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婧,宁 宁, 周一丹, 乔 瑾,苏映雪, 张 鑫
1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1;2黑龙江公共健康安全及医改策略研究高端智库,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Tversky等在对“亚洲疾病问题”研究时首次提出框架效应,指人们面对相同的决策方案,信息的不同表述导致其作出不同的决策判断[1]。框架效应普遍存在于金融、医疗以及公共政策领域[2],现有研究表明人们在突发事件领域的决策过程也会受到框架效应影响,其决策行为和风险偏好发生相应改变[3]。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类[4],框架效应的存在使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变得更为复杂,甚至会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医学生作为医务人员的后备力量未来同样会面临各类突发事件,所以研究医学生在突发事件领域的框架效应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医学生框架效应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医学生在不同治疗方案选择上是否受框架效应影响[5-6],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医疗决策领域,在突发事件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将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作为决策情境,探讨医学生在突发事件领域的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现象,以期为提高医学生的突发事件决策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11月在哈尔滨市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中随机抽取7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展开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匿名填写方式。共发放21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为97.14%。所有被调查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且在此之前并未参与过类似研究。
以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为决策情境对经典的“亚洲疾病问题”进行改编,自编适合医学生使用的风险决策问卷。问卷按任务框架分为正面和负面两个版本,各版本以自然灾害(台风、山洪),事故灾难(工厂爆炸、商场坍塌),公共卫生事件(疾病爆发、水污染)和社会安全事件(地区暴动、群体破坏)4类突发事件为决策情境,共设置8道决策问题,每类突发事件下均包含生命救援和财产救援各1道题。决策问题在选项设置上均为A、B两个选项,选项A为风险规避方案,选项B为风险寻求方案。选择信度估计方法中的格特曼选项进行信度分析,正面版本的信度系数在0.710-0.885之间,负面版本的系数则在0.728-0.880之间,说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每位被试只填写1个任务框架版本的风险决策问卷,采用 2 (任务框架:正面、负面)×4 (突发事件类型: 1自然、2事故、3卫生、4社会)×2 (任务情境:生命、财产)的3种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任务框架是被试间变量,突发事件类型和任务情境是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的风险决策行为倾向。
应用SPSS 21.0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医学生在不同任务框架下的风险决策行为是否存在差异,利用logit模型分析探讨突发事件类型、任务情境和任务框架对医学生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1.25±0.72)岁。其中男生85名(41.7%),女生119名(58.3%);大三28人(13.72%),大四117人(57.35%),大五59人(28.92%)。
分析结果显示,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情境下,医学生的风险决策行为倾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命、财产救援中均表现出典型的框架效应,即在正面框架下,医学生更倾向于风险规避,而在负面框架则更倾向于风险寻求。事故灾难情境下,医学生在财产救援中的风险决策行为倾向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正面框架下更倾向于选择保守方案。自然灾害情境下,医学生的风险决策行为倾向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命、财产救援中均表现出单向框架效应,即生命救援中,无论正面还是负面框架下,医学生均倾向于风险寻求;而在财产救援中,医学生均倾向于风险规避。见表1。
表1 突发事件情境下医学生的风险决策结果与卡方检验结果 n(%)
图1 不同任务框架和突发事件情境下医学生在任务情境中风险寻求的人数分布
研究结果显示,风险决策行为倾向与任务框架、风险决策行为倾向与任务情境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P<0.001),表明不同任务框架、任务情境对医学生的风险决策行为有显著影响。而风险决策行为倾向的主效应并不显著(P>0.05),风险决策行为倾向与突发事件类型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P>0.05),说明医学生的风险决策行为并不受突发事件类型的影响。见表2。
表2 Logit模型分析的参数估计
研究结果表明,面临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时医学生所做出的决策会受到任务框架的影响,负性框架下的医学生所选择的决策方案更为冒险。已有研究发现,突发事件情境下决策问题以积极、获益的语言表述时,大多数被试会倾向于选择保守方案;而问题以消极、损失的语言表述时,大多数被试的选择会发生改变,更倾向于选择冒险方案[7],本研究所得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前景理论认为,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先预设一个决策参照点,然后衡量各个方案与该参照点之间的差距后再做出抉择[8]。正面框架下,医学生会将“人员生还”和“财产、货物不受损”作为一个决策参照点,但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伴随着次生事件,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后续应对不当会引发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9]。这种情况下,保守方案会挽回能够生还的人员和财产,而冒险方案可能会一无所获,浪费的物资、时间和精力更不利于后续的突发事件应对,二者权衡后大多数医学生选择了保守方案。而在负面框架中,所选方案都存在既定的损失。根据悲观准则,决策者应在最不有利的决策方案中选择最为有利的结果[10],因此大多数医学生更愿意选择冒险方案。
本研究发现,自然灾害情境下的医学生在生命、财产救援中均存在单向框架效应。不论正面还是负面框架下,均有超过50%的医学生被试在生命救援任务中选择了冒险方案,而在财产救援任务中选择了保守方案。自然灾害情境下,医学生在生命救援中表现为单向框架效应的可能原因有:①风险感知理论指出,个体所处环境、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会对自身的感知风险水平产生影响[11]。②受医学院校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影响,医学生在急救知识水平、灾难知识以及行为素养上高于非医学院校的学生[12-13]。③对自然灾害相关应急知识的积累,使得医学生降低了对其风险感知的水平,同时医学生又有着强烈的生命责任感,所以在面对生命救援任务时医学生更倾向于风险寻求,所做出的选择更为冒险。财产救援任务中医学生决策更为保守可能是因为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的经济损失,再加上受“钱财乃身外之物”想法的影响,大多数的医学生认为保住已有的财产,积蓄能量,能够为更好地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做准备,因此,在财产救援任务中医学生更倾向于风险规避。
本研究发现,突发事件情境下医学生的风险决策行为还受到任务情境的影响。医学生在生命和财产救援任务中均产生框架效应,但相较于财产救援而言,医学生被试在生命救援任务中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寻求倾向。究其原因,本研究认为该现象可能与医学生的角色卷入度有关。面对同样的决策情境,决策者以不同的角色进入之后所体验到的感受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群体(职业)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规范,医疗行业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便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应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将患者的安危放在首位。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会暴露于危险之中,相较于财产救援任务,医学生在生命救援任务中医务人员这一角色卷入程度会更高,医学生出于对患者生命的重视以及挽救更多人生命的想法在生命救援决策中更为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