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现,杨育智,向云,3
(1.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2.中共贺州市委统战部,广西 贺州 542899;3.贺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广西 贺州 542899)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5月18日致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1]充分挖掘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南岭走廊”的文化价值,尤其是“茶船古道”的文化价值对传承中国古代茶文化和塑造当代广西茶叶品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潇贺古道”是“南岭走廊”①核心区域,因其连接湖南潇水与广西贺水而得名,其穿越五岭之谷,进而连通中原与岭南,是中国古代从陆路走下水路再走向海洋的重要通道,成为“水陆”和“海陆”并有的“丝绸之路”之南向通道。“潇贺古道”始于秦始皇实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北堵南疏”(“北堵”,即连接北方长城;“南疏”,即修建通向全国的道路)战略时修建的“新道”,成于汉武帝时期的“八郡设置”和出于“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的考虑而形成的文化通道,盛于唐代。“潇贺古道”分东西两线:东线走向为湖南潇水—道州—江华—广西八步区桂岭镇—贺江(贺街镇)—广东西江(封开)—出海;西线走向为湖南潇水—道州—江永—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八步—贺江(贺街镇)—广东西江(位于封开)—出海。“潇贺古道”在秦汉至唐时期,在加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军事、政治、文化交流,构建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潇贺古道”位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南岭走廊”的核心区域,这条古道同时也被专家学者认定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2]就“南岭走廊”作为‘中央与边缘’的文化通道而言,其意义无疑非常独特,类型价值绝不逊于其他两大走廊”[3],可见“南岭走廊”的“茶船古道”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源于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孕育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禀赋和所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4]因此,挖掘位于“南岭走廊”核心区域的“潇贺古道”茶文化价值,彰显“茶船古道”文化特色,对传承中国古代茶文化和塑造当代广西茶叶品牌有着重要的意义。
1.唐宋以来岭南茶业的发展是“茶船古道”形成的前提
“潇贺古道”南北连接广西的容州(今容县)、贵州(今贵港)和桂州(今桂林)三大茶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贸易逐渐出现。例如,在容州茶区的岑溪出现了“今各乡近山皆植,民资为利”[5]等新情形,这些因素直接推动了“潇贺古道”茶叶商品化与贸易的出现。
五代十国(907—979年)时期,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九月,楚王马殷派都指挥使吕师周率兵进攻岭南,打败清海节度使刘隐,夺取了昭(今平乐县)、贺(今八步区)、梧(今梧州市)、蒙(今昭平县)、龚(今平南县)、富(今富川瑶族自治县)6州,其中贺州包括临贺、桂岭、冯乘、荡山、富川和封阳6县,为“潇贺古道”核心区域,此地区基本归马殷政权所治。因“潇贺古道”茶叶贸易逐渐兴起,马殷认为对茶叶进行征税有较大利好,故听取谋臣高郁“请听民售茶北客,收其征以赡军”的建议,在其管治区域内鼓励百姓广泛种植茶树和开展茶叶贸易,官方再从中收取茶税,以弥补军费不足。唐德宗李适时期(780—805年),开启了茶叶征税的历史。《旧唐书·德宗纪》记载:“初税茶,岁得四十万贯……茶之有税,自此始也。”征收茶税的目的是缓解财政困境,确保军费支出。茶税的征收在短期内收效十分明显。到唐宣宗时(846—859年),实行对江淮茶商“皆加半税”,致使征收到的茶税“增倍贞元”,达“近百万贯”之多。五代十国(907—979年)时期的马殷沿袭了唐代茶税制。《旧五代史·世袭马殷传》记载,马殷在广西实行“民间采茶,并抑而买之。又自铸铅铁钱,凡天下商贾所贵宝货入其境者,只以土产铅铁博易之无余”的政策。马殷政权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潇贺古道”沿线区域民众种茶、制茶的积极性,促进了茶叶贸易的发展。
