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 要: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之下,学科学习更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在网络信息时代实现跨媒介阅读,并能够有效表达与交流。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学生用以品读生活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怎样读,读什么,读完以后如何整合与表达,这样的问题就不是简单地浏览网站、看看视频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的。跨媒介阅读与传统的文本阅读存在天然的差异,如何将新的阅读形式带入传统的课堂,这样的结合式的阅读会有怎样的优势与不足,又要如何应对,这些都是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值得我们立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跨媒介阅读;混合式教学;时评教学;辩证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2-0032-04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列入了学习任务群中。这就要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能够将其他媒介引入语文的传统阅读与思考之中,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这种不同于以往的新型的教学形式,对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本篇是笔者在日常教学的模式下推行“跨媒介阅读”的一些实践体验,这些体验中既有一些目前看来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以及良好的教学经验,也有一些在实际教学背景之下,对于“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一、 认识“跨媒介阅读”
什么是“跨媒介阅读”?首先着眼于“跨”字,“跨”字在我的理解中,既是“跨越”,即跳出原有的语文传统阅读与交流的形式与媒介手段,亦是指“整合”,即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将文字、图片、视频等整合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开多方式、多角度的阅读,并使他们能够充分展开交流。其次,什么是“媒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本词的解释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而在信息化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指的“媒介”,常常指的是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即我们生活中的互联网及其包含的资源等。整体来理解这个词语,我们可以这样来为它下一个定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指的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纸质阅读,跨越传统语文阅读材料与互联网阅读材料,整合多种形式的阅读资源,促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阅读与交流。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跨媒介阅读”是在新课标的三类课程,即: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中都提及的教学内容,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新课标还指出了设置“跨媒介阅读”课程的目标,“要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和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价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地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
对于“跨媒介阅读”的概念理解和地位认识为我们在现实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做好了铺垫。
二、 发展“跨媒介阅读”的背景
(一)“跨媒介阅读”的研究既有可借鉴的成果,亦有需要填补的学科研究空白
关于跨媒介阅读的研究在国外早有发展,只是在称谓上有所差异,国外的研究者更愿意称其为混合式教学背景下的阅读。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早于2003年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引入国内,之后学术领域兴起了研究混合式教育的热潮,且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是此时的研究多为面向全科的教育,针对语文学科的研究则比较少,更不用说针对语文阅读了。随着新课标的推进,“跨媒介阅读”被提上了日常教学的课程。我们需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的语文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媒介阅读”的教学探索。
(二)“跨媒介阅读”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客观要求
新时代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崛起,类似于自媒体、大数据等词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涌现。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在这样的新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新一代的学生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于互联网的一切更为熟悉,更易接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与互联网时代的表达相通的,而这就与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互联网背景下的阅读更便捷、更浅显,呈现出碎片化阅读的特点,而我们的语文传统教学方式则更强调条理化、细致化、沉浸式的阅读。两种阅读形式的差异,必然导致授受双方的不协调。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将“跨媒介阅读”推行到高中的日常教学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在疫情发展的新形势下,混合式教学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而“跨媒介阅读”,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019年肆虐的新冠疫情,使混合式教学成为疫情背景之下的主流教学模式。