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
摘 要: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综合性的课程与教学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其内容形式多样,能够使幼儿得到多维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讲,艺术就是一种游戏,一横一竖,一方一圆,一抹色彩,一点创意,就能构成一个美丽的世界。在当前主题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主题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活动作用逐渐凸显,教师的教学理念、审美情趣及艺术素养对美术活动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需要通过明确的主题、创新的形式以及适宜的策略来实现和提升美术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活动;美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2-0147-04
近几年幼儿园美术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革。幼儿园主题活动与美术活动都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幼儿相关经验的积累。教师可以根据主题活动发展的线索以及幼儿的经验、需求等来选择适合的美术活动内容,内容形式可以多元化、多样性,既能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又能让幼儿主动表达、表征与主题有关的认知和情感,从而使幼儿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一、 融美于“学”,多平台学习让“美”与“主题”互通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我们以技能训练和教授技法为主,通过教会幼儿一些基础常用的美术技能,来提高幼儿创作表现水平,可往往幼儿的作品没有创意,千篇一律。幼儿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立足园本教研,通过开展理论学习、课例剖析、经验交流、技能练习等多种形式的研训活动,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让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不断的更新。教师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有机结合,了解到美术教学是全面育人的教育,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艺术素质以及良好的美术习惯,还可以与其他领域课程融会贯通,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也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美术教学的方式应当是灵活多变的,把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本着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原则,联系幼儿生活的实际,将幼儿的艺术创作与认知教育各方面有机结合,把美术教学活动的课堂上新、上活。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但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实了教学思路,同时也让每一位教师真正理解主题活动的教学价值与内涵发展。
(二)依托专家引领,促进素养提升
依托专家对教师艺术专业素养的专业引领。一是“请进来”。把专家请进来进行指导,和老师们面对面进行交流、互动,为教师的环境创设、美术活动组织、作品解读赏析等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引领,让更多先进的理念和宝贵的经验走进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帮助教师更好地实践、更快地成长。专家引领改变了教师们的观念,解决了长久以来教师们在美术教学方面的困惑,为幼儿园主题背景下美术活动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二是“走出去”。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向特色园所、优秀的同行学习更是一种直接有效的途径。派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名园、特色园,派出教师从自身的专业角度着手,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多看、多问、多思、多发现,取其精华进行提炼总结,通过观摩解说寻找教师自身以及园所之间的差距,实现同行之间的经验共享,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艺术专业素养的提升。三是“线上培训”。借助线上培训的平台,专家们通过专题讲座、教学案例分享、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等多种途径,让教师在“理论+实例”“技能+剖析”“感悟+启示”的线上学习过程中,解决在组织美术活动中的教学困惑,对主题背景下美术教学活动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也让教师在专家们的专业引领下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
(三)开展“菜单服务”,助推专业成长
借助课题研究,我们在教师中开展“菜单服务”调查,通过调查表了解教师的疑难;在平时的互动交流中发现教师的困惑;通过发放问卷表填写梳理教师的症结所在;在日常蹲班指导中找出教师存在的问题。通过将以上这些资料进行收集、综合,我们了解了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和美术活动时的所需支持,结合教师对美术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实践运用教学的疑难困惑、美术活动游戏化以及主题与美术的融合等菜单需求,再进一步归纳、筛选,寻找出教师共同存在的问题,作为“菜单服务”培训的议题。
我们以“主题背景下如何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为主线,梳理主题教育活动中的美术活动,进行系统的安排,使学习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主题式美术活动课程的开展与教师培训有机结合。在同伴互助及骨干引领中,激励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探索,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经验和技能,更新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让美术技能层层递进、美术教育形式游戏化、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
