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梅
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小学坚持开展“六年影响一生”的教育,为毕业班打造不一样的毕业课程,助力毕业班学生展翅高飞。毕业课程不但面向全体毕业生,更关注个体尤其是潜能生的成长。因此,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白鸽成长营”,致力于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传授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一、传承中求变:毕业课程的思考
为了培养和提升毕业班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开设了丰富的毕业课程。关于学科的综合设计有护蛋行动、典礼节目、班级图标、电子相册、篮球赛等;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毕业生动员大会、青春期教育、毕业典礼、考前动员会等;关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六年级学科教师会、质量分析会、专题研讨会等;关于学校的多元评价有“白鸽”晋级评选、“十佳少年”单项奖、全优学生评选、行政蹲班指导等;关于家校的携手共进有毕业生家长会、小升初政策解读培训、小升初志愿填报等。
除了开设面向全体毕业班学生的综合课程之外,我们还点面结合,对毕业年级的潜能生进行帮扶。之所以要在毕业年级进行潜能生集中帮扶培训,这是基于“立德树人、全面育人、高质量育人”的教育理念。虽然潜能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但我们要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帮扶潜能生方面,每个班级的教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学校层面更希望开展一些体系化的工作,从思想上引领他们,从学习上指导他们,从评价上鼓励他们。
二、发展中求新:“白鸽成长营”的践行
通过不断地思考与探索,学校初步诞生帮扶潜能生计划,即成立六年级“白鸽成长营”,参加成长营的群体为六年级每个班级的3名潜能生。
1.研究定位,用心准备
开学初,我们开始对成长营进行构思,撰写成长营计划书,定位目标,安排活动,做好开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制订计划书,我们的愿景是让潜能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教师层面的目标是点燃、激励、帮助,关注身心发展、激发内在潜力、促进生命成长;关注学习态度、培养学习习惯、促进学业成长。学生层面的目标是自信、乐学、成长,每天进步一点点,争做优秀毕业生。
准备工作从问卷调查了解潜能生开始,开展成长营进行培训,多元评价来促进,家校共同携手来助力。
2.问卷调查,深入分析
针对这些潜能生,我们希望通过更多了解,分析个体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扶。首先,我们从班主任教师处了解学生的优点、存在的不足、家庭教育情况等,从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性问题: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欠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偏低,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其次,我们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家庭情况、存在的困惑和需求。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活动,也可以更好地跟学生家长进行反馈和交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
3.安排活动,丰富开展
我们约定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在阅览室开展活动,专属的时间和地点会让学生更有归属感,从而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促使效果的达成。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团队凝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前三次培训主要开展团队凝聚活动,让学生彼此了解、彼此接受。在开营仪式上,我们给每位学生一个约定、一个惊喜、一个祝愿,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舞,激发了他们对培训活动的兴趣。
4.多元评价,助力成长
成长营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激励潜能生,让他们得到肯定和认可,激发他们的向学之心。因此,在设置评价机制时,我们进行了全方位思考,评价既包含每次活动评价,也包含动态评价,通过活动表现、课堂表现、学科表现、思想道德、个性特长以及其他发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此外,我们还设计了“白鸽成长营”护照本,让学生随身携带,时刻提醒他们相信自己,勇于挑战自我。
评价采用的是虚拟币积分的方式,学生凭积分兑奖,并根据积分按周、月、学期进行评优。通过评比,每周给家长发“报喜单”,每月评“优秀营员”进行抽奖奖励,期末评“白鸽营成长之星”进行校级颁奖。
5.家校携手,更具力量
只有家庭和学校协同管理,学生的成长才更有力量。我们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和与班主任、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家长不支持是最大的问题:一种是疏于管理,一种是不会管理,还有一种是家庭矛盾突出。家长的意识淡薄、方法缺失及家庭氛围的影响等,造成了潜能生成长中的一些问题。
以前,我們集中召开过潜能生家长会,但由于学校与潜能生及其家长没有建立了解,学校的工作未能深入他们的内心。如今,我们采用成长营的方式了解和鼓励潜能生,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反馈、分析,跟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同时,我们也会邀请已毕业潜能生的家长来传授经验,从认知和方法上触动学生家长,唤起他们的自觉,从而逐步实现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实践中求思:帮扶潜能生工作任重道远
“白鸽成长营”虽然开启不久,但是一次次活动后,我们越来越有信心能将其不断壮大,也始终坚持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理念、激励和发展每一位学生的初心。同时,我们还在过程中不断反思,在工作中逐步深入。
1.建立成长档案
每个班级应该建立潜能生成长档案,通过家访、面对面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班上潜能生的情况,深入分析阻碍他们进步的原因。同时,教研组应该积极进行潜能生教育问题的研讨,制订切实可行的补差措施和奖励措施。
2.切实关注潜能生
课堂是教育的最好阵地,教师要把握好契机,切实地关注潜能生。首先要找到给予潜能生关爱的方式与途径,这种关爱不仅仅来自教师,还应该来自集体。潜能生本来就处于弱势,更应该得到班集体的关爱,而不是忽视或排斥。其次要相信每一个潜能生都有向上的愿望,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发现并引导潜能生发现自己身上“美好的萌芽”,让美好成为其信心的来源和进步的动力。
3.家校形成合力
开展家校共同体活动,促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针对潜能生家长,可以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形式,也可以设计家长问卷,了解家长的教育困惑。此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论坛、家长讲堂等活动,给家长提供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学习和掌握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共同体活动,家校真正形成合力,助力潜能生的成长。
学校将不断总结反思,开拓创新,积极完善毕业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