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靖璇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易经》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太极也以圆为形。因此得,“天道”即是“圆道”。 “圆”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也能将其称之为东方元素,渗透于中国文艺创作历程中。
当代理论研究中,有黄金鹏的《圆: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范畴》从理论上探讨圆。熊彦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以“圆”为美文艺理念探析》主要聚焦于创作主体心理、创作客体形貌以及艺术接受之圆形的研究。王姣姣的《知其“圆”,知其所以“圆”——中国古典舞“圆”审美特征的文化追溯》,从戏曲、武术中的“圆”追溯到中国古典舞的圆审美。赵晓晶的《“圆”——中国古典舞的艺术之源》和赵冰的《立“象”尽“意”“圆”融会“通”——浅谈中国古典舞意象之“圆美”思想》都是从中国古典舞角度出发探讨圆审美。匡丽枝《圆美:中国古代音乐的最高追求》则提出“圆美”是贯穿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的美学思想。由研究现状得知,“圆”在各类文艺创作中占据不容忽视的文化地位,“圆”之动律也蕴含在现当代舞蹈创作之中,其中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审美贯穿其“圆”,而中国现代舞的创作,潜移默化中也包含着圆动律。
首先提及“圆”之形态特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定义圆,是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circle),点的集合组成了连接的弧线,弧线意味着没有直线,没有棱角,呈现缓和改变方向的形成过程。圆的形态之饱满蕴含着事物的连贯有序,兼容内包,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镕裁》提到:“首尾圆合,表里一体”。而本文提及的在舞蹈动作编创中的圆,不仅出现在某一平面,还会出现于三维立体空间中,在静态姿态中处于“圆”形 ,例如从头顶连接到尾椎的整个上身躯干在矢状面呈弯曲状静止,则形成型圆。静态圆的形态给人以稳定完满、自然之美感,尽显浑然天成。
舞蹈编创中“圆”的运动规律与其形态特征是紧密联系的,可以将他们归结为因果关系,只有从“点”起,将一点在三维立体空间中做较为缓和且不断改变方向的运动,最后回到原点,周而复始,才能形成上述圆形态,这个过程就是划“圆”,例如以脖颈为中心轴,将头部利用重力自然垂落,再将头部做360 度转动,取头顶一点在这个过程中经过的路径称之为“圆”路径。事物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形态动势,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用圆来形容事物在流动状态中有生气的美。圆形是平滑顺畅的,它产生的动势则是多变的、运动的,也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动势”;相比较之下三角形由线与棱角组成,形成最稳固的结构,给人以稳定不动之感。所以圆也更能体现人们观念中的圆流转动之美。如书法之“圆”势,执笔者起笔运笔之间,一张一弛,笔触挥力拧转,回旋有力,笔下呈现婉转连绵的线条,自由浪漫,有恣意汪洋之态,行云流水的墨色缓缓铺开,尽显“圆”势之随心所欲,绵延不绝;再以中国古典舞为例,中国古典舞的运动规律沿袭了中国武术、中国戏曲等传统运动中以腰为轴的圆动,腰为四肢末梢连接的中心,是身体发力的原点,控制着重心转移与平衡稳定,其运动轨迹可归纳为“三圆”:平圆、立圆、八字圆。例如云间转腰的以腰为轴平圆带动脊柱,传达到手;大开大合云手中呈现腰带身大圆套小圆;青龙探爪中的从平圆转换到立圆再变化到八字圆。着一些都是充分体现腰带身圆动的运动规律,反应的是中国古典舞特定的审美与风格。
“圆”本身具有的“圆满”、“团圆”等涵义,在中国文化的“圆”的审美特质,“圆”具有一气贯穿、畅通无阻的完整性,其内涵自有均衡、中和、稳定之感,也有美好的涵义。“在佛教义理 中,圆是最美好圣洁的意象,也指修炼达到最高境界,所以佛教徒对圆推崇备至,举凡一切最尊敬之人,最美好之事皆冠之以圆。”①在儒家文化观念中,大多以“中和”为核心,其“中和”也属“圆”态,表现于情感、道德及艺术表现上。“道教自由圆融精神不仅表现为力求掌握自然 规律而改造自然、战天斗地的自由;力求社会关 系宽松活泼,个体在其中和畅自如、逍遥舒适的 自由;还表现为个体身心的自由,即个体所具有的无穷之生命潜力。”②《周易》中的太极八卦图的就象征着宇宙万物循环往复的圆规律,舞动中的八字圆则与其交相呼应。