宋代,中原与岭南地区的商品贸易十分活跃。此时茶已成为社会重要的贸易商品,在促进南北经济互动和人文往来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宋会要·食货志》记载: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广南路产茶45340.8公斤,其中与“潇贺古道”有着密切商品贸易往来的静江府(桂林修仁等地)、郁林州(玉林北流、兴业等地)、昭州(平乐、昭平等地)产茶量达42993.3公斤,在广南路产茶总量中的占比高达94.8%[6]。在“潇贺古道”及其附近区域,茶叶已得到全面推广和种植。今天的临桂、灵川、兴安、荔浦、永福、平乐、贵港、玉林等地均产茶叶,形成了当时融州、静江府、郁林州、昭州、浔州、宾州等六大茶区。宋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立“茶引法”(征茶税),广西茶叶开始课税,后历代均沿袭之。据明代《明会典》三十七卷记载,广西茶引的纳税方式为:“凡茶引一道,纳铜钱一千文,照茶一百斤。茶由一道,纳铜钱六百文,照茶六十斤。”[7]1059明代广西茶叶年税金为1183贯又960文(每贯1000文),折算成商品茶应为59150公斤。
2.“潇贺古道”融入“海陆丝绸之路”是“茶船古道”形成的重要基础
以贺州为核心的“潇贺古道”,历史上是中原连接岭南,并通向海洋的最早通道。“潇贺古道”的西线北接潇水(今湘江的支流之一),商品可沿潇水北上,出洞庭湖后进入长江。其线路沿潇水南下穿越萌渚岭后,经富川岔山村、秀水村、富阳镇直达古城(遗址在今龟石水库库底)。客商到达古城后即可上船走水路。这条线路沿富川江继续南下,经钟山县城、平桂、八步,在八步区的芳林进入临江,再沿临江南下。在八步区贺街镇浮山,临江与大宁河交汇形成贺江。线路沿贺江一直南下,在广东封开县江口镇进入西江。“潇贺古道”的东线同样通过潇水,北连湘江。商品可沿湘江北上,从洞庭湖进入长江。该线路沿潇水、陀江南下,再由陆路经过湖南道州和江华,翻越萌渚岭后进入广西八步区开山镇和桂岭镇,再沿桂岭河、大宁河进入贺江,沿贺江南下,在广东封开县江口镇进入西江。客商或货物进入西江后,可通过两个方向进入海洋:一是向东由广州入海,之后或由海路去往香港、澳门等地,或直接走向世界各地;二是沿西江向西上溯,去往藤县、玉林、南宁等地,并可通过南流江经合浦港进入北部湾,再由海路去往世界各地。自唐后,历代封建王朝对灵渠进行了持续的修复,打通了广西的漓江、桂江水道,使其经济通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瓷器、丝绸、茶叶是必带的物品。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南洋地区的经贸往来,使南洋地区对茶叶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样,在“潇贺古道”区域内,形成了三条水路相连、通往海洋的“海陆丝绸之路”,为“茶船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地理基础。
“潇贺古道”虽然不如“藏彝走廊”中的“茶马古道”那样受人关注,但其在以“茶”为媒介开展的人文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逊色于“茶马古道”。与“茶马古道”一样,“潇贺古道”在茶叶种植、茶业发展及茶文化的形成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人类学意义。
1.“茶船古道”的兴起
“潇贺古道”穿越五岭山区,在“南岭走廊”中起到了东西连通、南北连接的作用,与连接川、滇、藏、青的“茶马古道”相联相通。“楚是继巴蜀之后较早发展茶业的地区之一,人工种植的茶树可能已经由战国时楚国管辖的湘江流域传播到了桂东北。”[8]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及“潇贺古道”沿线地区的地势地形、土壤气候、生活需求、民众习性等因素都使这个区域能种茶、宜种茶,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民众需喝茶,也爱喝茶。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唐代陆羽的《茶经》开篇便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八之出”一章记载:“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岭南茶区在中国八大茶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岭南茶区中的韶州和象州就位于“南岭走廊”区域范围内。韶州即今天的韶关,其在五岭之南,为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区域,距今之贺州也就300公里左右。韶关地区的茶文化延绵千年不绝,今天的粤北地区形成了英德红茶、罗坑(曲江)红茶、九峰(乐昌)绿茶、红山(仁化)红茶等四大特色茶品种。象州为唐代州郡名,辖区为今象州、武宣及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亦处于“南岭走廊”区域范围内。唐朝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曾借茶赋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赏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9]《茶经》记载:“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10]《象县志》记载:“象地宜茶,载于陆羽茶经,洵非虚构,盖本县境内,皆可种茶,而所产茶叶,以色香味三者言之,实不让各地名种。”[11]至今象州妙皇的“古琶茶”仍闻名于世。
