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年来技能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试题变化趋势与教学对策

2022-04-16 21:23:01段临风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言古诗词诗人

王 莉 段临风

(1.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0;2.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 武汉:430080)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凝聚了诗人求索的深思与情感。这些诗词源远流长,有着不同的体裁与风格,语体内容博大精深,研读这些作品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以及文学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古诗词阅读理解题是一种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并捕捉诗歌字里行间的感情及内容细节,并根据题目要求从指定鉴赏角度进行作答的试题类型。根据对往年技能高考中的文化综合科目的分析,古诗词阅读是失分的大项,也是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许多职高学生对古代诗文部分的题目有着畏难、厌学等情绪。

目前很多职高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方式往往依托题海积累,不利于学生提高诗歌鉴赏水平。职高的语文教学需要,建立起基于文本的、深入浅出的鉴赏理念。

1 近年古诗词阅读题变化趋势

从2012年湖北省推行技能高考以来,古诗词阅读题都是每年的文综试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2012年考到的李商隐的名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到2021年有关宋词的解析,考查的侧重从死记硬背的知识点逐渐转向考生的主观理解能力。同时,诗歌古文知识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在近几年,除了以诗歌分析为主的综合题、选择题中也出现了相关的考查点。

2019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综语文第14题,考查的是唐朝后期诗人高骈《山亭夏日》,诗歌及试题内容如下(原题附图略,下同):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细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1)作者写了哪些夏季之最?请简要归纳。

(2)作者运用动静联合的手法描述夏季之景,请对此作简要剖析。

诗中的“水精帘”一作“水晶帘”,作者含蓄精巧地将烈日照耀下微风荡漾潋滟波光的池水,比作晶莹透澈的珠玉帘饰,其无意的扰动让人察觉到拂过湖面的习习细风。诗人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用绿树、楼台,池塘、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描绘了一幅怡然舒爽的夏日意象。所谓夏季之最,即指诗中提及的相关盛夏景物:绿树阴浓、楼台倒影、微波涟漪、满架蔷薇。其中细风渐起、水波涟漪如晶帘的景象则是所谓的动态描绘,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2020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综语文部分综合题第14题,考查的是唐朝诗人张说的《岭南送使》,诗歌及试题内容如下:

岭南送使

张说

秋雁逢春返,流人何日归。将余去国泪,洒子入乡衣。

饥狖①啼相聚,愁猿喘更飞。南中不可问,书此示京畿②。

[注]①狖[yòu]:一种黑色长尾猴。②京畿:国都及周围的地区。

(1)这首诗写了怎样一件事?请简要概括。

(2)本诗首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这首诗记述了一位被流放的诗人委托使者将信带回京城的故事。诗人将自己与大雁对比,嗟叹秋天南飞的大雁到了春天就会返回自己的故乡,而在外流浪的人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归故乡。诗人甚至突发奇想,把思念故土的眼泪,抛洒在信使的衣襟上,随信带回故乡去,以此表达了他归乡的真切期待。同时又以周围的山野景象,饥饿哀啼的猿猴,衬托身在异乡的凄凉。其余琐事诗人也不想再多说多问,只希望这一封书信所承载着的思归心意,能让京都的人能够明了。这首诗借着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重返京城,重返朝堂,再度被重用的企望。

2021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综语文部分综合题第14题,考查的是唐朝诗人贾岛的《代旧将》,诗歌及试题内容如下:

代旧将①

贾岛

旧事②说如梦,谁当信老夫。

战场几处在,部曲③一人无。

落日收④病马,晴天晒阵图。

犹希⑤圣朝用,自镊白髭须。

[注]①代旧将:摹拟一位退休老将军的口吻。②旧事:昔日挥戈沙场的事。③部曲:部下,此指退休后的情景。④收:驱马入栏。⑤希:希望。

(1)诗中的老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诗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请选一处进行分析。

这首诗是“郊寒岛瘦”中的贾岛所作,其用所擅长的苦吟风格,借一位征战多年的老将军的口吻,表达了对往日征战生涯的追忆。二、三联用战场、落日、兵马营造出一副烈日当空却孤峭幽静的境界,而末句则表达了老将雄心不改,壮志难磨,仍幻想着能够凌空搏击的慷慨激越之情。纵观贾岛不得志的一生,累举不中,孤贫潦倒,宦途极艰,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诗中影射之人的原型。

