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玲,徐燕荣
脑梗死是因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脑内组织缺血、缺氧,并形成局限性脑组织缺血坏死或软化等症状,是突发性脑部疾病的一种[1]。临床经验表明,该疾病常于平静状态或睡眠中突然发作,且在发病后,对病人神经及代谢功能均可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该疾病还可导致病人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等情况,导致病人进食能力受到影响,因此多数病人在治疗期间出现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2]。杨俊霞[3]指出,目前对脑梗死病人实施的常规护理主要以配合抗凝治疗、营养神经等措施为主,缺乏系统规范的营养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焦美芝等[4]指出,由于该类病人常伴有负氮平衡、免疫功能障碍等情况,开展肠外营养支持极易导致其出现菌群移位及消化功能障碍等情况,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应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措施。为探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对脑梗死病人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我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13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我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13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59例;年龄52~71(61.05±4.41)岁;病程3~27(15.49±3.20)h;梗死部位脑叶处87例,基底节处43例。将13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人症状及检查结果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5]中关于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病人病程<72 h;③病人伴有吞咽障碍,且洼田饮水试验≥3级;④病人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入组。排除标准:①病人伴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②病人在发病前即伴有营养不良;③病人伴有内分泌功能异常或代谢性疾病;④病人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①生命体征监护:对病人吞咽功能、沟通能力、神经功能及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护,并评估病人营养状态。②遵医嘱给药:遵医嘱对病人进行降颅内压、抗凝干预,并给予病人营养神经类药物。③健康宣教:对意识清晰的病人进行指导,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治疗方法、常见并发症类型、护理措施及意义。④饮食及营养干预:对能进食的病人指导其食用流质食物,在进食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呛咳等不良情况。对无法进食的病人,采用肠外营养干预措施,即静脉输注营养物质,在给药期间也能密切观察病人血糖及电解质情况。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1 组建优化护理干预小组 ①由科室护士长任组长,负责制订干预计划、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监督护理工作的落实,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②由营养师及神经内科医生任指导员,负责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并参与病人的抢救工作,同时营养师负责评估病人营养状态及采取营养干预措施等工作;③责任护士由科室内3名取得护师以上资格的护士负责对病人采取具体干预措施。
1.3.2 干预措施 ①评估:由营养师对病人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同时由责任护士及医生评估病人神经功能及血糖等情况,为制订有效的营养支持措施奠定基础。②制订营养干预计划:根据病人营养状态及血糖指标选择营养液,对血糖指标正常的病人,采用瑞素营养素合剂,对伴有血糖异常的病人采用瑞代营养素合剂。③营养支持准备工作:对营养支持用品及用具进行消毒,并在病人入院后对其采取胃管负压吸引措施,并在其入院48 h后对病人胃液容量进行监测,如胃液容量<150 mL,则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支持采用输注泵,通过鼻胃管对病人进行营养支持;将首日营养液剂量控制在500 mL,之后每日增加500 mL,至全量为止,支持剂量为每次50~100 mL,3 h 1次;将初始速度控制在20 mL/h,如病人未出现严重反流、腹泻或腹痛等不良反应,则可适当提高肠内营养支持速度;使用升温器对营养液进行适当加热,使其温度达到35~37 ℃,以提高病人耐受程度;营养支持期间对病人胃内容物进行回抽,回抽频率为每隔4 h 1次,并对回抽液性质及回抽量进行记录,回抽后使用温开水冲管,以避免导管堵塞等情况的发生。④强化巡查:在营养支持期间加强对病人进行巡查,重点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同时对病人血糖进行监测,监测频率为2 h 1次,待病人血糖指标平稳后可将监测频率降低至6 h 1次,以保证病人血糖波动范围为5~12 mmol/L。⑤强化健康宣教:告知病人及其家属肠内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必要性及安全性,重点告知病人家属营养支持期间病人易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表现及干预措施,指导病人家属定时调整病人体位,并适当抬高床头,以避免反流等情况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后相应指标
1.4.1 免疫功能 比较两组病人免疫功能,即对其CD3、CD4、CD8、CD4/CD8等指标进行检测。
1.4.2 营养状态 抽取病人5 mL清晨静脉血,对病人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进行检测。
1.4.3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6]评价病人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健康状态、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4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0~25分,总分100分,且评分与其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营养状态指标比较 单位:g/L
表4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脑梗死作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病人因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导致神经功能受损,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导致病人出现体内营养失衡、营养物质流失、代谢功能降低等情况,严重影响病人恢复[7]。同时,张露等[8]指出,由于多数病人在治疗后伴有吞咽障碍等并发症,进一步影响了其进食水平,使病人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最终导致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本研究中对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化护理管理,即在治疗早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辅以优化护理,最大限度避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其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包括:①陈艳等[10]指出,在早期对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符合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摄入的营养物质能够促进病人肠道蠕动功能,进而提高静脉系统血液循环,促使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提高,达到改善病人营养状态的目的,同时病人营养状态的改善为免疫功能的提高奠定了基础。②路艳霞等[11]研究指出,对该类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能调节机体炎性免疫反应,进而减少肺部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对改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③与常规营养支持方式相比,该模式能改善病人胃肠道黏膜的代谢功能,进而减少腹泻、腹痛等症状的发生,而通过优化护理,在进行营养支持前对病人营养状态进行评估,有效提高了干预的针对性,而通过对营养液相关指标进行量化管理,能使其更适合病人机体的需求,进而促使病人营养状态明显提高。④曾琳琳等[12]指出,对该类病人,其在意识恢复后能有效配合护理对其症状的改善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在本研究中通过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强化健康宣教,使其对该护理措施的理解程度明显提高,进而主动配合护理措施的落实,有效提高了干预效果。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该结果与肖红云等[13]研究结果基本相似,证实了该干预模式的有效性。其影响因素包括:①肠内营养支持能够避免胃黏膜发生萎缩,进而通过降低肠道细菌发生异位,保护肠道功能,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②陈建霞等[14]指出,随着营养状态的改善,病人对治疗耐受程度显著提高,进而降低了病人因治疗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痛苦,有助于帮助病人正确面对疾病。③曾玲等[15]还指出,病人免疫功能的改善及针对病人采取的运动、体位干预等措施,能避免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其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④刘临结等[16-17]对脑梗死及胃癌术后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化护理后,病人胃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均明显提高,证实了该护理模式的重要性及有效性。另有相关研究表明,采用低能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病人胃肠功能的改善及机体康复程度的提高,且开展有效护理能够进一步强化营养干预的质量,对提高病人健康程度具有重要意义[18-20]。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化护理管理,能有效改善病人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且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