《舞蹈生态学》中的“形态分析法”是研究舞蹈的方法之一,多用于民族民间舞蹈研究。“舞蹈形态分析,以研究人的形体运动规律为基点,主要是为了从外部形态上对各种舞蹈的样式加以认同与别异。”③因此笔者尝试用形态分析法对现代舞的样式进行分析,探讨现代舞基本形态要素及之间关联。
资华筠先生在《舞蹈生态学导论》中提到:“舞动是舞蹈形态的基础单位,每一个舞动中,身体各部位具有共时性的起点位和终点位。舞动由节奏型、呼吸型、步伐、显要动作部位及其动作流程、道具等因子构成。”④舞畴就不再只是描述动作外部形态,而是带有舞蹈表情达意功能。陶身体剧场作为中国现代舞发展历程中典型代表,其中“圆”运动体系是陶身体剧场艺术总监陶冶和段妮受东方思想影响,结合个人舞蹈实践开发的一种身体运动理念。笔者以陶身体剧场作品《4》《8》为例,通过分解表直观地分析其舞蹈动作。
陶身体剧场的数位系列作品中的《4》和《8》,是具有舞团审美代表性的两部作品,从各自的典型舞畴因子观测表中,外观形式差别显著的两部作品也有相关之处,例如两部舞目中的显要部位及其运动流程都是以躯干做圆状旋动型。以此表象可探寻其环境因子。“中国现代舞在文化语境和艺术理念方面所呈现的不同于西方特性,也深刻影响了陶身体剧场的中国当代艺术特质。中国现代舞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⑤“圆”运动体系是陶身体剧场艺术总监陶冶和段妮受东方思想影响,结合个人舞蹈实践开发的一种身体运动理念。他们认为身体就是一个圆,一个动作的发生,也就是将身体放出去之后,一定会回到原点,包满一个圆,这个圆形成的律动是有理性的线索,头顶、肩膀、手肘、胸椎、跨部、膝盖或者脚趾,身体的每一寸都可以生笔画圆,像波浪一样,带动、传动、随动,连绵不断,形成了身体的循环。于古人言,世间万物的运行,达到极致皆为圆,内在思维也是。陶冶将身心与万物谈为一体,强调舞蹈不再是瞬间的造型艺术,而更注重过程的连贯与持续性,通过建立身体内外的几何图式,体验身体每一处轴心的转动来创造圆规运动,将自身凝练成宇宙中的一个点,以包容的能量 在生命的镜像中循环探究。中国文化之“圆”为陶身体剧场提供核心身体驱动力,而中国太极运动规律中的以丹田发力,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万物的自观与外视的连接,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反观自省、气运内敛的身体观。
表1
表2
表3
中国现代舞是基于西方现代舞反叛革新、自由独立的艺术理念,结合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产物,是当代的创造。论新之创造结合文化之传承,中国古典舞也是其中之一,以下将中国古典舞中云间转腰与陶身体剧场《7》中舞句典型舞畴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中国古典舞与中国现代舞代表作中的典型舞畴进行对比,显然看出东方气韵下的运动核心是统一的——以丹田发力,从两者的显要部位基本一致可以看出,并从其划圆流动体现“圆”审美标志,且贯穿两者的整个舞蹈范式,使之成为主要运动指向。其区别则在于中国古典舞云间转腰腰部运动是以平面方向上的转动,带动的次显要部位则是上肢,延续圆动,以腰带臂,下肢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坐姿、站立、圆场或摆扣步等,由此可得该运动以腰为核心发力,运动轨迹无更多发展空间,有动作标准作为约束,而下肢动作不完全受腰部运动影响,摆扣步、圆场等步伐为主动圆运动;陶身体剧场作品《7》中,固定住双手在胯前,脊柱在空间中不同方向、路径做圆运动,不局限于某一平面或某种固定运动轨迹,带动次显要部位头颈划圆,步伐为零步伐,双脚略大于肩宽站立不动,由此看出该作品中主要运动以要带动,多空间划圆则圆路径多样多变,发挥空间大,其运动规律为无规律,并且严格按照身体连动运动,其力量一定以发力原点出发,连绵不断传导至身体各处,遵循身体构造连接逻辑,没有跳跃式改变发力部位,器发力原点偶尔会从腰部转变为头部,但传导式运动规律不变。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舞“圆”动律呈源源不断,行云流水之势,往复循环、首尾相接之态,圆满周至、包揽天地之感,是当代人对宇宙广袤无垠的向往,更是东方传统文化形态意识引领,显现于外在,且大于外在。现代舞是西方革新的舞种,漂洋来到中国,生根发芽,为了适应这片历史文化渊源长流的土地,符合时代新发展的同时,也要传承中国特有传统历史文化。守正才能创新,东方人体哲学,找到本身在当今历史前提下的语境、话语权,厚积薄发的传统力量,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中国现代舞发展的必经之路。
注释:
①黄金鹏.圆: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范畴[J].天府新论,1994(5).
②李玉用.道教圆融观的文化内涵[J].中国宗教,2008(2).
③④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⑤张延杰.陶身体剧场的当代舞蹈艺术特质和文化内涵[J].中国文艺评论,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