从上述资料可知,在唐代,生活于“南岭走廊”区域的普通百姓已普遍养成摘茶、制茶、喝茶的习惯,该地的茶文化已走上茶禅融合之路。
唐宋时期,“潇贺古道”逐渐失去秦汉时期的护边稳边功能。发展经济、促进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成为该时期封建王朝的主要政策,这为“潇贺古道”“茶船古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虽然在秦汉时期,广西就留下了茶叶栽培的痕迹,广西茶叶加工使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在唐代之前,在岭南大部分地区,包括“潇贺古道”区域在内,茶叶仍以野生为主。1949年出版的《广西通志》就有“白毛茶,产田阳、凤山、扶绥、那坡诸县……概属野生”“明山茶,产上林、武鸣等县,茶树不待人种植……多生高山石隙中”[12]的记载。唐太宗(627—649年)确定了“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天,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贞观政要·务农》)的重要方略。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担任容州刺史的韦丹,率先在其管辖的容州“教民耕织、止惰游……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13]此后各县郡纷纷效仿,“潇贺古道”区域内的茶叶逐渐由天然产出向人工种植转化,同时茶树种植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在唐朝,广西出现了容州(今玉林容县)、柳州、贵州(今贵港)、桂州(今桂林)和钦州五大知名茶区。此为“潇贺古道”茶文化兴起之缘。
2.“茶船古道”的发展
唐朝之后,岭南茶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茶船古道”也因为下列因素得到了长足发展。
(1)水陆交通的有效对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辟的5条入岭南通道中,“自道入广西之贺”“自全入静江”这两条驿道成为连接中原与岭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因岭南陆路交通受五岭崎岖地形的影响,水路成为重要交通通道。考古发掘获得的资料显示:古代广西舟船遗址主要分布在柳江、桂江、贺江、融江、郁江、浔江等河流及其支流的河岸之地。古代广西的造船工艺体现出一定的地域性与先进性。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记载:“贾人船不用铁钉,只使桄榔须束缚,以橄榄糖泥之,糖干甚坚,入水如漆也。”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记载的藤舟工艺更为奇特:“难得铁钉桐油造舟,皆空板穿藤,约束而成,于藤绛中,以海上所生茜草,干而窒之,遇水则涨,舟为之不漏矣,其舟甚大,越大海商皆贩用之。”[14]这些特殊的造船工艺,比较适合南岭的交通特点,一直使用到明清时期,这为“潇贺古道”“茶船古道”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最终促进了水路相接、陆海相连的南方“古丝绸之路”“茶船古道”的形成。这也成为“茶船古道”有别于西南、西北地区“茶马古道”最大的地方。
(2)岭南茶区特色茶品种的出现。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期,茶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之中。这一情况在“潇贺古道”区域也不例外。在古道沿线的北、南地区形成了两大茶产地:一是出产桂茶、竹茶的容州。容州在唐代出产桂茶。《全唐诗·送张校书季霞》就记载了贾岛在送张校书季霞远赴容州就任时的赠言,“从京去容州,马在船上多……暂醉即还醒,彼土生桂茶。”[15]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引《茶谱》云,“容州黄家垌有竹茶,叶如嫩竹,土人作饮,甚甘美。”[16]容州在唐代管辖容县及北流北部。至宋时,其管辖范围扩大至今陆川及北流南部地区,为“潇贺古道”通向海洋的重要区域。二是北部的修仁(今荔浦市内)。修仁所出的修仁茶为南宋时期广西最有名的茶。《岭外代答·食用门·茶条》记载,“静江府修仁县产茶,土人制为方。方二寸许而差厚,有供神仙三字者,上也;方五六寸而差薄者,次也;大则粗且薄者,下矣。修仁其名,乃甚彰。煮而饮之,其色漆黑,其味严重,能愈头风。”[17]修仁茶有名的原因之一是其具有药用价值,能治头风。宋邹浩专作《修仁茶》诗赞美修仁茶:“味如橄榄久方回,初苦终甘要得知。不得炎荒能已疾,携归北地亦相宜。”[18]修仁茶的药用功能在瘴气十分严重的岭南地区是弥足珍贵的。修仁茶所具有的药用价值直接推动了广西茶产业的发展。
