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文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1]缩小贫富差距,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公共服务需求,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发展遇冷,全球治理体系加速变革,所有这些都给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新时代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更加凸显以人民为中心,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外发展大势,精准施策,有效化解各种不利影响,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确保各项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行稳致远。乡村振兴不仅是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保持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内在要求,必须花大力气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到21世纪中叶要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2]。未来数字乡村建设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各类数字化应用层出不穷,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变化将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积极探索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方法,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建设数字乡村将数字创新技术应用于传统农业,实现乡村农业、治理、生活等方面的数据化,有助于推动传统农村经济模式、治理模式的转变[3],使生产生活更加科学、智能,消费更加便捷,治理更加透明,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4]。数字乡村不是数字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农业信息化的延伸,是依托数字经济发展,重构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过程和状态[5],会对乡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深刻调整,引发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6]。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充分融合,改变居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素养,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抓手,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业农村发展的历程,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但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在城市,各类要素资源也较多地流向城市,乡村则相对匮乏,从而影响了社会和谐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城乡发展差距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短板,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良好的工农、城乡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相较于城市而言,乡村在居民数字化意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发展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使信息流、商流、物流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使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7];能够有效破除城乡要素壁垒,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和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传统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引发乡村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的变革,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第一,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赋能,能够对乡村事务进行更加精准化的治理,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能够通过数字平台更加方便快捷地参与治理,实现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调动广大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治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第二,建设数字乡村有利于充分发掘乡村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进行创新发展,结合地区特点,将文化服务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助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文化惠民工作水平,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提高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第三,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加速新产业、新业态的产生和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程度,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第四,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对乡村环境的监督和整治,科学评估乡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时发现、制止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顺利攻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后,如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征程中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课题。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重构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让村民在外安心、在家舒心。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农村电商的更好实施,发展电商可帮助村民建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实现农村地区农产品优质优价,让农村地区优质的产品资源、环境资源、旅游资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依托。
城乡差异是乡村振兴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城乡差异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数字乡村建设为推动城乡协同发展,解决城乡差异提供了有效的路径。打造数字乡村可以给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使更多乡村人口拥有创新创业的机会,在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也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环境,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人才是助推数字乡村建设持续发展的动力,从《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发布的情况来看,2020年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将近1100万人,且未来缺口仍会放大,大量人才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表现出供不应求且地域分布严重不均衡的现状。另外,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城镇、乡村居住人口分别为90199万人和50979万人,城镇人口较2010年增加了23642万人,乡村人口则减少了16436万人,城镇人口占比上升14.21%,可见乡村人口正逐渐向城镇转移。由于乡村在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很多数字化人才会选择去条件更好的城市发展。一些学习数字技术的大学生毕业后也不愿回到农村,导致很多青壮年人口流入城市之中,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老人对于数字化服务的需求并不高,也不愿意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留守儿童大多也仅仅是在教育、购物、游戏、视频等方面会运用到一些数字软件,对于数字技术则懂得不多。同时,由于乡村条件较为艰苦,难以吸引外部人才来到乡村工作,在乡村人口外流严重,外部供应不足的双重作用下导致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数字人才严重缺乏。乡村基层干部数字化素养不高也是制约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个别领导干部意识不到建设数字乡村的重大意义,创新意识不够强;很多干部年龄偏大,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弱,虽然也能主动学习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办公,但办公效率依然不高,难以满足数字乡村建设的需要。从以上分析可知,数字人才的缺乏依然是制约数字乡村建设的瓶颈,对乡村的有效治理、社会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很大制约,亟待解决。
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很大程度上能够带动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指出,要把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数字化在带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10]。由于乡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思维观念仍受限制,农民数字化素养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充分,难以满足数字乡村建设的要求[11]。从2021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呈现的情况来看,2020年服务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为40.7%,工业为21%,农业为8.9%。相比2019年,服务业增加了2.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了1.5个百分点,而农业仅增加了0.7个百分点,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2016年至2020年数字经济渗透率来看,相较于工业和服务业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农业数字经济渗透水平较低,虽每年有所增长,但速度相对缓慢。未来农业的数字化转型仍会面临一些要素障碍,推动传统农业升级转型,使其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任务依然艰巨,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市场需求量增幅不大,有待拓展,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
