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

2022-04-16 22:03:31陈守燕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3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验

陈守燕

内容提要:小学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科学知识、科学规律在不断改善着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却不很喜欢,没有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如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探究,如何让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认为实验探究是一个突破口。

关键字:灌输式;创设情境;有序開展

小学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科学知识、科学规律在不断改善着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却不很喜欢,没有兴趣。究其原因,是我们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和提问为主,这种学习策略完全违背了科学的含义和价值。“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会使科学知识变得枯燥无味,错过了学习科学的本质即科学精神的机会。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如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探究,如何让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我认为实验探究是一个突破口。科学课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实验是学科学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做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那么,科学探究课到底该怎么上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变通教学中引导环节,如讲故事、变魔术、做游戏、猜谜语等,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 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可以通过游戏创设学习情境的.上课时老师拿出一个“钓鱼玩具”,请四位学生上讲台比赛“钓鱼”,一下子学生都抢着上去了,学生的兴趣都上来了.当四位学生完成“钓鱼”比赛后,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鱼竿”能把“鱼”掉上来呢?学生很快就在下面议论开了,有的说是鱼钩,有的说是磁铁……,甚至有学生说拿来研究一下.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都被这个游戏激发了,这样后面的实验探究都能有效的开展了。再比如在三年级科学《金鱼》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问:金鱼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弄清其中的奥秘,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于是学生便对金鱼如何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有序开展

实验探究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是最为重要的.。

1、有效性的引导

如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探究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是有效科学探究的保证.因为这个实验的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去指导,把时间留给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收获知识.学生会得到成功的喜悦.

2、围绕教学做实验

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的是在实验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为实验而实验,没有目的性,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不知道为什么做实验,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3、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首先要明确观察任务. 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如果教师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学生往往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嘴尝、借用工具观察等等。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事物。 当然在每个实验中观察也有侧重,而且,并不是每个实验都要、都可以用这些器官去观察的。

其次,要做到实验过程先后顺序明了,实验现象清晰明显。在日常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应严格按实验基本知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要条理清晰,还要做到实验现象明显。实验现象清晰可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得见,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如:投影放大、机械放大、自制可见度大的仪器进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方法.同时,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动手。

3、及时、客观的对实验进行评价

教师对实验的评价不必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及时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的真实性。实验评价对于学生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 教师的实验评价可围绕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设计实验、方法创新的能力、团结协作、科学探究的能力等进行评价。

三、在实验器材缺乏的农村学校,老师还可以领着学生自制实验器材,提高实验有效性。 师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想象能力,活跃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体味到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努力是自己的课堂充满乐趣,引导学生在快乐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地提高科学质量,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做个怪怪长实验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科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