(3)茶融入民俗。具体表现有二:一是茶成为祭祀“信物”。《南齐书·武帝本纪》记载了齐武帝的遗诏,“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19]自此,茶的功能由饮用扩展为祭祀,社会上形成了“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和“三茶六酒”的祭祀习俗。这些观念和习俗沿着“潇贺古道”自北向南传播,一直沿用至今,对岭南地区茶文化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二是茶成为男婚女嫁的“信物”。《贺县志》记载,“女生数岁即结亲,四乡则俟稍长……男家具金银冠饰及槟榔茶肉鸡等物送女家收受……婚前……次晨,男邀集诸亲,新郎偕新妇庙见,以次拜见舅姑及伯叔父母诸亲属,谓之拜茶。”[20]67
3.“茶船古道”的繁荣
以茶为考察对象,历史上的“茶船古道”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不同的发展时期,且各有不同的表现。
(1)唐宋时期茶产量的增大和地方名茶“未过清”的出现。《旧五代史·马殷传》记载:楚“于中原卖茶之利,岁百万计。”楚是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又称“马楚”。马楚政权所管辖的范围就包含“潇贺古道”北部地区。“卖茶之利,岁百万计”一方面说明茶叶是马楚、南汉政权重要的经济支柱,另一方面说明“潇贺古道”沿线区域在当时已是马楚政权重要的茶叶产区。史料记载:“汉末年,三司军将路昌祚至湖南市茶,被俘至金陵(南京),后楚按路昌祚损失纲运之数赔偿,给茗万八千斤”[21]。可见广西贺州这个区域茶产量之大。宋代官修《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昭州,贡茶七千五百斤。”昭州即今天的桂林平乐县,长期以来是岭南“茶船古道”沿线的重要驿站。唐宋时期,随着“茶船古道”的繁荣,沿线地区所产的茶叶也逐渐进入世人的视野,并逐渐出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出版的《修仁县志·物产》就有“宋邹浩有修仁茶诗,茶之胜于他处者可知矣”的记载。宋时昭州管辖的昭平县,产出采摘于清明前的名茶“未过清”。《中国名茶图谱》记载:唐宋之世,昭平县万宝山(藤宝山)和象棋山出产的“未过清”茶,开水泡后六七天仍不变质,因而被视为茶中珍品,百姓称其为“仙人茶”。1934年出版的《昭平县志·山》中的记载也提供了相关佐证:“藤宝山,在城南七十里,又名宝塔山。查此山实府江(桂江)之屏蔽也……三月时,出茶无多,味殊特别,时人每争购之。有一种俗呼神茶,叶长四寸,产于五月,为居山人家专利焉……”《昭平县志·物产》也有相关记载:“茶,此为我国出口大宗,如江南之碧螺春,浙江之龙井,福建之武彝(武夷),安徽之六安,云南之普洱,皆久经驰名。昭平所种,若雨水采者名雨前茶,清明前采者未过清,气味清腴,亦不让他者。”[22]26可见在当时,“茶船古道”沿线地区所产的“未过清”茶,可以与中国其他地方名茶相媲美,且价格不菲。《宋史》一百九十卷有“每茶三斤易粟一斛”的记载,即1.5公斤茶叶可换到60公斤粟米,平均计算,1公斤茶叶可换40公斤粟米。
(2)明清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茶叶贸易的繁荣。明朝中前期,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对外商业只允许政府以“朝贡贸易”的形式进行,禁止民间私自与海外开展商品交易。海禁政策对“茶船古道”的对外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但在明朝后期,明政府为抗击倭寇,放开了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的对外贸易,准许将这些物品贩至东海和南海区域进行交易。作为“交趾古道”重要货物中转站的临贺和梧州等地逐渐繁荣起来。明代政府对茶叶的生产、买卖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根据茶产量规定茶税额度:“凡茶有引由,出茶地方有税,贮放有茶仓,巡茶有御史,分理有茶马司、茶课司,验茶有批验所。”以史料数据推算,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广西每年茶课为钞1183锭[7]1059。作为“潇贺古道”重要贸易枢纽的梧州,在明末清初时期,逐渐孕育并形成了对中国南方“海陆丝绸之路”产生重要影响的“六堡茶”,直接推动“茶船古道”的繁荣。现在的贺州平桂区水口、八步镇的贺街,即为“茶船古道”上两个重要的起点。位于“潇贺古道”东段的开山镇(现八步区),在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就开始种植“开山白毛茶”。此地至今还流传有清朝乾隆皇帝称赞开山白毛茶“一品开山茶,天下无佳茗”的传说。1934年出版的《贺县志》记载:“昔时制红茶,又名珠茶,行销粤地,由粤运洋,制叶用麻布袋,以足践之,用火焙之,每年产量不下十万斤。”[20]238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出,这条“茶船古道”在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4.“茶船古道”的衰落
