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双创”理论不仅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郡县治,天下安”。民族文化要素如何与县域经济相融合,传统文化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打造文化品牌,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与发展,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这些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
2020年巴马县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199969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比重为84.68%,其中壮族人口的比重为66.30%,瑶族人口的比重为18.08%①。2018年巴马县GDP增速在广西全区所有县区中排名第一,2019年GDP增速在全区33个国家核定的贫困县中排名第一。2016—2019年,巴马县GDP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速分别高达11.8%和27.5%,排在全区全市前列。财政收入从2016年2.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14亿元,4年间增长近3倍②。202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届人民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对全区2019年符合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准进行了通报,巴马县符合标准,实现脱贫摘帽。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巴马县利用当地优势特色资源,打响了“长寿之乡”文化品牌,并以民族文化提升旅游内涵,联动周边区域,做大、做强、做优、做精文化旅游产业,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长寿之乡”、新兴旅游名县。巴马县的“长寿之乡”品牌为什么能打得响?成名之后这一文化品牌还能打多久?基于此,笔者根据调研情况,对其取得的成就与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国内西部或同类地区的文化保护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巴马县人文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民族传统文化沉淀深厚,以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瑶族创世史诗《密洛陀》为代表的民间文学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丰富多彩的民歌更是当地的一大文化特色,山歌、情歌、生活歌、时政歌、仪式歌、儿歌、历史传说等与生产劳动、岁时节日、民间歌舞相融而生;皮鼓舞、木面舞、猴鼓舞、铜鼓舞代代传承,至今仍活跃不息;三月三、祝著节、蚂节、盘王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间节日历史悠久,且传承有序,节日期间民众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巴马的瑶族刺绣、服饰图案以及壮锦和壮族服饰均富有地方特色,色彩丰富,工艺独具匠心,精湛绝伦;以壮族的“干栏”建筑与瑶寨建筑为代表的民居建筑个性突出,与自然融为一体;民族饮食、民族医药、民族体育种类丰富,已经成为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的重要文化资源。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了巴马县千姿百态的文化景观与重要的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家底薄、财政紧张、传统文化保护难度大等问题,巴马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认真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将巴马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征集、整理工作,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保护与繁荣发展,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截至2020年10月,巴马县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有72项,包括民族民间文学、民俗、传统制作技艺、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等多个类别。其中,自治区级4项,分别为《卜伙的故事》、“祝著节”“补粮”及“巴马蛇王酒”;市级4项;县级64项③。
从2012年开始,巴马县在瑶族人口集中的东山乡中心小学开设“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班”,从中选拔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感兴趣、有潜力的学生进行培养。学校开设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课程有“射弩”“打皮鼓”“打陀螺”“托盘舞”“民歌”“书法”“刺绣”等,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获得了有效传承。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巴马县共举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培训班15期,受训人数超过800人次,有力地保证了巴马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为了使民族节日得到有效传承,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予以扶持,由文化部门明确传承人,建立了铜鼓传习所、铜鼓文化传承基地、东山乡巴根铜鼓楼、蓝家大院等文化传承传播活动场所,并每年举办巴马文化旅游节。
“打蓝靛”源于蓝靛瑶的生活习俗,人们在制作蓝靛时,到野外寻找矿物颜料,并通过击打蓝靛、泡染、晾晒等工序制作蓝靛。巴马县文艺工作者通过生活体验,对这些生活元素进行加工提炼,由此形成了新舞蹈《打蓝靛》。这一新创作的舞蹈源于民间,反映了人民生活风貌,因此受到了民众的喜爱,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成为推陈出新的文艺创作成果代表。
巴马县民族艺术团创作的大型瑶剧《格鲁花》,填补了中国瑶剧历史的空白。这部戏剧成功地把瑶族传统民间祭祀、民间舞蹈、芦笙舞、民歌小调创造性地融入戏剧内容中,从而使民族性与艺术性得到了充分彰显。《格鲁花》之后,巴马县民族艺术团又创作了广西经典舞蹈名剧《弩》以及舞蹈《赶美》、话剧小品《小保姆》《十块钱》《留守》《月亮的笑脸》等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的精品剧目,同时积极开展文艺下乡、文艺赛事等活动,每年演出场次超过100场。
