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艳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当下,我国发展方式正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国大力推进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型国家,需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1]。但是,我国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培育中存在着实践载体相对缺少、实践经验不足、实战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高、创业意识较低等问题。因此,高校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载体的建设,深化对创新创业重要性的认识,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之一,使更多大学生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2]。创新创业实践载体与平台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一环与重要因素,是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可以把高校、政府、相关产业有效连接起来,又可以在“真实场景”中培育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真正达到创新创业多要素有效协同,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运作,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质量。
科技在迭代演进,时代在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也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高校既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也是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高校要想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就必须依托实践载体来实现,这既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题中之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载体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地位不可小觑,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高校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育。实践能够把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育有机融合起来,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而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可以使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其个性与实践能力同步发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进而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高校借助创新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着重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目标高度一致。此外,高校要引领学生把创新创业实践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服务社会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领其把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以个人的理想实现来促进社会发展,个人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进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载体的选择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有效融通,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提升其就业成功率,进而达到成长成才的目标。大学生要实现成长成才的目标,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是实现高质量成才的关键一环。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可以把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有效打通,实现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无缝对接,使大学生更加注重学习与实践的双向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科学的思维模式。这些素质都是新时代高质量人才的必备素质,具备了这些素质不但可以让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也可以帮助他们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就业渠道。
大学生依托创新创业实践载体进行创新创业,可以促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中国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技术与创新发展,助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必须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与创新精神等多方面融合的综合型人才。而青年学生是我国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其创新创业能力最具有潜力。高校在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的发挥,引领整个社会创新创业风尚的形塑。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增加未来中国社会个体企业家的数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3]。
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育,必然要依托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载体的不断完善,这也符合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随着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的不断涌现,高校通过把最新的创新创业理念与现代教学理念相融合,以创新创业实践载体为平台,多方协同联动,打通产学研通道,共同塑造全新的实践育人模式。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载体主要有以下四个类型。
课堂学习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4]。课堂既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不可或缺的载体,对于促进大学生双创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唯有通过课堂学习才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充分利用实践载体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才能真正使创新知识与实践融通,从而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能够与创业实践无缝对接,不少高校设立了专门的学用一体化机构,如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实践指导中心等,这些都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依据高校行政隶属关系,这些实践载体一般归属于学生工作部门、招生就业部门、教务处等行政部门,十分有利于推进大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创新创业实践,从而体验感悟创新创业中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价值。
学生科技活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学生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两个板块[5]。当前,教育部积极推进国家级创新创业计划落地实施,其要义是变革现有人才培育方式,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逐步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新模式。在此引领下,各高校迅即行动起来,积极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竞赛活动,大大地拓展了实训项目,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为代表的多学科、多级别的大赛迅速兴起,提升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创业潜能,也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高校创新创业模拟实践载体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顺利推进的关键一环,主要包括创客空间和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平台项目。高校创客空间以工作坊为平台,致力于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创客空间理念融通,把创新创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完美结合起来,重构创新创业模式,形成双创教育新生态;而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平台项目以学生能力培育为中心,通过项目任务来引领驱动,突破了学科学习与实践的藩篱,其目标是重构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建立“以工作坊为实践载体、创新创业能力为中心与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方法。工作坊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有效利用多种创新创业资源,突破教学资源的无序性与散乱性;可以直接触及多变、复杂的商业过程,锻造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突破学校既有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封闭性与局限性;可以把虚拟创新创业实践有效引入,实现创新创业线下与线上实践无缝耦合,延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场域,使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代同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6]创新创业孵化器所搭建的就是这样的快车道。从投资及建设的视角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是政府、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等多方合力构建的平台与实践载体。高校创业孵化器应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及企业孵化器区别开来,其功能应定位在“双孵化”上——孵化企业的同时孵化创新创业人才[7],其主要表征有两个:一是孵化对象为大学生,同时还包括部分科研团队或科研人员,前孵化功能明显。前孵化功能可以为这些群体提供商业层面的专业教育,提升其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二是前孵化产生的成果可以不依托公司,要突出企业产生商业利润的创意亮点,预孵化的对象可以获得商业经验,而不必实际拥有一家公司[8]。高校搭建科技孵化器具有多维功能:一方面能够为创新创业提供基础设施、研发平台、精准服务等重要条件,进而推进创业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创新风险及创业成本,进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科技园等都可以在校内成为孵化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则可以承担校外孵化器的任务。