二、 融美于“行”,多层面活动让“美”与“主题”互融
借助“3+1+1”的课程模式,开展“乐学时光、乐创时光、乐享时光”三个不同时间段和层面的活动,通过多层面的活动引导孩子像玩游戏一样地玩转美术。以《与大自然的对话》主题活动为例,教师和幼儿一起走进自然,在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
(一)乐学时光,“主题”中发现“美”
“乐学时光”即主题教育活动。在主题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天天都在听幼儿讲话,从他们聊天的信息中,教师找到了幼儿学习的兴趣点,捕捉幼儿的喜好,于是从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出发,确定了主题活动内容。在主题课程初始营造氛围,师幼之间开展集体、小组分享活动,一起讨论、思考、交流,教师倾听每一个幼儿的想法,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特点,深入挖掘幼儿感兴趣和喜爱的主题内容,通过谈话、观察、倾听孩子们闲聊的话题等各种形式,让幼儿在“主题”中发现“美”。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大自然的秋天》主题活动中,我发现:当孩子们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才会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适时地提供机会和支持,主题探索才会不断拓展下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秋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将自己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寻找着大自然的每一处精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发现了一些形状各异不同颜色的叶子,有的说:“秋天的树叶颜色不一样,有绿的、有红的,还有黄的。”有的说:“我发现秋天的树叶形状不一样,有的尖有的圆。”有的说:“同一片树叶颜色深浅也不一样。”还有的仔细的看着叶子的脉络,争论着这是不是叶子的筋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让孩子们能更生动、直观地了解和认识秋天,于是我们鼓励幼儿拓宽视野,利用周末时间以亲子同游、同伴约游等形式亲近大自然,去大自然中收集“美”的物品,幼儿在与父母、好朋友游玩中有发现,有收获,有紧张,有快乐……很快,孩子们把大自然请进了教室,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发现的美的事物。
(二)乐创时光,“主题”中创造“美”
“乐创时光”即美术区域活动。以主题为核心,以个别操作、小组操作、亲子合作、户外体验等多种美术形式的区域活动为主线,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进行融合。主题活动的发生与发展直接促进区域活动内容的更新,而区域活动的发展也进一步丰富了主题活动。教师借助年段走班和跨年段混龄区域的形式,根据主题活动内容提供适宜的材料,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下开展多元的区域活动,并在不同班级、不同形式、不同材料下,按照自己对美的兴趣与爱好愉快的进行创作,通过区域活动的实际操作获得更多的感受和體验,让幼儿在“主题”中创造“美”。
在大自然中到处都有让幼儿游戏其中、快乐学习的素材。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主题活动中,可围绕“叶子”这一共同的小主题,借助随手可得、随处可见的叶子,引导幼儿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进行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如:用拾捡来的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进行排序或自主选择叶子进行树叶拼贴;给叶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白纸上使劲按一按,树叶拓印画就好了;学习用各种线条装饰叶子图案,进行叶子装饰画,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制作叶子书签或把叶子做成标本放进相框;把自己喜欢的瓶子贴上叶子做装饰,瓶子大变身啦……幼儿以愉快的情绪投入到美术活动中,用自己认为有美感的不同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从创造中感受艺术之美。
(三)乐享时光,“主题”中游戏“美”
“乐享时光”即游戏活动。浓厚的兴趣是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前提与保证。师幼围绕每月主题活动的内容,共同创设处处体现主题元素的游戏环境,将“主题活动”和“游戏活动”相结合,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教师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艺术表现,激发幼儿对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的体验,使教学更加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更加有趣,让幼儿在“主题”中游戏“美”。
秋风吹落了树叶,留下光秃秃的树枝。以此为契机,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以下话题:飘落的树叶可以用来做什么?树枝有什么特点和用途?我想和树枝玩什么游戏?树枝如何进行创作,等等。在周五的乐享时光,我们将活动内容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户外游戏,另一个是对树枝进行艺术创想。户外游戏时,有的幼儿把叶子当扇子,追逐着给同伴扇风;个别女孩把叶子插在头上当美丽的发卡,在操场上翩翩起舞。看似平常的叶子,却能够让孩子们玩得如此尽兴。还有的幼儿用树枝展开游戏,他们根据之前的讨论在操场玩起了“骑大马、开小车、跳竹竿”等游戏活动,孩子们的愿望得到真正的实现。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老师们也开心得好似回到小时候,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喜悦与满足感。而室内幼儿也在讨论着自己的想法,利用生活中不起眼的树枝自然物,借助教师提供的其他辅助材料,几人小组合作进行着艺术创作:他们有的在用水粉颜料给树枝刷上漂亮的颜色,或是用彩色的纸绳、皱纹纸或五颜六色的毛线缠绕树枝;有的小朋友将拾捡来的落叶涂上颜色,一片一片粘在树枝上,一棵五彩树就呈现在眼前。幼儿在边创作边游戏的过程中,让枯枝变得更美、变得更有趣,每个幼儿都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了喜悦感与满足感。
三、 融美于“园”,多元化形式让“美”与“主题”互存
