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志清 张小兵 吴卫 林枳香 杨晓
摘要:在展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课外阅读作为重要的教学板块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坚实基础。在此过程中,经过实际观察后发现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足够的兴趣,因此课外阅读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考虑此实际问题,针对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应当展开深入分析,给出问题有效的解决对策,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基础进而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有效培养策略
引言:以兴趣为动力、充分调动学生课阅读积极性,既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学习质量,同时,对学生来讲,以兴趣为动因也要比平铺直叙展开阅读学习活动更加有效一些,充分满足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学习习惯。基于此背景,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展开分析,探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给出相应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后发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师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推出一系列阅读书单供学生阅读,这些课外阅读内容既是对教材中文本的一种补充,又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阅读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时候学生难以静下心来认真进行课外阅读,对其中所获取的知识也经常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囫囵吞枣的阅读使得学生无法捕捉文本的精髓。在这样的过程中,课外阅读教学自然会出现低消化的状态。另外,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发现,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并不是十分符合学生个人需求,无法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也使学生难以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当中。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得到快速的解决,也只有解决了这类问题才能保证发挥课外阅读教学实际价值,对学生的学习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设计趣味诵读比赛,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趣味阅读比赛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教学中平铺直叙的教学形式,趣味阅读比赛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独特魅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也会被完全地调动起来,这对学生来讲是非常宝贵的。
例如,教师教学《春江花月夜》这首古诗时,可以设计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引导学生阅读这首诗词并且深入理解其中语句的奇妙之处,解析作者是处于何种情境之下创作出这首诗词,诗词当中语句的设计是否巧妙。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解析这首诗,并且形成竞赛机制,每名学生在解析过这首诗词之后都需要结合阅读讲出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则需要对进行发言的学生进行评分,以此形式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以强烈的热情诵读这首诗词、感知诗词中的独特魅力。
(二)代入故事创编活动,充分激发学生想象
设计趣味的小故事、将课外阅读教学更好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这一教学举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对于学生来讲故事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读物,采用故事的方式进行课外阅读教学也更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结合中高阶段的小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后发现,处于此阶段的学生乐于想象且善于想象,因此,教师便可充分发挥出故事的实际价值,通过设计故事创编活动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更加奇妙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自相矛盾》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故事视频供学生观看,学生观看视频可以正加真切的了解到自相矛盾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对其中人物角色之间发生的趣味故事也表现得非常好奇。接下来,教师便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根据《自相矛盾》这篇文章进行创编,结合《自相矛盾》这篇文章内原有的信息为这篇文章涉及新的结局;或者是可以融入一些其他信息和元素丰富故事内容,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学生自然而会想要创编出更好的故事,从而对此篇文章展开深入阅读,整理出文章人物、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创编。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进行想象、其阅读兴趣也将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课外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三)构建故事表演情境,加强学生阅读理解
作为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表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热情并且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求,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极大多数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对表演都表现出了较强的积极性,教师将表演融入小学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也将为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切实结合好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选择适合学生且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文本供学生展开表演,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将促使学生对所表演的文本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因为《草船借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通过此篇文章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机智,学生对此篇文章的内容表现得饶有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以此文章为主题,鼓励学生自行收集其他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并且将故事表演出来。在教师的指引之下,学生会积极查阅诸葛亮的相关资料或者是文章,了解诸葛亮的实际情况以及人物性格,在下节课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演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相比于教师直接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这样的阅读方式将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面也将发挥出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同时也需要教师以兴趣为基准有效培育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完成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讲也十分关键,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书梅.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J]. 2019.
[2]黎素娟.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 广西教育, 2016(1):1.
[3]陈肖萍.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60.
[4]高勇. 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入手,探索小学语文课中的素质教育[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0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