健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对于建设成效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是改善乡村人居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打造现代化乡村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资金的扶持,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城市相比,差距还很明显,部分偏远乡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远远达不到数字乡村建设的要求,这些地区将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短板所在。从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编制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年)》看,全国行政村通光纤、4G的覆盖率已超过98%,但网速不够快、信号不稳等问题制约了数字化在农村医疗、教育、娱乐、出行等方面的应用[12],这些现象的存在给后续的数字乡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另外,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农村、城镇网民规模分别为2.84亿、7.48亿,占总体比例分别为27.6%、72.4%,城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81.3%、57.6%[13]。可见,在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方面,城乡仍存在差距,数字鸿沟较为明显,城乡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是导致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未来要根据数字乡村开展的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一些偏远落后地区更要予以重视,争取在建设数字乡村的过程中,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落下。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将数字技术充分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带动乡村信息化发展,同时也要从思想层面意识到数字乡村建设之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性。然而一些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建设数字乡村的重要意义,工作开展不够深入,缺乏全面统筹规划。此外,乡村居民由于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数字技术带来的改变一时难以适应,还需要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对其进行适当的宣传引导。但在实际的宣传引导过程中,相关工作往往只是流于表面,仅对有关政策和技术进行简单的宣传,没有进一步引导居民怎样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打造数字乡村不仅需要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资源支持,同时也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乡村建设进行全面统筹谋划,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明确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及具体举措,推动工作的有序开展。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数字乡村建设缺乏深刻认识,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数字乡村建设的需要,数字乡村发展规划制定论证不充分,制约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涉农产业的投资较高,回报周期长,短期内难以见到可观的经济效益,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技术支持,因此一些市场投资主体往往不会对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给予太多的关注,导致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撑。农业产品种类繁多,各地区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相关数字化行业体系标准仍不健全,一些涉农硬件厂商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对产品进行研发,这就导致在质量和标准上参差不齐。与此同时,大多数服务供应商主要采用技术引进的方式提供服务,其数字化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有效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导致许多农民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成本要高于效益,因此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农产品流通方式还是以市场批发和零售为主,数字化转型模式仍未充分发展,尽管近年来农村电商卖货、直播带货模式发展迅速,确实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但是与农村较大的商品蕴含量相比,推进流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依旧任重道远。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选择了城市优先发展的经济策略,发展资源主要向城市汇聚,形成了城乡发展差异。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城乡关系开始破冰,统筹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关系逐渐进入了融合发展阶段。尽管我国城乡关系不断得到改善,但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开展。由于城市的发展机会更多、生活条件比乡村更为优越,许多有技术、有文化的人才都流入城市之中,外部人才由于乡村条件艰苦则不愿到乡村工作,致使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人才严重缺乏。同时,农民收入总体偏低,没有充足的资金来采用新技术和新服务,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乡村产业的转型发展。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做支撑,由于长期以来城乡间发展的不均衡,乡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缓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难以满足新时代建设数字乡村的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早日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今后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也是未来乡村发展的先进形态,目的就是要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未来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尤其是同老百姓贴得最紧的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以共同富裕目标为指引,结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及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抢抓新一轮数字改革机遇,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各环节、各领域的创新应用;聚焦共同富裕的具体要求,积极探索带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打造数字化乡村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居民对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改善人居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人才是全面振兴乡村的关键要素,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至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将基本建立,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因此打造一支良好的数字人才队伍对于未来建设好数字乡村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大引才力度,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发展活力。乡村之所以难以吸引外部人才,是因为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差距,薪酬待遇也相对较低。今后乡村要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才待遇,完善相关考核与激励机制,在人才下乡的过程中尽力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使其在乡村能够扎得住、干得好。积极宣传乡村利好政策、产业优势,吸引信息化人才到乡村工作,县、乡政府也应积极同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乡村实习基地,鼓励学生毕业后下乡投身数字乡村建设工作[14]。部分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可以考虑自主引进人才,但很多村落没有经济实力来开展相关工作,这就需要上级政府结合实际需要,有计划地派遣技术性人才对乡村信息化工作进行指导,同时数字人才往往学历较高,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统一调派。其次,应加强本土数字人才的培养,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遴选一批综合素质较高,对数字乡村建设富有积极性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数字化知识和技术。当这部分人学有所成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分享给其他村民,以此为乡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对流失人才应予以重视,促进其回流,鼓励进城学习人员、大学毕业生等返乡创业,鼓励有知识、有文化的乡贤回到乡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方式,建设智慧农业。今后要积极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拓展农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推动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加快打造智慧农业生产模式,重视对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积极同实力较强、口碑较好的数字企业开展长期合作,在其帮助下加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农村的发展。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数字技术从消费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的全面应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传统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充分衔接起来。通过智能灌溉、农业机器人、自主作业系统、传感器动态监测等技术,规范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15]。同时,利用好互联网渠道将本地特色商品和服务及时推广出去,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投资,挖掘农村市场价值潜力,增强农业发展竞争力,满足市场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其次,在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要不断对现代农业生产链进行拓展,以乡村特色资源为依托,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大数据分析需求侧入手,精准识别市场的动态变化,发展农业公园、共享农业、文创农业等新形态。丰富现代农业体系,发掘农村致富资源,在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打造数字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加强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农村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优化网络服务质量,提速降费,分类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联网、互联网、智能设备等与乡村各领域的深度结合[16]。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对网络安全予以重视,严格依法打击破坏信息基础设施、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支持相关企业研发适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特点的产品和服务,打造为民服务的综合信息平台,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农村地区水电、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的融合,打造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和智慧物流。其次,仅仅依靠政府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往往满足不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需求,可能产生供给不足、财政压力大、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提供此类公共服务时可以秉持开放共赢的态度,在保证产品及服务公共性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进来。政府在对有关项目进行审批时可以多一些政策上的优惠,使民间的金融资本积极投身于数字乡村建设之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时期需要重点完成的目标任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复杂任务,乡村发展问题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稳住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切实做好“三农”工作,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才能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方向,是有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构建新型城乡工农关系,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信息技术会更加快速地向农业农村各个领域渗透,未来一段时期内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作用,将其融入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确保至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