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的思考

2022-04-17 01:06:50乐广吉
新教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沙县学校德育乡土

乐广吉

学校在发展德育的过程中,立足乡土区域特点,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乡土文化,让优秀乡土文化融于学校的办学思路、德育管理、德育课堂、特色活动中,形成独特的德育特色,使学校的德育有更良好的群众基础,焕发出生命和活力。

一、把握乡土文化的特点

鄉土指的是本乡本土,乡土文化就是根植于本乡本土的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递的是家乡的人与自然、物质与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定势认识、技艺制作,以及口耳相传的历史信息的总和,承载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依托,体现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乡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 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不同地域的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意识形态、文字记载、生活方式,创造了物质遗存,具有悠久的历史,被人民群众认可和传承。

2. 形式多样。中国地大物博,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乡土文化,呈现出的地域特点非常鲜明,且形式多样,包含着民俗风情、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3. 良莠不齐。乡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和流传中,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民的文化认知、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乡土文化良莠不齐,优秀与糟粕并存。

4.传承艰难。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有些乡土文化影响的群体和范围不是很大,有些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力逐步削弱,有些乡土文化传承需要较高的技能要求或物质条件,人们逐步失去了对这些文化的敬仰,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今天传承尤为艰难。

二、寻找乡土文化与学校德育的结合点

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办法与标准》(闽教基〔2018〕102号)要求:“立足学校实际和文化积淀,结合区域特点,建设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思想的学校文化,发展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是学校德育的核心,要融入乡土文化,就要深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所处的区域文化特色和精髓,深入论证与选择,使优秀乡土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如我区实验小学在制订学校的办学理念时,通过查阅资料等渠道,深入发掘学校的前世今生,发现校址为虬溪试院原址,校园内的兴国寺有1000多年历史,宋朝名相李纲曾谪居于此,后为东方军司令部,彭德怀在这生活和战斗过,校园内的三棵千年樟树,树体庞大,树荫蔽日,是校园的标志之一,学校提出了“像大树一样成长”的校训,完善了“三风一训”、办学目标、办学愿景等,形成了完整的学校德育体系,以此激励学生从小立志学习,像大树一样打好根基,不断汲取知识的营养,像树叶般生机勃勃。

三、挖掘乡土文化的先进性

乡土文化在发展和传承进程中,受到的不同朝代统治阶级的影响,不同地域人员构成的影响,以及民众不同认知水平的影响,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正能量与负面影响同在。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在融合乡土文化时,要正确剖析乡土文化的性质、类型,甄别优劣,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乡土文化学校要创新性运用,将生僻、复杂的乡土文化进行创新性改造,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智力因素、认知水平、意志品质等,转化为学生的能力、素养。乡土文化的创新还要结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乡土文化的先进性,弘扬社会正能量,让优秀的乡土文化影响人、激励人,乡土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乡土文化的传承才能历久弥坚。

我校在开展“闽学”校本课程时,挖掘沙县为“闽学四贤”之一罗从彦的故乡的历史背景,考证罗从彦的生平事迹,搜集其求学故事、诗词作品等,重点选择其“潜思力行,笃志求道”的求学精神,融入学校的德育中,将其求学故事、诗词作品等汇编成校本教材,每年的拜师活动、于淘金山的罗从彦读书处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等,感受古代文人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让乡土名人的榜样力量得到了体现。

四、开展校园乡土文化活动

乡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要从宣传氛围、校本教材、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展示平台多方发力,力求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兴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1. 营造乡土文化德育氛围。我校通过制作宣传栏、宣传展板、楼道建设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乡土文化的内容、特点、影响力等进行展示宣传,让学生了解得更加全面与深刻;邀请乡土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到学校开展讲座、传授制作技艺、进行展示表演等,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情结日益深刻;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的讲话、学校公众号等,对优秀的乡土文化进行宣传,讲述学生身边的事,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展示学生经常看到的乡土技能等,扩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宣传影响,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

2. 做好乡土文化进课堂。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学校要精心筛选家乡的民俗历史、风土人情、名人事迹、手工制作等,编写乡土文化德育校本教材,在班队课、体育艺术课等进行专题教学,让学生掌握乡土文化知识,掌握独特的乡土技能,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如我校在开展中医药示范学校试点活动中,开设了中医药学习课程,每周一节课指导学生学习中医知识,认识本土的中草药,制作中草药标本,邀请中医院专家开展讲座,邀请学生家长讲授和制作药膳,开辟中草药种植园等。知识传授、实践操作、劳动体验,让学生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本土常用的中草药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 开展乡土文化实践活动。学校积极发掘乡土文化资源,需要结合学科知识、德育工作任务,在各项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期间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乡土风情、人文历史、传统民俗等,增强爱国爱乡、明礼崇智、传承文明的情感。我校在德育系列活动中,立足本乡本土,加强总结提炼,用学生的语言提出“沙县话我会说 ,沙县美景我拍摄,沙县名人故事我讲述,沙县特产我介绍 ,沙县风俗我了解”的德育实践活动方案,安排每班每月开展1~2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近乡土文化,感悟乡土独特魅力,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加入了乡土文化的展示和评比内容,带领师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沙县小吃制作中心等,班级、学生交流氛围与体验实践氛围浓厚,学生也在活动中了解到了沙县的优秀文化遗产,也在活动中传承了优秀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与学校德育特色发展的融合,可以增强学校独特的人文底蕴,形成学校发展的独特基因,让乡土情结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让学校在特色创建的道路上更具有民族特色、乡音乡情。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三官堂小学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 宋晓颖)

猜你喜欢
沙县学校德育乡土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中国德育(2022年18期)2022-10-14 09:23:40
沙县人民笑开颜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20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08
沙县小吃 深耕本土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0
乡土中国
沙县小吃亮相韩国冬奥会美食展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54
沙县:五项举措推动精准扶贫
红土地(2017年2期)2017-06-22 10:23:40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