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健,杨芳芳
1.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一系列论断,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广西的民族工作一直都做得比较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与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共同体意识分不开。
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进行起义并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并肩战斗的优良作风,有效解决了当地的民族问题。虽然当时没有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和名称,但是,当时的许多工作措施和做法都推动着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百色起义时的工作措施和做法,对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进行的武装起义,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吸收当地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等措施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政治基础。
邓小平等充分运用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吸收当地少数民族干部参加百色起义的筹划和行动。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在广西右江地区领导革命士兵和革命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田东县平马镇召开了右江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大会,大会讨论了建立苏维埃各级政府、扩大红军第七军[2]602。红七军的前身以张云逸掌握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广西教导总队为基础队伍。由于得到右江地区人民的积极支持,红七军很快就从2000多人发展到5000多人[2]659。随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红七军发展到四个纵队。参加红七军的人员大多数是右江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比如:韦拔群担任了红七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第21师师长,陈洪涛担任了红七军第21师政委,黄治峰、黄明春(黄松坚)担任了红七军第21师副师长[2]9。
百色起义取得胜利后,右江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被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右江苏维埃政府和各县、区、乡苏维埃(或革命委员会)取得了执政权。随后,右江各级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建立政府机构,选举苏维埃代表,规定各族群众所享有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权利,实行民主管理,并号召各族群众参与政府管理和监督苏维埃政府委员的言行,实现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右江苏维埃政府在右江地区的东兰、凤山、百色、奉议、恩隆、思林、果德、隆安、向都、镇结、恩阳、凌云、那马、都安、那地等15个县先后建立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3]16,是当时全国较大的革命根据地,根据地的居民大多数是少数民族群众。同时,县以下所辖的区、乡也陆续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当家作主奠定了政治基础,极大地推动了右江地区民主政治的历史进程。
在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不分大小、人口多少一律平等,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化解民族矛盾,使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和民族隔阂逐步消除,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其间,通过举办各种教育培训班,大力培训、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一大批土生土长、密切联系群众、熟悉本地情况的少数民族干部迅速成长起来,在根据地开展革命活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其中,右江苏维埃政府的10名委员中,有6名是少数民族。右江地区成立的县级苏维埃政府中,有14个县的第一任苏维埃政府主席是少数民族干部[4]。
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还大力支持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建立各种革命组织,如农会等,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充分感受到翻身解放的自豪和幸福,充分调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加革命的热情。为了争取更大的支持,巩固百色起义成果,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还积极在当地发展党员,建立农村中国共产党组织,吸收少数民族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百色起义除了部分高级别干部是中国共产党从外地派来,大部分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士兵和农民赤卫队,红七军部队的连排以下基层干部,大多数是本地少数民族干部。在这些少数民族干部中,多位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1999年11月,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百色地委党史办公室编辑出版了《百色起义人物志》。记录了数百名百色起义的重要人物。其中“起义领导人”记述了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陈豪人、韦拔群、雷经天、俞作豫等7位百色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其中韦拔群是广西东兰人,壮族;李谦、李振亚、李硕勋、黄大权、黄治峰等42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英勇牺牲的军师级干部,其中多位牺牲英烈是右江地区的壮家子弟;韦国清等18位从百色起义中成长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被任命为解放军少将军衔以上的将军,其中有14位是壮族。
各族群众之所以听党话、跟党走,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深得民心。
革新土地制度,制定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改善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物质基础。
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物质条件。逐利性经济体制必然导致土豪劣绅通过盘剥和兼并等不合理的手段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而普通农民由于各种原因逐渐失去土地,沦为少地的贫农甚至是无地的雇农。辛亥革命以后,统治广西的军阀和当地地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剥削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重,他们强迫农民缴纳繁重的地租和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为了扭转右江革命地各族群众在经济上备受残酷压迫的局面,1929年10月,韦拔群组织起草和制定的《广西东兰县革命委员会最低政纲草案》提出,瑶民经济、政治、教育、工资上与其他人民一律平等;严禁虐待瑶民;没收山主的山场、土地、森林,分给瑶民等[5]55。邓小平在《七军工作报告》中从耕牛、耕具、谷种、土地所有权、区域土地分配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土地分配的办法[5]68。
