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及路径探析
——以《论语》为例

2022-04-15 03:52李双奕
文教资料 2022年18期
关键词:论语君子道德

李双奕

(西安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1]2021年党中央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2]上述重要讲话和意见充分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保障,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将国学经典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新时代深入挖掘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形式、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论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论语》形成的背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每个新的思想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基础,为了准确理解《论语》的要旨就必须从当时的时代特点出发去考察它形成的来龙去脉。从政治上看,春秋末年诸侯争霸、周室没落,各诸侯国之间战乱频发、乱象丛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呈现出礼崩乐坏的态势,这就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治国理念来稳定局面。从经济上看,春秋末年,奴隶制开始瓦解,新型封建生产关系开始萌芽。随着鲁国和齐国土地制度的改革,“井田制”逐渐被破坏,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农业生产得到稳步发展,大量手工业者和商人涌现,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形成[3],民众具备接受教育的意愿与能力,借此以谋求“从仕”的可能。从文化上看,意识形态上出现了新的思想萌芽,各种思想百家争鸣,人们在观念上摆脱了对“神”的崇拜而逐渐开始相信自己的理性。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论语》,并使其成为国学经典之作,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

(二)《论语》中蕴含的教育内容

《论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教育教学案例专著,是中华文化承上启下、绵延不断的重要纽带。其内容广泛,共二十篇,包含四百九十二章,涉及政治、教育、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具体讨论它在关于教育上的记录,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文、行、忠、信”的教育内容,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方法。

1.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春秋以前,接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官府掌握了办学的权利,由官吏担任教师教授学业,教育为官府所垄断。“有教无类”的原则就改变了之前“学在官府”的局面,人人皆可受教育,受教育者不受身份、地位的限制,只要“自行束脩以上”(《述而篇》),都可以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的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进步意义。有教无类的原则彰显了民主科学的原则,能够拓宽教育的覆盖面,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广大人民所共享。

2.“文、行、忠、信”的教育内容

春秋之前是以“学在官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教授的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技艺为主,虽然包含着贵族礼仪教育,但德育还不够完善。而《论语》所强调的是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文”是指要在学习“六艺”的基础上重视礼、乐、诗教育,“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篇》)就强调了“礼”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行”是指实践教育,“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篇》)学习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处理实际问题,很多人都能把理论背得滚瓜烂熟,却不能在遇到问题时将已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篇》)学习基础知识很简单,而要将它运用于实践达到君子的水平是很难的。“忠”“信”是指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和亲身实践达到忠诚守信的内在修养,“忠”表现在对待君主时要“事君以忠”(《八佾篇》),对待朋友要“忠告而善道之”。“信”则表现在治理国家时的“敬事而信”(《学而篇》),与朋友交往时的“言而有信”(《学而篇》),人如果没有信用就“不知其可也”(《为政篇》),只有达到忠诚守信,才能受到重用,才能治理好国家。“文、行、忠、信”的教育内容就是讲究将不同的教育内容相结合,塑造德行兼备的人才。

3.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步解放,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想法,不再拘束在“神”学的范围之内。私学的兴起,使得以往那种教学模式不再能满足各个受教育者的要求,由此就产生了更轻松、适合于每个受教育者特点的教育方法。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重视人的性命和价值,“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篇》)听说马棚着火了,第一件事就是担心是否有人受伤,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马,而是人,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注重君子人格的培养,《论语》中屡次强调“君子”一词,达到107 次之多。[4]在《论语》一开篇就提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观点,并强调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就在于“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其次,因材施教法。人与人在天赋上的区别并不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篇》),但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个个体习性的不同,造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由此,因材施教就是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不同的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各个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智力、兴趣等特点实行不同的教育方式。

最后,启发诱导法。“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对于才智较优的学生,适当提高难度,讲授有深度的内容;才智一般的学生,就要讲授适合他们的基础的内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篇》)到学生绞尽脑汁也仍然想不出来的时候去开导他,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才会去启发他。[5]在学生对知识半懂不懂的状态时,是教育的绝佳时刻,老师只需在学生不太理解的关键地方指点一二,就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在体会上也更加深刻。

二、《论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可行性

1.教育对象的一致性

教育对象即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对象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6]《论语》的受众对象是人,通篇都是对人的教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对象也是人,它们最终都旨在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教育目标的契合性