古代诗歌阅读题向来有选材丰富、体裁稳定、题型稳定、侧重鉴赏等特点。从近几年的古诗词选材情况可知,技能高考对古诗词部分的要求一直没有放松,而且考试的难度相比早期年份略有提升。不仅选材上从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诗歌,到一些偏冷门偏小众的诗歌都有所涉猎,减小了考生在考前就了解过这些诗词的可能性,加大了押题备考难度。试题考查角度更为注重意境、情感上的分析,不再单单从更为简单的内容、手法分析方面进行考查,赏析角度更为全面,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诗歌讲述的内容。这些变化对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2 当前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诗歌鉴赏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方式与内容亟需改进。很多学校广泛应用的诗歌鉴赏教学方式往往依托题海积累,要求学生通过刷题积累一定数量的诗歌阅读经验,进而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单一诗篇的阅读精度要求不高,且不利于学生掌握应试以外的诗歌鉴赏方式。古典诗歌蕴含了大量精华的汉语言知识,其语言结构、表现手法、意境意象都值得反复学习品味。而古典诗歌作为文学作品,其艺术效果,思想情感、时代情怀都值得鉴赏品悟。因此,加强文段的细读是诗歌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单纯的感悟式、情景式的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职高的语文教育需要教授更为系统的鉴赏方法,从更全面的鉴赏角度,建立起基于文本的、深入浅出的鉴赏理念。

从诗歌本身来说,古代诗歌的字词意思、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差异,其语言内容凝练含蓄,理解难度较大;古代诗歌所记录的社会生活、人情风俗以及诗人所表达思想感情,与学生生活差距大,存在共情隔阂;诗歌写作常运用语言变形等表达技巧,进一步加深了语言的陌生感。

从学生层面来说,古代汉语知识的积累相对匮乏,且缺少系统的鉴赏分析方法,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导致学生兴趣萎缩和想象力枯竭,产生畏难情绪。

从教师层面来说,首先是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应试理念、重形式轻内容的教学理念和脱离文本刻意寻求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都是对素质教育的错误解读,也不适应诗歌鉴赏的教学要求。这样的课堂形式热闹,却难以达成教学目标,降低了课堂有效性,也忽视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正如王策三教授所说,形式热闹已经成为评价好课的标准,教学重点大幅度向情感态度目标偏移,让教师恰恰忽略了语文知识的传授。其次是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填鸭式的讲授法和多媒体教具的过度运用都不利于帮助学生静下心来感受诗歌的内涵,轻视诗歌的文体特征的教学方法也会模糊教学的重点。最后是教师的教学素养问题。部分教师缺少诗歌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忽视文本研读,缺乏自主思考。

3 诗歌鉴赏教学的建议

中国古代诗歌向来重感悟、轻分析,没有系统的诗歌分析理论。传统的古诗教学更加强调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对文本内容的美学体悟不作过高的要求。而英美新批评主义学派提出了文本细读法这一文艺批评概念,主张抛弃作者和创作背景,着重以文本内容的复义、反讽、夸张等修辞学鉴赏为核心进行鉴赏。将两者扬弃地结合,可以得到一种文本细节的鉴赏与创作背景的审视并重的鉴赏思路。

笔者根据一线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经验,结合技能高考对古诗词阅读的要求,提出一些有关诗歌鉴赏学习的教学思路和对策。

3.1 从小处着手,巩固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学习

文言实词和虚词是古代诗文阅读的基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显著帮助学生辨析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古今词义的区别,甚至可以帮助学生推断其所处语段中其他相关词汇的含义,帮助把握对应文段的内容。

常见文言虚词有:之、其、而、则、乃、以、于、为、安、耳、夫、盖、何、焉、矣、哉、乎、也、所等。通过单独的试题集练习或讲义背诵可加深学习效果。此外,正确掌握文言词类活用可以帮助避开某些不常见实词的语义陷阱。

3.2 点面结合,加深文言句式和语法的辨析和理解

文言句式的辨析和理解是古代诗文阅读的关键。文言语法与现代文语法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也要注重理解与辨别其中存在差异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包括动宾和介宾前置)、定语后置句。把握单句的语境倾向可以帮助学生从大体上感知文段的描述内容。设置单独的文言语法课时看似在绕无意义的远路,实则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影响深远,且对后续的教学工作有事半功倍的影响。

3.3 活用发散性思维,发挥共情心与想象力

许多诗歌内容所表达的情感并非单纯地停留于文字的表面,需要学生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与其身份地位进行合理推断。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在课程中多多讲述诗人的文化背景与相关的历史常识。授课时选择讲述诗歌创作时代背景相关的趣味故事或使用多媒体纪录片的方式,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唐宋诗词黄金时代的历史文化印象,有助于其发散思考,从历史事件出发,还原诗人的情感。

3.4 勤学苦练,提升文言语感及古典诗词鉴赏素养

帮助学生感知语言,培养其对语言的敏感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对精彩篇章的反复细读,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深邃与空灵。同时引导学生阅读大量不同体裁与风格的诗词,感受与领悟各类诗词鉴赏的技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猜你喜欢
文言古诗词诗人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中华诗词(2019年4期)2019-10-08 08:54:16
晒娃还要看诗人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断句判断法
我理解的好诗人
中华诗词(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文言实词推断法
诗人猫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