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阳 姜文静 崔莹 王恒振 张博建 郭劲松
临床路径是医学领域上全新的模式和理念,是指对某种特定疾病而言,将循证医学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创建标准、合理的治疗计划与方案。临床路径的推广及应用使病情治疗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除此之外,能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改善,避免医疗资源浪费,降低患者治疗成本[1-2]。同时,能够为患者病情治疗安全可靠性提供保障。正因如此,临床路径得到了广泛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指的是将临床路径理念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并为学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高质量教学模式。为了分析研究外周血管介入培训过程中,临床路径教学的应用效果,本文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总结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采取随机法将2020 年7 月—2021 年7 月医院80名参与外周血管介入专业培训的医师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每组40 名医师。对照组中男性医师24 名,女性医师16 名,最小年龄24 岁,最大年龄40 岁,平均年龄(28.6±2.3)岁,最短临床经验2 年,最长临床经验13 年,平均(7.5±1.2)年,其中有13 名医师是本科学历,其余27 名为研究生学历。观察组中男性医师23 名,女性医师17 名,最小年龄25 岁,最大年龄49 岁,平均年龄(27.9±2.4)岁,最短临床经验2 年,最长临床经验15 年,平均(7.3±1.7)年,其中有18 名医师是本科学历,其余22 名为研究生学历。两组医师之间的年龄、工作经验、学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对照组及观察组医师接受的与外周血管病情介入有关的培训,其教学内容、课时、进度及培训教师等完全相同。此外,培训结束之后,做接受的考核项目相同[3]。
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医师接受相同的与外周血管病情介入相关的知识培训,对照组采取常规培训法,将课程教学为主开展教学,在课堂上,课程教师向学员讲解知识内容,同时,学员在课程上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学员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临床观摩,最后,参与临床实践操作[4-5]。
观察组医师采取临床路径模式开展教学。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教学内容如下:首先,教师带领学员对外周血管病情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病情诱发因素、病情诊断方法、病情诊断标准、病情治疗方法、影响学诊断方法等。加深学员对病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6]。第二阶段教学内容如下:教师对学员开展病情相关知识教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外周血管病症运行情况讲解、血管狭窄状态讲解、血管正常状态讲解等。在开始上述教学课程时,教师应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应用,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影像学片子[7-8]。第三阶段教学内容如下:在此阶段,主要教学任务为培养学员实践操作技能,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血管支架植入术、血管造影术。同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对临床手术操作教学观摩,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提升个人实践操作能力。第四阶段教学内容如下:教师应为学员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使其有机会充当扮演教师助手,参与到实际手术中,并协助教师完成手术[9-10]。
结业考核:在两组学员学习培训之后,对其进行内容相同的成绩考核,对学员掌握外周血管病情知识情况及理论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培养情况作出精准评估。考核由临床操作及理论知识考核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考核部分主要包括此次培训过程中讲解的与外周血管病情介入相关的知识,总得分为50 分。临床操作考核内容包括血管形成术、血管支架置入术等,总得分为50 分。对照组、观察组学员所接受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阅卷者及考核评分者相同[11]。
培训评价:教师在对学员进行技术培训之后,采取不记名的方法对其进行调查,了解其等对培训模式的满意程度。评价内容由四个方面组成,能否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能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学校选择答案“是”或者是答案“否”[12]。
本次调查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学员理论知识得分为(39.52±3.23)分,实践技能得分为(34.66±2.34)分,观察组学员理论知识得分为(43.24±4.16)分,实践技能得分为(42.35±4.64)分,与对照组医师考核成绩进行比较,观察组医师考核成绩存在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情见表1。
表1 对照组学员与观察组学员考核成绩对比(分,)
表1 对照组学员与观察组学员考核成绩对比(分,)
在对照组中,有35.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有50.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培养自身独立思考能力,有60.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提升自身信息获取能力,有47.5%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在观察组中,有87.5%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有80.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培养自身独立思考能力,有75.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提升自身信息获取能力,有80.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提升自身学习效率。与对照组医师培训认可度进行比较,观察组医师培训认可度存在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照组学员与观察组学员培训认可度对比[例(%)]
外周血管疾病指的是指冠状动脉外主动脉及分支发生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张的疾病。其中主要包括动脉系统疾病和静脉系统疾病。动脉系统疾病包括主动脉瘤、下肢动脉血栓、闭塞性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静脉系统疾病包括下肢静脉血栓、静脉炎、静脉曲张等。介入治疗是外周血管疾病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并非传统开放式手术,但是与单纯药物也存在显著差异,是介于内科与外科之间的治疗方式。针对外科病症,介入治疗无需开刀将病灶暴露出来,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做毫米大小的切口便能够完成治疗,皮肤损伤较小、且外表较为美观,大多数患者治疗时只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无需像传统手术一样进行全身麻醉,便能够降低麻醉药物所带来的危害[13]。除此之外,介入治疗之后,患者病情恢复快,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根据郭刚等的研究结果可知:临床路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的精神,帮助其养成临床思维,使其学习效率得以提升,这些均是常规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在上述方面,临床路径教学有显著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医师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培训,B 组医师采取常规路径教学方法进行培训,历经12 个月的培训时间,A、B 两组医师的基础理论知识评分分别为(48.67±11.32)分、(38.73±9.38)分,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42.21±8.64)分、(36.34±8.91)分,总分分别为(90.39±11.73)分、(73.21±6.37)分。两组医师的各项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说法。将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应用在外周血管介入意识培训过程中,能够激发起知识学习兴趣,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并且使其医疗水平以及技术得到提升[1]。根据张丽的研究结果可知:患者首选介入治疗,且该治疗方式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和传统治疗方式比较,介入治疗具备恢复快、创伤小的优势,传统培训指的是分科学习,知识点十分分散,学员需要自行归纳总结,无法为其培训效率提供保障。临床路径教学指的是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融合,对学员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进行培养,使培训效果得到提高。在此次研究过程中,进行临床路径教学的学员实操技能得分理论知识得分均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15]。由此可知,采取临床路径法对学员进行培训,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并且能够使其养成信息获取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目前,各医院在对医师的培训是大多彩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也就是分科学习法,这一培训模式使学院培训内容变得十分分散,对知识体系的形成存在不利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不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化掌握,只能够通过个人总结探索各知识点存在的关联,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对整体运行质量的提升存在消极影响。将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应用在医师培训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练习进行有效结合,并且能够将各章节之间串联起来,系统化地呈现给学员。这样一来,不光能够对学员知识体系的掌握产生积极影响,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使其自主探索相关信息,牢固掌握知识,使培训效果得以提升。为了分析研究将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应用在外周血管介入教学中的价值,此次研究采取随机法将80 名参与外周血管介入专业培训的医师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分组教学。根据此次研究结果可知:对照组学员理论知识得分为(39.52±3.23)分,实践技能得分为(34.66±2.34)分,观察组学员理论知识得分为(43.24±4.16)分,实践技能得分为(42.35±4.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有35.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有50.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培养自身独立思考能力,有60.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提升自身信息获取能力,有47.5%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在观察组中,有87.5%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有80.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培养自身独立思考能力,有75.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提升自身信息获取能力,有80.0%的学员提出培训模式能够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医师进行外周血管介入知识培训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医师学习兴趣,加强其独立思考及信息获取能力。除此之外,能够加强医师对培训的认可,提升其培训效率。该教学方法应在医师的培训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