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林 杨支才 孙溪晨 冉茂裕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1]。”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形形色色的虚无主义论调借助种种媒介粉墨登场,以更具欺骗性的方式向普通大众蔓延,对青年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及巩固带来负面影响。培育青年大学生政治鉴别力,增强其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内在免疫力,对于其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2]。”从较深的层面来审视,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根源是文化自信的缺失[3],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关键在于坚定其文化自信,增强其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探究大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与方法,既是理论探索的需要,也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践要求。
历史虚无主义承袭唯心史观,以静止、孤立和片面的形而上学方法分析历史、评价历史,是西方虚无主义价值观在历史领域的延伸,也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文化上的现实体现。在中西方激烈的思想交锋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和侵蚀是多领域全方位的,尤其是文化领域,其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在根本上旨在否定我国的优秀文化。
在西化、分化中国的斗争中,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渗透、贬低和丑化从未停止。历史虚无主义认为中华文化是走向没落的“黄色文明”,“孕育不了新的文化”,要实现现代化只有乞灵于西方的“蓝色文明”[4]。“愚昧”“丑陋”和“充满奴性”是历史虚无主义论者看待中华民族惯用的标签;“糟粕”和“垃圾”是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历史虚无主义论者从“西方中心论”出发,秉持“种族优越论”宣扬所谓“民主、自由、人权”,刻意抹杀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无视中华民族创造的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或断章取义,或以点带面,或偷梁换柱、或篡改典籍,一概斥之曰“蒙昧、野蛮、专制”。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无视、轻视和蔑视,全盘否定我国传统文化深远的现代意义,意在消解民众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旨在动摇民众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进而兜售所谓西方“至上价值”。
历史虚无主义论者肆意歪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背离基本历史事实,随心所欲地“还原真相”,“重估价值”,将历史当作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虚无党领导人民开创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抽象评价,苛求“完美”等等。对待中国近现代革命,他们否定社会革命的历史必然与进步意义,主张西方列强“侵略有功”,甚至后悔没有被“殖民三百年”,肆意否定中华民族争取人民解放、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否定中国人民反侵略和反压迫的正义斗争。在新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他们脱离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过早”、“幼稚”,要重走资本主义道路“补课”等等,特意放大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曲折和失误,以支流代替主流,以个别代替整体。譬如历史虚无主义诋毁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在起“破坏”的作用,他们还宣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走上了一条“歧路”。在评判历史人物时,为卖国贼、独裁者等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人物“翻案”,甚至大加颂扬,颠倒是非,枉顾历史定论;对历史英雄人物则极力贬损、丑化,以所谓不符合人性、不符合科学等等“新发现”,否定、抹黑如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烈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妄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被历史虚无主义论者指责为“历史虚无主义”。针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五阶段说,他们认为是“用两头否定中间”,“把历史终结在一个设想的未来阶段”,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认识体系贴上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标签。以碎片化的方式肢解马克思主义,企图“解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否定其真理性,如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的思想其实已经否定了前期的马克思主义等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历经磨难,砥砺奋斗,开创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成就,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又从富起来奔向强起来,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即便身处盛世中国,仍有人沉溺于所谓“普世价值”的迷雾中,习惯于“软骨病”“缺钙病”心态,无视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总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甚至外国的“空气都是甜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者往往用“放大镜”看待中国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常常以生态环境、教育、就业等问题大做文章,精心设置议题,恶意炒作党和国家施政的“问题”,企图消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坚守,否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价值。
文化自信是对民族、国家和政党的文化历史有理性的认知,对文化价值有内在的认同,对文化发展有坚定的信念,对文化使命有自觉的践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下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然选择。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骨干和精英,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人、圆梦者。站在中国大地上,只有了解民族的过去,不忘本来,才能更好理解现在,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只有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不断吸收民族文化的丰富营养,汲取民族精神的伟大智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站在历史深厚基础上,建构起最根本的文化自信,才能传承好革命文化,创新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才能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发出最深沉和持久的勇气和激情,才能更加坚定地面向未来。大学生树立并巩固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矢志投身强国伟业。作为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振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也是践行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的内在需要。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在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想交锋中,只有从根本上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大学生内在的正能量,才能全面、系统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锻炼、社会磨炼相对不足,对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及其价值意蕴理解不够深刻,一定意义上还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不透彻,对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认知不全面等等,加之大学生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自身的理性思维、辩证方法、批判能力和鉴别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升,诸多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容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侵袭的“易感人群”。