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精准育人”的东莞中职学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2022-04-19 21:35余起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9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余起凤

【摘要】精准对接重点规划产业,精准育人成为广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文章首先对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现状进行研究,掌握人才供需出现的问题。其次,东莞市中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校企合作特色办学理念针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专业 “双精准”建设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校企精准育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省教育厅提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双精准”)的工作部署,搭建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平台,探索校企精准对接和精准育人模式,学校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作企业,企业也一样选择合作学校,通过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精准施策,使得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够适销对路。“双精准”聚焦职业教育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两大属性,其目标是通过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改善校企互不理解、语言不通、各自为政的局面。

一、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现状

2020年,东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861亿元人民币,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380.6亿元人民币。全市进出口总额稳居全国第5。近几年来,东莞创新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跨境电商把东莞产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人才短缺问题也日益突出。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跨境电商企业迫切需要懂外贸、通语言、熟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和管理模式,了解国外市场、能迅速上岗上手,并且在线和国外客户进行业务沟通、处理并跟踪订单,以及协商处理纠纷,达成销售等实际操作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等。用人单位认为中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学历偏低,英语能力不足;知识偏理论,实际动手能力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知识陈旧,视野不够宽等。由此可见中职院校跨境人才需求转变成为有效精准供给不足。因此基于“双精准”育人背景下,中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顺应跨境电商迅猛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模式,关注中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场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着眼于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的途径,以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东莞中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滞后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目前,东莞市能独立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中职院校为数不多,大多数中职院校主要在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专业中设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方向。 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商方向)的课程主要侧重于“国际贸易理论”“商务英语”“外贸写作”“商检与报关”等,跨境电商平台线上操作技能的课程相对比较少。而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的课程主要侧重于“计算机网络原理”“新媒体网络营销”和“网店装修与设计”等,有关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知识及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相对偏少,导致跨境电商专业毕业生知识理论和实际操作结构比较单一。此外,跨境电子商务跨境服务平台操作复杂,而且不断创新、升级,学校未能及时更新教材和实训教学软件,也无法实现与企业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资金短缺,实训基地和实训平台无法满足

实训教学需要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人才培养的实际应用性和技能性,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及实时有效实施对中职人才培养的质量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通常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比重应不少于70%,但在实际课程设置上,仍然过分注重理论课和文化课,实践课时安排明显不足。此外,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很多中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由于缺乏建设资金投入到必备的实训设备及平台,缺乏贴近真实岗位的实訓软件,以及年龄和资金的限制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际运用中对真实市场的账号进行申请,在店铺运营、网络营销活动的参与、网店推广及物流线下操作等核心知识点的实践应用训练。

(三)缺乏跨境电子商务双师型教师

目前,中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师结构单一。首先,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各自掌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物流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知识结构更新慢,无法适应跨境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趋势,缺乏系统、完整性的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体系。其次,在校教师往往由于一毕业就只从事教育领域,缺乏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实际工作经历,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技能不够娴熟,不具备承担应用型和实践性很强的跨境电子商务核心课程的双师素质,其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缺乏实训教学能力。虽然,每年教育局都会组织相应的跨境电商讲师培训,但是每次为期7天的压缩性短期培训,根本无法让教师在培训结束后,立刻能上岗实操并且指导学生,培训检验效果可想而知。

三 、基于“双精准育人”的中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为了实现中职教育基于“双精准”的人才模式创新,有效改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供给矛盾,中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要以“合作、对接、共赢”为主线,从广度向深度转换,从大而浅向小而深转换,结合当地区域发展和跨境电商行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共同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改革途径,通过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精准施策,着眼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结构,突出教学的实践性,使人才培养无缝衔接市场需求,培养出能胜任岗位要求、满足企业成长需要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够适销对路。从而实现中职院校和企业的双赢,以及跨境电商人才的供需平衡。

(一)校企合作,共同研发和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岗位精准对接

针对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转型快、更新快等特点,中职院校应顺应行业变化,不断改革创新,实行同步转型。首先,中职院校应该加强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跨境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着力推动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店铺运营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对接。其次中职学校可与高职院校对接,实现跨境电商专业“3+2”模式,从岗位培养预期符合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标准的中高毕业生,充分达到企业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再者,中职院校可以采取定期与跨境电商企业及行业协会专家座谈的方式进行前期调研,探讨编写跨境电商专业的教材,秉承专业课程和岗位工作要求精准对接,突出实践性、应用性的原则,整合重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商务英语等多专业资源,完善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此外,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该根据该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度增加跨境电商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谈判口语以及物流实操等课程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学生跨境实用的应用技能。

(二)建立优质高效的教学团队,全面一流的实训平台,满足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发展的需求

职校首先打造“三双”教师培养模式,即 :双元(专任骨干教师+兼职教师)、双优(教学名师+行业优秀)、双创(SIYB创新创业讲师 、亚马逊网店运营导师、速卖通大学认证创业导师)。定期派遣骨干教师参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并更新知识结构。其次,与合作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每3个月派遣专业青年教师到公司进行岗位锻炼,真正参与跨境电商的正常运营工作,以熟悉跨境电子商务的平台运作,提高整体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同时,通过考证和竞赛建立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载体,通过实训平台,学生可以熟练掌握速卖通店铺注册操作、跨境选品和产品发布、产品管理、消息中心、营销活动、数据纵横、跨境物流模板设置与海外仓操作等基本业务操作技能。最后构建“校行区企”跨境电商协同创新中心(专业 + 行业协会 + 跨境电商园区 + 会员企业),形成合订培养方案、合组优秀团队、合建教学资源及实践课程、共同推就业创业、合作社会服务的育人模式。此外,学校应优化整合现有专业,打造骨干特色专业,量身制定紧缺专业,将项目经费与各镇跨境出口创业创新园、跨境电商企业平台搭建1000平方米的跨境电商创业孵化中心。

(三)人才培养精准与需求对接

学校根据行业需求与中职学校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特点,兼顾企业需求与育人需求,实现大类招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发展方向与兴趣所在,5%的学生可以跨大类转专业,在选专业时,学生和专业实行双向选择,通过一定时间的测试评估学生是否适合专业学习,如以订单班为主,对有兴趣并通过测试的专业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阶段性完善考核、监督和评价环节,分派指导老师,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为不同的学生打造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尊重学生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创新创业充分发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力求赛创一体化。在實习期间做好岗位跟踪和就业指导,效验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果。

2020年受疫情影响之下居家隔离措施加速了海外用户消费需求由线下向线上转移,同时可以预见未来全球防控工作和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将长期持续,深刻改变用户消费习惯。未来跨境电商市场值得期待,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同时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达到峰值,因此作为输送专业人才的中职院校,更应该响应“双精准育人”的教学模式的号召,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实现精准育人的目标,挖掘学生的兴趣,培养专业人才,做到社会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参考文献】

[1]艾媒咨询. 2020年 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趋势研究报告[R/OL].(2020-08-27).https://www.iimedia.cn/c400/73899.html

[2]孙爱民.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

[3]马素华.中职学校建设跨境电商专业的思路与对策————基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跨境电商专业发展经验的总结[J].

[4]雨良科技. 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R/OL]. (2017-08-24)[2018-12-10]. https://www. sohu. com/a/166976324_379174.

(特约编辑:罗良英)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福建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