“茶船古道”的兴衰与“潇贺古道”地位的变化息息相关。在唐朝之前,“潇贺古道”因能水陆相接,加之灵渠年久失修未能实现通航,故“潇贺古道”一直都是中原通往岭南地区的要道,有“欲控岭南,先控潇贺”之说。但唐宰相张九龄开辟“梅关新道”后,改变了“水陆丝绸之路”的出海口,这直接动摇了“潇贺古道”的战略地位,对“茶船古道”的持续繁荣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元朝是“潇贺古道”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除“梅关新道”的开辟和灵渠修复通航等客观因素,元朝实行的民族不平等政策以及严苛的赋税政策,加剧了民族矛盾,破坏了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社会生产力。天灾也是加快古道衰落的一个因素,记载元代“潇贺古道”沿线地区发生灾害的史料甚多,如“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贺州旱”“元泰定元年(1324年)十月,昭州(今平乐)大水”“至元三年(1337年)夏五月,贺州大水害稼。至正三年(1343年)夏六月,梧州青虫食稼。至正八年(1348年)五月庚子,广西山崩水涌,漓江溢,平地水深二丈余,屋宇人畜漂没……十四年(1358年),广西梧州大旱,静江等郡大饥……十九年(1359年)梧州、象州皆大旱。”在天灾人祸的打击下,昔日作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经济通道的“潇贺古道”逐渐衰落了,“茶船古道”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采取的海禁政策,使中国的海外贸易受到重大影响,也直接影响了中国茶叶的海外贸易。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明政府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此后大批西方商船直接驶至中国沿海地区开展商品交易,“潇贺古道”逐渐走向衰落。作为古道重要货物驿站的临贺和梧州等地,也渐渐失去繁华,以六堡茶为主要贸易品种的古道茶叶贸易受到很大的冲击。
在清代,大批客家人沿西江而上进入广西。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贸易新理念,再加上在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国际茶叶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广西种茶之风盛行,茶叶贸易呈现增长趋势,各地名茶不断涌现。当时横州的六凤、宣化(今武宣)的都茗山,临桂的刘仙岩、兴安的六洞、义宁(今桂林五通镇)的龙脊、桂平的西山等地所产的茶均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桂平的西山茶最为著名:“树矮叶小,雨水前萌芽,为雨前茶;清明节萌芽,为末明茶。采回炒热,搓细拣净,泡开水,其色青,其味甘香。”[22]528清光绪(1875—1908年)中期以后,由于受到日本、印度等国茶叶的冲击,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中国的外贸茶叶出现了滞销局面。有数百年植茶历史的广东南海西樵山茶区出现了“往往将(种茶)地售作坟墓,所产茶株比前百不存一,(茶)市地亦废”[23]的情形。连接两广地区的“潇贺古道”的茶贸易也颇受影响。但在这样的环境中,于清康熙时期(1662—1722年)兴起的六堡茶却成为“茶船古道”对外输出的中国茶叶中的主要代表。
“南岭走廊”与“藏彝走廊”“河西走廊”“苗疆走廊”“武陵走廊”“辽西走廊”共同构成中国六大“民族走廊”。“南岭走廊”穿越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是六大“民族走廊”中唯一连接中原与岭南地区的走廊。陆路与水路的畅通连接,几千年的民族和谐交往,从未间断的政治、文化、经济互动,赋予了“南岭走廊”“茶船古道”独特的文化价值。
“南岭走廊”核心区域为“潇贺古道”,其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施的“北堵南疏”国家战略。公元前219年秦朝修成的“新道”,奠定了“南岭走廊”的基本走向和辐射区域,最终形成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330公里,包括云南东部,贵州的黔西南、黔南、黔东南,湖南的郴州、永州、怀化、邵阳,江西的赣州,广西的桂林、贺州、柳州、梧州、河池,广东的韶关、清远、河源、梅州,福建的西部等广大区域在内的“南岭走廊”。在这广大区域内,居住着汉、壮、苗、侗、布依、瑶、畲、水、仫佬、毛南等民族,总人口约7000万,少数民族人口约1700万。从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物品开始到唐朝形成中国八大茶区,岭南地区一直与中原有茶文化的交往。