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萍 马小娜 陈妮妮 朱秀娟
(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北京 100029;2.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中药学院,浙江 宁波 315500)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伟大成就,是引领实践工作的行动指南。《实践论》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活水[1],主张在不断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强调认识从实践开始,经实践得到的理论认识还需回到实践中去,解决的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问题。《矛盾论》主张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解决的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问题。两论的哲学观点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2]。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探索生命、防治疾病的思想体系与实践经验。中医教育则是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中医精髓的重要载体。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院校主干课程之一,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剖析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防治女性疾病的一门学科[3]。本文运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的其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中医妇科临床教学,抓矛盾、重实践,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运用到临床实践教学中,推动教育教学方法可持续发展,对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的观点。在《实践论》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在临床教学工作,我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充分的学情调查对提升教学成果至关重要,其中包括了学科特点、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等学情分析。
中医妇科学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已形成了其特有理论体系及治疗原则,既遵循中医学基本特点,又结合现代西医妇科技术,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及优势。其治疗以妇人为本,每个病例又涉及诸多复杂因素,其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应重视整体观念,辨病、辩证相结合,同时兼顾经济、文化、家庭、职业等因素[4]。中医妇科学实践性、操作性较强,涉及方药多为妇科特有方剂,加上女性生殖解剖系统较为复杂,且许多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妇科检查及采集病史时又涉及女性隐私,以上诸多矛盾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成果不理想[5]。
学生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6]。中医妇科临床带教中包含本科生、研究生及规培生等,针对不同的学生其学情亦不同[7]。本科生作为临床教学中的重要群体,迫切渴望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但又要应对多学科考试、面临考研或找工作的压力,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医学专业研究生是未来医药卫生事业的后备役,他们需要兼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多项技能协同发展,又要面对工作、感情、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8],无法保证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规培住院医师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临床能力参差不齐,虽然大部分住院医师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但尚缺乏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医患交流、人文素养等临床综合技能[9]。临床教师应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目的、思维模式、兴趣爱好等情况,以此明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得教学成果[10]。
高校教学环境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复杂体系,其包含了教学场地、设施、环境等物理因素,也包含了学习氛围、校园文化等人文因素,而这两类因素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良好的教学环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是完善自我成长、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能力的载体。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中医院校秉承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育人理念,不断扩大生源、拓宽专业范围。然而,随之而来的医学生源质量下降、中医教学特色不突出、教与学衔接不充分、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难以统一协调等问题逐渐突出。另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多媒体设备智能化集成度不高、信息化教学手段不充分、教师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教与学资源体系分散、教室及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11],这些都是目前各中医院校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矛盾论》指出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种运动决定了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中医临床教学过程也是矛盾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种矛盾就是推动中医教育的“原动力”。目前中医高等教育长久以来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中医思维建立不全;临床操作能力不足,“中医西化”严重;临床教师能力良莠不齐等。而归纳总结其主要矛盾即为与现实临床教学水平不能满足社会对中医人才要求日益增加的矛盾,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需要发展,而发展需要有着力点。
医学是一门融合了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学科,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医生面对的是有血有肉且情感丰富的生命。《协和医事》中曾引用过一位哈佛教授的观点“一个医学生在医学院里应当完成五个方面的成长:知识增长、躯体成长、情感成熟、社会判断和道德操守的提高”。而面对当今中医教育现状,这种成长过程似乎面临着诸多阻碍[12]:①应试教育致使学生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高于专业素养的提升,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中医药文化不自信,课程学习兴趣不浓;②专业科目、教材内容繁多,中医理论抽象,大学又精减授课学时,使得学生很难在短时间掌握所学内容,被动式教育严重影响学习的积极性;③“给予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脱离临床实践,学生缺乏运用中医理论去诊治疾病的实践学习;④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理念,学生人文修养缺失,缺乏责任心,不能珍视生命及职责。