口头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主要体现在歌圩的变革、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的设立以及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等方面。
歌谣的传承主要靠歌圩,歌圩在整个巴马县广泛存在,最为有名的有那桃乡的民安村、凤凰乡的凤凰村、巴马镇的龙洪村与盘阳村。每逢节日、婚丧嫁娶、建新房、老人过生日等都会邀请歌手来唱歌。各种节日也会有人组织邀请歌手对歌。歌手是有酬演出,现在的行情是一天400元左右,但不同的歌手出场费不一样。巴马县有一位35岁左右的壮族民歌手叫黄乜那,嗓音非常好,每年靠唱歌演出收入可达十几万元。巴马县曾经有过一句谚语,叫“宁愿给你半亩田,不愿教你一首歌”。意思是说,稻田种稻米的收入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而唱歌的收入远比种田的可观。
瑶族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后,学校也成了传承文化的重要基地。东山乡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区,东山乡中心小学是瑶族文化传承教育体验基地,学校编写有民间文化校本教材,每周二、周四安排民族文化课,包括传统民歌、民间故事、歌谣、射弩、民间舞蹈等授课内容,对巴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巴马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可喜的发展,迄今已经整理编印了《巴马歌谣集》《巴马民间故事集》《背带歌》《巴马民间故事集》(新编本)等。
巴马县坚持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效结合,规划建设了一批以“长寿之乡”为主题的具有度假养生、民族风情、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红色文化教育等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坡纳新村以人文自然资源和长寿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建设成集盘阳河流域农家乐、民俗文化体验、乡村度假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民族旅游屯;东山乡巴根屯、巴优瑶族风情寨等依托特色鲜明的瑶族节庆文化、铜鼓文化和服饰文化,实施民族文化旅游联创工程。
巴马县结合地域优势,彰显瑶乡文化,鼓励扶持民族歌舞表演等民俗项目,发展以长寿文化饰品、书法绘画品、民族服饰和刺绣品等为重点的工艺业,以长寿饮食、养生保健品、民族特色理疗为重点的养生休闲产业。巴马县引进了规划投资16.2亿元的世界瑶族文化旅游村项目,旅游村内将建设世界各地瑶族特色风情寨,使之成为世界瑶族文化的展示中心;建设长寿文化主题村落,投入200万元修缮建设了长寿文化展示厅。巴马县委、县政府鼓励创办旅游文化娱乐、文化演出企业,推出特色乡村旅游表演项目——《梦·巴马》实景演出、仁寿山庄文艺表演,增加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元素。
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通过“旅游+传统中医药”“旅游+传统饮食”“旅游+传统节庆”等供需平台,拓展旅游业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空间,提升综合价值,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巴马县通过举办民族传统节日,传承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同时丰富了地方文化旅游内涵。近年来巴马县一直坚持举办三月三蓝靛瑶民歌会,在东山乡弄山村举办祝著节、盘王节等多项大型节庆活动,不仅使特色民俗文化得到更好地挖掘和传承,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国内外游客前来观看,丰富了旅游内容,提升了旅游品质,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巴马县通过举办国际性节庆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有效提升了巴马文化旅游品牌。近年来,巴马县成功举办了“巴马论坛2017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首届广西河池(巴马)国际长寿养生健康饮用水博览会”“第六届巴马国际长寿文化旅游节”“‘巴马寿乡杯’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旅游创新策划大赛”等重大活动,塑造了巴马经济“新名片”,提升了巴马县“长寿之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
2017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29.8万人次,同比增长21.89%,社会旅游总消费金额达47.58亿元,同比增长28.59%④。经过多年努力,巴马县先后入选了“中国国际养生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创建县”“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并在2016年5月国家旅游局召开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巴马县还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广西第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功创建了“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国家卫生县城”等。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巴马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毋庸讳言,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巴马县在县级税收、财政收入、人均收入、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保障、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等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些客观因素影响了巴马县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整体而言,巴马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传统文化保护需要规划先行,并纳入地方一级,甚至自治区级、国家级的发展规划中。