与之相关的“跨媒介阅读”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跨媒介阅读”兼顾传统阅读和信息化的阅读,既能保证阅读材料的新鲜,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效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又能将传统阅读的方法指导贯穿其中,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更易于内化。“跨媒介阅读”是在满足当下疫情防控的需求下,中小学普遍课采用的语文日常教学模式之一。这种模式对于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是一个新的领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积极融入跨媒介阅读的研究,参与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构建,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新的时代要求之下,必须努力和自我提升的方向。
(四)高效的“跨媒介阅读”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信息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弊端,改变传统语文课堂的固有陋习
信息时代,我们一方面肯定信息化阅读的便捷高效,另一方面也要警惕由此带来的片面化、肤浅化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将“跨媒介阅读”引入高中生的语文日常课堂中,让新鲜的社会热点评论与我们相对严谨的传统语文阅读思维进行碰撞与交流,并以此为切入点,积极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改进,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努力引导他们逐渐形成辩证的、批判性的思維,进而促使学生能够以真实、客观为尺度,去理解语文学习,去体悟现实生活。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传统语文课堂“一言堂”“满堂灌”的固有陋习会得到有效纠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培养,而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也能够得到体现。
三、 跨媒介阅读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实践探究
在本学期里,我有意识地将“跨媒介阅读”带进了高中生的日常语文课。从疫情期间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到疫情后返校时的线下传统课堂教学,我都做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从具体操作上来看,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占有阅读材料
在这一部分中,我要求学生充分占有个性化的多媒体阅读材料。法国文论家克里斯蒂娃曾提出了“互文性”概念,用来思考文本形成的文化特性,而互联网时代的文本媒介变革赋予了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新的时代意义。从文本理论的视角来看媒介,我们可以把所有媒介的呈现都看作是一种广义的文本。在这个意义上,跨媒介就是互文性的关系,跨媒介阅读正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互文性阅读。因而,学生的阅读的范围可以是文字形式,如:书籍、报刊,时评资料,也可以是非文字形式,如:视频、音频、图片、照片等。这里的“占有”,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阅读过、听说过,更应该是了解该阅读材料的来龙去脉,梳理出阅读材料中的主体并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能有条理地加以概述。这一部分是实现跨媒介阅读的基础。
(二)梳理阅读材料
请学生总结概括通过跨媒介阅读所获得的内容,并以文字稿的形式呈现出来。文字的呈现应体现如下内容:
1. 基本事件的概括
如,某新闻事件中某人于何时何地何情况下发生何事,结果如何;某热门视频拍摄了什么主体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结果如何;某电影中的主人公于何时何地何情况下发生何事,结果如何等。要求学生能够对广义的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作出基本概括,并以传统的阅读形式加以记录与梳理,实现从信息化阅读到传统阅读的第一次跨越。
2. 基本观点的概括
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主体站在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理解,进而产生多样的观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多方观点进行梳理与呈现。这个教学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与概括能力,强化他们的语言构建与运用,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体会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进而理解什么是辩证性思维,打破学生因碎片化阅读而形成的单一化、肤浅化的思考方式,最终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层次的目的。这是实现从信息化阅读到传统阅读的第二次跨越。
3. 多方原因的概括
每一种观点的生成都有着相应的原因,对于各种观点产生原因的概括,实际上就是在引导学生思考:要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去分析原因,比如:事件中的不同主体的不同立场,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等。这些原因的归纳都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思考路径,使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有方法可遵循,有例子可参照,使语文的教学免于落入空洞化的陷阱。同时,这也是促进学生思维提升的一种方法。这就实现了从信息化阅读到传统阅读的第三次跨越。
以上的三次跨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次跨越是实现从信息时代的网络语言向传统阅读的书面语言的跨越,第二次跨越是实现从碎片化阅读的片面、肤浅的思维方式向传统阅读的全面、深刻的思维方式的跨越,而第三次跨越则是在前两次跨越的基础之上,形成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总结,最终达到从语言到思维、从呈现到总结、从现象到规律的跨越。
(三)碰撞阅读材料
1. 自我的碰撞
在这一部分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充分占用阅读材料,并对其进行有效梳理的基础上,将材料观点与个人见解进行碰撞,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观点。这种碰撞可以是对阅读材料中观点的附和,也可以是对材料观点的否定与批判。教师要鼓励学生立足于阅读材料,并对其展开积极的迁移与联想。也就是依据自己的材料积累,展开对相似或相反材料的追问与探究,进而实现由点到面、由个别到普遍、由现象到规律的层层推进。