(一)创设多元主题环境,激发幼儿创作灵感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美的创造能力建立在美的欣赏能力基础之上。班级环境创设与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相结合,通过多元主题的环境创设和利用,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与周围的主题环境产生互动,引发和支持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大胆游戏和探索;还能让幼儿在与环境对话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取信息,大胆的表现自己,激发创作欲望。同时,多元的环境创设与主题活动相结合,不仅能够自然的呈现主题活动开展的脉络过程,还能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在《我是中国人——京剧脸谱》主题活动背景下,以幼儿喜爱的活动为突破口,我们生成了“有趣的面具”这一美术活动。幼儿园的每一面墙饰都会“说话”,具有独特性,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与主题活动的实施、情境的创设以及幼儿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的美育作用,教师根据主题的需要设计墙饰,在家长的协助下,师幼共同收集了多种不同图案、不同花纹、不同材质、不同形象、不同大小的面具,还准备了各种各样与面具有关的彩色图片,创设了班级主题活动区角环境,丰富了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动资源,让幼儿在实践中去体验、思考、发展多向思维。教师利用环境主题墙,启发引导幼儿感知欣赏—观察面具—话说面具—设计制作面具—随乐面具走秀,充分体现了环境主题墙与主题活动结合的相互作用。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形式,将引导幼儿获得多元的知识储备、多元的情感体验和经验拓展。同时,提供多元化的美术材料也扩大了幼儿想象的范围和创作的广度,幼儿设计的面具形态各异,大胆的表现出他们的创作能力以及对面具的喜好。
(二)营造适宜游戏情境,迁移幼儿活动经验
环境作为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映照孩子学习与游戏的镜子,营造一种美而和谐的环境,不仅能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还能够陶冶性情,发展技能。例如,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存在着分离焦虑,没有安全感,总是想回家,于是,班级“我爱我家”主题活动就产生了,从孩子的角度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考虑,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环境创设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我们希望通过游戏和环境创设让幼儿喜欢上自己班级这个大家庭。
为了配合“我爱我家”这个主题活动内容,我们在班级开辟出了一个温馨有爱的小家,环境创设上我们尽可能与家庭相近,通过主题谈话活动,顺应幼儿的需求,小床、桌椅、镜子、衣柜、厨具、自制电视机、沙发等玩具材料都被搬进了“有爱的小家”。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离不开游戏材料,他们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在游戏中学习,慢慢地有了游戏的机会,交往增多了,愉悦的情绪也就有了。在游戏活动中我们也结合主题开展了一些美术活动,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动手创作为娃娃家的宝宝准备午餐的面条。于是孩子们亲身体验用教师提供的彩色纸张,动手撕成一条一条的“面条”放进盘子里,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求知欲,又满足了幼儿的创作兴趣,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外的主题墙上,让孩子有成功的喜悦感。
(三)共享多元主题研讨,深化课程有机整合
我们以创新教师思想为基础,以主题的发展为线索,致力于园本特色课程的建设,在主题背景下根据主题的核心内容,结合美术课程资源,共商研讨、筛选有价值的美术活动,深化主题课程与美术活动有机整合,进一步推进主题背景下美术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创新美术活动形式的多元化。
首先,我们以教师日常教学困惑为侧重点,通过教师的学习、研讨、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寻找适宜有效的教学策略。其次,借助特色活动,教师把从美术专业书籍中学习到的教学理论、教学设想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不同年龄段幼儿用多种美术元素来表达、表现生活与情感,让主题大背景下的美术活动更生动有趣。再次,我们把“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活动”纳入园本培训主流线,助力幼儿园课程建设,形成一支勤于研、乐于思的教师队伍,让教师在不断的研讨交流、合作共享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真正从理论学习上“走进主题”,在实际教学中“玩转美术”,从思维经验上“点亮创意”。
四、 结语
在主题教学背景下,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美术活动为载体,依托“3+1+1”的课程模式,将美术活动与主题背景下的艺术、社会、语言、科学等领域有机整合。以“快乐”为前提,幼儿在参与主题活动下的美术活动时,获得了相关的美术经验,亲身感受了“主题”与“美”的融合带来的愉悦。作为幼教者,我们要做爱美、懂美、践行美的教师,在美的氛围熏陶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美术教学经验,坚持以“美”的内容和方式来激发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学习潜能,促进其健康和谐地成长。让幼儿成为乐“玩”、会“玩”的“玩”美儿童,是我们的追求和期待,让我们从美出发,走在美的路上,走向美的彼岸。
參考文献:
[1]唐松梅,边霞.与其他领域整合的美术教育活动及其设计[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5(1):30-32.
[2]郑梅,边霞.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及其设计[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4(12).
[3]金晶.课程管理视角下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4]周志英.幼儿园教研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探析——以厦门市第四幼儿园为例[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