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娜,黄雄辉,赖文霞,黄国营
(1.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 药剂科,广东 河源 517300;2.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 急诊科,广东 河源 517300;3.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 护理部,广东 河源 517300;4.广东省和平县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广东 河源 517200)
发热是小儿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导致发热的病因也常常有许多种,但是呼吸道的感染所致的发热最为常见,并且由于感染性的本质,红肿热痛也成为主要的表现,因而临床上的治疗除了感染的对因治疗外,针对患儿出现的发热、疼痛等症状的对症治疗,对于尽快地安抚患儿的情绪、解除患儿的痛楚具有重要的意义[1];持此之外,长时间的发热对儿童的神经系统等多器官多系统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快速的退热也是呼吸系统感染所致的发热的治疗的本质,在当下的临床治疗中,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十分常见的控制体温和解除疼痛的药物,但针对不同原因所致的发热的患儿的用药选择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临床呼吸系统感染所致的发热小儿的用药指导,本研究对这两种药物在小儿临床上因呼吸系统感染所致发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以对每一种用药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证实,从而为临床的用药提供依据。
本研究根据纳入排除的原则纳入了我院2020年8月-2021年2月就诊的因呼吸系统感染所致发热的患儿共66例,根据每个患儿在应用镇痛退热药物的不同,分为应用布洛芬的对照组和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5±4.23)岁,支气管炎13例、支气管肺炎11例、扁桃体炎9例。观察组男14例,女19例,平均年龄(5.23±3.86)岁,患支气管炎14例、支气管肺炎12例、扁桃体炎7例。上述一般资料在经过统计学处理后未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的年龄在3~12岁;②所有患儿由主治医师结合患儿的病史问诊、患儿及家属对症状的描述、临床体征和表现的查体、肺部影像学以及呼吸系统的痰液培养和临床血液及炎症指标化验等,确诊为呼吸系统感染性发热的小儿;③所有纳入研究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均充分地知情,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④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排除其他原因疾病导致发热的就诊小儿;②排除罹患其他系统和器官重大疾病的患儿;③排除存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禁忌证的患儿;④排除研究资料不完整的患儿;⑤排除未按照研究用药剂量和疗程用药的患儿。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基于回顾性研究资料获取下的分组对照组研究,其中对照组的患儿在入院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后,予患儿积极监测体温、脉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后,予布洛芬对症镇痛和退热,并积极地对痰液等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若合并相应的细菌感染则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的患儿与对照组除了应用镇痛退热的药物不同之外,其余处置均相同,观察组应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
本研究的指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①作为临床用药,其有效性十分重要,而对有效性的判断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对治疗症状的缓解,因此作为镇痛、退热药物,对镇痛和退热的效果作为指标纳入,主要通过VAS评分衡量镇痛效果,每组中退热有效的患者占比获得;②是药物对主诉疾病的治疗的效果,为每组中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在用药后感染发热治愈的数量占比;③是药物的作用持续的时间,主要通过用药之后,疼痛缓解和体温正常维持的时间,取平均值。
在镇痛指标的判定上,在应用药物1h之后,采取改良的VAS评分模式,将0~10的数字画在动物画板之上,并予患儿解释说明数字越大代表越痛,让患儿在画板上选取自己认为自己疼痛程度对应的数字;在退热指标上,在应用药物前进行腋下体温的测量,在应用药物2h之后,予患儿再次进行腋下体温的测量,若体温呈现下降则为有效;在药物持续作用的时间的评定上,予患儿实施动态的体温监测,从体温下降开始计时,当体温再次呈现上升时计时停止,计算总的时间;在治疗有效性的评判上,以患儿在接受治疗72h后由临床主管医师结合症状、体征、临床检查等判断是否治愈。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并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认为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镇痛作为两种药物的药效作用之一,以服用药物后的患儿自主的VAS评分作为指标,与药物在镇痛持续上的平均时间在两组间的比较,VAS评分和药效持续时间两个指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镇痛后VAS评分及药效持续时间差异比较表()