这样,地方的发展不仅能有科学发展的制度性保障,还能够获得政策、法律、资金、人才、信息等更多的支持,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巴马作为“长寿之乡”享誉海内外,已经成为国内知名品牌。但巴马“长寿之乡”品牌效益并未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关键的一个内因在于:作为主打文化旅游品牌的巴马县,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及合理利用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传统文化并未在文化旅游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这些问题与对传统文化缺乏行之有效的长远发展规划密切相关。虽然在巴马县的“十三五”规划以及《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中也涉及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在整体规划中并不占主体,只是作为乡村旅游、长寿养生旅游区建设项目的补充。且上述规划侧重于交通基础设施、旅游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硬件建设,而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机制等方面的软件建设明显存在不足。巴马县文化旅游的发展速度、质量、效益还不高,文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不强,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缺乏有效的规划以及深层研究不足有着内在的关系。
巴马县民族文化丰富灿烂,民族古村落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古庙、古村落、古树名木、山水田园星罗棋布,但这些自然和人文资源仍处于待开发状态,且传统文化的流失、断层危机呈加剧之势。壮族社会中的许多传统仪式正在逐渐消失,如流传于巴马镇的壮族民歌《六兰调》是广西民歌中的一朵奇葩,但现在能够唱这一民歌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传统的干栏民居,近年来逐渐让位于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传统服饰的穿戴也只有在节庆活动中才能零星看到。
巴马县文化资源丰厚,但古村落、民族艺术、民族服饰等多作为旅游经济的陪衬,山水景观的人文内容没有得到彰显。2018年1月在巴马召开的广西传统文化研讨会上,中山大学戴武军教授认为:“挖掘、研究这种传统文化对我们巴马乃至广西文化旅游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我们很多景点就是做得太平常了,没有特色,主要原因是没有把特色文化注入传统文化内涵。”
从巴马县主打的文化旅游景区来看,百鸟岩、百魔洞、赐福湖、水晶宫等景区还是以自然景观为主,民族文化融入很少。巴马县近年来大力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节目《梦·巴马》,把瑶族婚礼、铜鼓、补粮、情歌、起梁、服饰、民居建筑等传统民俗作为主要展示内容,但因对传统文化内涵认识不深、提炼不够,在舞台设计、情节编排、表现主题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节目内容经过“艺术加工”后,淡化了生活气息,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本真性。
一般来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满足不同层面市场需求,如博物馆类型的文化观光类型、地方文化表演类型、实地参与体验类型。巴马县的文化旅游虽然涵盖了上述3个类型,但仅以陈列观光为主,文化表演与参与体验旅游仍停留于初级开发阶段,内涵开发、深度开发较少,参与体验性较差,不仅不利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综合收入,同时也不利于巴马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品牌优势。
巴马县因其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吸引了不少外来养生者前来住上一段时间度假养生,成了“候鸟人”。据统计,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825.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5%。国内旅游总消费82.92亿元,增长30.0%。入境游客4.29万人次,增长6.3%,入境旅游收入2258万美元(按2019年12月30日汇率兑换,约15783.42万元人民币),增长14.0%[1]。大量游客及“候鸟人”的涌入,一方面助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游客的迅猛增长也极大地考验和冲击着巴马旅游的承载力。因巴马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加上旅游接待、应对能力弱,预防措施不足,从而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混乱、旅游区乱盖乱建等问题。从调查情况看,巴马县的盘阳河水因排污设施跟不上,加上居民及当地一些企业乱排乱放,以致河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地村民说,盘阳河水在10多年前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现在谁也不敢喝了。巴马的百魔村、坡月村、长寿村和中医村等著名的长寿乡村,是“候鸟人”最为集中居住的村落。随着巴马“长寿之乡”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些村里的“候鸟人”也出现了井喷趋势。坡月村以前只是个几百人的村子,现在已经变成上万人的集镇,导致客房、商店、饮食、休闲、观光消费的需求迅猛增长,由此推动了这些村落的开发。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在这些村落基本上成为客栈林立,商店、饮食、酒吧、游乐设施一应俱全的度假村。但这些乡村度假村的客栈存在违章增高楼层、乱搭乱建、规划缺位、消防隐患、管理失范等诸多问题。因为排污设施配套建设速度跟不上,村中的污水直接流入盘阳河。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外来人口超过了当地村民,这些“候鸟人”的生活方式不但没能融入当地民族生活方式,反而迅速改变了村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村中的百岁老人成了有利可图的“明星”,每天与游客合影收费;村里大小商店推销各种各样的长寿特产、长寿秘方,传统节日、民间歌舞慢慢变成旅游展演……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引起巴马县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及时予以引导调节、整改,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