特别是在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史记》记载:“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24],直接推动了岭南地区茶叶的种植与茶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在“南岭走廊”“茶船古道”沿线地区民众种茶、制茶、易茶、吃茶、品茶的过程中,茶始终充当着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华民族构建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潇贺古道”沿线地区设置了谢沐、富川、封阳、临贺、冯乘、广信六郡。中山大学教授、广东“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组组长、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教授实地考察“潇贺古道”后,得出了“潇贺古道是海陆丝绸之路的最早对接通道”[25]的论断。现沉于富川瑶族自治县龟石水库库底、曾被称为“古城”的地方,历史上就是古人从中原南行,翻越五岭后由陆路转行水路之处。古人在古城进入水路后,先沿富江进入贺江,再至封开进入西江,沿西江往东经广州出海,或沿西江往西上溯,再向南经合浦出海。在古道沿线地区2100多年的民间交流和经济贸易往来中,茶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史料记载,在今天贺州八步区的开山镇,民众在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就在其地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茶,民间流传的清朝乾隆皇帝称誉开山茶“一品开山茶,天下无佳茗”的传说,成就了“开山白毛茶”品牌。清朝后期,开山茶的产茶量多达50万公斤。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六堡茶畅销海外:“查苍梧最大之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之茶叶,就其六堡一区而言(五堡四堡俱有出茶但不及六堡之多)每年出口者,产额总在六十万担以上。”[26]《广西通志稿》中亦有“六堡茶在苍梧……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的记载。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香港购进的3万吨左右的茶叶中,普洱茶、六堡茶之类的陈茶约占购进量的60%,龙井茶约占购进量的10%,香片约占购进量的6%,其他茶类约占购进量的24%。购进的茶叶又通过香港转口,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东南亚、西欧等国家和地区[27]。“茶船古道”在历史上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南岭走廊”“茶船古道”有着2100多年的人文交流历史和文化积淀,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对茶产业发展和“茶船古道”文化的挖掘工作,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出台了《加快推进广西六堡茶及特色优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加强茶文旅融合发展”,讲好“茶船古道历史文化故事”,利用广西“长寿文化”讲好“广西绿色健康茶文化故事”,构建“公用品牌+核心区域品牌+企业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桂茶品牌体系”,努力打造“广西六堡茶”“梧州六堡茶”等优秀区域品牌,打造“茶船古道”等文化旅游经济带观光项目,支持六堡茶“茶船古道”申报自治区级及以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等措施。“南岭走廊”的“茶船古道”文化将有力支撑广西茶产业的发展。
“南岭走廊”的“茶船古道”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潇贺古道”“茶船古道”的历史,挖掘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潇贺古道”茶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在广西实施“东融”发展战略过程中发挥文化先行的独特作用,从而推动广西茶产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注 释:
①“南岭走廊”又称“岭南走廊”,自西向东包括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部分地区,其中由湖南通往广西,江西通往广东,翻越五岭的古道为其核心区域。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将其与“西北走廊”“藏彝走廊”并称为“中国三大民族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