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庆
许嘉璐先生说:“人生聪明识字始。如果我们解决了小学生识字难的问题,使识字难变为不难,其意义并不比放一颗卫星小。”可见,教给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是多么的重要!我们都知道识字是学生提早阅读的基础,由此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在识字量有了一定的储备的时候,学生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尽早尽快地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当前的识字教学,可谓流派纷呈,方法各异,风格多样,但最有效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字的音形义,所以,我们在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时,如果能更多地从字理识字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汉字的组构规律,挖掘汉字的造字文化,让学生乐于识字,那识字教学的效率就可以得到提高。笔者几经尝试,从汉字的音、形、意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以字理识字为主要方法,让学生站在理性的高度来学习汉字,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掌握汉字的组构规律,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加强学习,提高运用字理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一般要用公认的字源理据去分析汉字。运用字源理据分析要处理好如下的三个关系:1、弄清汉字笔画和部件的合成关系。汉字是由部件和笔画组成,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笔画与笔画组成。如“八”字,由撇和捺两个笔画组成。(2)由部件与笔画组成。如“血”字,由笔画撇和部件“皿”组成。杀鸡宰鸭时把血滴入皿中。(3)由部件与部件组成。如“男”字,由“田”和“力”两个部件组成。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多为“男”。不论是哪种情况,汉字各部分之间都是为表达某种意义而有机结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体现了汉字的构形理据。只要弄清了它们各自的造字原理才能明确撇和捺这样组合的原理,从根本上掌握和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相当部分的汉字只要按照其字源意义讲析就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地识记了。如:“初”是用“刀”裁布是做“衣”的开始阶段,所以“初”是衣字旁而不是示字旁。“染”是古时人们从山上割来一些草“木”用“水”熬煮出颜色,然后把丝帛放下去煮“九”次(多次),就能把布染成了。所以“染”的右上是“九”而不是“丸”。“辨”和“辯”——用刀剖开就能辨别清楚(如用刀切开西瓜),所以“辨”字是刀旁心;辩论用语“言”,所以“辩”字是“言”字心。
二、注重归类,巧设字理教学的过程
教学中,注重归类,如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教法大不同,例如:象形是最早的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通过描摹事物形状的方法来造字。学习象形字时,应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先出示实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再展示古人记录时画的图案,最后展示如何演变成现在这种字形的过程。教师把字形的演变过程简单给学生展示,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知道了“知识的来源”,了解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又能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和理解字义,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在学生的心里“润物细无声”地种下了喜欢汉字文化的根。如教学 “飞”字,我们可以在旁边画一幅小鸟飞行简笔画,引导学生观察对比。现在,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飞’字的演变过程,你看看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课件依次出现由实物图→象形字→篆体字→楷体字的过程)学生马上就会发现“飞”字就像小鸟飞行的样子。“乙”是身子,撇和点像小鸟展开的翅膀。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结学习方法: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学习‘飞’时,就是通过读字看图——图字比形——认记生字的方法记住了‘飞’。今后,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支认识更多的生字。接着,展示篆体汉字“飞”,因为实物图片和简笔图都是图画,不是文字,只有大小篆等才是汉字,其字形大多与现今使用的楷体相去甚远;最后,展示正楷汉字“飞”进行对照。这些演变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展开对字形的联想,使这些孩子的头脑中,认识的不仅是这些抽象的汉字,而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个鲜活的事物了。整个演变过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惊叹。笔者相信孩子们在识记和理解汉字的同时,会从心底由衷地产生对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的钦佩之情。此时,一股对祖国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从学生的心底油然而生。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汉字,形声字约占70%。如果我们能把握住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来帮助学生识字,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字意。于是,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发现表音的声旁和表意的形旁,通过加减偏旁和换偏旁的形式,以了解字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会一个字的同时,学会一串同字族的新字,“似曾相识燕归来”,触类旁通,从而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偏旁表示的含义,既了解形旁。学生了解偏旁的含义后,就能根据字形去理解字了。例如:“冫”古字“冷”,意“寒冷”,如“冷、冰、冻”等;“礻”示,与祭祀、宗庙、祸福有关,如“祖、祸、福”等;“宀、广”房屋,作意符与房屋或居住有关。这样理解了常见形旁,就能自主地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就能达到“学一个带一串”的功效,增添了学生识字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其享受识字的无穷乐趣。因此,在形声字的教学中,笔者还引导学生对同部首字的字义进行探究分析、归类,让学生认识到每个部首都存在着表义的类属性,加深汉字对汉字据形知义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汉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望文生义的理解能力。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生是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就是在这时养成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把字写对、写美观,这些都能为孩子将来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对于孩子终身学习,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总之,我们老师要正确地运用字理进行教学,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学生,提高自身的析解能力,才能在教学中驾驭自如,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才会增强主动识字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