近年来,虽然巴马县民族文化及长寿文化的科研力度得到了增强,但与达到建设长寿养生的国际文化旅游景区的目标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巴马县缺乏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县内研究力量以县社科联、民间协会为主,呈现出散、弱、软的特点;当下巴马县的民族文化及旅游产业研究仍以本县以外的科研力量为主,且这些科研力量没有得到整合,未能形成研究合力。这也是巴马县民族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深层挖掘、文化旅游品质不高的内在原因。其次,因为缺乏科研院所的整体支持,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人才梯队的培养建设,从而导致文化保护管理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非遗”专业,文旅专业管理、策划、设计类人才的不足。同时,部分从事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及文化旅游的在岗人员、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也影响着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规划是重要的资源、重要的生产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由于涉及部门多,没有统一的规划,就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与保护失措,传承乏力,所以亟待制定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中期、长期规划。按照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扶贫开发相融合的要求,加紧编制“巴马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规划”,通过制定保护传承规划来建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长效机制,加大对以长寿养生为重点的民族传统文化工作的扶持力度,明确责任,在政策、资金、法律等各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和保障,把传承与保护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各行各业、社会各界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强长寿养生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深化民族情感认同,有效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与团结。全县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到没有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就是空谈,只有不断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力度,才能不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民族团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民族团结事业的大进步、大发展、大繁荣。此外,建议结合乡村振兴计划,打造“农户+景区+平台”的产业模式,推出巴马“长寿之乡”全域旅游精品路线,积极发展县域养生产业经济,推进旅游发展与养生产业的有效结合,大力推动民宿、餐饮、休闲服务标准化和便利化建设,培育一批旅游名乡、名村。
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是内在,市场检验是必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整合科研及文化产业的开发团队力量,深入挖掘巴马县以长寿养生为重点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努力打造巴马文化产业精品,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民族文化演艺、影视产业、文化休闲娱乐业、网络文化游戏服务业、艺术创作与设计、民族文化艺术品和工艺美术等系列文化产业品牌。民族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如何体现文化“原真性”与有效避免文化遗产碎片化、庸俗化是当下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3]。巴马的文化产业要克服发展中的“散、弱、小”劣势,通过整合挖掘,使文化旅游要素向规模化、集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打造具有“巴马特色,国际影响”的文化产业精品,形成真正的“拳头产品”。这个“拳头产品”是基于巴马特有的文化优势与国际性表达方式、文化市场价值相结合而产生的创意文化产品,内容涉及文化创意园、实景文化演艺节目、系列主题影视剧、网络文化游戏产品、民族文化工艺品等。笔者认为,目前巴马县的文化旅游展演内容与建设国际长寿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匹配度不够高,需要推出一个能够对巴马民族文化进行国际化、现代化表达的文化主题景区与文艺展演节目。它必须是一个高品质的、可以参与体验的文化主题景区,一台融入式的情景体验文化演出节目,如《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又见平遥》《又见敦煌》就是成功的范例。这样的“拳头产品”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巴马县文化旅游的文化品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地方的就业率,增加地方税收、财政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提高人民收入等。笔者建议:一是通过引入外来的创作团队及资金来打造文化产业的精品;二是以县民族艺术团为班底,通过与高校艺术院校合作的方式,申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资金支持,同时积极争取广西、河池市各级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及相关企业的投资,潜心创作,深入挖掘巴马县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提炼巴马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打造出一部具有巴马风格、广西特色、中国气派的文艺精品。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是开放的,区域内外要保持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这样才能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4]。巴马的民族文化不是自我独立存在发展形成的,而是与周边区域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巴马县与周边区域构成了一个地域广大、经济交流密切、文化相依共生的共同体关系。