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驱动实现单篇走向群文

2022-04-18 17:02张增光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群文阅读

张增光

关键词单篇 群文阅读 任务驱动

统编教材助学体系中提升了群文阅读的分量,在“预习、积累拓展、阅读提示”中以各种形式安排了群文阅读内容。下面是群文阅读在每册教材中的粗略统计。

同时,笔者也总结了部编教材单篇与群文阅读几类典型:

虽然当前鉴于教学时间与学业负担,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

在不影响单篇教学的背景下,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群文阅读,充分发挥课堂精读教学的价值与功能。“利用阅读范本发挥引领作用,由教材选文引发群文阅读,由课内引读至课外自读。课内生兴趣、得方法,课外养习惯、育语感的阅读策略。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又能发展学生阅读技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黄麟生教授在论及语文教学艺术时曾这样写道:“阅读教学的艺术,从根本上来理解,实际上就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艺术。”温儒敏教授也说:“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最管用最有效的是读书,是培养读书兴趣,这是关键,是‘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可能一举两得,既能让学生考得好,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笔者以为,要真正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由单篇至群文阅读,除了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养成,以必要的阅读任务驱动是实现保证。“阅读任务驱动”就是以任务为驱动,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在独立探索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本文所称“任务驱动”是指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或感悟的问题,以问题任务促使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探究的一种阅读方式。笔者就以统编教材为例,例举几种任务驱动阅读方式。

一、评价型阅读任务

评价型阅读任务就是教师设定评价型问题,如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架构等进行评价,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群文阅读。

教学《周亚夫军细柳》不能绕开对《史记》的阅读。由于《史记》距离学生年代久远,且语言艰涩难瞳,学生阅读有较大的难度,也很难提升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周亚夫军细柳》单篇教学时巧妙融入《史记》,并设计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如,“文帝在霸上劳军,感受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凛然不可侵犯的真将军形象,心中充满了对周亚夫的赞美与敬佩。从文帝的表现,我们也看到了一位识大体、贤明的皇帝。按照常理,周亚夫有了这样的铺垫,遇上这样贤明的君主,其将来必定要飞黄腾达。那么,周亚夫以后的人生之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你想知道,请到《史记》里寻找答案,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阅读《史记》中《绛侯周勃世家》,了解周亚夫的故事、性格、人生结局,并写一篇对周亚夫进行全面而客观评价的文章。

二、探究型阅读任务

这里的探究型阅读任务是指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教师给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来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激起探究的欲望。

初中阶段教材中选择鲁迅小说《呐喊》的有三篇文章,《社戏》《故乡》《孔乙己》,特别是通过《孔乙己》的学习,让学生首次接触了“看客”形象。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继续阅读《呐喊》关注“看客”的形象,理解鲁迅先生是如何通过对“看客”的描写,暴露国民的劣根性以及他决心用文字改造国民思想、重振国民精神、改造旧社会、追求新生活的意志和伟大精神。

如,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学医时,影片里中国“看客”的愚昧麻木强烈刺激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也促使他决定弃医从文。鲁迅先生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可见,那个时代的“看客”在鲁迅先生心中的痛。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示众》等文章,思考这几篇文章中的“看客”各自有着怎样的表现?鲁迅先生为何要改变他们的精神?结合现代社会谈谈你对“看客”的理解。

三、鉴赏型阅读任务

鉴赏型阅读任务指以教师设计鉴别、欣赏型问题激发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鉴赏能力。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文质兼美、感情细腻,平淡质朴、自然随性,其如话家常般的语言富有张力,并充满耐人寻味的魅力。其字里行间更洋溢着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蕴含着对自然生活的情趣。汪老曾经说过“记人事,写风景,说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事物”,平凡而有味道的生活常态成为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其文字无不行云流水般自由流动,平淡中富有韵味和审美情趣,这样的思想贯穿于他的创作之中,其著作《草木春秋》即是他散文艺术和审美情趣的体现。

为了细致体会汪曾祺先生的语言风格,品味其笔下草木。教师以《昆明的雨》的学习为契机,设计鉴赏型阅读问题引领学生走进《草木春秋》。如,“四方草木春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感受了昆明的雨,我们发现,原来雨也是有生命的,思乡、怀人、品味美好岁月。而汪曾祺先生的《草木春秋》除了可以思乡、怀人,更是一盘舌尖上的美食。记花、忆旧、怀人、记游、美食、创作等等。语言恬淡润泽,如话家常,不刻意,不雕饰,从日常的细微处着笔,看似漫不经心,随意闲话,但浑然天成,充满幽默智慧的情趣、旷达悠远的意境,令人如饮好酒,品赏再三,流连往复,不忍释卷。请同学们课外阅读《草木春秋》,体会汪曾祺老先生笔下的一草一木,进一步体会汪曾祺作品的选材及运笔风格。请从修辞、用词、描写角度等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四、写作型阅读任务

写作型任务即通过单篇文本的学习,继续阅读与此相关的群文,并运用所读的收获进行创作。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尤其是对那些科举出身的上层人物的冷峻嘲弄,更是切中要害,暴露出他们的种种劣迹,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影响到整个晚清。《范进中举》则是这种艺术的代表。如果要更深刻体会《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及效果,还要继续阅读这部书的其他章节。

如,“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的前倨后恭,众乡邻的冷漠热心,张乡绅此前的不屑一顾至中举后的竭力讨好,让我们看到了各色人的本性。他们的言行举止可笑、可气、可叹、可怜。我们在笑声中了体味到了人情冷暖,感受到了世态炎凉,认识了科舉制度可憎、社会的悲哀。本书不仅通过了大量的对比,把众多的儒林、仕人本性暴露出来,还有‘写实、自然流露、夸张等高妙的讽刺手法。《儒林外史》中像范进一样的人比比皆是。课后请阅读《儒林外史》中描写严贡生牛布衣、匡超人、周进等人的相关章节,了解这些人的故事,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暴露他们的品性和丑恶嘴脸,以“变与不变”为题写—篇短文。”

任务驱动只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欲望,促使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而后续还要以不同的方式检查、反馈。如,开展群文阅读体验汇报、阅读收获沙龙、阅读之星评比、群文阅读小论文评比等。让学生在兴趣激发中、问题驱动中实现单篇走向群文,由课内延伸课外,促进学生真正有趣、有量、有质的阅读。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