对于更具欺骗性、隐匿性的种种错误思潮,基于猎奇、求新、求异等青年心理特点,容易陷入思维误区,甚至为虚无主义所迷惑而动摇“四个自信”,“精神家园”受到冲击失去坚定文化自信应有的精神状态。强化青年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学习与文化精神品质的实践,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着力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民族观,是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7]。”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人民在漫长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道德、哲学、人文等思想观念和规范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经过数千年的沧桑洗礼、世代赓续,它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体系,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勤劳勇敢的进取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兼爱非攻的和平精神、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团结统一的集体精神。它孕育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在哲学、文学、艺术等几乎每个领域都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芒。“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凝结和形成了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伟大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党领导人民的百年征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历经历史检验和实践淬炼,民族精神的恒久价值早已渗入民族的灵魂深处,融入民族文化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管怎样被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髓都不可能被“消解”。
赓续民族精神血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历史自信,需要加强历史和传统文化教育。要着力打造课堂“主阵地”,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贯穿于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在深厚的历史视野中深刻认知我们的民族文化,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深刻把握我们的民族、国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历史的营养和智慧滋养中补足“精神之钙”,升华民族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荣誉感、尊严感、自豪感,切实提振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着力整合校内外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资源和平台,通过“外引内联”,持续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等品牌活动,支持大学生文化社团建设,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各类学术讲座、文化论坛、文创实践等活动。要着力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校本资源”挖掘和应用,通过校史、校训、校歌等载体,建构浓郁的校园文化育人格局,让青年学生在可知、可见、可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体验民族文化,感悟伟大民族精神。
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以救亡图存、奋发图强、民族复兴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革命文化有着传承、融合和创新的作用,升华和凝聚优秀传统文化品质,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革命文化内蕴的革命精神铸就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新坐标,它是人民群众伟大历史实践的丰碑。党领导人民历经百年奋斗而凝结的建党精神、长征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红色精神谱系,它是革命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呈现,是革命文化崇高精神价值的表达,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路上的强大精神动力。不论时代风云如何变换,不论中国革命文化如何被历史虚无主义论者“虚无”,革命文化内蕴的精神品质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进一步坚守和弘扬。
不忘历史方能开辟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9]。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要着力引导大学生在历史中获得智慧和启迪,深刻认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于百年征程中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潮流中深刻理解人民选择党、选择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高校教师要发挥好“主力军”作用,不断强化以德育德,立德树人使命,自觉坚持好“八个统一”的方法和路径,注重以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引领青年大学生学史明理,知史爱国,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巩固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不断增强大学生发自内心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思想认同,增强大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正能量。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高校教师要旗帜鲜明地“亮剑”,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析史明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澄清对革命历史中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知、片面理解,让大学生增强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底气和批驳能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文化,形成和发展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在革命文化中发展和创新。“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10]。”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1]。”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会更加尖锐、更加复杂。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抵御包括历史虚无主义在内的形形色色的“分化”、“西化”图谋,进一步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是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的题中之意和应然选择。
“强基固本”重在“扶正祛邪”。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行动自觉,关键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以理论信仰为支撑,进一步增强大学生主体的“内功”。“只有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看家本领”,一是要着力引领大学生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入脑入心;二是要牢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科学和理性的根基上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三是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结合,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造的历史性成就,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维度,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行”、中国共产党的“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引导大学生切实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四是要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抨击和责难,要“破立结合”,注重引导大学生主动应对思想交锋,积极回应思想挑战,要抓住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揭露其历史唯心主义本质,在理性批判的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