中医临床思维是人类在医学实践活动中通过经验总结、类比分析、推理判断等方法而逐渐形成的结晶[13]。从事物的联系性、整体性看问题,以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用辩证、统一的方法解决问题便是中医思维的具体体现。以此类推,中医妇科所涉及的经、带、胎、产、杂各疾病不单是胞宫局部的疾病,而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的整体反应,因此,治疗过程中要兼顾局部与整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这种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应贯穿于中医理论课程及临床实践学习全过程[14]。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建立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培养临床实践能力是关键点。首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重视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切勿死记硬背;强调中医基本功的积累,切勿基于求成;强调科学的严谨,养成认真求实的习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将中医思维模式植入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借助医生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在临床教学中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答疑解惑。其次,重视“治疗以人为本”。作为医学生要时刻认识到医学治疗的不仅是疾病,更要治人,既关注人患的病,又要重视患病的人,即以人为本[15]。人作为完整的机体,受到社会、环境、饮食、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治疗时需从整体出发、辩证治疗。最后,正视医学的不确定性。要明确医学本就充斥着矛盾与不确定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能抵消医学中必定存在的不完美和不可知,医学生应明确这一矛盾的必然性,而中医学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需要传承与创新,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更新理论知识,查阅文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科研能力,提高中医临床素质以及处理疑难杂症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重点环节,把思想证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16]。将思政融入到中医临床教学中是新时代中医教育发展方向,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大学课程思政重点培育课程,我院中医妇科教研室采取了一系列举措:①坚持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导。组织骨干教师定期召开集体备课及研讨会,提高责任意识及主动意识;优化教育资源,锻炼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强化立德树人理念、完善课程设置、积极探索优质教学的途径和方法。②从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多听、多读、多查、多想,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涵及思政教育元素,中医妇科临床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重视生命、珍惜生命,强化爱国和责任,结合党和国家的惠民医疗政策,厚植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③多种形式呈现课程思政。借助多媒体信息手段,将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相结合,借助慕课、SP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潜移默化中将生命教育、两性教育、爱国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妇科临床专业特色。
斯大林认为“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强调要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来解决问题。中医教育的发展同样要经过实践才能不断发展创新。临床教学是促进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高效转化的重要途径。医学生要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衔接,在实践中完成对所学理论知识的验证与升华。
模拟临床教学是通过模拟典型案例、临床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会,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充分,对知识的应用更加灵活[17]。通过情境模拟学习,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化,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中医妇科临床教学中,编写典型病例剧本、设置临床问题,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实践妇科检查、宫颈刮片等基本操作,规范中医病例书写,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综合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改善教学成果有较显著的作用[18]。
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医学生的自身需求和能力也随之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实际的临床教学工作需求的矛盾愈演愈烈。翻转课堂、案例教学(CBL)、基于问题导向(PBL)及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应运而生。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丰富的教学媒体,将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相结合,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基于成果导向教育,关心学生想学到什么,能做什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引入真实病例、抛出问题,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启发、诱导学生在临床案例学习中掌握疾病的病因病机、辩证要点等理论知识。同时,还要认识到在临床教学中这些方法在传授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各有利弊[19]。需要教师正确认识教学手段的优势与弊端,根据课程内容及不同学生选择优化教学方法,扬长避短, 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临床实践能力,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品质中医人才的目的。
医学教育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以满足新时代国家对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需求。用科研引导教学、教学支撑科研、科研反哺临床,医、教、研协同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中研、研中学[20]。可采取一系列举措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①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注重教师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了解医学学科的前沿动态、提高教师队伍科研素质至关重要。②创新教学方法:从临床案例或科研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从临床中发现科学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1],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融入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③培养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医学生可通过查阅文献、确定选题、开展实验、收集整理数据、论文撰写等过程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是医学生锻炼科研思维、掌握科研方法、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22]。
《实践论》和《矛盾论》坚持知行合一理论和对立统一法则,其所蕴含的哲学真理对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我院中医妇科临床教学以两论哲学智慧为指导,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的校训,坚持继承与发展、中西医合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紧抓主要矛盾、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坚持理论联系实践,重视思政育人理念,旨在不断推进中医教育发展,培养符合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中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