教育目标是指培养的人所要达到的要求,它起着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7]《论语》塑造“君子”人格的最终目的是为政;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而服务的人才,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契合性。

3.教育内容的相似性

《论语》包含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品德,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了正确的引导。《论语》中倡导的“重义轻利”“孝悌”“爱人”等内容都与当前包含着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将它们的内容相融合进行讲授,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二)必要性

首先,当今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推动了国家间的沟通与融合,有利于吸取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但在西方向我们进行文化输出的过程中,可能渗透一些带有不符合我国价值观要求的糟粕文化,大学生因缺乏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很可能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8]为了预防多元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增加对《论语》等国学经典的讲解,从而学习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滋生出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不良价值观,导致了某些人的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偏离。为了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道德修养,就需要将《论语》中的德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最后,现在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仅限于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知行统一,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影响等因素也直接或间接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实践上出现了脱节。为了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统一,提升道德认知能力与道德实践水平,就需要把《论语》中高尚的道德行为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中,推动大学生高尚道德的践履。

三、《论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及路径

(一)《论语》关于道德修养的理念有利于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论语》中所强调的教育是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主忠信,徙义,崇德也。”(《颜渊篇》)即忠诚守信、遵从道义,这就是应当崇尚的道德。“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篇》)君子所“求”的是自身的内省,是遇事时先考量自己是否达到了道德的要求。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也同等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而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9]从本质上看,育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德行的人。

然而,育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要使受教育者达到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持续不断地努力。首先,思政课要借用良好的道德模范榜样案例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良好的道德规范,注重自我反思,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通过道德践履追求人生价值。其次,注重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培养,引导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强化道德认知,将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10]最后,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其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对学生的影响巨大,这就要教师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自觉坚定思想信念,用自身积极的行为来引导学生,用高尚的思想品德感染学生,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二)《论语》蕴含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论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方法,归结下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启发诱导法,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篇》);二是环境熏陶法,选择居住地点时要考虑周边环境是否仁德,“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篇》)居住环境都需要仁德,那教育环境就更不用说了;三是因材施教法,对“仁”的理解,樊迟得到的答案是“爱人”,颜渊则是“克己复礼为仁”,因为他们的性格、理解能力不同,孔子便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让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其含义。虽然目前的时代背景与《论语》产生时的时代背景大相径庭,但无论在任何时期培养人都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在教育方法上都具有共通性。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重要的“拔节孕穗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栽培、塑造良好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现在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较为普遍,思政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自主性不强,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较为缺乏;二是对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还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三是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存在以人数较多的大班教学为主以及“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等较为普遍的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原有的教育方式、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到精准教学。

首先,高校思政课应摒弃“填鸭式”、灌输式教育的方式,应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而不是单纯靠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如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可将理论讲授与学生讨论的形式结合起来,在讨论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其次,高校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以校园广播、宣传栏和横幅等形式传播国学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学生耳濡目染,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打造高校思政课精准的教学方法,调整思政课课堂所容纳的人数,变以往人数较多的大班教学模式为小班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对知识的不同接受程度及时调整教学大纲,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方式讲授。

(三)《论语》关于塑造理想人格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论语》高度重视塑造“君子”人格,是通过修养身心,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将崇高的道德修养与较高的个人能力汇聚于一身的理想人格;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担当;是通过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圣贤”境界的基础。“君子义为上”(《阳货篇》),君子将仁义作为立身之本;“君子喻于义”(《里仁篇》),君子始终以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不因为个人私利而破坏道义。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1]

就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方式来看,更多的是“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只是单方面追求优异的成绩,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当今时代,“应试教育”所培养出的“高分低能”的学生已不再适应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了。那么,我们就要调整传统的培养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首先,要加强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果不仅要表现在优异的成绩上,而且还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上。其次,高校教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能仅以分数来判断学生的能力,而应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真正承担起育人的使命,为国家培育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

四、结语

国学经典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仍有可借鉴的价值,这里的借鉴价值不是指全盘接受其思想,而是要在批判中继承与创新。未来仍需要各个主体的长期共同努力,推动国学经典的继承与创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论语君子道德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君子无所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