大学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是我国创新创业的重要人力资源。为此,高校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充分运用创新创业实践载体,提升育人育才质量,自觉服务与服从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家、社会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知识空间载体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提升校内外实践载体的协同育人效能,也可以为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实践载体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目前,部分国内高校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对校内的创新创业各种资源进行科学整合。这种专门机构实现了校内资源科学调配与统筹利用,达到了高效便捷的目标。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种专门机构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囿于校内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无意中忽视了大学与政府、产业之间关系协调,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往往始于课堂、终于课堂,始于校园、终于校园,甚至多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流于形式[9]。从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方式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载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与活动素材,以提升创新创业实践的针对性与可行性;另一方面,高校需要把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延伸到产业之中,为产业可持续增长提供不竭动力与源头活水。这就需高校发挥主导作用,各方共同参与构建一个学术研究、人才培育及产业紧密连接的实践载体。这个实践载体可以是知识产权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也可以是依托学校设立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和孵化器,也可以是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引导产业界和校内学科共同研发的管理机构等组织。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校内创新创业实践载体与校外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实践也证明了这种方式十分有效,它可以引导高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为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重塑产业形态,引领创业迭代升级。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把学生知识学习和实践平台建设有机融通起来,构建了“三课堂、四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0]:三个课堂各有侧重,第一课堂注重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第二课堂注重创新创业氛围的塑造,第三课堂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四个平台同时发力,“创客空间”“大学生砺志创业园”“电子商务创业园”与“新愚公众创空间”共同推进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高效协同,打造了“时时皆可创新,人人皆可创业”的创新创业生态教育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通过各个参与主体的密切协同,可以逐步削减各自的缺陷,进而实现合作共赢,使整体的效益最大化。正如哈肯所说:“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了 1+1>2 的协同效应。”[11]依据协同理论,高校自身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限,需要强化校际之间、学校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多个实践载体,共同推进创新创业载体有效运作。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强化校企合作,协同打造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能单靠高校独立实施和完成,需要高校与企业携手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12]。依托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使高校、企业、政府之间构建协同双创平台与学生双创实践载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理论及时融入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理论,提升理论的厚度,也可以使企业技术与人才有效融入高校教学之中,通过科技创新项目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要。另外,企业创始人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使大学生双创实践载体运行更加有效。二是协同打造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支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否成功,孵化载体十分关键。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强化双创孵化载体建设尤为必要。经过努力,许多高校已打造出多个孵化载体,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协同的方式,在校外与多个机构共同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基地。如可以与合作企业共建孵化基地,使企业为孵化基地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场地及经验支持;校内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等团体组织,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于学校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有力助推、规范组织实践载体的日常运行[13]。大学生则可以通过创新创业联盟参加多行业、多层次的创新科技活动、创业模拟实践、创业孵化,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操作能力。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多个机构要多方共筹资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提供资金支持。
大学生是高校创新创业载体使用的主体,也是高校创新创业载体运作是否高效的关键因素所在。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逐步消除被动情绪及等靠要思想,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化为自觉与主动行为,提升自身的参与热情与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实践载体的搭建方与活动方共同积极行动起来,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载体的效能:一是政策推进。高校及各院系可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创新创业模拟实践、创新项目等。高校对大学生积极利用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开展创新创业的,可以给予必要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如可以提供创新创业基金,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转化为学分,纳入学校评选、评优的积分;在研究生推免中,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比重。二是大学生要主动利用各层次的实践载体,开展双创实践活动,提升双创实践能力。大学生要在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践,进行自我培训,通过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创新创业项目、工程训练中心、科技园等进行双创实践,提升实践能力,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与培训活动。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明星也要积极引导本校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指导他们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还可以邀请知名的校友开设创新创业实践专题讲座,指导大学生利用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此外,新媒体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中可以大放异彩。大学生对新媒体情有独钟,是其重要的使用群体之一。大学生可以使用新媒体了解与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知识、行业市场走向、众筹双创资金、宣介创业产品、接受用户反馈信息等,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参加虚拟创新创业大赛、虚拟实践基地、虚拟创新社团与虚拟创业孵化基地举办的各种活动,体验创新创业实践,拓宽视野。大学生将虚拟实践和现实实践进行有机整合,通过新媒体拓展了实践渠道,增加了互动频率,创造了网络财富[14]。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便捷地获取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信息支持,使自己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更有针对性,提升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