2. 与他人的碰撞
首先学生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对他人观点的附议或驳斥,进而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与正确性。这个过程一定要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的观点表达,要保护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从个人体验和生活经验的角度,真实地表达观点,理性地陈述理由。其次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学习形式,如:小组讨论、小组演绎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辩论。通过辩论,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学生参与度的深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各种观点的逻辑漏洞清晰地暴露出来,使学生能够完成观点和思维的自我修正,进而让学生在“跨媒介阅读”中感受到自我的力量,体验思辨的乐趣。
(四)内化阅读材料
经过前面对于阅读材料的占有、梳理以及碰撞,学生的思维会逐渐趋向清晰。这个时候要趁热打铁,鼓励学生生成基于“跨媒介阅读”材料内容的个性化观点,以及条理性的原因分析,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书面形式的观点论证。教师要将课堂效果落到实处,鼓励学生将阅读材料内化为自己的素材,引导学生把阅读、思考与写作有机结合。这一过程真正做到了将语言与思维、阅读与表达融于一炉,使语文课堂更立体、更多元、更生动。教师应引导学生真实表达、积极表达、准确表达、辩证表达,进而促使学生真实地面对自我、面对生活,而这也正是在语文课堂推进“跨媒介阅读”的目的所在。
(五)将“跨媒介阅读”的成果反馈于信息化阅读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将“跨媒介阅读”的成果尽快落实,教师可以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建立微信公众号,并将每次的课堂成果以公众号文章的形式推送出去。一方面这是一种课堂激励方式,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及时消化课堂内容;另一方面,也是顺应信息化時代,将我们的语文学习放置于一个具体的时代情境之中,从时代中汲取现实的阅读材料,也为时代提供我们创造的阅读材料。打破课堂教学相对封闭的环境,真正做到课堂与时代同进步,教学与现实相关联。
四、 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与应对策略
(一)课前准备部分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课前的跨媒介材料的阅读需要占有大量的相关材料,需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而极易让学生产生排斥和抗拒的情绪。针对这个问题,我的应对策略是教师承担起主要的引导职责,整理好相关的阅读材料,并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设计阅读任务群,进而缩短學生课前搜集、占有资料的时间,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效率,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二)课堂实践部分
1. 整体来看上课时课堂的气氛是热烈的,学生的反应是很积极的,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容易因气氛的感染而情绪激动,进而使得自己的表达脱离阅读材料,造成背离课堂目标的结果。对此,我会在课堂上实时关注学生的状态,尽量将他的关注点聚焦于我们的课堂内容。
2. 学生的思维受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的影响明显,假大空的口号表达较多,真实客观的自我表达少,难以体现思维品质。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以启发式和引导式为主,将材料中的相关场景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对应,启发学生走入具体情境,学习换位思考,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感受。
3. 学生有“假辩证”式的表达倾向。如有的学生表达观点时前半部分说,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后半部分说,另一个观点也有合理性,看上去是在思辨,其实是各打八十大板的“骑墙派”,看上去是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其实什么都没讲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观点,强调“片面的深刻”,或引导其他学生对该生观点进行驳斥,通过辩论,去伪存真,将客观、辩证的观点凸显出来,进而实现思维的提升。
(三)课后内化部分
热闹的课堂之后,学生的惰性会随之显现出来,课后的知识内化难以及时反馈给教师,因而课后的效果反而没有课堂上好。对于这种情况,我的策略是在课后以新颖的任务群的形式,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进行解构,切割成若干小问题,并督促学生按照任务群的引导,逐个回答,生成个性化的书面表达,进而巩固课堂效果。
五、 结语
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之下,在中国人民积极抗疫的特殊社会背景之下,混合式课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且必将成为未来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看到,“跨媒介阅读”在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跟随时代的脚步,敢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积极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革新之中。我们相信经过不懈的探索与研究,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践会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中体现出其重要的价值,绽放出理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10.
[2]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识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丁雪松.试论“跨媒介阅读”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实施——以“文化节目”学习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