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清名桥分校 华静红
任课老师们正在办公室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小亮同学。小亮同学为何能引起各任课老师的注意呢?听我一一道来。
开学第一天,初一的新生们都穿着崭新的校服,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上学。可小亮同学倒好,既没有穿校服,也没有背书包,好在前一天开学报到时他领到的新课本都放在课桌里并没有带回家,否则小亮同学可能连课本也不会带到学校来。没有课本,怎么上课呢?说到上课,各任课老师就气不打一处来。
语文课上,学生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春》。可当语文老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用来导入新课的时候,小亮同学却不顾课堂纪律,一直跟着歌曲大声唱着自己改编的歌词:“秋天在哪里啊,秋天在哪里……”,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还不算完,语文老师让学生们齐声朗读课文时,小亮又找到了可以调皮捣蛋的机会,先于其他同学拿着书大声道:“盼望着,盼望着,‘西’风来了,‘秋’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着’的样子,‘昏昏’然‘闭上’了眼。山‘模糊’起来了,水‘落下去’了,太阳的脸‘灰’起来了。小草偷偷地‘钻进土里’……”看小亮这个样子,语文老师非常生气,当场让他站了起来,并且质问他为什么要在课堂上搞怪,扰乱课堂秩序。小亮同学居然回答说,现在明明就是秋天,为什么学习“春”,应该学“秋”才对嘛!
在英语课堂上也发生了同样的事。英语的开学第一课是介绍自己、问候他人。当英语老师请小亮同学介绍自己的时候,小亮同学调皮地说自己是“满天都是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亮。让他问候同学,他竟然对着全班同学挨个儿说:“您吃了吗?”
所以,这才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各任课老师都要求我联系小亮同学的家长,就小亮同学在学校做下的种种“恶行”进行告知,让他们对小亮同学的行为监督改正。我一时犯了难。
小亮同学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明显需要改善和提升,但是,只靠请家长,让他们去教育小亮同学,小亮同学就能变好吗?我陷入了深思。
突然,我的脑海里不知道为何冒出一句老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啊,小亮同学的这些行为,并不能靠请一次家长就转变过来,我要给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假以时日,小亮的行为表现应该会发生变化。
我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计划。
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适应初中生活”“会与同学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等。我何不从这些方面入手,对小亮同学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呢?
首先,我和各任课老师进行了沟通,希望各任课老师能给予小亮同学改正的时间和机会,同时希望他们相信我能够转变小亮同学。其实,各任课老师之所以要求我严肃对待小亮同学,本意也是希望小亮同学能够吸取教训,改正缺点。
接着,我对全班同学的座位进行了调整,在小亮同学的周围特意安排了小茜、小易、小穆和小桦四位同学。这四位同学无论是品行、学习习惯还是为人处事都非常优秀。
这样安排之后,我就开始密切观察小亮同学的一举一动。刚开始的几天,小亮同学还是一如既往地调皮,但是我发现他调皮捣蛋的次数和以前相比明显减少了。我有些好奇,他不在课间的时候出去玩,会在教室里做什么呢?一天课间,我去了教室,发现小亮同学在和小易同学聊天。
接下来是我的数学课,课堂上我非常投入地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有理数的相关知识,突然发现小亮同学举起了右手。我先是一愣,之后示意小亮同学站起来说话,小亮同学站起来后,向我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班会课上,我对全班同学自开学以来的表现挨个儿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轮到小亮同学时,我并没有对小亮同学之前的调皮行为进行任何的批评,而是对小亮同学上课举手提问的事进行了着重表扬,表扬他懂礼貌、尊重老师、守规则。班会课的最后,我还向全班倡议:向身边的同学学习,争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依然关注着小亮同学的变化。上课的时候,小亮同学不再捣乱、调皮,和任课老师拧着来了,而是认真地听讲;任课老师也不再到我这里告状了,甚至有的任课老师告诉我说:“小亮同学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都要不认识啦!”
就这样,小亮同学在老师和周围同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断地改变着,越来越好……
案例讲述的是班主任老师对于异常顽皮的学生采取“潜移默化”的策略,最终让学生发生了向好的转变,由此不断成长进步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这样一些启示:
首先,要对学生宽容。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对于小亮同学的班主任来说,请小亮的家长,并将他的违纪行为进行告知,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给小亮同学以宽容。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宽容不是对小亮同学的行为的放任纵容,而是为了转变其行为做的铺垫。
其次,给学生时间去改变。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品德和行为还没有定型,可塑性非常强。在这个阶段,教师不能急于给学生定性,更不能给学生贴标签,而是要给他们走向成熟的时间。案例中的班主任并没有直接认定小亮同学是个“坏学生”,而是采用了“潜移默化”的策略,用爱心和耐心让他发生了向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