巴马民族文化与这些周边区域同根同脉,其发展成败也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目标。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包含河池市的巴马、东兰、凤山、天峨、都安、大化以及百色市的右江、田阳、凌云、乐业共10个县(区),是广西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笔者建议把这一区域中所特有的长寿养生自然人文资源、岩溶地质景观、自然山水风光、国家级铜鼓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刘三姐之乡民歌品牌、原生态的壮瑶民俗风情、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舒适的宜居度假气候等进行有效规划整合,打造各具特色、多元一体的旅游精品,提升“长寿圣地养生天堂”的知名度,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长寿之乡”文化旅游品牌。在此基础上,在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远期发展规划中,可把如何与贵州的荔波、云南的文山进行联运协作纳入统筹考虑,因为这两地的壮族、瑶族文化与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内的文化同根同源、山水相连,而且在文化保护、开发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这种更大范围的区域联运协作,更有利于发挥集中优势,形成区域品牌效应。同时,继续拓展港澳台、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客源地,加大定向旅游推介和定向招商力度,立足“两高速”开通及机场建成后的立体交通优势,提早谋划巴马全面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和西南旅游合作区,全面增强与云贵川及珠三角开放合作的能力与效应。联运协作要尽量避免同质化、恶性化竞争,通过相互交流协商,构建各具地方特色又能够互补合作的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文化管理部门以及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与良性互动,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无障碍旅游,促进相关省区间、县域间优势互补、信息互通与客源互送,走省际乃至国际合作共赢之路。
搞好民族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基于巴马县自身目前不具备建设高校的条件,只能通过“借船出海”的方式解决人才培养瓶颈。目前应做好巴马文化保护及文化产业发展人才需求预测,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区的定位,依托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河池学院、百色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各级各类文化专业人才。重点借助百色学院和河池学院的科研教学资源,针对巴马县传统文化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课题招标方式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全面评估科研院校挂牌研究基地的实际作用与合作成效,杜绝只挂牌不研究的形式主义作风。
还可以根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应急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相关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团队建设,深入探索“产—政—学—研”模式,依托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或示范园区的建设,逐步提升巴马文化软实力。发展好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建立在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为内在核心,不能无计划地进行文化旅游项目或产品的盲目开发。当地政府也应树立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过程中,也要重视对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扶持推动“龙头”文旅项目的开发,发挥其“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文章重点在探讨以巴马长寿文化作为文化旅游的硬核资源,通过科学合理开发,使之形成巴马县的主导产业,以此带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推进巴马县域经济发展仅此一条路,与“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同一个道理,单一经济产业往往是最危险的,巴马县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拥有中药材、生物、农业、商业、工业等方面的资源禀赋,所以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多条腿走路”战略,多元化产业发展道路,宜游则游、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以多元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共同推进巴马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挖掘、开发巴马县的长寿文化资源,把长寿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并非只有文化旅游一条路,同样可以走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专家学者认为,巴马县之所以成为“长寿之乡”,除了与这里的自然环境、空气、水质、民族民间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与当地的饮食习惯、农作物也有内在关系,如珍珠黄玉米、黄豆、火麻、红薯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的健康食品,有防治血管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巴马县可以把这些特色农产品纳入县域重点优先发展项目,依托农业科研部门,通过“农产品+科技+产业+互联网”的多元化合作模式,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发,培育壮大健康食品产业。避免一哄而上走低加工、恶性竞争的老路。