的身体,迷茫空洞的眼神......可在女性看来,这些却是无比真实的。随着少女的成长,他们经历初遇生理期的无措,面对身体变化的羞涩,因外表不完美遭受过非议......这系列雕塑作品打破了大众思维对女性身体的固有认知,以一种女性视角来阐述真实的人性。
这系列雕塑,裸露的身体脱离了欲望,抛开了性,他们看似并不完美,却暗含了作者关于身体的感受。在她看来,女性的身体就如同人的面孔,皮囊之下深藏着人间的悲欢,而身体的表达也是充满着情绪的。受到《百年孤独》中苔丝这个人物的影响,向京创作了《白色处女》。对于这件作品,她曾说:“我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我想要传达地和我获得力量的方式全在于对立面的存在。”②面对外部世界的猛烈入侵,内心却依旧坚守纯洁,这件作品便是纯洁、无杂质的代表之作。作品《初潮的处女》不同于这一系列其他作品,向京为这件雕塑添了衣服,尽管如此,少女眼中依旧透露着慌张与无措,似乎在未知处藏着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危险和恐惧的气息弥漫在她的周身。
经历数年的精心构思和打造,她成功推出了“全裸”系列的展出,也对女性主题的完结之作。在女性居于弱势的社会中,向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彰显女性的力量,打破了传统思维中固有的女性角色,这种强大的艺术张力诠释了女性在寻求自我的魅力。
在这个系列中,作品《孔雀》凭借着玻璃钢这种特殊的材料制作,逼真的模样让这件雕塑更具有灵动性。向京通过塑造幼童般纯真的双眸,为这件雕塑注入了真切的艺术语言。整件作品里好似住了个天真的灵魂,仿佛它真的是有生命的。“人是孤独的,但他是群居动物。③《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 这件作品,每一个人神态各异,但他们却又是任何人都会经历的模样。看似围坐在一起拉近了距离,可是内心却又是遥远的。每个人都身处困境,却又不肯为任何人提供帮助。这似乎在暗讽随着时代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科技的进步对于距离感的消除并不是绝对的,而旧时的围坐一起已经变成奢望。
图3 《孔雀》
2009年,随着全裸系列的结束,向京暂时告别女性主题为主的表现形式。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经历了数年的沉淀与思考,向京推出了自己全新的艺术表达——“动物”系列和“杂技”系列。这与之前的女性主题雕塑的研究对象大相径庭,向京抛弃了原来的艺术表达方式,转而用一种文学性的隐喻式的表达,这依靠了她深厚的文化内涵。“杂技”系列有一种扮演的意味,而“动物”系列有着被“围观”和“注视”的感觉。
这是艺术家向京新的创作主题,她想借动物和杂技这种特殊的方式,来提醒人们自身所处的环境。作品《凡人——无限柱》中,每个人物都将双腿举过头,面孔却依旧从容自在。这种对于身体的挑战性,似乎在隐喻着人这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承受这生命的重量,适应着时代的变化,挑战未知的可能,戴着不那么真实的面具,渐渐成为失真的自我。在动物系列中,《异境——唯岸是处》里塑造的亲密依靠的动物,憨态可掬,孩童般的纯真双眸,她把目光投射到人类和自然界,转而让我们反思这两者的关系。人类尽管拥有了先进的科技,但面对广阔无垠的宇宙,我们依旧是贫乏的,人类也是众多生命中的一种类别。
“生命是心,是心表见在物上的,是心物之争。”④物质的充盈让艺术工作者思考生命背后的价值。向京通过作品塑造,将内心中珍贵和真挚的部分呈现在众人眼前。凭借眼前这些系列雕塑作品,尽管这段过程是艰苦缓慢的,但她完整的诠释了生命地定义。让我们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也是对于生命思考的答卷。
图4 《一百个人演奏你?还是一个人?》
图5 《凡人——无限柱》
图6 《异境——唯岸是处》
艺术从来不是凭空想象的,一件艺术作品和创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联系。向京谈到《一百个演奏你?还是一个人?》,她回忆这样的想法还是来源于小时候。孩童时期,一起洗脚似乎是很寻常的事情。可是随着成长,一起洗脚似乎不再可能。当我们湮没在人海之中,被推着往前走。看似合群的奔赴下一处,却依旧是孤独的。人的身体就像面庞,也是带有情绪的,皮囊之下掩藏的是人间的悲欢。作品的诞生考验着创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度。向京钟爱拍照,这也为她的艺术创作注入新的创作元素。当她看到一群互不相识的女孩渐渐熟悉起来,在春光旖旎中,自在轻松地谈论日常时,她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她希望通过雕塑这种艺术创作,观众可以感受到这份情感表达。
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向京在孩童时期就接触了文学和电影。高中毕业,有着电影梦的向京曾跟随剧组拍戏。接触雕塑之后,她依旧保持着电影的热爱。那个时候,她开始担任《大众电影》杂志社的美术编辑。这段经历也为她的雕塑创作提供素材。她通过艺术的视角,表达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变化的感受,对人性特质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敬畏。这些感受都与她从小接触的电影、文学息息相关。如“杂技”系列作品中的《凡人》,人体的扭曲感,让我们又想到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在向京看来,艺术创作不是镜像,而是创新。她一直在挑战自己,从开始的女性主题雕塑,到后来的“动物”系列。变了的塑造对象,不变的是自己的艺术语言。当世界变得物质化,对艺术的信仰是向京创作的动力。随着科技的进步,3D打印技术,新型材料的应用已经变得愈发成熟。然而,这并不代表着手工制作的终结。借助科技的力量,创造更多的艺术形式是一种优势。但同时,经典的手艺也是不能割舍的。向京一直坚持传统的雕塑,坚持手工制作。商业化的发展并没有驱使她放弃亲身做雕塑。
艺术中需要非理性的部分,这个部分就关于人性。在她看来,艺术的表达不是冰冷的作品呈现。那些作品中包含的人性真实又动人。当一个艺术创作者站在全人类的视角回顾历史,思考当代,这样的作品是永不褪色的。
本文通过介绍向京的三个系列的雕塑作品,分析作品触碰的人性特征,结合艺术创作者关于艺术的思考。向京对于艺术始终保持着热忱,在她看来,身体是一个人的精神载体。人性的复杂性不仅可以通过表情来呈现,身体也同样可以。
注释
①《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604).
② http://www.cafa.com.cn/cn/opinions/interviews/details/543449
③《女性的自在——向京艺术档案》:牟瑜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118).
④《女性的自在——向京艺术档案》:牟瑜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