红七军成立之初颁布了大量的通令通告,对土地革命进行广泛宣传,在东兰县进行土地革命试点,邓小平在东兰县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培训开展土地革命的党员、干部,在平马镇专门举办了一期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党政干部培训班,邓小平给学员讲课,号召各族群众团结起来实行土地革命,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再分给农民。在广泛宣传推动下,东兰、凤山、恩隆、奉议、思林、果德等县的部分乡村都开展了土地革命。同时,结合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实际,颁布了《中国红军第七军目前实施政纲》等文件,编印了《土地革命》等宣传册子,制定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等,合理划分了农村的阶级成分,提出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雇贫农”“彻底解决土地问题”等口号,确定了“以人口为标准,以出产之多寡,平均分配之”、以原耕为基础“抽多补少”等土地分配方式;实施了“分耕”“共耕”“原耕”等土地使用方式。对于土地分配方式,根据农民群众喜欢哪种就采用哪种,完全尊重人民的意愿,由人民自行选择。在分配过程中,照顾住在大山里的瑶族群众,使他们和其他民族群众一样,得到平等对待,满足他们对土地的需要。当时,各族群众在“共耕”方式下组织的“共耕社”修建的“共耕渠”,至今还在造福后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土地革命中,坚决维护广大贫苦农民的利益。这些做法符合右江革命根据地当时的社会实际,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迅速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各族群众拥护。
邓小平等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土地革命,没收农村恶霸地主的土地,将土地分给少地和无地的贫雇农,消灭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千百年根深蒂固的封建地主剥削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调动了各族群众参加革命运动的积极性,据1930年8月的统计,仅东兰、凤山两县农民加入红军的已有6000余人[3]424。这些措施和成果有力促进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百色起义诞生的红七军和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中,有大部分干部、士兵是少数民族群众。这支军队之所以能吸收大量的少数民族群众,关键在于其与之前的军队不一样,其是以改造旧社会、建立让各民族拥有平等地位的新中国为目标,这个目标凝聚了各族群众心声,鼓舞了各族群众斗志,激励着各族群众跟着党走。
百色起义之初,红七军在部队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清除军阀主义,官兵同吃同住,各民族战士都是兄弟,不管是哪个民族、语言如何、风俗习惯如何,都可以和睦相处,让士兵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有别于其他军队,是真正的工农子弟兵,中国共产党革命是为了贫苦大众,进而很快就增进了中国共产党和群众的亲近感。这种感受口口相传,很快就传遍了右江地区的村村寨寨,少数民族群众踊跃报名参加红军,使红七军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百色起义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之后,根据地各级领导干部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遵守少数民族公约,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群众,与少数民族群众同甘共苦。他们深入民族群众居住的村村寨寨,调查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状况,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韦拔群、邓小平、张云逸等人在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宣讲革命思想时,重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群众一起唱山歌、跳铜鼓舞庆祝节日。邓小平在东兰县调查研究期间,经常住在农民家,在壮家阁楼里与壮族农民群众同吃同住,与老百姓同甘共苦。韦拔群、邓小平、张云逸等人还时时告诫各级党员干部和军队官兵要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纪律,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不要做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事。
在邓小平等的带领下,红七军官兵一致,为民爱民。正因为如此,红七军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少数民族群众积极拥军支前,冒着生命危险,给红军送粮、送生盐、送情报、照护伤病员等。比如,为韦拔群送饭的瑶族同胞兰乃妈为掩护韦拔群,在敌人威逼下跳崖牺牲;瑶族同胞把韦拔群的母亲、妻儿、兄妹隐藏在家里[3]492。
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群众同甘共苦,并肩战斗,建立起的亲密无间的血肉联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西各级党委、人民政府开展民族工作,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疾苦,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树立了榜样,为广西各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社会基础。
百色起义和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时,邓小平等非常重视发展先进文化,主张各民族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求“实行平民教育,发展识字运动”[3]23,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文化基础。
百色起义传播了先进文化,促进各民族群众的思想觉悟,鼓舞斗志,调动各族群众的革命积极性。邓小平等充分发挥右江地区各族群众喜欢唱山歌的传统,巧妙地将先进革命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壮戏等民间文艺形式来宣传,进行思想启蒙,使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入耳入心,达到鼓舞人心的效果。为了提升各族群众的认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邓小平等通过发布报纸、杂志、书籍、政纲和布告等把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给各族群众,比如《红旗周刊》《红旗报》《士兵之友》等,揭示了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军阀罪恶统治,宣传了党的主张,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激发群众的革命动力。《右江日报》讲述了右江地区党政军工农商学各界人民群众的革命活动,宣传革命形势,增强人民群众的革命信心。此外,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先进文化时特别注意标语、口号的写作和运用,通俗易懂的口号成为团结和凝聚各族群众的重要纽带。
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接受教育的程度一直较低,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以后,大力发展教育,党在各级苏维埃政府中设立文化委员,并规定其负责“调查学令〔龄〕儿童及失学的群众;办理群众学校强制儿童教育;实行识字运动”[3]154。为了使右江革命根据地各族群众都能接受教育,制定了免收工人子弟、佃雇子弟和劳动青年的一切教育费用;瑶民在教育上与其他人民一律平等;男女教育平等;创设人民通俗阅报室、人民通俗图书室、人民文化讲习所、夜课学校等;提高瑶民的智识教育[3]93-95。1930年,《中国红军第七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明确提出了“提高文化,普及教育,劳动儿童,免费入学,推翻旧礼教,创造好风俗”的教育方针[3]256。在邓小平等的领导和支持下,各地设立劳动小学、中学、平民夜校、妇女训练班、党政干部训练班等。其中在平民夜校使用红七军政治部组织编写了《工农兵识字课本》开展识字教育、扫盲工作,同时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了工农群众翻身做主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等。中国共产党在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方式灵活,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强,办学形式多样。为了解决夫妇俩同时上学、家务无人料理的情况,根据地采取轮流上课的形式。因为妇女长期以来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她们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晚上课前先唱一轮自编的山歌,学习热情异常高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的各族群众,不论男女老幼都不同程度地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它对于宣传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革命道理,初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凝聚了各族群众的共同愿望,促进了各民族群众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民族团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政治、物质、社会和文化基础。同时也蕴含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各民族在中华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