必须走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和终端销售一体化道路,积极发展巴马县健康生态产业园建设,促进资源依赖向科技赋能转变,加快产业绿色循环发展,推动生态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助推巴马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因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双创”才能获得真正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双创”,形成民族文化产业,才能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助推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化是指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段和形式,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来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生产过程[5]。产业化和市场化也是民族文化进入国际主流社会最好的、被认可而且是最可行的途径[6]。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不光以文化作品、学术语境、思想范式等形式扩散,更需要以产业化形态辐射[7]。
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是推进“双创”进程的前提条件。笔者建议:巴马县委、县政府组织编制大数据建设规划,加快全县乡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县互联网普及率,建设“互联网+”数据平台。激发“数字乡村振兴”市场参与活力,让乡村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通过大数据的有机结合而“活”起来。利用大数据平台技术,整合各方面的人才及资源,围绕“仁者寿”的文化主题开发设计出游戏、玩具、装饰工艺品、音像制品、书法绘画品、养生保健品、民族服饰、刺绣品、民族节日、文艺节目、民宿等系列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这些文化产品与产业具体面向什么消费群体、市场定位是什么;产品设计与市场推销如何相结合;投资风险与市场风险程度如何;等等。这些都需要大数据平台的深度参与和融合。建立巴马县文化旅游业数字化融合应用标杆,打造大数据文创信息共享体系与市场风险评估体系。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理念,建设大数据平台,加快“双创”进程,助推巴马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优越的自然生态是巴马县最大优势和潜力,也是巴马县发展以“长寿之乡”为品牌的文化旅游的首要前提条件。巴马县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给全县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巴马县的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的保护产生了负面效应。巴马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度开发行为会对巴马县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生态造成破坏,将对巴马县的文化旅游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因为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是建立在优越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之上的,一旦造成破坏,使自然生态恶化、传统文化消失,文化旅游业就失去了最光彩的吸引力与价值,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有必要做好旅游承载能力的评估工作,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及预防对策,尤其是要对巴马县辖区内水资源进行调研普查,制定出台保护水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划好红线与底线;借助广西举全区之力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契机,把巴马县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红水河流域乃至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联系起来。
文化不只可以搭台,而且还可以唱经济大戏,改革开放后国内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就是明证。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双创”构成了决定传统文化命运的关键。民族传统文化积极主动适应现代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的需求,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把文化与经济相对立固然失之客观,但把文化功能狭隘地等同于经济功能也是不合理的,且负面影响大。经济无法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而文化的经济因素包含在非经济因素之中,即文化的非功利性构成了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的内核。当下国内对传统文化的利用过程中,存在把文化价值等同于经济价值而进行盲目开发的认识误区,甚至对传统文化进行肆意包装、篡改,破坏了传统文化的本真性与文化生态,这是不能不察的。
注 释:
①数据来源:巴马瑶族自治县统计局.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解读[EB/OL].(2021-06-19)[2022-01-17].http://www.bama.gov.cn/sjfb/tjgb/t9295862.shtml。
②数据来源:陈自林,罗福胜,凌吉荣.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实现整县脱贫摘帽[N].经济日报,2020-06-04。
③数据来源:巴马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巴马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EB/OL].(2020-10-13)[2022-01-19].http://www.bama.gov.cn/zdlyxxgk/shgysy/whty/whtyss/t6629849.shtml。
④数据来源:巴马瑶族自治县对外宣传办公室.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巴马县)复核反馈会召开[EB/OL].(2018-09-21)[2022-01-21].http://www.bama.gov.cn/gdtt/t6512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