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对话触发深度学习

2022-04-19 14:20王晓伟
关键词:等量关系式圆柱

王晓伟

数学对话不是你来我往的争辩或固守前见的独白,而是双方互动式的交往对谈。通过数学对话,双方能够敞开自己的视域,获取观看问题的不同角度与对数学世界的共同解释。没有真正的数学对话,很难实现深度学习。如何建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对话场,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思考与实践。

一、每日一结,创设平等、开放的对话环境,让学生敢对话

对话不只是讲话和文字,对话的重要性在于其制造出的真实。师生间沟通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充满信任、尊重、平等、开放的“数学对话”环境,学生不敢表达,也就鲜有真实的对话发生。为此,笔者在班级实行每日一结,即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可以是自己的收获,可以是自己的疑问,也可以是自己的不满。开始时,多数学生还是拘谨的,笔者把慢慢积累下来的素材展示给他们,让他们放下包袱,开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之旅。

二、每错一思,把握典型、共性的错误资源,助学生会对话

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曾说:“把错误作为一种资源,从外在的表现入手,引导其暴露思维过程,分析其内在机制,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的确,学生需要坦然面對自己的错误,更需要表达出自己经历的思考过程,如此才能够与学生在分析、对话中共同找到错误的根源,理解问题的本质,进而有更深入的思考。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对于典型的、共性的错误进行每错一思,说出自己的不明白之处,其他学生给予补充、纠正,让学生学会对话。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课时,为更好地理解圆柱与圆锥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笔者引导学生尝试在圆柱里画一个最大的圆锥,此时,便出现了一种典型错误。一名学生如是说道:“我觉得上面是平的,高度都一样,所以圆锥的顶点只要是在圆柱的最上面就可以了。”对于他的发言,笔者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有的学生认为,圆柱的高度相同,是从底面的一点到上面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两个点是竖直对应的,而不是随意的两个点连接。有的学生补充道,圆柱体底部到顶部的高度是相同的,但这一高度应该是底面圆心到顶面圆心的高度。

教师合理地选择错误资源,学生大胆地进行自我剖析,令人惊叹的对话就会从自发走向自觉,学生的思维也会从单一走向多元。

三、每课一问,选择开放、挑战的问题引领,促学生深对话

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曾说:“好问题源自学习者的内在需求,模糊而开放,是对思维的挑战;好问题源自教师自身的真实困境,值得和学生共同思考和探讨;好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有效交流,在师生深度对话中建构意义,实现深度的数学学习。”然而,仅仅有了平等、开放的环境,还不足以让学生提出好问题。

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教材上明明说的是‘等量关系式’,而题目中又成了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这‘数量关系’‘等量关系式’‘等量关系’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吗?”说实话,笔者平时说这几个词时也比较随意,经常自由切换,并不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但笔者深知这是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对话。

首先,一名学生说道:“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应该是类似的。比如天平有平衡的时候,也有不平衡的时候,所以我猜测等量关系是指相等的关系,而数量关系既可能是相等的关系,也可能是不相等的关系。”接着,一名学生总结道:“其实要解决问题,应该先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等量关系,写出等量关系式,最后列出方程。等量关系可以用天平、图形、符号等多种方式来表征,而将这种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就是等量关系式。”

课下,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在《数学辞海》中看到,现在使用的等号是在数学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公元15世纪前的数学著作中没有明确的等号,等量关系大都用文字叙述。学生的发现与《数学辞海》描述不谋而合。

平等的对话环境、典型的错误资源、开放的问题引领,必然会让学生放下顾虑,敞开心扉,分享观点,思维碰撞,触发真正的数学对话,实现真正意义的深度学习。

(作者单位:德州市德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等量关系式圆柱
一道等量约束关系下的不等式证明探究之旅
圆柱的体积计算
例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
哈哈果熟了
速寻关系式巧解计算题
找准等量关系巧列方程解决问题
多角度寻找等量关系
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系式及其应用
明确关系式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