表1 两组患儿镇痛后VAS评分及药效持续时间差异比较表()
退热作为两种药物的药效之一,成为本研究的研究指标之一,退热有效率和治疗有效率两个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患儿在退热及治疗有效率上的差异性分析表[n(%)]
呼吸道的感染是小儿临床诊疗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小儿的免疫系统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在7岁左右时免疫系统会趋于全面,而在13~14岁时免疫系统会完全的成熟[2],因而小儿会因为自身免疫力的不足以及降低,成为一些细菌、病毒等的易感人群,当接触到呼吸道感染了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支原体等的人群时,容易造成患儿的感染,从而诱发一系列的呼吸系统症状,例如发热、全身的酸痛和乏力、精神萎靡、咳嗽咳痰、胸闷喘憋等症状[3],若得不到及时的就诊和检查以及针对性的治疗,感染可能波及肺部,从而造成呼吸衰竭以及肺部不可逆的损伤,但在治疗时针对发热症状的甄别以及对同样引起发热疾病的鉴别也十分关键,发热作为呼吸系统感染所致的最常见的全身表现,往往意味着炎症因子的浸润和对全身多器官和脏器的影响,若长时间得不到理想的治疗和控制,会造成全身多器官和系统功能的衰竭,重者威胁生命安全,因此,针对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儿童的发热的治疗,具有针对性的诊疗措施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对于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上,主要是从饮食、作息上进行日常的一般治疗,与此同时结合患者呈现出来的症状,在明确病因后给予这些症状针对性的治疗,而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和全身的酸痛,目前针对退热和镇痛的临床用药较多,但鉴于儿童年龄较小,为了避免强效镇痛和退热药物起效所带来的较大的副作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成为了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选择[4]。本研究分析了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最终得到了布洛芬在用药时间和镇痛效果上的显著优势,但是在退热和治疗的有效性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均起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这与王国华[5]和袁波[6]等的研究结果也相一致,但本研究的结果也可能受到较小的样本量和研究方法自身局限性的影响。除了应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之外,两者发挥作用的机制也有所不同。布洛芬作为非甾体的抗炎药,可以有效的抑制和减少炎症发生的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因而可以减少炎症反应作用下的疼痛和发热的产生[7];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机制与其相似,也是通过抑制中枢和外周的前列腺素的合成进而实现退热镇痛的效果。其他相关研究表明,两者虽然本质及作用机制相似,在临床上也都作为儿童退热的首选药物,但是在临床的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布洛芬在单次应用剂量的情况下,退热的效果和所持续的时间较对乙酰氨基酚更为理想和持久,而对乙酰氨基酚则在短时间的快速降温上更有优势[8]。已有研究显示除了两者在应用时并发症的产生不受到年龄的限制,用药的安全性也较为理想。但针对本研究的结果来看,针对罹患呼吸系统感染所致的发热,应结合对小儿临床症状和病情的评估,进行针对性的药物选择,对就诊较为及时,发热初期的患者,两种药物的选择均较为理想,但对就诊时已经发热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患儿,快速的降温至关重要,因此时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则更为理想,以快速的恢复患儿正常的体温。黄滔进[9]等的研究中对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反复发生发热的患儿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易感因素包括母亲生育年龄较大、患儿属于早产儿、非自然分娩,过敏体质的患儿、父母有长期吸烟史、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中蔬菜量较低以及出门不佩戴口罩等,研究认为,针对这种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发热的治疗,仅仅依赖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退热镇痛治疗并不足够,针对感染的病原菌的抗生素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对快速恢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滕金英[10]和王艳[11]等的研究则认为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在小儿的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发热和肺部炎症的治疗中也具有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治疗临床上因呼吸系统感染所致发热的小儿患者上均呈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均可作为临床上治疗的理想选择,值得在儿科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